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第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的改造的方法,是向下的——把大多数中下级的平民的生活、思想、
习俗改造起来;是渐进的——以普及教育作和平的改造运动;是切实的——
一边启发他们的解放心理,一边增加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观念。我
们改造的态度,。。是诚恳的——以博爱的精神,恳切的言论为感化之具。
总括起来说,我们的改造的目的和手段就是:考察旧社会的坏处,以和平的、
实践的方法,从事于改造的运动,以期实现德莫克拉西的新社会。”
包括瞿秋白在内的《新社会》同人的这些“社会改造”的主张,明显
地带有历史唯心主义和改良主义的色彩,而与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背道
而驰。他们同当时在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一个错误的认识一样,
就是把社会改造归结为“思想”、“道德”、“习俗”等等方面的改造,似乎只
要通过知识界对劳动群众施以“启发”、“感化”、“教育”,等到大多数人民
的思想都按照少数先进人物的意图而改造好以后,理想社会的天堂就在中国
的土地上出现了。
在《新社会》的同人中,瞿秋白进行写作、译著是很勤奋的,数量也
很可观。每一期几乎都载有他的文章,这些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在五四新文
化运动中是颇为引人注目的。从《新社会》创刊到停刊,前后半年时间,他
发表在该刊上的文章(包括译文)共二十二篇。郑振铎后来回忆说:“每个
星期天早上,我都到秋白那里去一次,有时,济之也同去。我们到秋白家里
时,他常常还不曾起床,抽着香烟拥被而坐,不时的咳嗽着,脸色很苍白。
我们很为他的身体担忧。但一谈起话,他便兴奋起来。带着浓厚常州口音的
国语清晰而有条理的分析着事理。他的稿子总写得很干净,不大涂改,而且
是结实,有内容。我一进屋子,他便指着书桌上放着的几张红格稿纸,说道:
‘已经写好了,昨夜写得很晚。你看看,好用么?’他在那个时候,已经习
惯了在深夜写作了。”①
时代的强音
①郑振铎:《记瞿秋白同志早年的二三事》。《新观察》,1955 年第12 期。
瞿秋白给《新社会》写的第一篇文章是《欧洲大战与国民自解》。在这
里,他一扫那种丧失理想因而也丧失今天的努力的悲观厌世的情绪,满怀信
心地大声疾呼,力图激发人们改造社会的热情,增强人们走向为社会争新生
的伟大目的地的力量。他说:“中国人。。要有世界的眼光,知道新思潮是
壅不住的,赶快想法子去适应世界的潮流,迎合世界的现势。要有历史的眼
光,知道思潮的变迁,是历史上一定的过程,不可避免的”①。但是,究竟
怎样地去适应世界的潮流?瞿秋白只是希望人们“有精确的辨别力,实在的
责任心;”“有坚毅的志向,明敏的智能;”“有爱惜光阴的心,慎重办事的
心。”说“中国新社会的基础就建筑在这上面。”②这样做,充其量不过是旧
社会的某种改良,真正的新的中国是不会到来的。
①②《新社会》第1 号,1919 年11 月1 日。
瞿秋白在中国社会新旧时代交替之际,敏锐地感到改造旧思想普及新
思想的必要。
他清醒地看到不平等观念所造成的危害,而这种观念的存在是根深蒂
固的。他指出:“社会上阶级的观念,也并不是几个哲学家文学家的言论所
造出来的,实在是社会进化的原理上,免不掉的,所以欧洲的封建制度,一
直遗留到很晚的时候才去掉,法国革命之后,民国成立了这许多年,法国人
的姓名前面还常常看见De,t,Baron 等字样,表示他们是贵族后裔”①。
中国的情形尤其落后得惊人,“‘君子小人’的观念,从上古时代一直遗留到
如今,从《大禹谟》上说‘君子在野,小人在位’起,直到民国八年十月里
的高等文官考试卷子里,还有人引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来解释
经济学里面的分期的。”他认为,社会和学说这两个方面,是互相影响的。
五四运动以后,新思潮骤然膨胀起来,是极可乐观的,“应当进一步着想,
把新思潮普及开去”,以排除旧思想、旧学说,“使全国国民觉悟,方才能够
达到我们最终的目的。”瞿秋白既看到了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虚妄,也
看到从孔子到程朱陆王一脉相承的以“君子”治“小人”思想的反动。孔曰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那么,请问:“君子小人,二三千年
来,谁是爱的,谁是易使的?若是君子多爱人,小人多易使,何以翻开历史
来,只见杀人、淫乱的故事?”②这个揭露是鞭辟入里,一针见血的,它显
然是接受了鲁迅的作品《狂人日记》的瞿秋白希求以普遍的平等代替某一阶
级的平等,某一地域的平等,即摒弃“君子小人”主义。“我们所谓普遍是
什么?是全世界,全社会,各民族,各阶级。我们所以求普遍的是什么?是
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民治,民本的国家或世界。这是什么?这就是‘德谟克
拉西’主义。”③这些话同《新社会》发刊词中所宣扬的“没有一切阶级”
的自由、平等、博爱,是完全一样的。如何实现这种“普遍”呢?瞿秋白提
出的措施包括到穷乡僻县去“实施教育”,实行“工学主义”,研究和传播科
学,等等。这些措施表明,瞿秋白当时思想所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种影
响集中表现在他的《知识是脏物》这篇文章里。
①《革新的时机到了!》。《新社会》第3 号,1919 年11 月21 日。
②③《革新的时机到了!》。《新社会》第3 号,1919 年11 月21 日。
在《知识是脏物》中,瞿秋白援引无政府主义者蒲鲁东的观点,认为
财产私有是脏物,知识私有也是脏物。他认为当今的时代已进入“实验哲学
时代了”。废除知识私有制的方法,“在客观上,我们可以承认经济上的关系
——财产私有制——有较大的力量”,在主观上,则应“去实行泛劳动主义”
①。泛劳动主义强调人类的体力劳动对于社会人生的重要,反对不劳而食,
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但以为人人参加体力劳动,不经过革命,就可以解决
人类生活、国计民生、社会政治和知识教育的根本问题,甚至可以消灭脑力
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资本家与劳动者的差别,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差别,
则是完全错误的了。
①《新社会》第6 号,1919 年12 月21 日。
瞿秋白深怀忧国之情,却痛感于救世无方。他怀着极其焦虑和同情的
心理,思索着中国劳苦大众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前途。从上海烟厂每日做工十
六个小时的女工,到北京日夜辛劳的人力车夫、帽子作坊的工友,到江浙湖
北卖妻鬻子的农民,他都想到了①。
他特别注意到了中国的农民问题,尖锐地指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国,
农业可以不注意么?要注意农业,农业劳动者的生活可以不注意么?”②“可
怜!农业的中国,几千万农人受着军阀、财阀、学阀间接直接的强暴侵略,
有什么利器——抵制的方法——呢?”③的确,这时,瞿秋白还没有找到解
除工农劳苦大众惨痛境遇的方法和道路,他因此更感到“非创造新的信仰、
新的人生观,改革旧制度,打破旧习惯不可”④了。
①②《中国的劳动问题?世界的劳动问题?》。《新社会》第4 号,1919
年12 月1 日。
③《谁的利器》。《新社会》第17 号,1920 年4 月11 日。
④《社会运动的牺牲者》。《新社会》第8 号,1920 年1 月11 日。
当时,有一些对社会现实感到极度悲观失望的青年自杀身死,北京大
学学生林德扬就是其中的一个。林德扬曾经是五四爱国运动中的积极参加
者,一贯热心于国事,他的自杀成为轰动知识界的一件大事。瞿秋白为此写
了评论文章《林德扬君为什么要自杀?》、《自杀》和《社会运动的牺牲者》。
他透彻地分析了这类青年自杀的原因,是由于他们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不足,
他说:“五四运动是中国国民性估价的时候,平时看不出的品性一时都暴露
出来了。在这时期,许多青年竭力往前奋斗,就发见了种种恶现象,受了几
次几番的挫折,真有人要自杀,也真有人彻底觉悟。”①何以要自杀呢?他
们把社会改造事业看得太容易,一遇挫折,便丧失信心,以至于悲观、失望、
颓唐,走向自杀之路。这是旧社会的罪恶:“大凡一个旧社会用他的无上威
权——宗教,制度,习惯,风俗。。造成了精神上身体上的牢狱,把一切都
锢闭住了。当时的人绝不觉着不自由的痛苦,倒也忘其所以,悠游自在。一
旦这个牢狱破坏了,牢狱的墙上开了一个洞,在里面的人可以看得见外面,
他心里就起一种羡慕的心,顿时觉得自己处的地位没有一处是适意的合理
的,可是他又不能出去,心是在外面,身体是在里面,那真一刻多不能容忍,
简直是手足无措了。没有办法,只有撞杀在牢狱里。”②瞿秋白对自杀者的
“急激的嫉俗思想”,“热烈的感情”表示了同情,他说:“愿意牺牲的人必
定有他的绝对不肯牺牲的东西。。他的积极的怀疑心,他们绝对不能牺牲他
们的人格——才能去牺牲。”③但是,自杀者毁灭自己肉体的行为是不可取
的,而应该把这种牺牲的决心和勇气变为随时解剖自己、扬弃自身弱点和缺
点的行动。这种解剖、扬弃是不易办到的,只有抱定为社会新生而牺牲一切
的人,才会做到。可以说,这也是一种“自杀”。对此,瞿秋白写道:“你不
能不自杀,你应该自杀,你应该天天自杀,时时刻刻自杀”④。在文章中,
瞿秋白批评了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所谓“青年自杀,足以表现中国人心气薄
弱”和罗家伦所谓“有条件自杀”的错误主张。他指出,觉醒了的青年,应
该在奋斗中去锻炼,经受战斗的考验。激愤忧时,急于改革,这种愿望绝不
可无。奋斗是一桩苦事,但奋斗中蕴含着无穷的乐趣。林德扬的自杀“就是
他没有觉着困难中的乐趣。困难越多,乐趣也越多。我们预备着受痛苦,历
困难。痛苦就是快乐,快乐就在困难中。我们不预备受痛苦,历困难,痛苦
也就越多,困难也就越多。”⑤自信自强,乐观开朗,这是瞿秋白对于精神
境界的一种异于过去的自我新认识,并用来激励别人,应该说这是他的世界
观、人生观的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尽管这个进步还是初步的,有时是不稳定
的。瞿秋白指出,信念坚定而又充满着生气的先进青年,是不会感到“精疲
力尽”的。他说:“我们觉悟之后就去奋斗,先要深信社会的确可以改良,
一步一步的做去。如其没有显然的成效,只是药不对症,没有不治之病。我
们要抱着乐观去奋斗。我们往前一步,就是进步。不要存在着愤激之心、固
执的空想,要细心去观察社会的病源。我们于热烈的感情以外,还要有沉静
的研究,于痛苦困难之中,还要领会他的乐趣。自杀的动机,只是觉悟的第
一步,并非就是觉悟,以后的乐趣还多得很。林德扬又何必自杀呢?”⑥瞿
秋白向青年朋友们呼吁:“青年呵!。。不要叫社会杀你,不要叫你杀了社
会,不要叫社会自杀。。。你要在旧宗教,旧制度,旧思想的旧社会里杀出
一条血路,在这暮气沉沉的旧世界里放出万丈光焰”⑦。
①②《林德扬君为什么要自杀呢?》。《晨报》1919 年12 月3 日。
③《社会运动的牺牲者》。《新社会》第8 号,1920 年1 月11 日。
④《自杀》。《新社会》第5 号,1919 年12 月11 日。
⑤⑥《林德扬君为什么要自杀呢?》。《晨报》1919 年12 月3 日。
⑦《自杀》。《新社会》第5 号,1919 年12 月11 日。
在探索社会改造问题的过程中,瞿秋白十分关心妇女解放的问题。这
一时期,他先后写了《小小一个问题——妇女解放的问题》、《告妇女文》及
《答论驳“告妇女”书之节录》(译文,托尔斯泰作)、《托尔斯泰的妇女观》、
《无产阶级运动中之妇女》译文等,分别发表于《新社会》、《解放与改造》、
苏州《妇女评论》等刊物上。他指出:“许许多多精神上的桎梏——纲常,
礼教,家庭制度,社会组织,男女相对的观念——造成这样一个精神的牢狱
把他们监禁起来”,“这全是旧宗教,旧学说,旧社会造出来的罪恶”①。①
《小小一个问题——妇女解放的问题》。《新社会》第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