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庄子 心得__心约乐园-第2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的心真正像通过斋戒一样,可以破名破利,甚至达到浑然忘我。而忘我之境视
为天成,当一个人个人的生命,与大道自然合乎一体,我们会在天成之境中,体
会到生命至真至纯的欢欣。
十、大道与自然
'画外音'《庄子》中讲了许多寓言故事,于丹教授认为,这些寓言故事无论
是尖酸刻薄,还是讽刺挖苦,其中的奥秘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道合乎自然。庄子
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认为世间所有的道理法规,都应该是人们心中最自然的本
真,而用不着任何外在的形式。而代表儒家的孔子却告诉我们,礼仪是非常重要
的。儒道如此不同,为什么于丹教授却认为儒道是相生互济的呢?在现代社会的
激烈竞争中,我们怎样才能保持内心朴素的自然,而不会在大千世界里迷失了自
我?请讲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讲《于丹〈庄子〉心得??大道与自然》。
综观整部《庄子》,所有的理论所有的寓言,其实只有一个奥秘,那就是大
道合乎自然。其实在道家的理论中,人以大地为法,地以苍天为法,天以道为法,
而道法自然。可以说,世间万象,合乎规律为最好,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在世间,
每一件事之间的比较,没有单纯技巧高下之分,只有境界优劣之辩,那么境界取
自于什么,只有一个标准,大道合乎自然。
庄子在他的《知北游》里面,托名这样的一个人,名字就叫知。大智慧去追
问,追问什么才是人间的道,所以知北游于玄水之上,见到了一个高人叫做无为
谓,他就去问这个人,说: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
《庄子??知北游》。这个问题这是人间至问,我们怎么样抓住这个道理,结果这
个无为谓不说话,什么都没告诉他,他于是离天了玄水,又开始到白水的南岸,
登狐阕之丘,见到了狂屈,另外一个高人,他又开始问他这样一段话。
'配音'知:我想向您请教三个问题:如何明白大道,如何安于大道,又如何
获得大道?狂屈:我想告诉你我知道的,但是我却忘了我要说什么。
所以,这个人最后很郁闷,回到了黄帝宫中。回来以后,知又用这样三个问题问
黄帝,黄帝的回答是什么呢?
'配音'黄帝:不要用心去思考,这才能明白大道;不要用心去动作,这才能
安于大道,因为它们两者都不能通往大道。
黄帝给他的回答是:无思无虑则知道,不思考你就会知道道了,无处无服则
安道,不要考虑怎么样去处世,怎么样去安身立命,都不思考的时候,你就安于
这个大道了。无从无道则得道,什么都不要去问,你就真正合乎道法了,也就是
说当我们忘却了一个一个坐标的参照,真正洞明自己的内心,我们会把握住人生
独一无二的自己(于丹心语)。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时候,我们用来羡慕他人,所以庄子在他
的《秋水篇》里面,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说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一条腿的这么
一种神物叫做夔,这个夔特别羡慕蚿,因为蚿比它脚多能够行走,蚿又羡慕蛇,
蛇没有脚行走,比它行走得还要快,蛇就羡慕风,因为风连形状都没有,但是比
蛇要飞行得更快,风又羡慕什么呢?风羡慕人的目光,因为目光所及,风没有到,
人目力已经到了,目光是不是最快的,目光最终羡慕一样东西,叫做目怜心,目
光羡慕的是人心,当目光未及的时候,人心可以到。我们的心中一动,有所思而
心意已达。所以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
这个怜,怜爱的怜,也就是羡慕,喜欢,觉得别人的境界比自己高。其实我们每
一个人的生命中,都曾经有过榜样的力量,从小就叫榜样,过去叫榜样,今天叫
偶象,也就是说总会有一些人比我们完美,总让我们去羡慕,总想要成为别人,
我们真的能成为别人吗?
有这样一个寓言,说小老鼠觉得自己太渺小了,所以这一生希望找到最大的
东西。所以抬头一看,什么大啊,莫大过于天,所以小老鼠就说,我人生的境界
就是我要找到天的真谛,天无所畏惧,它太辽阔了,笼盖四野。所以它就去问天,
说你是不是什么都不怕,我这么渺小,你能给我勇气吗?天告诉它说,我也有怕
的,我就怕云彩,因为云是可以遮天蔽日的,太阳和天空都可以被云朵密密地遮
住,所以我有得怕,怕云。小老鼠觉得云更了不起,它就去找云了,说你都能遮
天蔽日,你是天地之间最大的力量吧,云彩说,不是,我怕风,我好不容易把天
遮得密密的,哗,大风一吹,所谓云开而雾散,风过云飘,所以它说我还是有得
怕。小老鼠又跑去找风,说你力量太大了,天空上万物你可以涤荡,你没有什么
可怕的吧?风说我有得怕,我怕墙,我天上的云彩都能吹过,但是地上有堵墙,
我就绕不过去了,所以墙比我厉害,小老鼠就跑去找墙了,说你连风都挡得了,
你是不是最坚强的,墙告诉了它一句令人非常惊诧的话,墙说:我最怕的就是老
鼠,因为老鼠会从我的根基上,一点一点咬出很多墙洞,有一天我这样伟岸魁峨
的一面高墙,就会因为若干个鼠洞而轰然倒塌。在这个时候,小老鼠恍然大悟,
原来这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就是它自己。其实这样一番寻找,难道不是我们从小
到大膜拜偶像、崇尚榜样,一生追逐而最终发现自己内心的一个过程吗?
'画外音'每一个生命的个体,虽然表面各异,但本质却是相同的。于丹教授
认为,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独特的,崇拜偶像不如认清自己,因为我们自己永远不
可能成为别人,虽然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会有坎坷和不平,但无论是荣誉还是困
苦,一切都会成为过去。
所以,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太多太多的东西,一切机遇会来,一切风波会走,
在每一个际遇中,如何把握自己,这就是道家所说的合乎天地大道。庄子最终要
提醒人的,是叫做“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庄子??缮性》。
一个人如果把自己迷失在物质世界中,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性情流失在世俗中,
这个人叫做倒置之民,就是本与末彻底颠倒了。所以在这儿说,我们真正要辩清
的是外在的两个障碍,一是物质,二是世俗。物质往往是一种利益,可以迷失了
我们很多的判断,而世俗往往是一种言论,是一种眼光,可以扰乱了我们的价值
观(于丹心语)。
如果一个人丧己于物,真正无我了,如果一个人迷自己的性情于世俗,那么
这个人就彻底地找不到自己内心真正的价值与力量。人怎么样不丧失,怎么样不
迷惑,就在于我们把眼前的每一件事情看作终将穿越,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我们
享受当下,美好会过去。有很多苦难的事情,我们把它扛过去,苦难也会过去。
这就是大家说有一个国王,他曾经在梦中得到了一句箴言,有人告诉他,说在世
界上,你只要记住一句话,这一生你将忘怀得失,在任何大宠大辱之境,记住这
句话。而他醒来的时候,他把这句话给忘了,他说这怎么办啊,有一言可以行之
终身,有这么一句话什么都能挺好,这是什么呢?然后他就倾宫中所有的钱财,
打造了一个巨大的钻戒,他跟自己所有的智慧大臣们讲,你们去给我找这句话,
谁把这话找回来,我就把这个钻戒给谁。有一天一位老臣跟他说,把你的钻戒先
给我吧,他说你找到了吗?老臣不说话,拿过钻戒来,在上面戒环上刻了一句话,
把钻戒又还给了国王,扬长而去。国王一看,恍然记起了梦里,正是这句话,一
句淡淡的话,叫做“一切都会过去”!
其实这一句话,是我们每个人都会记住的,光荣会过去,耻辱会过去,辉煌
会过去,苦难会过去,我们身边一切只是过往,但是我们的生命穿越其中的时候,
我们要追究每一个当下的质量。所以什么是真正的天地大道呢?大道无非是一种
规则,每一个人,年龄不同,境遇不同,学养不同,出身不同,别人的经验也许
你可以借鉴,但是真正了解要懂得自己的心。所以庄子说,什么人在天地之间叫
做善养生者,什么人是真正了解自己内心的人呢?他说真正的善养生者,若牧羊
人,好像是放羊的人,你看看牧羊人挥着鞭子,他对整个羊群都很和善,但是他
会打谁呢,鞭子落在什么羊身上,叫做视其后者而鞭之,一定要打落在最后的那
个羊,前面的那些羊都不用打,让最后的一名提快脚步,整个羊群就前进了。
这个理论恰好映照了现代管理学一个家喻户晓的理论,大家知道叫木桶理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