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 >

第27节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第27节

小说: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魏为了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先后开凿或整修了许多沟渠陂堰。在今河北地区的,自南而北,有白沟、利漕渠、平虏渠、泉州渠、新河、戾陵堨(è鄂)、车箱渠等。在今河南地区的,有睢阳渠、讨虏渠、贾侯渠等。其他大小陂堰还有很多,不少地方官吏亦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兴修。 曹魏的屯田政策和水利事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他的军粮问题,对于遭受长期战乱破坏的中原地区的社会秩序的恢复,对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2。蜀
  蜀国的政治制度与东汉基本相同。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后,不久病死。他的儿子刘禅(shàn扇)即位,由丞相诸葛亮辅政。诸葛亮是一位很有才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他掌权的十多年中,蜀国的政治比较稳定,经济也有发展。蜀帝系表①(208—263年)(一)昭烈帝刘备——(二)后主禅(208—223)(223—263)
  平定南中 南中就是两汉时期的南夷地区,民族众多,民族关系复杂,交通又极不方便,蜀汉在这里的控制力很薄弱。夷陵之战后,建宁(今云南晋宁)豪族雍辏Ш鸵妥迨琢烀匣衿鸨词瘛J竦臓櫩拢ń窆笾莼破剑┨刂彀⒃綆Q(今四川西昌)彝帅高定元也相继举兵反叛,以响应雍辏АT谡庋男问葡拢罡鹆烈幻媾扇酥廖猓厣昝嗽迹怨涛狻⑹竦牧斯叵怠R幻嬗衷霰褐校苑烙芪骸9225年(蜀建兴三年),开始出兵南中,先在越嶲杀高定元。高定元的部下杀雍辏В匣癯晌丫耐乘АV罡鹆劣致示晒蛩ń窠鹕辰扇×恕肮バ奈希コ俏拢恍恼轿希轿隆雹俚牟呗裕苊匣瘢捌咔芷咦荨薄D现兄抑沼谄蕉ㄏ吕础V罡鹆炼阅现惺敌蓄亏阏撸斡帽镜鼗虮久褡宓氖琢煳胤焦倮簦蚊匣裎竦挠分胸褡骞叵涤兴纳疲现械木质埔仓鸩轿榷āD现械奈榷ú唤鱿耸竦暮蠊酥牵钩晌竦谋冉细皇暮蠓剑穸圆芪旱亩氛峁┝艘欢ǖ娜肆臀锪Α>谩∈窈旱厍苷秸钠苹到锨帷A醣溉胧窈螅敌欣5钡氐刂鹘准兜恼撸⒒沟刂髅堑奶锏睾头课荩睦⒄古┮瞪U馐钡氖止ひ岛蜕桃狄灿苫指炊⒄埂W钪氖止ひ涤兄跻怠!兜ぱ艏恰匪担骸拔涸蚴杏谑瘢庖嘧饰鞯馈!雹诳杉窠跏俏鞯氐拇锕俟笕怂舶摹
  3。吴
  吴国的政治制度与魏、蜀基本相同。不过孙权主要依靠江南大地主以建立统治。这些大地主多世代为吴的高官,有的拥有众多的私兵。
  招抚山越 吴国境内有大量的山越人,散处于今江苏南部及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地的山区。他们大约是秦和西汉时的东越、南越人的后裔。孙权建立统治后,颇感兵员和力役不足。越人居于深山,不易征发。又越人时出劫掠,亦为孙吴的内患。孙权以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阳(治今江苏南京)太守。一面坚壁清野,一面招劝抚慰。在一年之间,约有十万多人被迫陆续出山,部分青壮年编入军队中,一般人口被安置在平原地区。吴的统治得到稳定。经济与海外交通 吴国地区在黄巾大起义时,这里比较稳定。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吴还在许多郡县组织屯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吴的手工业有制青铜镜和青瓷器等。养蚕业能在一年中培育八辈之蚕,都能作茧抽丝。吴的商业更加发展,水路交通发达,内河、海上都有大量的船舶往来。当时的造船经验和技术都有很大的进步。海船都很坚固,大船长达二十余丈,高出水面二、三丈,远望如楼阁,可载六、七百人,货运一万余斛。用四帆,帆随风势调整,可逆风而行。远航大秦的巨型船舶有用七帆的。①大秦的使者或商人常来吴国。吴国与倭国(今日本)也有定期的船舶往来。公元230年(吴黄龙二年),孙权遣将军卫温和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航至夷洲(今台湾)。这是我国古文献有关大陆人到台湾的最早记录。公元242年(赤乌五年),孙权又遣将军聂友等率士卒三万人到朱崖(今广东徐闻)、儋耳(今海南省儋县),这都是规模很大的海上航行。
  三、西晋统一中国
  1。西晋的统一。魏灭蜀 在三国中,蜀是很弱的一国。为了能够生存下去,诸葛亮采取了以攻为守的策略。他于平定南中之后不久,即率军进驻汉中,与魏展开争夺关陇地区的激烈战争。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他进驻五丈原(今陕西眉县),病死军中,蜀军撤退。此后,蜀军以姜维任统帅,屡次伐魏,都无进展。公元263年(景耀六年),魏派钟会、邓艾两路大军伐蜀。钟会率十万大军为主力,由斜谷入汉中,姜维在剑阁(今属四川)防守。邓艾以三万士卒出阴平道(今甘肃文县),直逼成都。刘禅投降,蜀亡。这时姜维被迫降于钟会。次年,钟会谋叛魏,姜维伪与钟会联合,准备乘机恢复蜀国,后失败被杀。晋灭吴 曹魏后期,司马懿掌握大权。公元260年(景元元年),司马懿之子司马昭杀皇帝曹髦,立曹奂为帝。263年,司马昭封晋公,不久又封晋王。265年,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继为晋王,旋废曹奂自立,是为晋武帝,国号晋,史称西晋。晋代魏之后,即在长江上游大造战舰,训练水师,为灭吴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这时,吴帝孙皓奢侈腐朽,政治黑暗,对人民的剥削很残酷。他为了加强对长江上游的防守,就迁都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可是江南人民为统治者逆流转运粮饷财物,劳苦异常。当时有民谣曰:“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①江南人民不断起义,反抗孙吴的反动统治。孙皓为保住他的皇位,不得不还都建业。从此,上游的防务严重松弛。公元279年(天纪三年),晋调六路大军共二十余万人伐吴,次年三月,水师至建业的石头城②,孙皓被迫投降,吴亡。中国自董卓之乱以后,即陷入分裂割据混战之中,时间长达九十年。至此,又归于统一。
  2。晋初的经济。西晋统一中国,改元太康(280—289年)。至太熙元年(290年),司马炎死,此十年间,为西晋的社会经济最好的时期。户调式 户调式是西晋的基本经济和财政制度,是西晋灭吴、统一中国的当年颁行的。晋武帝颁行户调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均分土地,限制土地兼并,以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户调式共有三项内容,即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一、占田制——占田制也叫做占田课田制,是把占田制和田税制结合在一起的。《晋书·食货志》曰:“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其外,丁男②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占田”数是国家准许农民占有田地的数量,“课田”数是国家征收田租(税)的亩数,每亩纳粮八升①。曹魏之制,田租每亩四升,西晋的田租高出曹魏一倍。二、户调制——户调制是征收户税的制度。《食货志》又曰:“丁男之户,岁输绢三匹,绵三斤;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还对边郡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户调”作了具体规定。边郡与内地同等之户,近的纳税额的三分之二,远的纳三分之一。少数民族,近的每户纳賨布(税名)一匹,远的纳一丈。户调不分贫富,以户为征收单位,这对广大劳动人民是很不利的。曹魏之制,每户纳绢二匹,绵二斤。西晋的户调额比曹魏增加了二分之一。三、品官占田荫客制——品官占田荫客制是一种保障贵族、官僚们的经济特权的制度,但也有为贵族、官僚们的占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立“限”的用意,以制止土地兼并和隐瞒户口的情况。《食货志》曰:“其官品第一至于第九,各以贵贱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三品四十顷。”每低一品,少五顷,第九品占田十顷。“又得荫人以为衣食客及佃客,品第六已上得衣食客三人,第七第八品二人,第九品……一人。其应有佃客者,官品第一第二者佃客无过五十户,第三品十户,第四品七户,第五品五户,第六品三户,第七品二户,第八品第九品一户。”庇荫户和佃客,为私家人口,归主人役使,不再负担国家徭役。晋武帝的占田制是以西周的井田制为模式的。在当时的土地私有制下这是行不通的。其限制兼并的用意也难实现。所以此制自公布之后,文献再也未见记载此事。社会经济的恢复 晋武帝的户调式虽难完全实行;但为了保证封建国家的税收,而用行政的办法将大量的流动人口安置到土地上去,进行生产,这对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晋武帝很注意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如在汲郡开荒五千余顷,郡内的粮食充裕起来。又修整旧陂渠和新开陂渠也很多,对于灌溉和运输都起了重大的作用。晋武帝司马炎在位二十六年,尽管他个人的生活奢侈腐朽;但是他制定的不少政策还是有积极作用的。《晋书·食货志》曰:太康时期,“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
  3。贵族门阀政治。藩王拥兵擅权 司马炎篡魏之后,认为魏的最大的问题是未给宗室诸王军政大权以为皇帝的藩辅。因此,他就学习西周,大搞分封。希望司马氏的统治能因此而“历纪长久,本支百世。”①他封同姓王二十七国,公、侯、伯、子、男五百余国。所封户数几占全国户口的半数。这些宗室贵族位高权大。尤其是诸王,如出镇一方,则拥有重大兵权,又得自置官吏,实是一方的土皇帝;如人在朝中,则居卿相之位,权倾内外,专断独行。这样的情况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制,是西晋政局不稳的重要原因之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曹丕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到了西晋,已发生相当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中正官一职多为世族门阀出身的官僚所把持,这一制度变成为他们培植门阀们私家势力的重要工具。段灼曾对晋武帝说:“今台阁选举,徒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途)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筚(bì闭)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②这样,九品中正制已不再是真正选拔人才的途径,而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③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出现,加速了士族制度的形成,也是西晋的政治迅速走向黑暗的一个重要原因。统治集团奢侈腐朽 西晋的统治集团奢侈腐朽之风是空前的。晋武帝公开卖官,所得之钱都入私囊。他有姬妾近万人,后宫之挥霍无法计算。太傅何曾每天所用饭钱为一万钱,还说没有下筷子的地方。他的儿子、司徒何劭(shào绍)每天用饭钱二万钱。外戚王济用人乳喂猪,每次宴会,用穿绫罗的婢子百余人持瑠璃(宝石)器进食。官僚石崇请客,命美人劝酒,客人饮酒不尽,他便以劝酒不善而杀死美人。有一次为一个客人不肯饮酒而连杀美人三个。外戚王恺在晋武帝的支持下,与石崇斗富。王恺用饴糖刷锅,石崇用蜡烛当柴;王恺作紫丝布步障①四十里,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石崇用椒涂屋,王恺用赤石脂涂屋②;王恺用晋武帝所赐珊瑚树,“高二尺许,枝柯扶疏,世所罕比。”③向崇夸耀。石崇用铁如意击碎,取出自己的珊瑚树,高三、四尺的有六、七株,“条干绝俗,光彩曜日。”和王恺的那株差不多的还有很多。要王恺挑选作赔。这种“以奢靡相尚”的风气在少数官僚中引起忧惧。车骑司马傅咸上书晋武帝说“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④这些贵族官僚竟相搜刮,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加剧了阶级矛盾。
  四、西晋灭亡。八王之乱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晋武帝死,其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惠帝。惠帝是个白痴,皇后贾南风荒淫凶残,是个政治野心家。惠帝初即位,外祖杨骏辅政。贾后为了掌权,即召都督荆州诸军事楚王司马玮入京,杀掉杨骏。这是“八王之乱”①的开始。杨骏死,朝廷推举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卫瓘(guàn灌)共同辅政。贾后因仍未掌权,心中不甘,又让惠帝密令楚王玮杀掉汝南王亮和卫瓘,贾后又以“擅杀”的罪名杀掉玮,从而夺得大权。此后,赵王司马伦又捕杀贾后,废掉惠帝而自立。齐王司马颙在许昌,成都王司马颖在邺(今河北临漳),河间王司马颙在关中,相继起兵讨伦。于是战火从洛阳迅速燃遍大河南北和关中地区。在战争中,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河间王颙、成都王颖先后被杀。东海王司马越于永兴三年(公元306年)毒死惠帝,另立皇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