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日本史 >

第77节

日本史-第77节

小说: 日本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者的代表作为《守墓》。获原最先将法国著名雕刻家罗丹的艺术介绍到日本,大力宣传罗丹的思想——“虽然外形单纯粗野,但其内部存在着生命和力,这种东西就是真正的雕塑美。”'注23'荻原天折后,户张孤雁和高村光太郎继续宣扬罗丹的艺术,其影响直至大正时代,而且不仅雕刻界,还囊括整个艺苑。

七、工 艺

    明治维新使一切旧工艺(如制造佛具、大名的摆饰、武士的佩戴等)停止下来,代之新时代的工艺活动。明治初年对外贸易给工艺界开阔了活动天地,同时工艺品的出口给国家带来利益,解决了财政困难。所以政府对工艺品生产特别关心,热心进行实用工艺品的技术改革。相反,对装饰工艺品关心较少,从而整个明治维新时期传统工艺品不振,但合乎新时代要求的工艺品发达。这是明治工艺的大势。

    明治大正工艺品发达与海外博览会是分不开的。海外博览会上日本工艺品受到好评,促进政府对工艺品的生产机械化(引进纺治机,用用石膏模子成形陶瓷器)、材料(化学染料、釉)、造形图案等各方面进行研究,提高产品质量。皇室对工艺关心也是工艺发达的原因之一。政府举办各种展览会、劝业会时,皇室总是亲临,给以高度的赞扬和支持。同时皇室又是个大顾客,皇宫的兴建及其室内装饰都需要工艺品。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形成,社会对工艺品的需要量大为增加,助长了工艺的发达。

    明治大正时代的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金属工艺(包括雕金、锻金、铸金),二漆工艺(包括产业漆工和美术漆工),三景泰篮和玻璃工艺,四陶瓷工艺,五染织工艺,六牙雕和镶嵌工艺。限于篇幅,这里不能一一详述。要之,明治初期的工艺领导是政府机关,最初目的在于出口,振兴产业。接着是遵循这一条路线,在国粹主义与欧化主义,功能主义与装饰主义,产业工艺与贵族的美术工艺之间相互对立抗争中树立日本工艺的格调。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和材料的改良,近代工艺相当发达,特别如染织和陶瓷那样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领域更为显著。但这些工艺从造形图案方面来看,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第四节 教 育

    德川时代的教育分为武士教育和庶民教育两大类。实际上校只为武家子弟而设,一般庶民几乎不存在所谓学校,只有为上层庶民子弟读书的庙塾“寺子屋”。幕末这种寺子屋得到普及。明治政府成立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分为武家、庶民两大类的旧教育体制全面崩溃,从而建立基于四民平等原则的国民教育体制,奠定了整个文化教育的基础。这是日本教育史上划时代的创举。它指出了全体人员一律就学受教育的目标。日本近代教育的国家性质特别强,教育成为统一国民思想的根本,国家全力发展教育。这是日本近代教育的特点。第二个特点是学校教育与振兴国家和产业相结合,实行了前所未有的实业教育。第三个特点是学校教育成为国民教育最重要的部门,学生升学被认为是立身出世的阶梯,形成一种学校教育万能思想,从而妨碍了社会教育体制的发展。

—、维新初期的教育改革和保守教育思想的抬头

    明治政府一成立,政府就把教育纳入三大政策之一的“文明开化”之中,作为启蒙近代文明的一种手段,在国家领导下建立合适的新时代的教育体制。为此,必须树立一定的教育方针以领导全国的教育。政府的教育方针首先是建立大学并派遣留学生,培养建设国家的人才。其次是设置小学,开展国民的一般教育,以提高国民的知识水平,把发展国民教育作为富国强兵的基础。 

    1871年7月增设文部省,加强对教育的领导。文部省第一步是整顿和开设学校。一、把东京的大学改称为大学本校(原昌平学校)、大学南校(原开成学校)、大学东校(原兵学校医学校),直辖文部省。二、东京设立直辖的中小学校。三、全国各府县的学校皆由文部省管理。四、设立直辖的官立女子学校。

    文部省第二步是改革学制。1872年颁布学制:一、全国分为8个大学区,各设一所大学;每个大学区下面设32个中学区,各设一所中学;每个中学区下面设210个小学区,各设一所小学。二、儿童6岁上学、小学分上下两等,各为4年;中学分上下两级,各为三年;大学是培养专门人才,分设理学、化学、法学、医学、数理学五科。但是由于缺乏教育经费和照搬外国的一套,严重脱离国情,新学制只维持了7年即被1879年颁布的《教育令》代替。

    《教育令》以美国的自由主义教育为样本,在日本实施非强制性的自由主义教育。教育令废除学区制,每个町村或几个町村联合设立公立小学,小学从八年制改为四年制,并精减教育内容,使之实用。但是这个教育令没有切实执行,在公布教育令的同一年,明治天皇颁布了《教育大旨》。它指出全盘西化所产生的弊病,强调了继承日本固有道德和文化的重要性。1880年(明治13)12月发布《改正教育令》,强调国家干预教育,反对人民参与教育行政。这和当时政府镇压自由民权运动有关。从1879年(明治12)开始,潜在的儒学思想和国学思想抬头。它表现在政治上则是以伊藤博文为代表的开明派与以元田永乎为代表的保守派之间的斗争。保守教育思想的抬头主要表现于1882年(明治15)以天皇救喻的名义颁布的《幼学纲要》。此书是元田永罕等专为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而写,内容有孝行、忠节、和顺、友爱、信义等20项儒家德目,强调应以“忠孝为本”,“仁义为先”来进行教育,向儿童灌输尊皇爱国思想。它否定了维新以来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为其后的国民道德教育定了基调。

二、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的成立和加强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资本主义形成,但由于日本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它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在以天皇为绝对权威的天皇制统治下,必然要求教育为它服务,加强对人民的精神统治。1886年(明治19)颁布了《学校令》,废除以前的自由化《教育令》,加强政府对学校的控制。1890年(明治23)进一步发布《教育语》,规定了日本教育的基本方针。这个《教育语》由井上毅和元田永字撰写,文成后由天皇批准,以形式公布。其内容首先明确基于天皇制的君臣关系是日本“国体之精华”,教育的渊源实在于此。其次是列举14项儒学德目,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最后是下结论:这种教育观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明治中期(1885—1894)是国家主义教育成立时期。国家主义教育强调培养国家观念和忠君爱国的道德品质。文部大臣森有礼在确立国家主义教育体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根据1886年的《学校令》所建立起来的是以小学为基础的双轨制学校体系: 

                        寻常中学—〉高等中学——〉帝国大学
寻常小学——〉高等小学<
                        寻常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

    学校令把学术研究和教育分开。帝国大学是学术研究机关,中小学是一般教育机关,是培养忠君爱国的臣民的地方。 

    明治后期(1895—1912)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和对外侵略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了国家主义教育体制。如整顿学校体制,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和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加强国家对教科书和教师的控制等。

三、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的发展

    大正时代是日本垄断资本主义空前繁荣的时代,日本乘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发其战争财。为了适应侵略政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对明治时代建立的教育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进一步发展前代确立的国家主义教育体制。大主政府双管齐下,大力发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以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 

    学校教育方面,政府重视小学基础教育,采取有力措施发展中小学。大正初期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左右。大学除官立的东京、京都、东北、北海道;京城、九州6所帝国大学外,准许开办私立大学。当淄时著名的私立大学有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明治大学、国学院大学等。大学数量从1918年的5所增至1929年的46所。此外师范学校、各种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等均有很大发展。

    社会教育方面。随着近代交通、通讯和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社会教育在大正时代也相应得到发展。当时报纸除《东京朝日新闻》、《东京日日新闻》、《大坂朝日新闻》和《大阪每日新闻》四大报外,各都、道、府、县都有自己的地方报纸。杂志有《中央公论》、《改造》、《文艺春秋》等综合性杂志。图书馆有东京帝国图书馆、大阪府图书馆等。博物馆有东京博物馆、京都博物馆。20世纪初世界无线点广播事业迅速发展,日本也于1925年(大正14年)建立起自己的无线电广播事业,不久全国形成一个广播网,大大推动了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五节 宗 教

—、神道

    明治维新当初也称为“王政复古”或“王政维新”,实现维新的指导思想是平田笃胤的复古神道派的国学。所以明治政府成立伊始就有其两面性,即革新和保守。明治政府一面吸收近代西方文化。实行“文明开化”,一面复活古代神道实行“神武复古”,两者既矛盾又统一。明治初年复古神道派的皇道思想为主,文明开化思想为从,皇道思想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从而使神道成为祭政一致的国家神道,国家左右神道的一切活动。明治政府刚成立的1868年1月17日设立神抵事务科,推行祭政一致运动。接着又恢复古代的神祗官'注24'。同年6月明治为征讨德川氏而行幸大坂时,在南殿祭军神。11月把武藏国大宫的冰川社定为武强国镇守。亲临举行祭政维一大典。1869年(明治2年)8月行幸神抵官,举办亲祭。同时还创建了许多神社。天皇这些尊奉神道的运动,大大提高了神道的威望。

    新政府为了保持神道的纯粹性,实行“神佛分离”政策,将佛教的僧侣从神社排除出去,最后造成“废佛毁释”的局面。另一方面,新政府还设置宣教使、诸陵寮、皇灵殿三个机构,进一步使神道国教化。

    然而,1871年(明治4年)神抵官改为神祗省,接着又废神祗省,设置教部省。这表明政府采取了政教分离政策,神道国教制度开始崩溃,走向自由信教的时代。1872年(明治5年)发布所谓三条较宪'注25',神道开始向皇道蜕变。这时政府的教化事业以皇道精神为根本,以东京大教院(地方是中小教院)培养出来的教导员为中心进行教化运动。加之佛教与基督教开始抬头,许多民权主义者叫嚷政教分离和信仰自由。在这种形势下,神道内部产生了新兴的神道诸派,即教派神道。它们主张自由传教,摆脱政府的统制。接着六大教派神道从神社神道独立出来。它们是神道神宫派、神道大社派、神道扶桑派、神道实行派、神道大成派、神道神习派。其后神理教(明治27年)、金光教(明治33年)、天理教(明治41年)也分别独立。明治初年的唯神道主义彻底瓦解。

    明治时代的神道,当初并非只是一种宗教思想,还是推翻旧社会的一种革新理论。因而明治初期神道已经超出一种宗教形态,而且对其他宗教进行镇压了。然而随着维新运动的发展,欧美政教分离和信教自由的思想传入日本,复古和文明开化之间发生巨大冲突。结果由于政府的干预,神道逐渐退居幕后,但其思想仍在民间在野人士中继续发展,和明治30年代抬头的国家主义(日本主义)结合起来。至大正时代,这种结合更为密切。 

二、基督教

    标榜“百事一新”的明治新政府,唯对基督教仍墨守旧制,在布告中把基督教当作“切支丹(天主教)邪宗门”加以禁止。各国公使对次大为愤怒,提出抗议说,把基督教当作邪教就是侮辱信奉该教的各国,要求解禁。政府虽然作了解说,仍拒绝解禁。恰巧这时发生了长崎的浦上教徒事件'注26',各国又提出抗议。1871年(明治4年)岩仓团在欧美因日本禁止基督教而遭到责难。在美国考察的森有礼也致书太政大臣三条实美,论述信教自由。加之国内宗教界要求信教自由的呼声越来越高,明治政府便于1873。年(明治6年)2月以太政官第68号布告撤销禁令,停止260年以来对基督教的镇压,但仍只是默许信教。此后,基督教发展很快,各种新教教会纷纷成立。1878年(明治1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