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

第315节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315节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常之深,我们到下面经文,你再看菩萨一问一答,从这个里面去体会,认真努力去修学。福德、智慧、长寿都是自己可以求得的。
  世俗里面有很多讲宿命论,就是说任何一个人一生都是命中定的,中国社会也有这个说法,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妄求」,求不到,命里头有没有。佛法承认一切众生有命运,可是佛法不是宿命论,佛法说命运可以改变,这个道理讲圆了。《了凡四训》里面,孔先生给了凡先生算命,算的流年,那是命里头有的;云谷禅师给他的开示,教他依功过格来修心,那就是一个变数。算命先生算的是常数,常数里头有变数,变数就是加减乘除。你起一个善念,做一点好事,加;起一个恶念,做一桩坏事,就减,天天都有加减;做大善事,乘,做大坏事就除,所以常常都有加减乘除。所以,命运不是一定的,可以改变的。了凡先生明白这个道理,不再搞减,不再搞除,天天搞加,天天搞乘,所以他的命运全改观了。以后每年的果报,跟命里头所算的都不灵了,都不准,这就是他懂得、明白这个道理了,自己可以改造命运。我们要懂这个道理,要认真的学习,改变自己。
  可是这里面我特别提醒诸位,不求人间富贵,求生净土。如果我们真的布施多,财布施多,有财富,这个财富要帮助贫穷苦难之人,这就对了,不要拿这个来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没有这个必要。自己物质生活,过一个普通水平的生活够了,能过得去就行了,多余的要帮助别人。聪明智慧不为自己,为社会、为众生;健康长寿,有好的体力,为众生服务,为众生多做点事情,这是真正的福田。一个目标,一个念头,极乐世界,我们对这桩事情一点疑惑都没有,深信不疑,决定得生净土。
  第六,「正教甚深」。什么是正教?与性德相应的,这叫正教;与性德相违背的,那叫邪教。性德是纯净纯善,你看中国小朋友念的《三字经》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与本善的,本善是性德,与本善、与性德相应的,这是正教。在中国,古圣先贤教导我们伦常八德,正教。伦是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长幼是兄弟),这五种事不是人发明的,不是人创造的,而是什么?自然而然。人生在天地之间,自然有这五种关系,畜生也有这五种关系,即使讲到九法界,还是这个关系。这个关系是自然而然,就是自然的法则,自然的道理,这称之为道;随顺自然,就是德。
  道德是正教,真的甚深,为什么?它与性德相应。性德无有穷尽,所以伦理道德没有边际、没有穷尽。中国古圣先贤为我们列出八个德目,圣贤教育四、五千年来都不离这个原则,不离这个德目,这叫正教。五常,「仁、义、礼、智、信」,从这个地方引申为八德。八德有两个说法,德目里头有同有异,第一个说法,这是古时候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第二种说法,比较后一点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两种说法我们把它合起来,除掉重复,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十二个字是道德,这十二个科目是正教。我们仔细看看,全世界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宗教,他们教化众生,你仔细观察,也不离这十二个字,也不离五伦。五伦是天然的大道,古来这些圣贤他们没有开会,没有联系,自自然然都是一样的,这叫英雄所见,大略相同。好,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十分钟。
  
  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十甚深的科题,前面讲到「正教甚深」,接著第七讲「正行甚深」。行有正、有助,正、助我们要有能力把它辨别清楚。什么叫正?什么叫助?凡是帮助我们达到主要的目标,这就是正行。我们今天有幸得人身、闻佛法,在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我们选择了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法门,在这一生当中,果然我们能够稳稳当当获得往生,这是我们的正行。其他的,断恶修善,帮助我们提升往生的品位,这是助行。所谓正助双修,正助都不能少。
  就念佛法门来说,一定要遵守经里面所讲的,往生必须要具备的条件,这不能不知道。净宗法门简单明了,往生必须要具备的条件,第一个是信,第二个是愿,第三个是行,我们在这三方面努力,这是正行。经典上说得很清楚,说得很明白,可是有许许多多同学把意思错解,走偏了,走上岔路,这个非常非常可惜。一定要知道,古来祖师大德教导我们,这个法门要成就实在讲不难,最重要的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一部经够了,一句佛号够了!你要问佛号怎么个念法?诸佛如来在九法界现身,没有一定的身相,为一切众生说法,无有定法可说。佛只讲原则,讲原理原则,你把原理原则抓到,坚定信心,永不改变,你这一生决定成功。我们依什么经?决定要依《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净宗第一经。世尊虽然讲了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这三经宗旨不一样。《无量寿经》是净宗概论,把西方极乐世界介绍给我们,说得最清楚、最透彻,这个世界怎么成就的。所以,《无量寿经》上有极乐世界的历史,有极乐世界的状况,依正庄严。有讲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大众,日常生活、修学的状况、成就,成就之后在十方世界教化众生,成就究竟圆满的功德,这个经无比的殊胜。
  《观无量寿经》实在讲是《无量寿经》的补充,特别补充两种,一种是理论,一种是品位。《无量寿经》讲往生只讲三辈往生,《观经》里面讲九品,它就讲得详细,所以值得参考。尤其是善导大师在《观无量寿经》注解,上品上生这一章里面,你要读了之后,你对极乐世界的信心坚定,绝对不会动摇。《经》过去讲过,留著有录相带,上品上生这一章,就是这一部分,我也单独讲过,好像都有录音带流通。《佛说阿弥陀经》,这部经的宗旨,是世尊大慈大悲,苦口婆心,真的叫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劝导我们发愿念佛求生净土。这是净土三经。至於《往生论》,那是天亲菩萨他自己修学往生的心得报告,值得我们做参考。依照这些经论去修学,这是正行。如果对正行没有任何疑惑,正助是一样的,不必再用其他的方法来辅助,也不必用其他经论来辅助,一门深入,决定得生,「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这是正行。
  正行里面,我们特别著重行。行是什么?佛在经典里面的教诲,你要能解,真的像《华严经》一样,能信、能解、能行、能证,这就甚深。经典里面教导我们的,一定要做到,教我们放下,我们一定要放下;教我们要做的,一定要努力把它做到。《无量寿经》跟《观经》里面都讲到十善,十善是修行的根本,一定要做到。不杀生、不偷盗、在家同学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这个东西不是天天念的。起心动念之处,一切时、一切处,念头才一动,就能提起来,就可以对照,与十善相应应当做,与十恶相应不可以做,断恶修善。你要问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都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你佛念得再多、念得再好,心行不善,去不了。你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格格不入,人家纯净纯善,你不净不善,你到那里去怎么办?不必迁单,自己不好意思住,住不下去,所以佛不会来接引你。佛来接引你的,一定是纯净纯善,《维摩经》上有句话说得好,「心净则佛土净」。我们用这一句佛号,这是一种方式、方法,一定要念到把自己的清净心念出来,把自己的平等心念出来。清净、平等念出来,自自然然觉就念出来了,《无量寿经》上的经题,清净平等觉,正行甚深。
  印祖教导我们的,教我们读《安士全书》、读《感应篇》、读《了凡四训》,那是助行。这些是什么?帮助我们深信因果,帮助我们断恶修善,帮助我们增长信心,增长愿心。自然就能把经中的教诲,变成我们自己实际上的生活行为,这是正行。所以,念佛的声调,声调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念法,你不必问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不能有分别心。各种方法都好,什么原因?众生根性不相同。像吃东西一样,各人口味不一样,酸甜苦辣咸这是总说,里面还有度数的差别。譬如说有人吃辣的,有人吃很辣,有人是有一点点辣味就很欢喜,怎么会一样?
  念佛,什么样的佛号念得好?这要看自己,这种声调自己念得很欢喜,念得心清净,念得心不生烦恼,这个声调对我就好;不必去学别人,学别人那个声调,自己的妄想、杂念还很多。所以,一实验就明白,就知道哪一种方法对自己适合。法门、经教都不例外,就是学一部经,譬如说我们学《弥陀经》,每个人喜爱不相同。我对於《弥陀经》古大德的注解,最欢喜的是蕅益大师《要解》,我讲过几遍,我非常欢喜。其次是莲池大师的《疏钞》,我也讲过两遍,两遍都讲圆满。那个时候还没有录相,留的有录音带,将来有机会我会再重讲一遍。现在再讲,跟那个时候境界不相同,会更有味道,不一样。就是同样一部经,古今这么多注解,这契机,哪一个对我最契机,我在这里头还是有选择。最契机的什么?欢喜心,容易学习,容易开悟。所以记住,佛没有定法。
  最近就有很多人来问我,念佛的声调,我就告诉他这个原则,怎样使你自己真正得清净心。譬如说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就教我们很多,念佛不要用念珠,为什么?因为念珠,一面念佛,一面计数,心不专一,这话说得有道理。我们念佛,念一声拨一个珠子,一圈念完到头了:哦!一百零八声了。他自自然然就有这么个念头起来,这个念头叫打闲岔,这个念头就把我们的功夫破坏了。所以他老人家连掐念珠都不必。但是念珠可不可以持?可以,我们一面念佛,一面可以掐珠,掐珠不计数,我的用心在佛号上。这个珠放在手上是什么?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念佛,这个好,这是自度。同时叫别人看到:他在念佛!那个人阿赖耶识里头,佛的种子种在心上,这是度他。所以,戴一串念珠,挂在脖子上,或者套在手上都好。
  有些人问,居士可不可以念珠像出家人一样戴在脖子上,问我可不可以?我的答覆是当然可以。什么原因?你要说不可以,出在哪个经上?没有,经上没有说。这是一种习俗,没有经论做依据,我们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依靠经论,经论里面不许,那我们就不做;经论里面可以做的,我们都可以做。经论没有这么说法,尤其佛法是清净法,佛法是平等法,佛法总的纲领原则是离妄想、分别、执著,你要抓住这个总纲领、总方向、总原则,你就不会走错路,不会误入歧途。不论是哪个宗派,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一个原则,清净心。所以三皈依是共同的,修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是总的纲领原则。
  初学佛的人对於教理涉猎不够深,往往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外面人说这个方法比你那个方法好,他心就动摇,就要改方法。他能不能成就?肯定不能成就。为什么?他的心没有根,他的信心是随著外面境界变化的,这怎么能成就?这是最大的忌讳。所以,为什么我特别劝大家去念善导大师《观无量寿经》上品上生那一章的注解,你去看,他那是教我们坚定信心。不要说一般人来说,还有比这个更高的法门,他说就是阿弥陀佛亲自来跟你讲,都不动摇。可以跟阿弥陀佛说,我在《弥陀经》上选这个法门,我不想再改,我就这个法门学到底,决定成功。凡是随风转的,心里不踏实,存有侥幸之心,总认为说我学这个法门靠不住,他那个法门好,他那个法门快。他那个法门是不是真的好?真的快?还不知道,没有做过试验。
  所以,古大德教导我们一门深入,决定不改,你们想想看,他这里头有很深的道理。深在哪里?深在得定,不动摇就是定;定生慧,慧就能对内照见自性,对外照见五蕴皆空,他就成就了。三心二意的人,心是永远在浮动,一生不会有成就,往生都靠不住,都没有把握,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如果你真的懂得,你绝对不会受外面境界诱惑。像前几年,海内外无数的声音反对夏莲居的会集本,有很多人寄来这些什么杂志、报纸,甚至於还有光碟寄给我,我统统拿去烧掉,我不看,我不会受影响。我说了一句,全世界的人都反对,我一个人还是依教奉行,你要问为什么?老师传给我的,我有师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