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林姑姑在此 作者:苏蘼芜(晋江vip2013-12-18完结)-第1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麻烦;她朝叶子肃抛了个眼神过去:“便叫我看看,子肃的技艺可有益进吧!”
叶子肃从贴身长随手中接过紫竹箫,深吸一口气,凑到唇旁。
谁能听欸乃,欸乃感人情,不怨波深水清,空羡江月明,晓汲清湘燃楚竹,回看岩上无心云相逐。恰似如镜般的水面层层婆娑细纹,时而有一两尾小鱼儿打出了几圈涟漪,婉转如清歌曼妙;下一刻却又宛如清风过涧,溪泉泠泠淙淙,淋漓如水花偶溅裙裾,落在山涧中长着青苔的湿滑山石上,无声无息地滑了过去,空旷的山野之间,小舟从此逝,难述轻踪,幽幽远远地,又近在咫尺……
一曲尽,悠悠然余音仍在山间荡漾着,太后情不自禁的拍掌称道:“竟叫人心里不由得便显出一幅画儿来了”,太后眼中满是向往欣羡之色:“江海寄余生,倒也是难得的好归处……”
将自己从方才的意境中放空出来,林清微听着太后这样说,笑道:“母后可满意?不过,可不能总叫微儿来吧!”
“那你说说,难不成要母后也来弹琴奏笛么?”太后佯怒瞪了她一眼。
林清微嘻嘻一笑,招手唤来站在台子边上的青衣:“青衣嗓子极好,当初微儿还特意请了秦大家来教导她,也算是出师了的。不如,便让青衣唱几段应景儿的南吕《干荷叶》,如何?”
“她们几个是有福的!”太后瞅了瞅站在林清微身后的青衣,女儿身边这几个丫鬟自己是知道的,乃是先皇亲自挑了与林清微伺候的,各有所长;不过,请曲艺大家来教导丫鬟,恐怕也就只有自己这女儿才做得出来。
青衣福身点头应下,与平日里不同的声音细细幽幽的,宛若秋风中檐下的铜铃叮当。
“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
——————————僧道二人组出场的分割线君——————————
“空莘,吾等来可不是为了品茶的!”
癞头和尚不耐地看着面前一袭袈裟眉目低垂的空莘,与跛足道人对视一眼:“为何今日绛珠仙子已经在大殿之外,你却未将她领进来!可别忘了,此事若是弄不好,那一杆子的风流冤家可怎么安排哦——”
空莘睁开眼,眸中精光一闪而过,霎时间又恢复了之前平和的模样,他边动手将自己面前的茶盏斟满,边道:“二位道友何须如此慌张?难道之前去往姑苏林家没有发现么?”
想起之前在林如海家中所见的场景,癞头和尚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按理说林如海当是孤老绝嗣的命数,绛珠仙子这一世也该是泪尽而亡,谁想前往林府之时,那新生的男丁气数却是十分旺盛!我也是无可奈何呀!”
跛足道人亦是哀叹一声,他与癞头和尚两人为了神瑛思凡绛珠还泪之事奔跑多年,可如今不过一夕之间,之前安排好的事情竟全数变了样子;此事偏生又关系到二人的修为,实在是不担心也难啊!
摇摇头,空莘不赞同地看着僧道二人愁眉苦脸的模样:“二位竟没有发现这其中当今文卿长公主插的手么?”
“这皇家之事,哪里是我等能推算出来的?我等只知绛珠仙子身上的木灵之气确乎是比之出生之时要浓重许多,而神瑛侍者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后来又去弄那薄命司甄家英莲的事情,哪里有空闲去问这些!”癞头和尚苦着脸。
跛足道人却若有所思地问道:“道友提起文卿长公主,莫非——”
空莘指着窗外凌云台的方向,此时尚可隐隐听见丝丝缕缕的琴箫之声:“文卿长公主乃是林如海的幼妹,绛珠仙子的嫡亲姑姑,如今绛珠仙子和林家小公子都教养在她的身边;她的命格奇特,吾尚且不能演算出她的来处,加上她身上的皇家龙气更是纯金色,已经与天子堪比……”
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皆是瞠目结舌,可真是麻烦了,一旦扯上了皇家,便是他们这些修道之人也不能轻易作为,何况听起来,这位长公主说不定还是位了不得的人物,这、这、这可如何是好?
空莘叹了口气,念了声佛号:“二位道友何必为了此事而大费周章呢?说起来,太虚幻境之事原也与我等无甚挂碍,不过是当初一点儿人情,拿其他事情了却因果也就是了!”
话说得轻松,僧道二人相对苦笑着,因果岂是简单的?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努力地制作了封面,将就着看吧~~~~爪残党不解释啊~~~~
明天就要苦逼地开始上课,晚上一直到9点钟才结束~~~~
所以,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是要靠挤的呀!!!决定午睡什么的离我远远的吧!
求安慰求虎摸求鼓励!!!~~~~
☆、番外 杏花疏影里,二十余年如一梦
红粉倾城,戎马倥偬,殊勋盖世间。
定国公主秦微,堪称当世传奇,短短二十五载的年岁里,以一介弱质女流,北上破胡虏来侵,南下克苗夷于蛮瘴之地,最后,在女子最美好的时光里,悄无声息地逝去。
然而曾经的定国公主秦微,只是越朝广康帝后宫之中一个失宠妃子的女儿,便连名字,都是由她的母妃取的。何为微?谨小慎微,微乎其微,虽然为广康帝先后诞下了一双儿女,可是这位妃子却始终是战战兢兢,后来更因被宫人怠慢产后失调,连秦微胞弟秦许的满月宴都没有撑下去便去世了。
广康帝后宫群芳争奇斗艳,出色的孩子也并很多,因此对着这两个不熟悉的孩子并没有什么怜爱之情;也多亏如此,宫中那些受宠的妃子对这一双姐弟并不怎么看上眼,秦微带着胞弟在深宫之中虽度日艰难,却也能勉勉强强过活,没有如其他早夭的兄弟姐妹一般莫名殇亡。
好容易长到秦许可以启蒙入学的年纪,虽说姐弟两人并不受重视,但是皇室宗谱中还是有他们的名字在册的。因此,读书习字倒是不成问题,秦许也是机灵懂事的,在御书房中从来都是沉默寡言。然而秦微的教养却是麻烦事儿,宫中高明的教习姑姑不多,都被拢在得宠的公主身边,秦微只能借由弟弟秦许读书的机会,随着他温习功课来认字。
平静的生活总是不长,转眼之间,两年过去,秦微已经快到十岁。姐弟二人长相皆是酷似那位早逝的母妃,温婉娴静,骨子里透着一股楚楚生怜的味道,然而内心真正是什么样子,只有秦微自己知道。
一次宫宴之上,秦许不小心撞到了一位当朝宰辅的身上,竟被当做娈童一般人物来对待,挣脱逃离之后,秦微抱着秦许,姐弟俩在僻静的地方相拥而泣,两人同时下了一个决心。
为了能在这黑暗得让人无法看清的宫廷里活下去,秦微常常让秦许从宫中乏人问津的尚书库中借书回来,其中最多的便是医药方面。她早早地便学会看人脸色,便用了一些自己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银钱和母亲留下的首饰,贿赂一位宫人,从医药署中拿来了不起眼的几种草药。
五日后,那位宰辅被宣入宫中之时,大大冒犯了广康帝一位正得宠的妃子,在美人动人的泪眼攻势中,广康帝一怒之下,将其处死。
没有人知道引着那位宰辅前往荷花池的小太监究竟是谁,亦没有人知道那位妃子被撕裂开的衣袖其实根本不是因为宰辅的冒犯,除了秦微姐弟。自从宰辅被处死后,原本只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的姐弟二人想法完全拐了个大弯儿。曾经,他们希望着可以得到亲身父亲的疼爱,曾经,他们期盼着以后出宫能够不再看宫中这些奴才的眼色;而现在,他们的视线落在了那高高在上的皇位,因为,那是生杀予夺的大权在握。
越朝信奉道教,身为整个王朝最高统治者的广康帝更是极度痴迷,他广纳天下道教高人,四处搜罗珍奇异宝,空耗国力,甚至于征伐四方,都只为了求得一粒长生不老的丹丸。
秦微是个女子,女子的心思往往更加细腻更加通透,在安抚了不情不愿的弟弟后,她用了多年以来好不容易积攒的银钱,说通了广康帝身边的小太监,最终,跪在了广康帝的面前。
成功地博得了广康帝的一丝欢心后,秦微被送到被誉为道教圣地的天台山为皇室祈福,当然更主要的目的,是祈求圣明天子得天护佑,早日觅得长生仙药,从此天下永久海清何晏。
对着广康帝这样疯狂得忘却国之根本的行为嗤之以鼻,秦微匆匆地交代了秦许后面的事情,便消失在皇室众人面前,这一消失,便是六年。
六年的光阴,足以改变许多事情。比如说,秦许已经从当年稚嫩的小娃娃成为了一个目光坚毅如铁般的少年;比如说广康帝其他优秀的儿子们在广康帝越活越长的情况之下越发地焦躁不耐;比如说,秦微已经在天台山下揽起了属于自己和弟弟秦许的人手……
广康帝在几十年年苦苦的等待和失望中终于彻底地失去了耐心,他将炼丹的道人们铐上镣铐扔进了牢房,并再一次地全天下征集良药。
恐怕广康帝也没有想到,这几百年来,道家一直都在正宗主流的位子上,自他登位后大力宣扬道教,天台山更是成为了被视为神灵的存在;他素来是残暴冷虐的脾性,任用酷吏庸臣,早已经是闹得民不聊生,这一行为终于让底下煎熬着的百姓们受不住了。
秦微尚未被带回到宫中,便传来了各地纷纷反叛的消息;宫闱之中,早已是权欲熏心的广康帝直面了三个最有出息的儿子,逼宫!
京城中,秦许仍旧是仿佛万事不关心的模样,他早在一年前出宫建府后便极少再往宫中去了,平日里也只是看书写字作画,没有人会将他与野心二字联系起来。
广康帝终究是浸淫权术多年的帝王,三个儿子被他挣命反扑,两死一伤,重伤的五皇子带着残兵败将向北奔逃而去。自此以后,宫中局势大变。
或许真的是意识到儿子们渐渐成长这一事实,广康帝对着余下的那些出色的、已经有了自己势力的儿子都升起了十二分的戒备和注意,竟忘了还有个默不作声的儿子秦许早早地便在宫外了。于是,他开始逐渐而缓慢地清扫着儿子们在朝堂上建立起的事业,一点一点地想要夺回自己的帝王权威。
然而,秦微与秦许姐弟二人并不着急,他们在等,等一个可以将所有的障碍一并除去的时机,而这个时机很快便到来了。
半年之后,狼狈出逃的五皇子领着北胡的一万大军汹汹而来,而此时的广康帝已经因为常年服食丹药而身体虚耗卧病在床,一时间朝野上下一片混乱。
二皇子与三皇子被处死,他们的母妃也随之被广康帝打入冷宫之中。然而,多年的宠妃生涯累积下来的人脉手段非同寻常;看重她们对着广康帝恍若母狼失崽一般深深的恨意,秦微与她们约为同盟,暗中借着二位曾经的宠妃之手,将使人意识混沌的药物渡入广康帝的汤药之中,从而得到了一份嘱秦许为帝的密旨;将这份密旨收好后,秦微便拿了另一份圣旨与秦许一同前往北方对抗那位已经成为北胡驸马的五皇子。
对于突然之间冒出头来的两位皇子公主,朝中诸位大臣多有讶异,然而却无人敢出来反驳什么;之前广康帝大力拔除各位皇子的势力,株连朋党,惹得许多大臣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哪里还敢对广康帝这莫名其妙的旨意提出异议?
边境的战事很是艰难,北胡人骁勇善战,天生又有骑兵这样的优势兵力,因此,最初的一年里,秦微与秦许几乎是被五皇子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秦微最擅长的才能其实是药物,其次方是兵法,为了击破五皇子,她一边让人去游说各路反军驱逐胡虏,一边不顾仁义道德地在敌方的水源中投了软筋散之类的药物。
虽说是不入流的手段,也损了一些人手,但是效果却是立显,不过三个月的光景,秦微秦许便顺利地押解着五皇子回京。
一年多的时间,在宫中两位妃子殷勤的“伺候”下,广康帝已经连起身都需要旁人扶着,纯粹是靠着汤药吊着命。将五皇子送至龙塌前,面对曾经对自己挥刀相向、后来更是引贼入室的儿子,广康帝只觉得一股血气直往脑门上冲,厉声怒骂了他一通,下令立时处死后,便身子一歪,昏死了过去。
广康帝崩,因其在位期间多有倒行逆施之举,追谥为“缪”,言名美而实伤。
就在朝堂之上为了谁人继承皇位而纷争吵闹之时,借由北方的战事胜利,再加上各地的叛军首领纷纷来降,秦许的声望一下子便高了起来。秦微适时地取出了之前藏起的密旨,由膝下无子的前皇后呈在众人面前,于是,秦许成为了那皇位上的帝王。
登上皇位的秦许并不如他的父亲缪帝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