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管好你的嘴 >

第7节

管好你的嘴-第7节

小说: 管好你的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出天价收购的消息,一时间闹得众多人士慕名前往参观,甚至还惊动了文物界,结果呢?不过一块有点像牛身的大石头!真是劳了民又伤了财!
  纵观传言所害,我以为有三大原因不可忽视。
  传坏不传好——这是产生传言的最大动因之一。俗话说“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积善三年,知之不多;为恶一日,闻于天下”,这意思是说坏事比好事传得快、传得远。好比一个人在街上拾到一件东西还给失主,这比较符合人的道德规范,没有什么可传的;但假如这个人在街上偷了他人的东西,被人抓到,就成了新闻。若是有听得某某官员可能因为贪污而被“双规”的消息,人们则会不问是真是假,纷纷奔走相告,说不定该官员所贪赃款会由一万而被传成百万、千万。
  传奇不传正——这是传言的第二大动因。比如众人皆知狗咬人不足为奇,而谁要是说人咬狗就奇了怪了——这怎么可能呢?真是人言可畏!但可畏的东西总是因由于本质上属于非常理而迎合众人的猎奇心理。《战国策》有云:“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又说,“闻三人成虎,十夫揉推,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意思是讲城邦中本来没有老虎,由于传说的人多了,大家都信以为真——此乃比喻传奇的流言可以耸人听闻。从这一点看,人们把不可能的事经神乎其神的口口相传,传得跟真的似的也就不难理解了。在这种情况下,真正属于真的东西因为没有奇的特质,自然也就没有传的意义了。
  产生传言的第三大动因是公众窥私心理。所谓窥私,就是探知旁人未的他人的内情。探知内情做甚?没有什么坏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嘴“痒痒”时有人听而已。殊不知“舌头下面压死人”。别提你嘴“痒痒”时传的内容对受传者不利时人家会多么的恨你,即使你传出的内容是对受传者的褒扬,受传者也未必高兴。比如传他财富多他怕露了富,比如传他功劳大他害怕有人向上司进谗言,比如传他功高震主他又怕出名惹事多……中国谚语云“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害人”,指的就是常人均有怕传的心理。格言有云“附耳之言,流闻千里”,意思是说即使在耳边上说的悄悄话,也会流传到千里之外。既然传言会随时随地在随人嘴之所痒中让人猝不及防地发生,我们的前人才会给我们留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而勿为”的劝戒。无奈人们窥私之心难挨,人嘴也难堵,劝戒又能起何作用?
  一个怪异的现象是:人人都知道传言不可信,但人人都有轻信传言的经历。这个问题很值得推敲。如果说远古人类是因为信息来源几乎只能靠人们口口相传而使得信息的准确性下降的话,那么今天信息爆炸时代人们仍然还具有那么浓厚的传言情结,这就有点儿难以理解了。俗话说“十里无真信”“听风就是雨”,说明所传的话与原来的信息距离越远就越失真,传话的人越多话越不可信。这一点大概是人人知晓,因而尽管社会上传言难止,完全依据传言而行事的人仍未必多。
  但凡人长了嘴就要说话,谁也封不住谁的嘴,如谚语中说“瓶口扎得紧,人口扎不住”“坛口好封,人嘴难捂”“拴得住驴嘴马嘴,拴不住人嘴”,说明传言会传得神乎其神,主要原因就是人嘴之痒。可是对有些离谱的传言要是追根究底,竟发现纯属“造谣公司”恶意制造。比如像一些完全违反常理的事,却被人加工得有鼻子有眼——所谓“爆抖猛料”——这就远离了我在前面所说的一般性“嘴痒”了。
  对于听传言的人来说,大多都对所传之言持不置可否的态度,但也许是人的探知欲所致,因此在明知一些似假似真的传言并不可靠的前提下,仍会以“不可不信,不可全信”的态度去事必躬亲。否则,你就无法用事实去制止以讹传讹、口口相传的谣言!
  有这样一则故事,张某遇到李某,嘴发痒,没话找话地对李某说:“有个农家的孩子刚上幼儿园,就把小学毕业考试的语文、数学卷子答了个双百。”李某不相信,张某便说:“可能是单科吧。”李某仍不信,张某又说:“那是单科90分。”李某还是不信,张某便10分10分地减。最后李某厌烦了,说:“你为什么不会增加那孩子的年龄呢?”张某说:“我听来的消息是成绩嘛!”李某便不理他了。不料张某又开口说:“听说上个月有个肿瘤病人动手术,挖出来的那颗瘤长30丈,宽10丈。”李某不信,张某改口说:“那么就是20丈长。”李某仍不信,张某再说:“那么是10丈。”李某很生气,骂他说:“天底下有长10丈的瘤吗?你看没看到过?就在这里跟我胡谵!”张某红着脸回答说:“这些事我也都是听人家说的,信不信由你。”
  一件事(不管是真事还是假事)传来传去,传到最后必然会和最初的事实相差很远。这是因为先前“嘴痒”的人不见得记得全,而听的人又往往会听走样;而同样“嘴痒”的人或多或少地都会根据自己的想像加油添醋后再传出,多经过几个人的嘴和耳,大家都未经证实便纷纷不愿意管好自己的嘴,导致事实一错再错,于是谣言就产生了。
  为什么传言在中国如此盛行?
  满足多数人各种各样的猎奇心理,这是其根本原因。就像一个人在桥上突然抬起头只为止鼻血,却会招来过往行人驻足“看天”一样,社会舆论的相对透明与多元,人们对物欲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当物欲和现实相差太远时,猎奇心理也相对膨胀起来,既然叫猎奇,自然要“符合”“奇”的“名分”。在这种“名分”里,好人好事本就应该去做,无“奇”可“猎”,真正可资为“猎”的自然是能让同样爱猎奇的人拉长耳朵的“好人坏事”;若是逢得名人干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那就更值得人们当做绯闻去大“猎”特“猎”一番了。谚语中的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万里”,针砭的就是这种好猎奇者口口相传的“嘴痒”之祸。
  真可谓:舌之软嘴之痒,众口可铄出金!
  人人说人、人说人人,传言之害矣!


篇末结评

  意犹未尽!“嘴痒”——这个人类福祉与祸根并存之物当它成为人的一种恶俗、却像家常便饭一般让人司空见惯的时候,说明人类对“嘴痒”的无奈已经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极致。君不见口口相传的以讹传讹导致多少高等动物犯下低等错误?君不见每天有多少因为“嘴痒”而引发的悲剧在这个世界上演?君不见“圣人”的世界里何时会有为“嘴痒”而劳心伤神?然而一人“嘴痒”难止,比此更难止的是众人痒上加痒!痒至物是人非,痒至物非人是,痒至是是非非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嘴痒”无疑是一种存在!但又岂能自欺欺人地视之为合理?如果说有一天会有人提出“存在就是合理”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强盗逻辑的话,那么我真诚地希望“嘴痒”能成为这个强盗逻辑的第一个逃兵!


舌根无骨指点江山——谈资嘴

  动嘴,这是世界上最容易做的事;如果动嘴还可以不用负其责任,那就更容易了。但凡既容易又能从中得到某种实惠的事情,总是会引来众人的趋之若鹜。当今社会上许许多多的丑恶现象,多数正是缘于此。动嘴而不用负责任的谈资,正是诸多丑恶现象中之一例。
  顺着话题,我就先说说女人的谈资。“三个女人一台戏”——这大概是对女人的最准确评价。逢得三姑六婆聚于一起,只要其中一个女人挑个话题,随着几声“哎哟喂——”其他女人便会连连接应,谁也管不住谁的嘴,余下,便是尽情地、不负责任地对他人散播小道消息。诸如某某家黄花闺女未婚先孕、诸如某某为了攒钱买贵的衣服都饿昏了好几回了,等等。总之,在谈资者嘴里,只要有鼻子有眼,天下事都没有真与假之分,只有说者与传者的快感。
  女人的谈资嘴更让人可憎的是飞短流长地发牢骚、讲怪话。可想而知,把几个女人的牢骚和怪话都加起来的话,被含在她们嘴里“横”的哪个人还像个人样?平时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女人数落自己的上级,诸如“我的那位主管很差劲耶”“我们老板娘也太没修养了”“我们公司待遇比你们公司差远了”云云,男人听了可能会左耳进右耳出地赔赔笑脸,而若是也有谈资劣习的女人听了,欲意“加盟”,被“资”者恐怕就得遗臭万年了!
  背后谈人的资这还不够“地道”,更“地道”的是当着异性的面评人之头品人之足,卖弄风骚。被这种谈资嘴击中的男人自然很不幸,也很无奈。毕竟,对于女人,男人总不能像对待自己的同类一样——可以用武力解决,如果你气不过来真有动手之念,只怕是拳头刚在空中划道弧线,那边已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了。于是你放下了拳头,于是她过后变本加厉地谈你的资。那么,男人怎么做最明智呢?像法国著名画家贝罗尼那样:虚心接受。
  贝罗尼有一次在瑞士的日内瓦湖边正用心画画,旁边来了三位英国女游客,看了他的画,便在一旁指手画脚、叽叽喳喳地谈起了资。一个说这儿不好,一个说那儿不对。贝罗尼听着她们的“指点”都——修改过来,末了还谦虚地对她们说了声“谢谢”!
  第二天,贝罗尼在车站又见到那三位妇女,其中一个妇女便走过来问他:“先生,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所以特地来拜访他。请问你知不知道他现在什么地方?”
  贝罗尼朝她们微微弯腰,回答说:“不敢当,我正是贝罗尼。”
  三位英国妇女大吃一惊,想起昨天当着人家的面谈人家的资,实在是失礼得很,一个个红着脸跑掉了。
  以那三位英国妇女及贝罗尼为镜,请读者诸君各自为之一照吧。在我们中国,有多少那三位妇女,又有几个贝罗尼呢?
  如果谈资嘴只属于女人的“专利”的话,我想这个话题就没有必要往下谈了。问题是,这种坏毛病在一些爱神侃的爷们儿身上也不少见。
  “勤劳与勇敢”是国人挂在嘴边的一层皮,然而这层皮却裹着个一层惰性与痞性并发症的曩!在饭馆、在餐厅、在咖啡屋或酒吧,甚至在办公室,你稍一留神,常常能听到一些厌世、颓丧的男人诋毁他人或团队形象的恶言恶语。他们大多以讲风凉话、讲荤话的形式消解自己胸中的积怨与不满。他们不但自己不求上进,而且常常冷言冷语地讥讽身边有上进心的同事,以致一些有趋同心态的人在得到领导赏识之前,信心受到谈资者的干扰,对自己的能力也产生怀疑,提早放弃上进的追求,亦与谈资为伍。
  更可恶的还是一些在国营企业拿着基本工资,什么事也不能干,又不具备开除条件的闲人,他们大事不犯,小事不断,一张闲杂的嘴始终就没停过。这种团队“混混”,迄今为止仍是国营企业无法解脱的人事包袱。
  谈资嘴还有一种讨人嫌的语言方式,就是以个人的好恶“指点江山”。这号人其实肚子里没有什么真东西,专挑社会上能迎合大多数年轻人的思想潮流进行毫无责任的狂贬,以为这样做能从中抬高自己的社会身价。比如对新艺人的挑剔,足可以三句两句把人家说得连狗屎都不如。前段时间新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播出了,至于媒体的评价,不管是褒是贬,都不失分寸,让人读了都觉得有些道理。说句大实话,我也不太喜欢演郭靖的那个演员,但我的两个哥们儿似乎在这一点上成了难得的知音,一提起那个演员,便口沫四溅地一阵声讨,就这还不够,后面接着一长串的话都是极为低俗的人格侮辱,让我听着颇不自在,心想,他要是跟那些年轻的追星族说去,看他这张谈资嘴不被人一顿扇才怪呢!
  舌根无骨,竟能通过谈资造骨塑形。有多少无聊之事,正是谈资嘴之所造!一个人的嘴若被人冠予“谈资”之臭名,无疑是最难管的十二大坏嘴之第一大坏嘴也!


照本宣科人云亦云——鹦鹉嘴

  古有“鹦鹉学舌”的典故,其中学舌的原意是模仿别人说话。鹦鹉嘴比喻的是自己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就跟着别人也说什么。就像鹦鹉学人说话那样,呆头呆脑地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宋朝释道原在《景德传灯录》有载:“有行者问:‘有人问佛答佛,问法答法,唤作一字法门,不知是否?’师曰:‘如鹦鹉学人语,话自语不得,为无智能故。’”
  鹦鹉可爱,是因为鹦鹉没有自己的思维,唇舌却非同反响;人若是也没有自己的主见,愣有鹦鹉嘴似的唇舌非同反响,那还叫什么人呢?比如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