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外星代理人 作者:燕飞(纵横vip2013-04-30完结) >

第77节

外星代理人 作者:燕飞(纵横vip2013-04-30完结)-第7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一想,赵建波是真的心动了,没准真是像老厂长说的,这个是凌丰厂一次重大的机遇。

    “如果真像杜博士说的那样,那我就赞成工厂改制。不管是合资还是其他什么方式,关键是大家伙的荷包要能鼓起来。”所以赵建波终于下定决心,带头表态支持工厂改制。

    其实以他的年龄和条件,这些年到外面去未必不能闯出一条光明大道出来,可是他是厂里的骨干,对凌丰厂也是很有感情,朋友家人什么的都在这个圈子中,实在舍不得离开。

    如果能够将这个厂搞活搞好,对于他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今天来厂里这个年轻的杜克博士虽然看上去比自己还小,但是说话掷地有声,看上去还是比较靠谱的。

    而这家美国的公司一年能够做到几十亿一年,这个实力看起来是非常强大,比起以前那些只想圈地搞房地产的公司来说,实在是好得太多。

    所以,赵建波愿意支持MI公司来试一试。毕竟,原来的路已经越走越窄了。不换换路子,工厂迟早一天会倒闭的,赵建波平时就比旁人想得多些,对于工厂的现状了解得也比一般人要深刻得多。

    赵建波在这群工人代表中,算得上是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的三有刺头了,连他都没有什么话说了,剩下的哪些代表更找不出什么话来。毕竟不管是工作还是工资,人家MI公司已经给出了很有诚意的承诺。

    干得好工资能够翻倍,这种机会那真是不多了。所以赵建波这个头一起,剩下的代表也纷纷表态支持。

    所以这次杜克推动召开的这场别开生面的劳、资双方见面会,从最开始的尴尬对立,到后来竟然落得一个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让本来有些窝火的林主任都有几分意外惊喜的感觉。

    林主任在这场合资当中承担的压力不小,当然办成之后的收益也很大,所以这段时间也是殚精竭虑,信息情报什么的做得都不错,张区长那里也是当成特事特办,甚至还赤膊上阵亲自做杜克的工作。

    这个领导的支持做到这份上实在没有什么话说了。这事林主任要是再搞不定,在张区长那里绝对无法交代了。

    所以林主任对于眼前这个结果那是非常满意,连带着对赵建波这一类的刺头人物都看着顺眼了很多。

    “这个小赵的基本技术功底不错嘛”林主任笑眯眯地对张世强说道。虽然从年龄上林主任同赵建波俩人差不了几岁。

    可是身份差距在那里,叫一声小赵算是领导赏识了。“今天的见面会,这个现场的装配演示很成功,今年区里的青年标兵,我看凌丰厂可以将小赵的资料上报一下。”

    这个就有点酬谢功臣的味道了,如果报上去,林主任这一关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张厂长那是满口答应,一般来说,这个青年标兵什么的都是做得好的厂容易通过,但是今天既然林主任亲自提出来了,那通过就真没有什么问题了。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接下来进入实质性操作后,事情才真正艰难起来。按照区里原来的设想,凌丰厂是整体打包处理为上策,这种处理区政府最省心,也不容易让人诟病。

    所谓打包,就是将现有资产、债务、人员等通通捆绑在一起,在进行资产评估后一并交割,按照这种模式,凌丰厂居然还有俩亿左右的净资产。前面已经说过,凌丰厂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所谓固定资产设备,在账面上各种资产折旧下来大概还有一亿三千万左右。

    加上500多亩土地使用权评估折价大约三个多亿,扣除银行负债之后,账面上真还有俩亿多一点的资产,可是现状是那些固定资产设备老旧不说,而且对于杜克来说完全没有用,拆除出卖估计也就是卖一废品的价格,能够回收一俩千万就顶天了。

    而土地使用权这块是完全抵押给银行的,也就是说如果还不起银行2亿多的贷款,这个土地使用权也不归凌丰厂所有了。所以说这个2亿多的净资产真的很扯淡。

    杜克虽然不像占公家什么便宜,但是也不能闭着眼睛吃大亏啊,这么重的负担搞不好还会拖累到MI母公司的发展,做好事将自己搭进去,这可不是可持续的发展之道。

    因此这个讨价还价的过程进展还是比较艰苦。对于厂里现在的设备资产,杜克是一件都用不上,因此强烈要求将这部分资产剥离出去,工厂负债已经不少了,如果再加上这部分不良资产,杜克接收这个工厂的负担实在太重了。

    搞不好厂子还没有发展起来就夭折了。所以这块杜克是坚决不同意留下来。

    要知道接收厂里的俩个多亿的贷款,对于杜克来说已经非常吃力了,现在MI公司虽然赚钱,可是市场千变万化,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进入低潮期,没有一点现金储备,到时候杜克拿什么去渡过企业的冬天。

    不错,这个厂的土地是值一些钱,但是别忘了这些土地基本上都抵押给银行去了,欠银行中俩亿多的贷款不还,这部分土地连政府都没有办法收回去。可以说,这个价值是账面上的,但是银行的债务确实非常现实的,每个月都要还一些的。

    所以这个凌丰厂不能就这么完整的接下来。

    因为这不完全符合在商言商的商业之道,不是长久的做法,所以在这一点上,杜克以及背后的舒雅等人,都坚持要求将设备资产剥离,然后以承担厂里所有债务、权利的方式接下工厂,三千二百多工人(其中退休职工六百多人)也全部接收安置。

    通过几轮艰苦的谈判,市里最终还是同意了以杜克他们提出的意见为主的改造方案,没办法,这三千多工人别说丢给东城区负担不起,就是丢给市里,市里一样傻眼。

    MI公司承诺全部安置这批职工,这已经是合资项目近年来少有的条件了,以前多数一谈起合资,都要求下岗多少多少比例的,大多以减员增效为目的。因此合资越多,搞得下岗工人就越多,使得几个合资项目一谈下来,一时间弄得遍地都是改制下岗工人,给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不稳定因素。

    所以在将固定资产剥离给其他同类企业之后,再次找资产评估机构的新评估值,凌丰厂大约有六千万左右的净资产。考虑到MI公司同意全员安置凌丰厂在职和退休员工,区政府同意最终MI以近乎零价格取得了这个工厂,六千多万的净资产算作三千多员工的安置费用。

    这样,政府以剥离一亿多设备资产为代价,平稳的将凌丰厂改制成为了一个独资的企业。条件是二亿多的银行贷款要求MI公司在三年内还清,加上工人的工资,MI公司每年这一块就要付出将近二亿。

    这还不算MI改造工厂需要投入的新设备投资。

    所以为了获得这个工厂,MI付出的代价也非常巨大,如果没有形成月产销二十万套以上的产能规模,MI公司连盈亏平衡都做不到。

    不过有了这个场地,按照克莱门特的勘测估算,最多能够扩充到二十五条生产线,也就是说这个基地的极限生产能力可以达到惊人的月产百万套。这个产能应该足够支撑MI公司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合资计划

    合作协议签订之后,杜克才发现这不过万里长征走到遵义,后面的事情还多得一塌糊涂。如果后续的这些事情都要他亲力亲为,恐怕自己根本就走不掉了。

    还有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就是将凌丰厂接过来后,这个人力资源好像一下子多出了很多,按照一条生产线美国标准配备一个班次50人计算,加上管理维护人员等一条生产线人员不超过60人。

    如果计划一期工程上10条生产线,每天按照一个班次正常生产需要五六百人,饱和生产安排俩个班次也不过消耗掉一千多人。而在饱和生产情况下月产量就将高达40万套了。按照现有的市场来看,短期内这个产能已经超出了市场需求。

    凌丰厂现在有职工3000多,除去退休离职的,在册工人现在都还有2400多人。除去行政后勤、销售,如果仅仅是规划10条生产线,那么这个脑波产品生产在现有人力上能够用到的还不到一半人。

    虽然说现在凌丰厂的订单要半年左右才能完成,暂时不用担心这个人力资源浪费问题。但是半年之后呢,如果杜克在脑波产品方面的产能不再扩充,那么光是这个规模的脑波产品的生产可消化不到这么多的人力。

    虽然说美国那边的工厂可以在中国的生产量起步后考虑减少班次,甚至关闭掉一个分厂,但是就算这样,如果仅仅是现有的市场,MI公司全部产能移到中国来也用不了这么多的员工。

    这是一个大问题,另外工厂的管理也是一个大问题,将克莱门特留下来肯定是不行的,连中文都听不懂,克莱门特留在这里根本就是一个摆设。所以这个管理团队还必须是本土找人。

    所以当杜克回到自己的窝,躺在自己房间的床上一想起这些问题,杜克就不禁头大。他将整个事情考虑来考虑去,想了半天还是没有多少主意,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说实在的,杜克在商业方面的天赋比起情商来说更加不如,这么复杂的事情对于他来说简直如同天书一般。

    在这个方面,就算他脑海中存储了海量的工商管理书籍也没有用,克里在这个方面显然也是没有基础,虽然现在他可以根据杜克提供的资料写成无数本东拉西扯的商业书籍来。

    但是那些不过都是前人论述的综合而已。对于解决杜克当前的困境来说基本上没有多大d参考价值。

    可以说,杜克现在一切商业知识都还是是纸上谈兵,如果按照传统的书本知识来说,现在他需要建立起一个可以信赖的管理团队。三千多号人跟三人,三十人在管理上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没有一个严格的管理体系根本无法管理运转下去。

    好在杜克有一个优点,既然自己想不清,就把这个问题抛出去。

    所以当蔡思强同董锋、赵建武丢开手中的事情来得杜克小区附近的一个茶楼的时候,杜克已经优哉游哉地在那里喝着茶。

    看到三个老兄弟出现,杜克不紧不慢将自己的这俩个问题简单地说了一下后,然后就等着听答案了。

    蔡思强一听是这么一回事,不禁眼睛都直了。

    “杜克,我的哥唉;听你这么一说,好像你们对于这个收购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计划。”蔡思强摇摇头叹口气问道。

    “也不能这么说,我们就是觉得需要扩大一下MI的产能,而且中国市场也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所以我就回来办这个事情。凌丰厂地方和工人素质都没有问题,所以就收购下来了,只是没有想到收购下来后,这个工人会多出了不少”

    杜克轻松地说道,这点算是杜克的一个优点,拿得起放得下,反正他想不出好办法,也就不再自寻烦恼。

    “做生意做成你这样,居然没有破产,我都不得不佩服”蔡思强苦笑一声。“我还以为你们早已计划好,所以对于这件事也没有怎么关注,要是知道你们根本就是蛮干,这个收购说什么我也要阻止掉。”

    “几千人啊,都没有想好干什么你就盘下来了”蔡思强感叹了一声。“不过现在协议都签订了,这个担子不挑也放到你肩膀上了。”

    “幸好我还没有答应张区长新建一个导航仪的生产厂,否则我也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蔡思强再度叹了一口气道。“所以说,你小子运气还真的不错。”

    旁边董锋听了蔡思强的话,像是明白过来。“菜菜,你是说将SAL公司即将投产的语音导航仪也放到杜克刚刚收购的这个工厂来生产?”

    “不错,要不,这剩下来的一千多号人,我们从哪里可以找到活儿给他们干。”蔡思强说道。“不过这个消息我们先不慌放出去,好歹等我磨着张区长将一汽的那个内置OEM合同搞定了再说。”

    说起做生意,那真是得靠天赋,蔡思强年纪在四人里面算不上大,可是这做起生意来那真是一套一套的,像这种事情都能够环环相扣。

    可见经过一年的磨练,蔡思强已经越发成熟起来。

    SAL公司能够有这么一个人掌舵,杜克真的应该感到很幸运。

    “菜菜,还是你的弯弯绕多,早知道你这么容易就解决,我也就不操那么多心了。”杜克听完蔡思强的主意后,笑着说道。

    “反正我也不是干这个活儿的料。我看这个MI中国分厂还得你兼管起来。干脆SAL和MI来一个合资好了,这样你管起来也名正言顺。”

    杜克除了技术上有克里在天下无敌,另外说道撂挑子估计天下间也罕有对手了。MI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