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 >

第15节

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第15节

小说: 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女关系基本是这样的,都是因色而生性,有性才有情,没有性只有情的所谓“爱”是空中楼阁,水月镜花而已。关于这一点,许多先贤多有论述,我就不啰嗦了。 
  我们只需要假设一个人,比如,一个男人(女人亦然),比如,他大学毕业了,比如,这个时候,他需要一个女朋友,他应该就会有一个女朋友。如果,他身高强过曾志伟,眼睛稍大过梁天,嘴皮子比窦文涛略微不利索一点儿没关系,只要面皮柔和过梁冬……的话,他会有一个世俗眼里各方面都不错的女朋友。 
  最多一两年,他会和自己的女朋友结婚,当然,结婚的对象也不一定就是第一个女朋友了。结婚两年后,他们会有一个孩子——这时候,前大学毕业生如果不是太庄周,就应该当了科长,或者大学里的讲师了。再过几年,到了孩子该上学的时候,会有人传说他和自己的某个女性下属或者女学生过从甚密,还会有人看到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在河边,或者马路边,或者雨中,或者电影院里窃窃私语。当然,他们很可能会宣称是在谈工作或者谈人生或者谈理想惟一没谈的是爱情——如果被老婆发现了的话。 
  老婆不可能相信他们是“素食主义”者,所以下一步一哭二闹三上吊……然后是他负荆请罪,改邪归正,破镜重圆……忽然有一天,他厌倦了自己毫无意义的生活,准备“下海”了。于是他找二三好友,做四五规划,经六七年头,居然就发达了。 
  有了上次的教训,如果他想离婚的话,早就该离了;如果他不想离婚的话,老婆肯定发现不了任何蛛丝马迹。他会长了很多智,那第一堑可不是白吃的。 
  但我保证,在他巴黎纽约东京飞来飞去的时候,身边都少不了不同肤色的美女,美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他流动资金的多寡。这些人,都是老婆的对头了,自然,老婆对不过她们。可如果她们也想登堂入室的话,又要提防下一个对手……都够累的。 
  别人的故事可能版本有所不同,内容大同小异而已。 
  有色有性才有情。房玄龄的老婆实在是没必要喝下那碗醋,诸葛亮的小妾当然很美,但历史上留下名字的还不是他的丑妻?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北京街头开宝马的那些小妞如此之靓了吧?现在你明白深圳广州为什么有那么多二奶村了吧?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娱乐圈的年轻人绯闻不断了吧? 
  别谈爱情,那玩意儿太奢侈,不是有钱人谈的。至于穷人……穷得要只剩下爱情了,也没啥好谈的了。爱情只存在于小资的幻想中,而他们大多是不会对身边的伙伴感到满足的。无论色、性、还是情,对他们来说,最好的永远是二流演员回答记者问题时的标准答案:下一个。 
  最后结论:爱情两个字不辛苦。没有的事,有什么好辛苦的?   
  比,如女人   
  作家皮皮的小说《比如女人》我还没来得及看,据说很不错,正如她的前夫马原一样,看起来也很不错。有人说,皮皮的《比如女人》会使男性读者有被捉住尾巴的感觉,且伴有心悸。虽然没看呢,但我相信这句话,一个睿智且有才气的女人的确是男人的噩梦,尤其当她拥有马原这样的前夫的时候。 
  1988年,第一次见到和马原齐名的另外一个东北作家洪峰的时候,我还很狂妄,号称早 
  晚要超过他的成就。但洪峰问:小子,你了解女人吗? 
  我就愣住了,当时的我哪有什么机会去了解女人,连自己到底长了几根毛还没搞清楚呢。只好吱吱唔唔地回答:了解一点儿吧。 
  十三年过去,如果现在再有人问我:你了解女人吗?我的回答肯定是:不。 
  我们没法了解女人,我们了解得最多的不过是她们的生理结构,但是对女人的内心,你永远无法勘透——即使你不但看了西梦·波伏娃的《第二性》,还看了李银河有关女人的社会学调查的系列著作,你也无法做到。 
  都知道女人的忍耐力天下第一。忍耐我见过,但是没见过这么忍耐的——我说的是莫言小说《丰乳肥臀》中的那位母亲。如此任劳任怨,如此明晰事理,如此勇于牺牲,如此将苦难当成欢乐……如果换个男人,比如,即使美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又译《刺激1995》《月黑高飞》)中的安迪,他也难以忍受,他能忍受的只是美国人眼中那点儿有限的苦难而已。并且,安迪是个基督徒,而《丰乳肥臀》中的那位母亲是连菩萨都不拜的,假如真的一个无神论者能忍受的,而有神论者忍受不了,那我可真要怀疑神的力量了。 
  自然,《圣经》中还有个男性约伯做榜样。但我相信,谁要将那位母亲的儿子夺走,母亲会拼命的,而约伯只能等待着上帝的恩惠。 
  我有一个网友网名叫“绝色台北”,写过一篇文章名为《这一次,我绝不放弃》,进入了《南方周末》网络文章当周的排行榜。她得了在我们眼中几乎不治的癌症(祈求上帝保佑她),但无论结果如何,她向网友们承诺“绝不放弃”。 
  她像一面镜子,照到了所有男性朋友的内心。假使我遇到了相同的状况,我会怎么样?估计我做不到“绝不放弃”,估计我要从银行里取出有限的存款,花天酒地去也。 
  我的标题是“比,如女人”,就是想激励自己向这些伟大女性看齐,但估计怎么“比”,也无法“如女人”了,不知道应该悲哀还是庆幸。 
  惟一让我高兴的,这个世界虽然女权主义非常流行,好在男性地位也不低,我还可以自得其乐几天。     
  通俗书话   
  一场事先张扬的诈骗案评《烧》   
  2001年6月4日,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在这一天,资本变成了绞肉机,对中国的网络经济开始了无情的挤压,整个网络都在呻吟、挣扎,变成脓血,渗透进黑色的土地,再经过几场风暴的洗刷,化做无形。 
  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早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地火在运行,直到6月4日这一天。 
  这一天发生的标志性事件就是“新浪”首席执行官王志东的出局。 
  “新浪”在NASDAQ的股价从17美元跌到了1美元左右,在董事会会议上,王志东被宣布出局了。据说关于此事的媒体报道整整有四百页之巨,是2001年“新浪”其他报道总数的两倍。 
  在这前后,“网易”因为财务报表“差错”被北美投资者控诉,“北大青鸟”和“搜狐”的合作迷离起来,曾经的“第一网虫”高春晖的“天下网”资金不足倒闭,“联想”声称办“FM365网站”是个错误,“MY8848”的供货出了问题……而大洋那边,占尽风光的“亚马逊网站”CEO贝索斯承认投资互联网是不冷静的行为……孤立地看,这些问题都是个别的,但当一个行业所有的公司都有问题的时候,就不是小问题了,自然是行业出了问题。 
  2000年初,应某杂志之约,我和互联网实验室年轻的CEO方兴东在中关村的一家酒馆里有过一次聊天。这个敏感的小伙子整个眼神里都透露出疲惫,他坦言,他之所以鼓吹网络经济,是企图造成一种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格局,可惜似乎并没有成功。 
  在我看来,不成功的不是财富没有被转移,而是获得了财富的新贵们并没有什么新鲜的表现。既然这样,又何必转移呢? 
  看了新贵代表们的发言,只想说,我非常怀疑他们的作为是故意的,集体的不动声色,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不能说的一句不说,想说的嚷嚷着说——他们创造的新经济模式,怎么看都是一场大肆宣扬下的诈骗案。 
  2000年5月1日,自称互联网首席科学家的姜奇平在NASDAQ指数从5000点略有下降而引起恐慌的时候撰文《如何看待当前的网络股波动——太阳与气球的比较分析》声称:“股价下降25%也在预见范围之内,但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现在呢,NASDAQ指数已经快接近1000点了,不是25%的问题,而是75%的问题了。 
  现在,到了需要姜奇平解释的时候了。 
  但是,他没有什么解释,我估计,如果他解释的话,会把责任推卸给不可抗拒之力。以前的政客是这样,现在该轮到科学家了——这是估计而已,如果他没有,我愿意道歉。 
  姜奇平的另外一个著名寓言是:“本来,太阳晚上下山早晨上山是有规律的。一看到太阳下山了,你非要说太阳从此掉到山沟里摔碎了,等第二天又冒出来,你不是自取其辱吗?……你们(指我这样对网络经济持悲观态度的家伙们——作者注)将陷入一个可悲复可笑的矛盾中:网络经济在一片悲歌中凯歌高奏。你们如果不能解释这个矛盾,就等着在公众面前丢脸吧。” 
  的确,现在,已经有人在公众面前丢脸了。很遗憾,不是我。因为网络经济已经在姜奇平“凯歌高奏”的时候发出了悲声。 
  从1996年开始,中国的互联网泡沫已经嚣张了五年了,这五年的起起落落阴晴圆缺悲欢离合都记载在了这本书里,它就是《烧》。 
  一切的一,一的一切,归结为一个“烧”字。发烧的是人的头脑,烧掉的是钱以及公众的信心。 
  烧吧,烧尽一切朽腐之后,就可以涅槃重生了。   
  酷折磨评《酷天下》   
  本来标题想写“酷什么”,一不小心就打成了“酷折磨”。我用拼音打字,这种错误经常发生,但这次我决定不去修改。随心所欲据说就是一种酷,我也就这么酷上一回吧,因为我发现“酷”说到底还真是折磨人的东西。 
  只要你想酷,它就会折磨你。因为你总会发现,有人比你更酷。 
  到底什么是“酷”,迪克·庞坦和大卫·罗宾斯给我们下了听起来很复杂的定义。“酷”是个人或小群体为了向权威——不管这权威是父母、教师、警察、老板还是监狱的看守——表示反抗而采取的对立态度。这个定义出自二人合作撰写的《酷天下》(COOL RULES)一书。该书十万言,告诉我们的其实就四个字:什么是酷。 
  简单地说,“酷”是一种永远的个人化的反抗状,之所以“永远”,是因为“酷”不仅仅是你经历的某个阶段,不是你长大承认后就会丢在脑后的东西,而是你一旦拥有就保留终身的东西。 
  最近,一条不重要的新闻走上了世界媒体的头条:美国总统小布什在白宫通过电视观看体育比赛的时候,因为急着吞咽饼干而造成短暂休克,并且擦伤了脸部。各媒体都有自己的推测,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小布什儿时一定经常偷嘴,所以吃东西的时候显得慌慌张张。布什自己则说,忘记了妈妈的话,妈妈曾经告诉他,吃东西的时候应该细嚼慢咽。 
  这条新闻跟酷其实没什么直接关系,但涉事的双方恰好是构成酷关系的两个方面:长辈和他们的孩子。 
  我们总是讨厌母亲的喋喋不休,但无法当面反驳,所以只好酷起来——在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子女们穿上了最有“平民意识”的“李维”牛仔裤,抽起了大麻;而现在,他们的孩子放弃了“李维”,他们才懒得和父辈穿一样的衣服呢,所以“李维”曾一度不得不裁员六千人。那些曾经在校园里放纵的美国青年,某一天忽然在自己那尚未成年的孩子房间里发现了安全套和海洛因,他们会想些什么呢? 
  《酷天下》绝不仅仅停留在这些表象上,他们从美国流行文化中考察了“酷”的发展。从非洲的历史、爵士乐的诞生、六十年代电影到九十年代的居住概念,分析了“酷”的特性,揭示了流行趋势中“热”和“冷”的微妙区别,展现了酷概念是怎样从一个英国式的态度和风格变成了美国文化的狂热,最后渗透到世界各种文化当中。今天,“酷”的态度已经统治了天下。 
  十四岁的男孩威尔·尼古拉斯说:“你必须明白,是十四岁到十六岁之间的孩子在发号施令,规定什么是酷,什么不是酷。是我们规定了流行的服装、流行的音乐和流行的一切。我们在征服这个世界。”明白了吧,为什么说“酷”的态度决定了一切,即使用武力建立起来的权威,也终将在他们的孩子们面前崩溃,这是无法抵御的潮流。逆时而动是不明智的,与时俱进才是聪明的选择。所以,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们早已经参与其中,因为“酷”已经不仅是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或使用率很高的一个时尚词汇了,它早晚会进入各行各业的董事会里,从软饮料、零食一直到服装、汽车和电脑。你必须酷,因为你需要利润。 
  我的网友流浪猫穿了露脐装在电视上主持节目,更为奇妙的是,她的肚脐上居然穿了一个环,我问她,这疼吗?她笑着摇头。其实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