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中国涉外事件秘闻 >

第21节

中国涉外事件秘闻-第21节

小说: 中国涉外事件秘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忙忙碌碌外,没有几个人大常委会委员出入这个大宅门。




我所知道的溥杰的异国婚恋(7)



  这天星期三,我照例匆匆忙忙走进这个大宅院,准备把一些无关紧要的日常事务办完,想尽快应邀去溥杰家访问。
  出发前,为表示对溥杰的尊重,我先给他打了个电话。溥杰在电话里说话和往常一样,很客气地对我说:“今天天气好,很适合访友聊天。西皇城根离我家不远,快来吧,我在家等你。”
  护国寺离西皇城根2号不远,几步路就走到了。当我走进溥家大门时,溥老已走出正屋门来迎我。我们相见,免不了寒暄了一番。
  看上去,溥杰这天情绪很好,显得比往常精神了许多。我忙问:“夫人的情况如何?”
  “这两天颇有好转。浩劝我回来休息。
  “我昨夜休息得好。今天天气又好,感觉很不错。我很早就起床,出来活动活动,浇浇花,现在正等着你来。”
  “我今天不能多打扰你,希望你在这阳光明媚、秋高气爽的大好时光里,早去医院,多陪陪夫人。”
  “没关系,没关系。我也很愿意跟你多聊聊。”
  溥杰边说边为我泡茶,又拿出了浩的妹妹从日本带来的巧克力招待我。
  我们正准备开始闲聊的时候,从左边屋里走出一位身穿制服的日本女人,她很有礼貌地用日文和我打招呼。我立刻站起来还礼。我正想问,溥杰在旁介绍说:“这是浩的妹妹。她特意从东京来探望她姐姐。”
  这时,浩的妹妹向我又是一个九十度的鞠躬。我也向她鞠了一躬,并说,“很荣幸和你相识。”然后,浩的妹妹又略有歉意地说,她要去北京医院看姐姐,失陪了。
  看到这种情形,我突然感到有些不安。一是溥杰夫人生病,住在医院;二是他家又有远方来的客人需要照顾;三是溥杰已经年过古稀,不应该这样前来打扰。因此,我怀疑,溥杰对我今天的前来,是否有些勉为其难,却又不好意思讲出自己的难处。我想到这里,有些后悔,觉得此时来访溥杰,有些不近人情,应该另选时间再来。
  我刚要说出自己的心思时,聪明的溥杰已发现我有些发窘,便立即说:“今天,我们去医院的任务,已有分工,浩的妹妹白天去,晚上我去。这样分工,倒不是为了你来,而是我也想抓时间休息一下。同时,我也很想找机会和你,以及和有关人士聊聊50年前的事。这也是我的需要。因此,你大可不必感到来得唐突,以为来得不是时候。同时,今天约你来,也想送你一张我写的字,留作纪念。”
  说着,溥杰到书房里拿出来已经写好的字画,双手递给我。我赶忙站起来,双手接过字画。
  这字画是专为我写的,充分显示了溥杰的诚意。我有些受宠若惊。我一面打开字画看,一面连声道谢。
  溥杰是大清王朝末代八千岁,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他写的字,也遍及全国。他写的字,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人们都称他是位著名的书法家。许多商号门匾,都是求他写的。
  人们都知道溥杰写字写得好,而他自己却很谦虚,从不张扬。他不为名,不为利,给别人写字,分文不取,而且还有求必应。据1985年这一年的统计,向他求字的人,多达280多人,用的宣纸至少有800张。
  溥杰每天的活动日程,都安排得很紧张。他除了出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和有关参政、议政等工作外,他还要抽出足够的时间,为写好自己的后半生一书搜集资料,还要占用大部分时间、风雨无阻地去医院陪夫人。这些固定的日常活动他必须照办外,还要应付四面八方人士的求字和一些热心朋友的来访等。因此,他的休息时间很少很少。
  这位才华出众、书法奇特的老人,在不停地忙碌当中,竟然抽时间,主动为我写了这幅字画。我很感动。
  这幅字画是抄写唐代张藉的一首诗,我看完这首诗后,溥杰对我说,他喜欢这首唐诗。诗的含意,多是为了吉祥。我接着就赞赏说:“溥老的字风格独特,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每个字都是一张画,画中主体的姿态,既严谨,又渗透着某些潇洒、宽松和美感。所写的这首诗,也正反映出溥老一代老人的心愿,嘱人不要动不动就张牙舞爪,不要损人利己,不要不可一世,处处都要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社会的利益。如果人人都能为此善良,如此有良知,天下必将太平,世界必将美好。”
  溥杰笑着说:“说得好,古人的诗句需要后人深入学习、研究和领悟。这首唐诗,我很欣赏,其中的含意,对我影响不小。如此,我才选定这首诗,写好送给你,留作纪念。”
  “我也欣赏这首诗,更欣赏你写的这笔字”,接着我又说,“我将把这幅字裱糊起来,挂在我家客厅里,让我的朋友,都能仔细地欣赏溥老的字。同时,正如你所写的,这幅字可作我们的纪念品。每当我看到这幅字画,自然会想起我们今天在你家的谈话。”
  溥杰一边听我说话,一边将这幅字画叠好、包好,又递给了我。
  接着,溥杰便兴致勃勃地讲起了我们共同关心的一些往事,他说:“咱们接着上次的话题谈吧。上次说到,怎样对待历史,怎样才算对历史负责?这个问题,我们的共同立场是,无论是看历史、读历史,还是写历史,只要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对待、去观察、去写作,就算是对历史负责。这一点很重要。




我所知道的溥杰的异国婚恋(8)



  “目前,社会上刮起了一阵‘皇帝’风,或叫‘皇帝’热,出现了不少以皇上、太后、公主、皇宫、太监为题材的、属于历史性质的宣传物,花样繁多,来势很猛。这股风在电影、电视剧、报刊、杂志、小说等宣传阵地中,都受到不少波及。这股风在广大听众、观众以及在广大读者中间的影响很大。遗憾的是,也是令人不安的是,许多作品都是编出来的,历史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我坦率地说,写历史不是写小说,应该以事实为依据,应该从实际出发,切不可推论和编造。因此,我们应该呼吁,任何人都可以向读者介绍这方面的历史。这不是坏事,应该提倡,但要实事求是,不能脱离实际。
  “我以前是封建王室的重要成员,是皇族,但我也是一个经过思想改造的新中国公民。我自己既不会为皇室护短,但也不想对歪曲历史的现象,置若罔闻。
  “如果有人大力批判封建王朝,我举起双手赞成。不破不立嘛!只有这样,也才可以大张旗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如果有人大力披露社会上的污泥浊水,我也赞成。打扫房子嘛!只有这样,也才可以毫无干扰地执行中央精神,才可以推动社会大步前进。
  “然而,目前,有人写某一段历史,热忱很高,但写出的东西,并没有反映出这一历史阶段的真实面貌,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事实地介绍其真实的一面。他们所写的东西中,要么是道听途说的,人云亦云;要么是胡编乱造,迎合低级趣味。我为什么敢这样大胆地说他们呢?因为他们所写的东西,都是我自己亲自经历过的历史,或者说,我就是这段历史的当事人、见证人,至少也可以说,我自己知道这段历史。使我为难的是,我怎么面对这些不实之词呢?我又怎么可以出面指手画脚地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呢?况且,我也是一个不愿多事的人。于是,我只能自己干着急。
  “最近,有人把自己写的稿件,送我审阅。凡送我审阅的稿件,不论是谁写的,我都不推卸责任。我都认真地阅读、认真地提出修改意见,尽量做到客观真实、实事求是。”
  我对溥杰这种诚挚待人的态度深为钦佩。我插嘴说了这么一句:“你是一位热心于民众事的人大常委会委员,难能可贵。
  “我有一个想法:你既有渊博的知识,又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因此我很赞成你的设想,你应该抽时间,把自己的经历一点一滴地都写成文字,留给读者,留给后人。”
  “不敢当,我做得很不够。我也很想在我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写出一本书,略尽新中国一个公民的一点义务。”
  溥杰的想法好,动机也好,相信他写出的书,一定会很有内容,很值得看。我忙说:“你的想法很好,希望能早日看到你的书。你的书将是对社会、对人民的一大贡献,也将是对历史的一大贡献。”
  溥杰思索了一阵后,对我说:
  “愿望都是很理想的,但具体实现这一愿望,就会出现许多干扰。有些干扰,也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想排除这些干扰,实在也是勉为其难。
  “这些干扰,一、是力不从心,时间不够;二、是社会上一些有关宫廷的不实之词,越来越多,越来越玄,纠不胜纠,却又不便泼冷水。
  “近来,社会上找我审稿的,或者是找我参加座谈的,日益见多。这些事,我不便推辞,有求必应。正如上面我所说的,对一些失真的作品,我不能掉以轻心、走马看花式地糊弄过去了事。特别是找上门来的作品,我不能不给以认真地阅改。这就需要花很多时间。
  “我没想到,这几年,描写宫廷内部生活的电影、电视、小说、剧本越来越多。有的作品不错,有的作品不行。有的作者来找我,要我审稿的,我就花时间给他们看稿子、提意见。有人要我为书作序、题字的,我也不能草草写上几个字就了事,也要花时间,看内容、提意见。这些事就占了我不少的时间。当然,只要作品不错,我提了意见,对人家有好处,我也不怕费时间。但是,有的作品文字蹩脚,内容荒诞,看上一遍,不想再看,实在令人恼火。譬如有的作者迎合低级趣味,虚讲了不少荒诞离奇的情节,编了不少莫须有的宫廷爱情故事。还有的作者,名义上是写历史,而实际内容却又没有调查、没有研究,专门独撰一些什么宫廷轶闻、宫廷艳史等等,大都是胡说八道。
  “我认为,写小说,作者有很大的自由性,既可以虚构也可以编故事,只是不应该虚构低级趣味的东西毒害人;写历史,作者就要对历史负责,不能瞎吹瞎擂,必须做到事实准确,有根有据。
  “如果要我对目前出现的一些有关宫廷的不实之词,都提出指正意见的话。我只能很抱歉地表示,我真的有些无能为力。我现在既没有这个精力,也没有这多时间。况且,我真的这样做起来,也容易引起误解。”
  溥杰接着对我说:“历史有些东西需要继承。会继承,才会有发展。但要弄清需要继承什么?什么东西需要继承。在这个问题上也要实事求是,不能轻信,也不能迷信。
  “我和很多人说过,千万不要以为宫廷里的东西,都是先进的、上等的、高不可攀的,都是老百姓所追求的。这是一个误会。
  “目前,市场上,推出了不少以宫廷用过的东西为招牌,叫买叫卖;甚至以宫廷为名牌的商品,招揽顾客。




我所知道的溥杰的异国婚恋(9)



  “其实,宫廷里有没有这种东西,谁也弄不清,当今的商家弄不清,顾客也弄不清。
  “有的日用商品,为了市场上的需要,只要标上“皇宫里常用的”标签,不仅可以抬高该日用品的价格,而且还能变成抢手货。其实,我在宫廷里从没见过这种日用商品。
  “譬如,我们随便走在大饭店、大餐厅的门前,就会看到在门前张贴有这样的广告:‘本店增添特设正宗宫廷菜、宫廷酒’,以此招徕八方来客。有的大饭店还请我去品尝所谓宫廷菜,其实我和溥仪在宫里的时候,就根本没吃过,也没见过这种菜肴。这种弄虚作假的欺骗行为,让人哭笑不得。而上当受骗的人,多是那些盲目追求高档、讲排场、讲档次的‘高雅人士’。
  “我们应该肯定的是,在大清王朝时期,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科技水平,宫廷里的用品、膳食,比老百姓要好得多,但远不如当今80年代老百姓的用品和膳食。然而,现如今的商店里所卖的化妆品,只要标上‘宫廷化妆品’,就很容易销售。因为人们在电视里看到宫廷里的穿戴、装束和用品都是一流的,一见有‘宫廷化妆品’就去抢购。其实,宫廷里根本就没有这类高档化妆品。当时,宫里的女人能用上鹅油胰子(肥皂)和蛤蜊油(润肤油),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今天再把这种又粗又涩的鹅油胰子和蛤蜊油拿到大商店去卖,估计谁也不会去看它一眼、去摸它一下。”
  “让人哭笑不得的事例很多很多。前不久北京新开了一家宫廷菜馆。这家菜馆广告做得好,曾一度轰动全城。
  “该菜馆也真的是名不虚传。菜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