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生命 说法-第2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一次孤行,给了我许多宝贵的生命体验,我储蓄着,珍藏着,培植着,生怕流失得太快。毕竟7年了,忽然我觉得我生命的质量并没有因之这种储存而改变多少。当我为越来越多的俗尘笼罩而无法脱身之时,我又一次选择了柴达木。我渴望得到一次拯救。哪怕是一次暂时的解脱。
此时此地,我望着车窗外那板结的盐泽,没有一丝情感色彩。不管我的心绪发生什么变化它都无动于衷。它只有冷漠而没有温情,想到这里寻找一点安慰一点寄托简直幼稚得可笑。
我无法解释阿吉老人的选择。但是,我可以解释千千万万的石油人。
他们是在一个火热的年代里进行了一次火热的选择。柴达木的真正主人,真正可歌可泣的人应该是他们。
四十年前,第一批勘探石油的队伍就是从这里开进了柴达木。那时候,没有路。一天也走不出几里。没有水,全靠自己背。每个人身上所带的那点水简直无济于事,在茫茫沙漠中被头上的烈火炙烤,被脚下的沙子蒸烫,维持不了多久就干得人浑身冒火星。那个时候过来的勘探队员至今对水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他们当中有多少人在陷入死亡的边缘时靠喝自己的尿才侥幸活了下来。我结识了总地质师顾树松。在见到他之前,我已经听到了他的好多事。他有过3次陷入死亡的大沙漠中的经历,3次都是靠喝自己的尿才得以生还。他不仅与险恶的自然坏境搏斗,他还得承受着巨大的政治压力,他被打成右派。他以右派的身份第一个翻越了英雄山。那座山几乎不可能翻越,所以取名叫英雄山。翻上去的人无疑就是英雄了,而他上去了也不是英雄。他是冒着巨大的危险带着几个人硬是攀上去了,为了架设通讯线路。他说那时候他的命一点也不高贵,就是死了也不过是死个右派。
他是个相当乐观豁达的人。在我接触过的知识分子中还没有一个像他这般经历了那么多的生死考验,那么多的折磨,居然还会这么乐观。他说到自己每一次的历险就像在诉说别人的故事。他如今已经退居二线,下半年就要退下来了。老伴已经到了杭州养老基地等着他。可是,当他听说最近要有一批人去西藏搞勘探,他就又像当年那样吵着叫着要到西藏去。他对我说,好多年轻人不愿去那里,嫌海拔太高,我想,我一个老头子了,给他们年轻人做个榜样。他们还好意思说不去吗?
这个62岁的上海人,矮敦敦的个子,浑身充满过剩的精力,行动起来相当灵活机敏,年轻人一般。他居然提出和我掰手腕。当然,我没有掰过他。我为此而震惊。我觉得生命对于他简直就是个奇迹。从他的身上怎么也无法找到3次经历死亡的痕迹。更找不到苦难的影子。他能活下来是个奇迹,他活得这么乐观是个奇迹,他活得这么健壮这么年轻更是奇迹。
刘元举的西部情结《西部生命》(7)
我不能不为之感叹:神奇的柴达木,神奇的生命力。
我听过许多关于骆驼的故事。柴达木的骆驼是柴达木人最亲切的伴侣。
它们一队队行进在茫茫大漠中。那一座座驼峰,排列在一起像大沙漠中生动的波浪起伏向前。勘探队员们靠它们驮水驮粮,如果不是它们的奉献,将会有多少人在进入这片荒芜的盆地时无法生还。人们称它们是沙漠之舟。它们比人类有着更多更大的耐性。可是,有那么一只骆驼因为饥渴一下倒在了滚烫的沙漠中。驼工拼命拖拉,它像一座坍塌的沙丘,立不起来了。驼工知道它是渴的,跟队长请求给它一点水喝。可是,仅有两桶水,那是全队人好几天的水量,每个人嘴上都干裂得淌血却没有一个人舍得去喝桶里的水。只有倒下的人才有资格喝。可是,倒下的是骆驼,不是人,所以,它没有权利喝。驼工再哀求也没有用。当那位驼工含着热泪与瘫倒的伴侣进行生死告别时,那头巨大的骆驼本已无法抬起的头上扬了一下,又沉重地耷拉下来,枯涩的两眼闪着沙漠般的迷惘。年轻的驼工突然动了感情,长跪不起。他与这匹骆驼已经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队伍要走了,不能因为一匹骆驼而影响行程。于是,有人过来拖他,拖出了一道沙迹。那头已经奄奄一息的骆驼就在这时,突然缓缓地往起站了。它摇摇晃晃,浑身打颤,就像一座没有联接点散了架的木头房子歪歪扭扭地挺了起来。所有的人一下子惊呆了,眼睁睁盯着它一步一打晃地追赶着队伍。
它没走出几步,就像一座板房哗啦一下子散在了地上,那被压着的沙层浮泛起一串沙尘。驼工哭了,勘探队的人也哭了,就连队长也眼圈红了。那头骆驼被掩埋了。这是三十多年前发生的事情,如今,只要一提起那骆驼,人们总说那是一头通人性的骆驼。我想,再过些年,柴达木一定会到处流传关于骆驼的民间传说。传说中的骆驼一定像狐仙蛇仙那么充满灵性。
冷湖是石油人建的第一座城市。也是柴达木的第一座城市。这座城市现在已经没有石油人了。他们一部分去了花土沟,更多的人在敦煌建立了七里镇。冷湖有许多建筑已经破败,显得清冷。当我走进冷湖的那一片坟场,我看到了那么一大片坟莹,我感到一种铺天盖地的凄冷。这里有许多不朽的灵魂。起码可以在民族自强的史册上震古烁今。有著名的地质专家,有正当年华的石油工人,有第一批进柴达木的勘探队开路队长,还有他的妻子——柴达木的第一个女勘探队员。无论生前他们有着怎样的轰轰烈烈,死后,也都一样躺在这里和戈壁滩一同沉默。这是一座很大规模的墓地,我无法数清究竟有多少座。要是放在任何一个城市里,恐怕都得分成几个。
但是,这么大的墓区与周围那么宽阔的空间相比,也仅仅占了小小的一个角落。我在墓地中寻找着一个死去的人。其实,我还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他是哪方人氏,我只知道他曾经是青海石油局的局长。
青海石油局建立已经40年了。先后上任的局长也不算少。但是,不会有别的局长比他的命运更惨烈。别的局长可以选择提升,可以选择调走,而他则选择了自戕。那是一个是非颠倒的年代,他失去了做人的权利。他可以忍受大戈壁的所有艰难困苦的折磨,却独独忍受不了人格的侮辱。恶劣环境造就人的生命强度,但这种强度太脆了。他是爬到了电线杆上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让我震动的是他为什么爬到电线杆上而且挂在顶端的部位。
他为自己选择了一个高度。大戈壁没有比电线杆更高的部位了。我觉得他
不是屈辱的自戕,而是一种高傲的选择。
于是,电线杆在我的眼前总是迭印着一个十字架。局长那低垂的头颅也总让我想到耶稣。事情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但每一年的清明,局长的儿子都要千里迢迢赶来为父亲扫墓。
就在我到了七里镇那天,那两个已近中年的儿子又来了。他们和我住在一个招待所,很遗憾我没能与他们交谈。我是很想与他们谈一谈的。我想听听他们对柴达木和对生命的理解。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这谁都知道。生命的学问是一个最重要的学问,却也是最易忽略的学问。人的生命放在这无边无际的瀚海,实在渺小。再高大坚实的坟冢也经不住风沙的侵蚀。那一片片躺在西部古战场的汉墓群如今也被流沙夷为平地。那些还没有抹平的荒冢也不再像坟莹了,倒是那一片片雅丹地貌的残丘更像陵园。
我执着地在花土沟的油沙山下寻找阿吉老人。那片墓地比较散乱,有的已经迁走,坑的旁边遗留下一顶石油工人的安全帽。这座海拔3000多米的墓场没有什么规划,随便埋。据说是因为生者在选择风水。这么大的地盘选择余地可太大了。那么,阿吉老人选择了什么位置呢?到这里来的人几乎没有不来看看阿吉老人的。有一位上海老教授,拖着一条伤腿在这么散乱的坟地中寻找阿吉。他找不到,却还要找。他走遍了所有的坟冢,终于来到了阿吉老人的面前。
其实,阿吉老人的墓就在坟地的边缘,最挨近路的地方,也是出入最方便的地方。我一步步朝着那座红砖砌成的弧形走去,那时候,四周静极了,我把脚步收得轻一些,再轻一些……
刘元举的西部情结《西部生命》(8)
4 一种生命现象的诠释
——西部系列
刘元举
通往柴达木的柏油路很是平坦,车子驶过,几乎就没有一点激动可言。
路旁没有树木,没有植被,就连荒丘也远得不着边际。在这种地方开车是不需要技术的,完全可以闭着眼睛跑出去几十公里都不会出事。就是跑到公路外边也没有关系,车子碰不着什么,你就是想去碰撞也没有办法。
公路笔直得不会打弯。最长的直段有60公里。筑路规定直段最长不得超过40公里。这是基于安全上的考虑。可是,这里的60公里直段已经是人为地制造了弯度,要不,可以上百里路不拐弯。
没有弯的公路单调乏味极了。到处都那么空空荡荡,空空荡荡得没有一处风景,也没有什么名胜。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见不到一个活物。柴达木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盐泽。过分强烈的光照使这里干燥得一片龟裂。那所有的裂缝处都有盐的痕迹。那痕迹在我看来就像是针脚不匀的粗糙的线段,无法将那一片片过密的补丁缝合,反倒使地面更加破碎,更加松散。最能体现柴达木风格的大概要算那片大面积的硭硝层,苍凉清冷,透不出一丝生机。看一眼,就感到渴。其实,车子一驶进柴达木的地界,我就感到嘴唇发干。在这海拔3000米的高原盆地感到口干,就说明了我对这里不够适应。好在出发时,我把杯子灌满了水。
柴达木最缺的就是水。没有水的地方就不会有生命。四十年前闯进柴达木搞勘探的勇士最能体验到水的重要。水就是命。那些倒下去再也爬不起来的壮士,哪一个不是把咽喉部位抓得一片破烂?在这种干旱地带,最有耐旱力的要算骆驼,可勘探队的骆驼也因为干渴而躺倒了。当第一口油井喷出油,储存到一个油池中时,从来见不到飞禽的石油工人竟意外地发现不知从哪儿飞来几只鸟,一头就扎进了粘稠乌亮的油池子里。它们连挣扎一下都没有,就
凝固了。它们是把油池子当成了湖水。
与我同行的是青海石油局文联的梁主席。他是1958年从河北乡下来到柴达木的。他当过工人,当过记者。他经受过太多的艰苦。我发现他有一个本事就是不喝水也不吃水果。这使他的皮肤干燥而枯黄。有人开玩笑说,梁主席有一张柴达木脸。我本想问问他何以戒水戒水果,但他不苟言笑,我不好这么问。只能去揣测。他的本事无疑是柴达木这恶劣的环境造就出来的。但是,现在柴达木的环境好了,他就是喝再多的水吃再多的水果也算不上奢侈。
我们乘坐的是一台日本丰田越野车。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飞驰。
进柴达木本来是一件艰苦的事情,但我连颠簸都感受不到就觉得过于顺利了。而过于顺利就过于平淡就没有多大意思。如果不是突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那么我的柴达木之行就会大为逊色。
当时我已经感到很疲倦了,就将目光从侧面的窗口收回,去瞅一瞅前边。只一眼就发现正前方几十米处,立着一根棍状的东西。由于路面光洁明亮,连个疤痕都没有,所以,突然有个东西就格外醒目。盯住瞅,怎么会是一只鸟呢?这只鸟太奇怪了,它昂首挺立,将其颈项尽其所能地向上拔着,笔挺得像一根立棍。
它迎着我们的车而陡立,那说明它看到或者说知道我们的车近在咫尺,对它生命已然构成威胁。它不用动脑子仅凭条件反射,它也会躲闪汽车的。可是,眼睁睁看着我们的车朝它覆盖过去,它竟然一动不动。很显然,它没有把我们的车放在眼里。对一只小鸟而言,汽车就如同一座大楼,铺天盖地压将下来那就是一种灭顶之灾。可是,它面对这巨大的威胁毫无反应。它是眼睁睁看到我们的车到了近前,依然纹丝不动。
这不禁使我大惊失色。只听说过螳臂挡车,没有听说鸟臂挡车。也就那么一眨眼的功夫,我们的车就从它上方覆压过去。对于它来说一定是经历了那么一种天塌地陷的滋味。车体从它的头上方飞过,车轮没有轧着它。就算轧不着,那么车子带起的那股风也够它呛的。猛一回头,看它,它还是陡立不动。那份孤傲使它显得不可一世。这种专横霸道简直就是一种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