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文艺变态心理学研究 >

第34节

文艺变态心理学研究-第34节

小说: 文艺变态心理学研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绵纤微,相续不绝;又忽而黑云兴,土人以法占之,曰:“将雨”,竟不雨;又晴云出,法占者曰:“将晴”,乃竟雨。云之态以万计,无一同也。以至云之色相,云之性情,无一同也。云或有时归;或有时竟一去不归;或有时全归;或有时半归,无一同也。此天地自然之文,至工也。若以法绳天地之文,则泰山之将出云也,必先聚云族而谋之曰:吾将出云而为天地之文矣。先之以某云,继之以某云;以某云为起,以某云为伏,以某云为照应,为波澜;以某云为逆入,以某云为空翻,以某云为开,以某云为阖;以某云为掉尾。如是以出之,如是以归之,一一使无爽,而天地之文成焉。无乃天地之劳于有泰山,泰山且劳于有是云,而出云且无日矣!《原诗》。

    在这段话里,叶氏以泰山出云为喻,阐明了文贵自然之理,可以看出,他所描述的泰山出云的情状,正是对感情随机变化的形象说明。所谓文贵自然,就是尊重感情的随机变化,反对用条条框框限制,束缚感情的抒发。林语堂也这样主张,也以自然界的奇观为喻。其言曰:

六、潜意识与理性的矛盾 3 艺贵自然(3)

    文彩文理之为物,以奇变为贵,以得真为主,得真则奇变,奇变则文彩自生,犹如潭壑溪涧未尝准以营造法尺,而极幽深峭拔之气,远胜于运粮河。文章岂可以做法示人哉!天有星象,天之文也;名山大川,地之文也;风吹云变而锦霞生,霜降落叶而秋色变。夫以星球运转,棋列错布,岂为吾地上人之赏鉴,而天狗牛郎,皆于无意中得之。地层伸缩,翻山倒海,岂为吾五岳之祭祀,而太华昆仑,澎湃而来,*仙童,耸然环立,供吾赏览,亦天工之落笔成趣耳。以无以出岫之寒云,遭岭上狂风之叱咤,岂尚能为衣裳着想,留意世人顾盼,……推而至于一切自然生物,皆有其文,皆有其美。枯藤美于右军帖,悬岩美于猛龙碑……昔人批点左国史汉,辄喋喋惊叹,以为文高不可及,非八股笔法所可衡量,岂知古人行文本无笔法,本无体裁,亦尽其性……其措辞取义,皆一片自然,浑浑噩噩,而奇文奥理亦皆于无意中得之。后世文人,作文章规范以自茧,笔法章法以自缚,仁义道统以自绳,是非毁誉以自戒,先斫丧其生命,桎梏其性灵……削足适履,得一条臭裹布……。《有不为斋文集·作文六诀序》。

    这段描写可谓淋漓尽致,把无意求工而自工之理说得很透彻。

    书道,画道也莫不如是,秦祖永说;“画境当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皆出自然,乃为真笔墨,方能为山水传神。”《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619页。这是不言而喻的,不必多说了。

    事实证明,古今中外一切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艺术作品无不符合真实自然这样一条原则,这大概是没人能够否认的。《红楼梦》是在完全自然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他在小说一开头就表示出一种心情:“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余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这种态度倒可以使他的心理完全放松。《水浒传》也是这样写出来的。施耐庵《水浒传序》说:“此传成之无名,不成无损心闲试弄,卷舒自恣”,所以他“掖寒薄醉弄柔翰,语不惊人也便休”转引自冯友兰《新原人》第53页。,态度何等洒脱、自然。袁枚“最爱周栎园之论诗曰:‘诗,以言我之性情也,故我欲为则为之,我不欲为则不为,原未尝有人勉强之,督责之,而使之必为诗也。’是以三百篇称心而言,不著姓名,无意于诗之传,并无意于后人传我之诗。嘻!此其所以为至与!今之人欲借此以见博学,则误矣”。《随园诗话》卷三。海甫定说:创造性的“想象得以无意识行之,而与梦中意识之性质,相去不远。此时一像之各原质之结合,大抵在意识之阈下”。“格代同谓数年之间,彼之创造力,未尝须臾离彼,苟欲用之则于无意识中自行活动,彼对其所作‘范尔台尔’小说,曰余如梦中行走者,不识不知而作此小册,后读之而自惊”。王国维译:《心理学概论》第197—198页。法国文化史家福利德尔谈到“拉斐尔”时说:“‘拉斐尔’并没有什么意向和目的,他的作品一目了然。他的创作和自然一样,是自然而然的没有目的,一棵玫瑰花就是一棵玫瑰花,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一只夜莺就是一只夜莺,一点也不代表什么。我们无须往深处去探求。”《现代文化史》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版第260页。

六、潜意识与理性的矛盾 3 艺贵自然(4)

    克尔凯戈尔说,他曾给一些作家屡试不爽的建议:“将你们的思考,随随便便记下,打印出来在修改手稿时,很好的思想会渐渐自动浮出水面。”《非此即彼》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称:“我们头脑里的思绪是不会按规章的规定而是更直观化杂乱无章地丰富地浮现出来。”《川端康成谈创作》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4页。正因杂乱无章,混沌无序,听之任之,自然而然,才有创造空间。福利德尔说:“自然的精华,生命和人类的精华是不规则,规则反是一种人为的蒸馏,或一个稀见的偶然事项。自然界最规则的形式是结晶体。但每一个矿物学家都知道,顶完全的结晶体并不存在。甚至于近似规则或趋向于规则都可以让一个结晶体变成了无生气。”《现代文化史》第259页。

    英国史学家嘉莱尔(Canlyle)评说莎士比亚的话,最值得我们注意:“莎士比亚是最伟大的智慧,我就说尽了他的一切,然而在莎士比亚的智慧中,还有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那就是我们所谓下意识的智慧。这是他自己也意识不到的品德。”有人“曾经美丽地批评他,说他的戏曲也是大自然的产物,跟大自然一样地渊深。这句话里有极大的真理。莎士比亚的‘艺术’,绝不是人工的。他最高贵的价值绝不是从设计与筹划中得来的。它是从‘自然’的深渊中生长出来,凭借着这个高贵真诚的灵魂,它就是‘自然’的声音”。“他这样变成了‘自然’的一部分。这是‘自然’给予一个真实简洁的灵魂最高的酬报。这种人的工作,不论他用怎样极端意识的努力与考虑去做它,它就是下意识地从他内在不可知的深渊中生长起来;——像一棵橡树般从‘地’的怀抱中生长起来,像名山大泽般,做成自己的形态;它的调谐是以‘自然’的规律作基础,谁知道莎士比亚的内在还蕴藏多少东西;他的悲哀,他的沉默的挣扎,只有他自己知道;大部分是不可知,大部分是不可言说的;就像树根,就像在地下工作的树汁与活力!言语固然伟大;但更伟大的还是沉默。”《英雄与英雄崇拜》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版第164—165页。事情就这样奇怪:许多作家的所谓力作,其实却是在最不用力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而且他们压根儿就不觉得那是什么“力作”;相反,有些人真正下了功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出来的、自以为是“力作”之作,却多半没成为力作。*对这一点说得最深刻,他指出:“弥尔顿非创造《失乐园》不可,就像蚕非生产丝不可一样,这是他的本性的实际表现。”《*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册第279页。说到底,自然就是至情至性的流露。

六、潜意识与理性的矛盾 4 自然与自由

    艺术创作要做到自然天成,就要有千锤百炼功夫,还要有生活的积累,感情的酝酿。张问陶说:“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纯工始自然。”指的是苦炼的过程。何绍基说:“句之佳者,乃时至气化,自然流出,若勉强为之,则往往有椎凿痕迹。”这里所说“时至气化”就是指生活的积累和感情的酝酿,总之要有一个从自觉到自发,从有意到无意的过程。关于这一点,我们下文还要谈到。这里要说的是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条,即要自然首先就要自由。一切好的艺术作品都是在充分自由,充分放松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亚里士多德说:“人生的目的在求幸福,而幸福就是不受阻挠的活动。”*也指出:“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经济学—哲学手稿》。如果说要求自由是人类的本性,那么创作便是人类这种自由本性的一种表现。*说:“动物只在直接的物质的需要统治下生产,而人类本身则自由地解脱着物质的需要来生产,而且在解脱着这种需要的自由中才真正地生产着。”同①。没有自由既违反人性,也谈不到创造,爱因斯坦对此有深刻而具体的说明,他指出:“这种自由给我们带来了各种知识上的进展和发明,要是没有这种自由,凡是有自尊心的人都不会觉得还有活下去的价值”;“要是没有这种自由,那就不会有莎士比亚、歌德、牛顿、法拉第、巴斯德和李斯特。人民群众就不会有像样的家庭生活,不会有铁路和无线电,不会有防治传染病的办法,不会有廉价的书籍,不会有文化,不会有艺术的普遍享受。也就不会有把人从生产生活必需品所需要的苦役中解放出来的机器。要是没有这些自由,大多数人会过着被压迫和被奴役的生活,就像古代亚洲的庞大专制帝国中所过的生活那样。只有在自由的社会中,人才能有所发明,并且创造出文化价值,使现代人生活得有意义。”《文明和科学》载《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如果上面所说的是外在自由的话,爱因斯坦认为还需要一种内在的自由,即内心的自由。他指出:“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这种内心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由此,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才有可能得到改进。”《自由和科学》载《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爱因斯坦的话告诉我们: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就不会有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不会有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内在的激情有助于创造性,但外部的刺激则是不利的。如果人们被自己的兴趣和乐趣所鼓舞,这将是他们探索不同途径的最好时机。如果他们的奋斗目标是别人强加给他们的,如果驱使他们的力量是怕犯错误或贪图金钱,他们的创造力就会枯竭。所以,对于创作性来说,惟一最好的刺激就是自由——有权做什么和怎么做。事实证明,所有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自由,艺术创造尤其不能没有自由,因为艺术创造主要是感情活动,而感情是不听使唤的,不能强迫其有,也不能命令其无。甚至也不是个人的意志和愿望所能决定的,所以感情是自发的、潜意识的。不自由就不能自发,不能进入潜意识,而不进入自发和潜意识状态也就说不上自由。克罗齐说:“形象认识不需要主子,不需要任何人,形象认识自己的眼睛很好,不必借旁人的光。”《论形象思维》第194页。形象认识的这种特点也正是感情活动的特点。音乐家丹狄说:“什么样的政府、教皇、帝王或总统能强迫一位艺术家违反他底志愿去写,去想?自由——那是艺术家真正的财富和最珍贵的财产,思想的自由,没有人可以有权从我们这里拿走的自由——依照我们良心去写作品的自由。”《现代音乐家评传》第143页。他的意思也是说感情和良心不能强迫。《庄子·田子方》中有一则寓言说:

    宋元君将画图,众史(指画工)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儯麅{然(安闲自若的样子)不趋,受揖不立,(不急于挤上前)因之舍。(随即返回住所)。公使人视之,则解衣槃礴臝(臝,同裸,光着身子),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解衣是从拘束的境地来到自由境地;槃礴是叉开腿坐在那里,表示动作随便,旁若无人的样子。是自由、自信的态度。没有这种“解衣槃礴”的精神就不能进行创作。同时也说明宋元君是懂得创作心理的。他理解并赏识“解衣槃礴”的态度,他从这种态度中看出这是一个真正会作画的人。林语堂谈自己的创作体会说:“执笔时如有人在背后怒目偷觑,这样是不宜于幽默写作的,惟有保持一点天真,有点傲慢,不顾此种阴森冷猪肉者才写得出一点幽默。”《有不为斋斋集·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