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用力呼吸 >

第27节

用力呼吸-第27节

小说: 用力呼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和尚笑着问道:〃你求什么?〃
  我说:〃求平安。〃
  小和尚用祝福的口气答:〃你这张就是平安签。〃
  我立刻作揖叩谢。
  走出罗汉堂,朋友们都来向我道贺:
  〃好啊,平安签,平安是福,比什么都好啊!〃
  〃'万事平安无灾祸',星儿,你可以放心了。〃
  在九华山上能得到一个平安的祝福,我确实感到幸运。离开百岁宫,我脚步完全轻快了,无论上山还是下山,我跑得比盛曙丽还快,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2002年10月15日 别误解了佛



  建君和鲍淡如赶回上海了,把我全权地交给了雪梨。关于雪梨,我要专门记她一篇的。
  今天,雪梨要带我们去拜见回香阁住持慧光法师,上午听慧光法师讲经,中午,和慧光法师一起吃斋。这样的安排,让我激动。虽然,在到九华山的当天晚上,我们已见了慧光法师,他在结束法事后下山来和我们共进了晚餐,我还抢先坐在慧光法师旁边,总想多沾点仙气和灵气。席间,慧光法师给我们看相。慧光法师在述说别人的时候,工作、家庭,方方面面都论及的,可当慧光法师侧脸对我察颜观色时,却只说了一句:〃你寿根很长。〃我惊呆了,慧光法师从我脸上竟看出我的心思、看出我对自己最迫切的疑虑,并正中下怀地给了预言。顿时,一桌人的眼光也都叹然地一亮。那时刻,我很想知道,慧光法师是根据什么而一针见血、一语破的?又联系到下午抽到的那张平安签,这使我情不自禁地浮想联翩:长篇改到力不能支的时候,我置疲惫、咳嗽而不顾,执意要来九华山一游,仿佛就是来听取这些福音的。但我马上劝阻自己:来感受佛地、了解佛法,不能如此功利啊!所以,在昨晚的饭桌上,我几乎没有提问,只是怀着敬意,听慧光法师很随意地和大家聊天。
  上午,我们一到回香阁,穿着浅灰色大袖僧衣的慧光法师就迎出门来,把我们请进他清静、朴素的会客室,并吩咐人给我们备上茶点。会客室的四壁挂满字画,香烟缭绕的供桌上果然有三尊半米高的金佛,建君临走时曾关照:〃去回香阁,你可以把玉饰放在慧光法师会客室的金佛前开光。〃我立刻遵嘱脱下手腕上的玉镯放到佛像前,又毕恭毕敬地屈膝拜伏。
  这时,慧光法师在金佛对面的一排椅子上已盘膝端坐,两手自然而然地摸数着一串油亮发光的念珠。我悄坐一旁,端详着慧光法师饱满、发光的天庭和一脸的宁谧、慈蔼、洁净。我被深深感染,只觉得,我的心从未这样安宁,而面对着神秘、未知的世界,我的心也从未这样的新鲜,像一个躺在摇篮里的婴儿。
  慧光法师在讲经开始前,恳切地对我们说:〃佛法太高深,不容易信解,你们有什么问题么,提出来,我可以讲得更有针对性。〃
  我们几个面面相觑,毕竟对佛法知之甚少,没有太多思考。可今天实在是个好机会,能与慧光法师促膝交谈、面对面请教,这样难得的时刻,无论如何不要错失啊!我得首当其冲,抛砖引玉。但问题从何提起呢?我想,不懂理论,就结合自己来九华山的感触,问点实际的,譬如:该怎么看待我在罗汉堂所得签文的提示?譬如,该怎么理解慧光法师给大家解相时所说的预言?再譬如,该怎么认识善男信女烧香拜佛时的祈愿和求助?
  〃你的问题很好。确实,很多人,包括很多信佛的人,其实,对佛、对佛学,有很深的误解。〃慧光法师用安徽家乡话一字一句地回答我的提问:〃'佛'这个字,是梵文的汉文音译'佛陀'的简称,梵文的原意是觉者,觉悟人生,觉悟万物及宇宙的实相与真理。我们现在所说的佛,是指释迦牟尼佛,他原是印度释迦族人,一生勤勤恳恳发明真理、说法度生,但当时释迦牟尼佛的讲学,只用语言,没有写成文字,以后,是他的众弟子把佛所讲的学理、行持法规等结集,称为大藏经,这部圣典教理圆满、议论精密,是世界上任何一部宗教的经典都不能与之相比的。可不懂佛学的人,往往会把佛学误以为是一种宗教。错了,佛学不是宗教。佛学只是渲染着一点宗教色彩。佛学与宗教有着根本的区别,宗教是崇拜神的,而佛、菩萨,是由人修持而成的,我们礼敬他们,就是要学习他们的修持,转迷开悟,才能离苦得乐。〃
  接着,慧光法师又逐一的给我们讲解了佛学与宗教、佛学与哲学、佛学与科学的关系。我听得用心,仍感深奥难懂,有些道理一下子还不甚其解,但我在笔记本上归纳了三条:
  佛学不是宗教!
  佛法的价值已超出哲学的领域!
  学佛的过程,有四种合乎科学的方法:信、解、行、证!
  最明确的一条是,过去的我,正如慧光法师所指出的,确确实实误解了佛。而此行九华山,在一寺庙的大雄宝殿释迦牟尼的佛像前看到了这样一副对联,实可谓言简意还赅,使我茅塞顿开:
  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
  若不回头谁救你大苦大难
  是啊,一切的一切,不都在于你自己能否〃转变观念〃,〃回头是岸〃啊!



2002年10月16日 香山茅篷



  睡醒午觉,我们即出发去后山凤凰松走访一些尼姑庵。虽然,曾到过不少寺庙,却始终没有机会走近或接触比丘尼。也许,同是女性的缘故,我似乎更有兴趣了解她们的生活和内心。
  坐缆车到山顶,再从山顶折向后山,已近傍晚,西下的太阳渐渐落到山后,背阳的后山更早地笼上一层柔纱般朦胧的暮色。不知是因为薄暮已降,还是后山本来的冷清,我感觉初秋的后山一片萧飒,完全没有前山众寺院车水马龙、香客络绎、烟火氤氲的热闹气氛和繁荣景象。
  掩蔽在树阴深处的几座尼姑庵,都像农家朴素的小庭院,斑驳的泥墙、虚掩的木门围着的一座座坐南朝北的黑瓦房,也完全不似前山寺庙的大殿、大堂有那般金碧辉煌的富丽与气势,所以,她们称自己的庵子为〃茅篷〃,很是贴切。时间不允许我们逐个拜访,只能选择其一,决定去看望一位九十高龄的老师太,她任住持的庵堂名为〃香山茅篷〃。
  为我们带路的比丘尼,看上去有四五十岁,我们找她时,她正在院外的一块菜地里干活,她告诉我们,她们一年四季吃的蔬菜都是自己种的,一是新鲜,更主要的原因当然是为节俭、为节省,她说,来后山烧香的人不多,她们也不设功德箱,捐助的香火钱寥寥无几。比丘尼向我们介绍这些情况时,脸上只有微笑,没有任何别的表情,好像与前山的差别之悬殊,再正常也不过了,她们根本不在意,也不会有丝毫的计较。快走近香山茅篷时,这位比丘尼便停下脚步,指着前方隐约可见的一小片黑瓦轻轻对我们说:〃老师太病得很重,你们不一定能见到她。〃
  写在一块匾上的〃香山茅篷〃四个字挺秀清丽,匾下是一扇拱形的木门,门板上好看的纹路是一幅自然的图案,一对铜的门把,又像两枚章,恰到好处地为〃图案〃画龙点睛了,而尤其显眼的,是门前一丛红得如火如荼的美人蕉,给素静的小院添了一抹芬芳一种活力。〃吱呀〃地推开木门,只见七八个比丘尼分两列,在一尊观音前合掌端坐,而垫在她们身下的一只只蒲团都是用碎布一块一角、一针一线拼缝起来的。不一会儿,从里屋传出了做晚课的〃观音普门颂〃,清净、悠远的法音,使整个小院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只是,伴着那法音,时断时续地响起一阵阵吃力的、苍老的咳嗽声。我们在门边驻足,向左边的小窗望去,见老师太穿着土黄色僧衣端庄地坐在床沿,闭着眼睛,微微垂首,但咳得激烈时,她整个身子像一片枯叶在狂风中抖动,在一旁的两个比丘尼轻轻地为老师太捶背,待稍稍平息,老师太又闭目垂首保持着端庄的坐姿。关于老师太的身世,我知道不详,只听说她出身很苦,是个童养媳,后落发出家,朝礼九华山,几十年一心向道、潜心修持,近月身体欠佳,十多天没进食了,生命已垂危,却仍这样尊严地保持修行、修持的庄重姿态,真让人敬重不已。
  晚课的仪式还在进行,清净的法音仍缭绕不绝,那些素净的比丘尼们一个比一个虔诚地颂唱吟咏,集体的嗓音一致地细洁、清宛,动听又感人:〃人生被困厄,无量苦迫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远离贪、赌、痴三毒……〃
  站在门边,我随着她们的唱赞,十指相向地面向观音,不知不觉的,一串串热泪烫烫地滚在脸颊,怎么也止不住了。



2002年10月18日 感谢黄山



  离开九华山。
  下一个活动内容,由雪梨陪我们去红村看典型的徽州建筑。从九华山到红村,将途经黄山和太平湖,而且,我们会在太平湖住一夜。这样一条旅行路线,是计划外的,我完全没想到,好像收到一份意外又可心的礼物,这使我暗暗欣喜,因为,黄山和太平湖与我都有着一些冥冥的牵连。只是,我很少地理概念,不清楚九华山距黄山、太平湖有多远,更不敢奢望到了九华山还能捎带着看黄山、游太平湖。
  按照佛学所说:〃因缘生万法〃,这是佛学的一条中心学理,也叫〃因果律〃。人生的聚散,无论父子、兄弟、夫妻、朋友,所发生的悲欢离合,看起来是偶然的,但究其根源,无不包含着复杂的〃因〃和〃缘〃,其实是必然的,是必须经历的,是躲不过,或者说,这就是命运。
  1989年秋天,我曾到过黄山,参加《文学报》举办的笔会,遗憾的是,那天缆车偏偏坏了,我们一行人只能过了一下爬山的瘾,没能登上主峰。也许,作为〃遗憾〃的补偿,那一次到黄山的匆匆一游,老天却给我安排了一件完全出乎意料的事情,这〃事情〃让我一生难忘,也可以说,这〃事情〃,猛一看是条险路,使我的人生就像这次爬山一样,情不自禁地踏上了一条弯弯的却永远登不上〃主峰〃的山道。当然,人的感情,本来就是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的。只是,人是贪心的,这山望着那山高;人是不想吃苦的,最好整天都甜蜜蜜的。所以,当各种滋味同时向我袭来,我的感觉乱了,我的心情乱了,我的生活乱了,比较单纯的我毕竟没尝过〃酸甜苦辣〃统统搅在一起的〃复杂〃,一下子有点品尝不了、消化不了,可一时也割舍不了。谁的手里备有一把能忍痛割爱的刀子呢?!
  做梦也没想到,是险峻的黄山、美丽的黄山,给了我一段美丽又险峻的经历。
  十多年过去了,尝尽了〃酸甜苦辣〃的我,有时却也庆幸自己能品尝到这种〃美丽又险峻〃的滋味,并最终能努力地、用心地〃消化〃着这样复杂的滋味。虽说,〃消化〃的过程是极其不易的,也伤了我的胃〃忧思伤脾胃〃金代著名医学家东垣老人的养生观就是基于〃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也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的发病观。〃凡怒忿悲思恐惧,皆损元气〃啊!看来,我这场病非生不可。为生活,都要付代价的,不管你情愿不情愿。
  〃谁让你硬要去消化那样的复杂呢?〃有时,我会扪心自问。答案却简单:性格决定命运。又何必怨天尤人?!于是,我终于悟到了一种态度:全盘接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并为自己能够消化命运的复杂而暗暗自慰。
  好在,这次手术不仅切除了胃部病灶,仿佛也修整了我的心,使藏在我心底的一些〃痼疾〃、一些难愈的伤口,也一并地给治疗了。渐渐的,我的心像一条被疏通的河流,开阔了,豁朗了,舒畅了。再回顾自己曾遭遇的〃美丽和险峻〃,再回味自己曾尝遍的〃酸甜苦辣〃,我心里只有两个字:平静。对那些不可更改的经历,我惟一能做的,就是转变观念,尤其要重新端详这个〃苦〃字。过去的很多年,是心里的〃苦涩〃,在不断触发着种种不良情绪:忧思、酸楚、悔恨、抱怨等等,总认为自己的心是最苦的,苦不堪言。然而,就在养病吃药的过程中,我突然觉醒了:其实,对人最有好处的,往往是那些〃苦涩〃的东西,无论食物还是药物。给我看病的一位中医一再叮嘱我:〃保养你的胃,一定要注意,少吃或不吃甜食。〃世上万物都有相通的规律。回顾自己在感情上、在精神上所经受的那些〃苦〃,我才发现,那些〃苦〃对于我,比〃甜〃有着更多更多的好处。良药苦口现在想来,用曾经的苦,治我现在的病,都是一味味〃良药〃啊。万事多从好处着想,身心都会健康的。
  这次路经黄山,我在心里又回放了十多年前的一幕幕。回忆中当年的那个我,像个纯情少女,有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