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黑暗中呻吟 作者:王樽-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瑟斯特漫不经心地想着看着,阳光晒在脸上,一只布谷鸟在一株山楂树上叫着,空气里荡漾着金雀花的甜味,周围的风景让他突然坐了起来。他发现这片风景有点儿眼熟:这块公有的自杀者的墓地,路和背后的老墙,当然还有老苹果树。在车行驶的时候他不曾注意,现在他却看清楚了:二十六年前,就在这个时节,那天他从离眼前这个地点不到半里的那个农家出发到托尔基去,这一去就没有再回来。他感到了突然的悲痛,触发了埋藏在他心底的一段放纵、甜蜜但被迅速地扼杀了的时光。
接下来就是小说的主体故事,二十六年前的青春往事:青年大学生阿瑟斯特在假期的一次徒步旅游中,邂逅了美丽而天真淳朴的村姑曼吉。阿瑟斯特因脚伤在曼吉的亲戚家小住数日,他不可抑制地爱上了曼吉,与她在苹果树下热烈相吻并冲动地和她约定夜晚的幽会,还许诺要把她带到伦敦娶她为妻。当阿瑟斯特去给曼吉选购衣物时,又邂逅了他的正旅游的同学和几个妹妹,在他们的邀请下,他加入了他们游玩的队伍,只两天工夫,阿瑟斯特的情思在矛盾自责的小小煎熬中发生了裂变。事实上,是他在考虑和曼吉在阶级及阶层的未来差异时动摇了,他看上了同学的大妹妹,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他没有再回到曼吉的家里。在此后途经与曼吉定情的路段,他看到了痴情等待与寻找的曼吉,虽有些回去的冲动,但终于还是放弃了,丢下一串未了的许诺给一个乡下的痴情少女……
往事的回忆告一段落。回到现实,阿瑟斯特和路边遇到的一个老人交谈,老人讲述了曼吉的故事。经过痴迷而绝望的等待之后,她在与阿瑟斯特的定情地旁的一个浅水塘内殉情自尽了。不明真相的老人用手摁着坟上的草皮,说:“看起来真是了不起,姑娘们为了爱情,会干出这样的事来。她是个好心肠的姑娘;我猜她的心是碎啦。可是我们到底什么都不知道呀!”
老人抬起头来,发现阿瑟斯特起身离开了。
在小山顶上,阿瑟斯特缅怀着曼吉,那个浅黑的湿头发里插着苹果花的曼吉。这时妻子过来了,阿瑟斯特接过妻子的速写,默默地呆视着。妻子问,是不是前景画缺少点什么?
阿瑟斯特点点头。他知道:缺少的是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黄金!
第三部分:沉默的苹果 … 经验(2)…(图)
第三部分:沉默的苹果 … 经验(2)…(图)葡萄牙大导演奥利维拉运用《圣经》里的意象,解说人之初与禁果的关系。(葡萄牙影片《神曲》剧照)
这篇小说写于1916年,结构首尾呼应,颇似一首回环往复的交响诗,叙述起伏错落,对话心理的描绘也多具深意。特别让我赞叹的是有关苹果树意象的运用,看似漫不经意,实则颇具匠心,贴切而自然。阿瑟斯特初见曼吉,就通过和一个老太太的对话交代了故事最后悲剧的发生地,“有一棵孤零零的大苹果树,池子就在树边……”屋前是一个古老的苹果园,正当果树含苞待放时,园子一直伸展到一条小河和一块长长的野草地边。这里的每个“布景”都是后面故事的关键发生地。曼吉刚刚十七岁,自然是“含苞待放”。
而阿瑟斯特开始诱惑曼吉时,“她往后退缩着,直到她那激动的小脸和松散的黑发缠在苹果花的粉红花球里”。激情热吻之后,曼吉“便逃进了生了青苔的苹果树树干间,不见了”。阿瑟斯特在与地面齐平的老树上坐下,心头怦怦跳着,“呆呆地瞪着那曾压在她头发上的花儿—那些粉红色的花蕾中,有一朵张开的星状的白色苹果花”。
到了阿瑟斯特和曼吉的情爱已现出炽热,“全盛的春天终于到来了—一夜之间,孩子们
口里说的‘金钟花’似乎已经把田野据为己有了;从窗里望出去,他看见苹果花已经像一条红白两色的被单罩在果园上”。阿瑟斯特从苹果树上折下一根小花枝,“那花蕾宛如曼吉……”但苹果的花朵是脆弱的,那神秘的洁白的美好愈来愈成为阿瑟斯特提心吊胆、悬而不决的心情的一部分了。他“折下了一根小花枝,有三朵花儿,那么柔嫩、神圣、幼小,他竟随手可以将它们扔掉”。高尔斯华绥毕竟是结构戏剧的高手,他总能让关于苹果的寓意适时出现,内涵丰富,诗意盎然。每一个段落都有栩栩如生的画面,人情的表现也颇具层次,我甚至感觉始终有音乐伴随而来。我想,如果让执导过《丑闻》的韩国导演李再容把《苹果树》搬上银幕,一定可以拍得美轮美奂、荡气回肠。
第三部分:沉默的苹果 … 憧憬(图)
第三部分:沉默的苹果 … 憧憬(图)玫瑰、雏菊、蝴蝶、苹果、飞鸟、鹅毛笔,还有红色的嘴唇、雪白的乳房,人间春色一画了然。(罗塞蒂油画《拿苹果的女子》)
如果说高尔斯华绥的《苹果树》是一曲爱情的悲歌的话,蒲宁的《安东诺夫卡苹果》则是缅怀农奴制的小调。我在南口农场的苹果园读完它时,才发现在这之前就已经看过了,为什么竟没有印象呢?因为它没有人物和情节,读了一点印象也没留下,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小说,而更像一篇抒情散文,据说,在俄罗斯的文学观念里,散文和小说几乎是没有区别的。蒲宁的这篇东西写于1900年,二十年后,他在十月革命的枪炮声中背井离乡去了法国,直到死也没再回去。
在《安东诺夫卡苹果》中,蒲宁用大量的文字描绘乡村的美好,农奴生活的恬淡安适,“记得那座满目金黄、树叶开始凋零,因而显得稀稀落落的大果园,记得那槭树的林阴道、落叶的幽香以及—安东诺夫卡苹果、蜂蜜和秋凉这三者的芬芳。”这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没落贵族,顺着村子按辔徐行时,止不住想到:“人生的乐趣莫过于割麦、脱粒,在打麦场的麦垛上睡觉。逢到节日,天一亮就起身,在村里传来的教堂深沉悠扬的钟声下,到水桶旁去洗净身子,然后穿上干净的麻布衬衫、干净的麻布裤子和打着铁掌的结实的皮靴。除此之外,我想如果还能有一个健壮、美丽的妻子,穿着过节的漂亮衣裳,和你双双乘着车去望弥撒,过后又一起到蓄着大胡子的老丈人那儿去吃午饭,午饭是盛在木盘里的热气腾腾的羊肉、精白面包、蜂蜜、家酿啤酒—如果能过这样的生活,人生还有什么他求呢!”他怀念他未曾亲历的农奴制,怀念着支撑着日趋衰亡的地主精神—狩猎,怀念着安东诺夫卡苹果的香气……这些香气“正在从地主庄园中消失。虽说香气四溢的日子还是不久以前的事,可我却觉得已经过去几乎整整一百年了”。
安东诺夫卡苹果是一种晚熟的苹果。过去,我读蒲宁的这篇东西时只是觉得他是在哀叹俄罗斯农奴制的消逝,在追忆过去的好时光。现在,当我回头看这些“晚熟的苹果”,发现它是一个象征和现代寓言。那些苹果的香气飘散在记忆的故乡,而故乡早已不属于你,你只能把他乡假做故乡,在他乡怀念不存在的故乡。
“晚熟的苹果”只是一个梦境。和蒲宁的梦境可以互相印证的还有俄罗斯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他的个人命运也是最后背叛祖国、客死他乡),他在其处女作也是成名作的电影《伊万的童年》中,也设置了一个苹果意象的梦。这部曾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影片讲述的是:十二岁的孤儿伊万,怀着对德国纳粹的切齿仇恨,放弃了在后方上学的生活而成为苏联红军的一名小侦察员。在一次秘密侦察活动中,伊万再也没有回来。战争胜利后,红军中校在敌人的材料中发现了伊万的档案,原来伊万是被绞死的……片中贯穿了伊万的四个梦,让这个残酷的战争故事呈现出诗意的景象。在第三个梦里,观众看到的是伊万和小姑娘坐着满载苹果的卡车,卡车奔驰着经过镜头,在剧烈的颠簸中将苹果撒得到处都是。它们闪着露珠在地上滚动,马儿走过来吃着地上的苹果,伊万和小姑娘在开怀地笑……关于这个梦的寓意,塔可夫斯基在他的自传《雕刻时光》中没有明确解释。我想除了人们通常理解的对和平时代的记忆,还有更多的是憧憬—过去的好时光已经不再,对后来者的问题是,如何让它以另一种样式重现?
第三部分:沉默的苹果 … 晚熟
第三部分:沉默的苹果 … 晚熟
收获之后的苹果园,会有大量的落果,大大小小的落果会散发一种因过分成熟而接近腐烂的甜香。我在农场居住的日子里,有相当多的时间是体味着这样的苹果气息。我想,安东诺夫卡苹果的气味应该是接近于此。在我意想中的苹果,它们多是有些过分成熟的。苹果历来给人以饱满的印象,它们迅速膨胀的果实、浓烈的香甜气息、按捺不住的果熟蒂落,都是瞬间即过,它让人想到延宕的青春:刚刚还是风华正茂,转眼就感到辉煌的红颜悄然流逝。
“晚熟的苹果”让我记起另一位日本的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他在1949年拍摄的《晚春》,以脉脉温情讲述了一位大学教授和女儿日常生活的故事,塑造了一对近乎完美的父女:女儿情愿错过婚期也要照顾好丧偶的父亲,父亲则不愿耽误女儿的终身幸福,谎称自己要再娶。女儿信以为真,终于决定嫁人。婚期日近,父女俩最后一次结伴旅行去京都。回来后,女儿幸福地出嫁了,父亲在婚礼结束后才告诉外甥自己根本没有想另娶妻子的意思。
我特别注意到影片结尾:夜晚,父亲独自回到冷清的家中,他脱下礼服寂寞地坐着,拿起桌子上的苹果削起皮来,苹果皮一段一段落在桌子上。小津安二郎的两位看家演员—瘦小的笠智众和丰满的原节子分别在《晚春》里饰演父亲和女儿,影片结尾削苹果皮的细节耐人寻味。总是笑容可掬的原节子健康甜美而圆润,她的样貌让人想到成熟的红苹果。她好像从来没有青春过,永远是一副“晚春”的成熟之美,就像蒲宁笔下安东诺夫卡的苹果。
第三部分:沉默的苹果 … 静物
第三部分:沉默的苹果 … 静物
苹果常常成为画家写生的“静物”,几枚苹果凌乱地放在铺着台布的桌子或者果盘里,是一幅特别有意味的画面。我在少年学画时,曾不厌其烦地画几枚苹果的素描,直到那些香甜的苹果气若游丝,断了香气,蔫了形体,开始腐烂。然后,我就带着一种痛惜和怀念画有着腐烂痕迹的苹果。我把炭笔削得很尖,侧着轻涂,在黑灰中试图体现一种淡棕色,而光下的影子也尽力画得更深重些,我想画出的是苹果无言的伤痛。
有一天早晨,我来到学画的教室,桌上的苹果已经一个也没有了,它们被人扔进了字纸篓。我把它们重新捡出,用小刀一枚枚破开,试图能剥离出一些好的果肉,但它们烂的时间太久了,内里的比表面的还要腐败,那核心部位已生了蛆虫。
没有被品尝的苹果是悲哀的。
因为学画,我知道了法国大画家塞尚,也知道他有句著名的话:做一只苹果。那是他对一个漂亮的女模特儿所说的。他非常不满意那女模特儿动来晃去,他说,你看苹果从来都是静静的,你难道不能做一只苹果吗?!
塞尚没有说做一只香蕉,也没有说做一只桃子或一串葡萄,因为他热爱苹果,也最喜欢画苹果。我曾反复看塞尚的画册,他的静物画总能让我们读出人间的烟火气象,他画的苹果与真的苹果差距很大,不讲究透视和立体,有些甚至就像是涂了色彩的土豆。但那介乎于真实与幻觉之间的果实,竟是十分诱人,是真实的苹果无法比拟的。
我喜欢塞尚也喜欢他笔下的苹果。塞尚对女模特儿的指责可以说蛮横无理,但却让我思忖“来生该做什么”的终极问题。
我曾无数次地想过,如果有来生,该选择做个什么。做人是太艰难了,有无穷无尽的烦恼和丑恶的尔谀我诈,我最愿意的是做一棵长在深山里的树。
塞尚的诘问,让我进一步想到究竟该做一棵什么树?
是不是可以做一棵苹果树呢?那么朴素又那么妖娆,春光中欢喜地开花,夏日里热烈地结果,欢喜和热烈都在内心,而表面永远是沉静而稳重的样子。
苹果树是我心中来生的诱惑。
第三部分:沉默的苹果 … 熹微
第三部分:沉默的苹果 … 熹微
一个老人在果园的树下打盹,他的身旁满地是青青红红的苹果。在熹微的阳光下,老人微微睁开眼睛,他看到年轻时不同阶段的自己,学生、园丁、邮差、老板……无数不同的形象纠结着风一样掠过:他在铁条编制的篱笆前,看青春的美少女骑车而过,丰润的大腿和超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