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

第348节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348节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我再跟诸位说一条,现在这个社会上报纸,你看每天好像有几十张,厚厚的一叠,杂志、电影、电视这些东西对我们自己有没有利益?没有利益,我想没有利益,没有想到老师教我的。我也跟诸位在讲席上报告过,早年台湾政府提倡复兴中华文化,有个什么复兴中华文化的运动。那个时候教育部有三位官员,大概是处长、司长这样的阶级去看方东美先生,那天正好我也在方老师家里,不期而遇。他们向方老师请教复兴中华文化应该怎样落实,向方先生请教。方先生听了这个话态度非常严肃,至少有五分钟沉默一句话都不说,面孔很严肃。这些教育部的官员,我们在旁边也都是很恭敬、很慎重的等待老师的教诲。沉默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方老师说有,这些官员很高兴。方老师说第一(那个时候台湾有三家电视台)这三家电视台要关闭,无线电播音广播要关闭,所有的报纸要停刊,杂志要停刊。官员都呆了,他说:老师,这做不到!方老师就说:这些东西天天在破坏中国传统的文化,你要想复兴中华文化你不把它们统统关闭掉,你还谈什么复兴?
  我那天在方老师那个地方听到的,这些东西对我们有损没有益。所以我从那个时候起不看报纸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统统拒绝。你们关不关闭我不管,至少我不接触你们,真的,这不接触就不会被污染,清净心就能现前。要是社会上发生什么大的新闻,会有人告诉我,我不看这些东西。这是什么?摄善法戒。你们想想对不对?方老师他自己不看这个东西,他每天读佛经,很不可思议!早年台湾第一次印日本的《卍续藏》,我把这个消息立刻就报告方老师,方老师非常兴奋,第二天他就去订了一部。他老人家这些书,你走到他的书房就像书店一样,四面书架摆满。他真读!他不是摆好看的,真读。读书真乐,他尝到法味,法喜充满,真的像《论语》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学生来看他,都是来向他请教、请益,论道!你说这是多快乐的事情。
  所以这是讲摄善法,自利,自己一定要知道。要懂得怎么样保护自己不受污染,要懂得自己怎么样去帮助别人,饶益有情,这样子就能够修诸根圆满。你要不懂得这个道理,不知道学习,你天天还接受这些染污,不肯去帮助别人,还有些人处处去障碍别人,那个问题更严重了!你要是真的常常有嫉妒心障碍别人,无论你生在哪一道,你的诸根一定是缺而不满。业因果报如是!这个道理不能不懂。我们前世造不善业,根缺,这个缺有显、有隐,显是明显,譬如眼睛瞎了,明显;隐是怎么说?虽然有眼睛,看人不知道善恶,把善人看作恶人,把恶人看作善人,我们常讲有眼无珠,也是根缺。好事看成坏事,坏事看成好事,眼根缺;耳根有缺陷,专听不善,喜欢听信谣言;舌根缺陷,常常胡造谣言,说别人是非长短。这一生如果造这些恶业,来生不管生到哪一道,你没有眼睛,没有耳朵,没有舌头,得这个果报。果报真的是自作自受,不是有个神明在主宰,也不是阎罗王在主宰,都是你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
  这桩事情日本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给我们做了证明,证明大乘教里面佛所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圣贤为什么他们那么圆满?真的是究竟圆满一丝毫缺陷没有,释迦牟尼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是诸根圆满一丝毫欠缺都没有。他怎么修的?生生世世无量劫来从来没有损他,这种不善业没有。决定没有伤害一切众生的念头,决定没有伤害一切众生的言语行为,他诸根圆满。不但不伤害而且还要发心积极的去成就别人、帮助别人,中国圣人所说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别人做不善的事情,你不能去帮助他;别人做好事善事,利益社会、利益大众,即使他是我的仇人冤家,我也要去帮助他,全心全力,好事!这个事情成就了,社会大众都得好处,当然要做,哪里还需要思考!
  所以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要利益他,损不可以损他,损自己,就是牺牲自己成就别人,你的果报诸根圆满,你的内根三十七道品自然具足。为什么?三十七道品是自性本来具足的,因为迷失了自性这才要修。你现在不迷,不迷,性德自自然然现前,这道理讲得通,确实是事实,为什么不干?中国谚语有一句话说「福至心灵」,说这个人福报现前,豁然聪明了,以前看他是笨笨的,现在很聪明,很有智慧,福至心灵,有道理,这是事实真相。所以人在这一生不要想自己,不要想名闻利养,也不必去想长寿,寿命长短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我们活一天要断一天的恶、要修一天的善、要积一天的德。这个重要,你一天没有白过,你这一天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天天帮助自己灵性上升,你活得多快乐!念念与道品相应,大乘教里面念念与六度、与普贤十愿相应,一切时一切处对一切众生落实四摄法,拓开自己的心量。
  我在前两年写了一幅对联「慈悲遍法界,善意满娑婆」,学佛的人一看就懂;不学佛的人,这里头有几个佛学名词他看不懂。所以对不学佛的人,我把这里改了几个字,把慈悲改成爱心,把法界改成环宇,这个一般人会懂,「爱心遍环宇,善意满人间」。娑婆他不懂,人间他懂,对不学佛的,我就写这几个字;对学佛的人我就写,慈悲遍法界,善意满娑婆,你多快乐,你多幸福、多美满!心地纯净纯善,对人、对事、对物决定没有对立,别人跟我对立,我不跟他对立,对一切人事物没有误会、没有矛盾、没有冲突。人家要问我:净空法师,你学佛学了五十多年,你学些什么?我告诉他,我就学这个。
  真正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自自然然跟戒定慧相应。所以天天欢喜,天天在提升自己,天天在帮助别人。这一天要没出门,我这一天的慈悲善意,诵经、念佛回向给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念念不忘!做人应该要这样,学佛应该要这样,这是内外根深,满缺业因一定要知道。所以我们的容貌、我们的体质,不是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吗?心善,容貌善;心净,身就清净,身心清净自然就是健康长寿。修来的。所以前面跟诸位说过,一个人四十岁之前,他受过去生中业力的影响,四十年之后,四十岁以后要自己负责;前世影响力没有了,完全是你这一生当中所修积的。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句话,这一句话里头有两句很重要,那就是「并皆无性,各不相知」,这才是答覆文殊菩萨所问的,这个意思深,问的意思深,法身菩萨的境界。前面跟诸位所说的六道凡夫的境界,我们今天没有能力出六道,自己不是上上根性,我们今天读这部经,如何得到现前利益?这是我们最关心的,所以契机、契理。为什么各各不相知?因不知缘,缘不知因;智不知境,智不知境。这什么原因?为什么不相知?这个意思深,意思怎么样的深,前面有一句总的说明,我们不能够疏忽。
  这个在前面我们读过的,也是清凉大师在《疏》里头所说的,他就第六识来讲,业是所造,心是能造,并皆速灭。就在这一句,所以不相知,这总答,这一句要明了。全部都明白了,并皆速灭就是不生不灭。《般若经》、《心经》大家常念的,你要真正懂得《心经》的意思,菩萨在这一品经里面这些问答,你完全没有问题,自然通达明了!
  《心经》上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很可惜的我们今天没有照,没有照的功夫,这个照是什么意思?照是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像镜子照外面东西,照。镜子照外面照得清不清楚?清清楚楚。镜子有没有分别?没有。有没有执著?没有。有没有起心?没有。有没有动念?没有。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照;我们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你会起心动念,照就没有了。会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生烦恼,把外面事实真相完全迷了、迷失了,不知道五蕴皆空;你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五蕴皆有,有就有一切苦厄。天天念这个经,意思能懂吗?真懂就会照了。所谓是起观照,观照是功夫的初步,到第二个阶段就是照住,照住就是得定,再向上提升是照见,照见就是智慧开了。所以观照是属於戒,照住是定,照见是慧,戒定慧三学,这种修法叫道共戒,比律仪戒殊胜,没有过失。
  经上接著又跟我们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你套这个例子,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就是说并皆无性、并皆速灭!速灭在前面跟诸位说过了,《楞严经》佛说的「一切诸法,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我们不能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生灭的速度太快太快了,快到我们没有法子思惟、没有法子想像,所以叫不生不灭。《心经》里面讲的「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心经》上说的。《中论》里面昨天我们也引用跟诸位说过了,《中论》里面讲「不生不灭,不一不异,不常不断」,实际上讲主要的一句就是不生不灭,其余是陪衬的话。如果真的没有生灭,那说不生不灭是毫无意义,生灭说成不生不灭,速度太快了。生灭的期间长短是亿万分之一秒,我们这念头一起不知道多少生灭过去了,所以说这个事实真相叫不生不灭。这就是讲并皆速灭,它速度太快了,相知来不及,没有时间,所以一切诸法各各不相知。
  心性是一,没错,心性是能现能变,万法在这里讲的种种,种种是所现所变,但是你要晓得它为什么各各不相知?能现所现、能变所变是一不是二!二法才相知,一法怎么相知?这个道理深,法身菩萨的境界。大乘经教里头常常跟我们讲,八地菩萨才能见到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种子的生灭。换句话说,才能看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才能看到这个现象,那是多么深的禅定。《心经》的末后总结上说「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正是跟此地第五对所说的「智不知境,境不知智」一个意思。果然把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那就是《心经》上的话落实了,「以无所得故,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圆满菩提!所以《般若经》上佛教给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一句话意思很深很深,我们要细心去体会,你才能真正的懂得这个意思。
  清凉大师在《钞》里面末后说了几句话,我把他这几句话念一念。「一性随於种种,则失真谛。种种随於一性,则失俗谛」。真谛是心性,俗谛是种种。接著又说「一性即不相知」,换句话说,「种种随於不相知,则失俗谛。不相知随於种种,则失真谛」,这怎么办?这个问题要用《坛经》上的说法,那马上就解决了。《坛经》印宗法师向能大师请教,印宗说:你在黄梅,五祖对於禅定解脱怎么讲法?能大师回答他:禅定解脱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二法不是佛法。印宗听了就开悟了,跟这个地方的义趣相通。你看看这个地方一性、种种是二法,我们套六祖这个公式、这个例子,那可以说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这在大乘教里叫向上一著,真的上根利智听了这个对话他有受用、他明白了,中下根性不得其利。中下根性听了会迷惑,明明是二法怎么叫不二法?一性跟种种明明是二,怎么会不二?懂得不生不灭就晓得不二,懂得一时顿现就知道不二,真的各各不相知。懂得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你就明了了,你才真的放下了。
  真放下了那就是《心经》里面讲的「以无所得故,远离颠倒梦想」。颠倒梦想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远离是什么?放下,这一放下就叫做究竟涅盘。实际上究竟涅盘有没有?你要执著还有个究竟涅盘,你还没有放下,那还是颠倒梦想。所以《般若经》上总结是一切法。这一切法包括佛法,佛法讲心性,心性是一,这佛法;而种种这属於世间法,十法界依正庄严种种,包括我们今天讲的时间跟空间,不是真的。《金刚经》上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就对了,你才真的看清楚、看明白,你不要以为是真有。
  十法界依正庄严,永嘉大师讲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诸佛菩萨觉了,大千世界有没有空?没空。空跟不空不二,才叫真空;空跟不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