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施蛰存作品选 >

第84节

施蛰存作品选-第84节

小说: 施蛰存作品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中国近代的房中书,作者也没有见到,甚至还没有知道书名。因此,他这部著作,只能名为《中国古代的性生活》,而在明清两代的叙述中,显得很薄弱。我在《也是园书目》中见到属于“房中”的书四种:一、《端必瓦成就同生要》一卷二、《因得啰菩提手印道要》一卷三、《大手印无字要》一卷四、《女丹经》八卷前三种显然是密宗经典的译本,《女丹经》有八卷之多,很可能是汇集古代房中书的道家遗书。《也是园书目》是明末清初写定的,也是园藏书散出之后,收得这些书的藏书家就不敢把这些书收入目录,因而这四部书就无迹可寻。但是,我相信,这些书还不至于全部亡佚,可遗憾的是中国人还不敢研究。  
  一九九一年七月二十一日          
筝雁   
  姜白石解连环词上片有四句云:  
  “为大乔能拨春风,  
  小乔妙移筝雁;  
  啼秋水、柳怯云松,  
  更何必、十分梳洗?”  
  这四句句法整齐,“为”字是领字,在歌唱的时候,是一个衬字。大小乔指两个歌姬,一个能拨阮咸,一个善于弹筝。在筝声响起的时候,音乐感动心灵,两个歌姬都显得眉眼间有愁怨之情,使鬓发也松下来了。这样,她们就使人感到很美,用不到十分加意于梳妆打扮了。  
  我把“春风”解释作阮咸,因为调养乐器的动词,只有阮咸和琵琶用“拨”。奏阮咸可以简称“拨阮”。在这首词中,“春风”肯定是指阮咸而不是琵琶。何以见得?因为第三句只照顾到筝,而不联系以大乔奏的乐器。筝与琵琶都是主奏乐器,而阮咸常常是伴奏乐器。所以我把“拨春风”解作“拨阮”。  
  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第二句、第三句已被人读成:“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  
  我看到过的最早的标点本,是一九三○年十一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白石道人词笺平》,著者是陈柱尊。以后,差不多所有姜白石词的注释本,都用这样的读法:把第二句改为五字句,而把“雁”字和“啼秋水”结合为一句。这样断句,根据的是万树编的《词律》。此书中所选定作为标准格式的是一首蒋捷的解连环,这两句是“编琼甃小台,翠油疏箔”。此外,还可以参看其他两宋词人所作解连环词,例如周邦彦词云:“似风散雨收。”杨无咎词云:“但只觉衣宽。”张东泽词云:“更细与品题。”它们都是以一字领四字的五字句,姜白石这一句的句法,确是和它们不合。但是,周邦彦是知音律,自己能作曲配词的,他定下了句格,不知音律的词人就只能依着他的句格写,而不敢改变。姜白石也是一个知音律的词人,他也能作曲配词,他作解连环词,在句法上略有改动,而不妨碍曲律,有何不可?现在,硬要把姜白石的词句合于周邦彦的句格,削足适履,使这一句成为非常欠通的“小乔妙移筝”,虽然成为一个五字句,但还不是一字领四字的五字句,而是二三句法,其实改了还是不合。许穆堂《自怡轩词逊收录了姜白石这首词,他以为这是一个九字句,读作“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加了一个注:“小乔下九字断句,与周作不同,想可不拘。”这是他想不出办法来解决这个疑问,只好两句并一句读,却不知从来没有这样的词句。  
  《乐府杂录》云:“筝只有宫、商、羽、角四调,临时移柱,以应二十八调。”可知移柱是为了配合各种宫调,是弹筝的特技。王建《宫词》云“玉箫改调筝移柱。”晏叔原词云:“却倚鹍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姜白石也有“玉友金焦,玉人金缕,缓移筝柱。”筝有十三弦,一弦有三柱,共三十九柱,斜列如三行飞雁,故又称筝雁。  
  贺方回词云:“秦弦络络呈纤手,宝雁斜飞三十九。”洪景伯词云:“风鬟飞乱,寒入秦筝雁。”赵虚斋词云:“何人金屋,巧啭歌莺,慢调筝雁。”晁次膺词云:“旧曲重寻,移遍秦筝雁。”这里更是明白说出“移筝雁”了,可以证实姜白石的词句肯定是“小乔妙移筝雁”,而“移筝”是不通的。可是,夏臞禅校注姜白石此词,却肯定“移筝不误”。这已使我诧异,底下又引冯延已词“谁把钿筝移玉柱”来作证明,真是不可思议。冯延已明明说是“移柱”,夏老却用来证明“移柱”即“移筝”。  
  姜白石把五四结构的两句改为六三结构,自有他的音乐根据。读者只能依据文义断句,移的是筝雁(柱),而不是筝,那就不能为“雁啼秋水”这个成语所迷惑,而硬把一个“雁”字拉下来。  
  “啼秋水”是一个用得很巧的双关语。既以筝柱比之为雁,于是词人就以筝声比之为秋水上的雁啼声。元代词人吴元可词云:“弹筝旧家伴侣,记雁啼秋水,下指成音。”  
  但“秋水”又为历代诗人用以比拟妇女美目之词,故“啼秋水”亦可作“泪眼”解。张子野词“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草堂诗余》即引白居易诗“双眸剪秋水”来作注释。姜白石这一句即转到弹筝人的姿色。柳,指眉;云,指头发,故下句云:“更何必十分梳洗?”如果把“雁啼秋水”连结成一句,则上句成为不通的“移筝”,下句“柳怯云松”也无法理解了。  
  不过,周邦彦诸人所作,“水”字处是韵,故夏臞禅亦在“雁啼秋水”句下用句号。  
  现在,我既以“雁”字还给上句,则尽管“水”字仍是韵脚,却只能用逗号了。这是乐句与词句的参差,对歌唱没有影响。杨升庵《词品》中已说明这一现象,万树《词律》中也常有例证。          
莼羹   
  今天收到《读书》第九期。看了一篇蒋竹荪的《一字之谜》,从梁实秋的一篇文章说起,谈到了《世说新语》中那一句“千里莼羹,未下盐豉”的问题,于是,这个从宋朝人开始提出的疑问,又展开了一番讨论。  
  梁实秋据唐人赵璘所著《因话录》中一条,以为“未下”乃“末下”之误。“千里”和“末下”都是地名,因而感到翻译中国古书之难。  
  蒋竹荪以为江苏溧阳有千里湖,可以为地名之说作证。但“末下”是地名,却不见载籍。因此,他以为“未下”不误。  
  赵璘以为莼羹不用盐豉调味,故肯定“未”字必为“末”字之误,然而他又说不出“千里”和“末下”这两个地方在哪里。  
  梁实秋又引了杜甫、梅圣俞、黄庭坚的诗,都说莼羹应用盐豉调味,因而愈加感到“难以索解”。  
  蒋竹荪又从《齐民要术》中找到许多资料,都可以证明做莼羹是应当用盐豉的。于是他对“未下盐豉”这一句作了新的解释:“其中隐含如下盐豉,将比羊酪更美之意。”  
  又说,“这是所谓文字简奥处。”  
  以上是这一番讨论的纲要。接下去谈谈我的意见。  
  陆机是东吴人,向来为中原人瞧不起。陆机到洛阳,洛阳人士都称之为“吴儿”、“伧父”。王武子拿羊奶来夸傲陆机,问他:“你们江东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它?”陆机回答说:“有千里莼羹,未下盐豉。”  
  莼羹,就是莼菜汤。盐豉,就是盐和酱油,江南的莼菜,盛产于松江的泖湖。古时泖湖极大,有长泖、圆泖、大泖,合称三泖。宋元以后,逐渐被围垦,湖面愈小,青浦的淀山湖,只是泖湖的一角。泖湖,古代称为茆湖。茆,就是莼菜的古名。由此可见莼菜是我们松江的特产名菜,可惜现在它没落了,产量极少。杭州西湖上菜馆供应的所谓“西湖莼菜”,都是萧山湘湖产品。  
  泖湖莼上酒席供应的都是春天采取的嫩叶,称为“春莼”。到了秋天,叶大而老,称为“秋莼”。明清以来,我们松江诗人赋咏的,都是春莼,而两浙诗人所赋咏的,往往用“秋莼”字样,朱竹垞诗集中就有好几首诗词提到“秋莼”。这或许是用张翰“秋风起而思莼鲈”的典故。但这个典故,不能证明江东以秋莼为美味。  
  莼菜汤是一种清香的汤,江南人家做此汤,从来不加盐豉。《齐民要术》和杜甫、梅圣俞诗中所说,都是北方人吃法,大约陆机在洛阳已知道北方人不会吃莼菜,不免有些笑他们外行。王武子以臊腻的羊奶来夸傲中原食物之美,陆机以清淡的莼羹来夸傲江东食物之美,顺便讥笑了北方人不会吃莼菜。所以他回答说:“千里莼羹,未下盐豉。”  
  他的意思是说:下了盐豉,就不能与羊奶比了。  
  现在还有一个“千里”,至今无法讲通。溧阳有千里湖,但没有听说过溧阳莼菜。  
  我怀疑这个“千”字,恐是误字。金山县有一个镇,名为“干巷”,正在泖湖边上(古代),可能在古代,名为“干里”。古地应用“里”字的,后世都改用“镇”、“巷”等字,说不定干巷就是干里,而干里是莼农集中之地,故曰“干里羹”。金山人至今还称泖湖一带地区为“泖里”,或写作“泖里”。有人编过一部《干巷志》,我没有见过,不知书中有无讲到地名的起源。  
  赵璘《因话录》中没有这一条关于“莼羹”的记载,大约梁实秋记错了。我记得这一条见于宋人笔记中,但一时也无从查起。  
  一九九一.十.二十三  
  [附录]  
  《莼羹》一文的补充章锡良  
  施蛰存先生于十月二十三日的《新民晚报》副刊上的《莼羹》中说:“赵璘《因话录》中没有这一条关于‘莼羹’的记载,大约梁实秋记错了。我记得这一条见于宋人笔记中,但一时也无从查起。”  
  施先生不愧为一位严肃的学问家,确是梁实秋先生记错了。经笔者查考,施先生所说见于宋人笔记中,是不错的。在宋代有一部与赵璘的书同名的《因话录》,作者曾三异(字无疑,号云巢),其中有一条云:“莼羹:‘千里莼羹,未下盐豉。’世多以淡煮莼羹,未用盐与豉相调和,非也。盖‘末’字误书为‘未’,‘末下’乃地名,‘千里’亦地名,此二处产此二物耳,其地今属平江郡。”这段文字见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说郛三种》中的涵芬楼的百卷本。另一种的明刻宛委山堂一百二十卷本,文字基本相同。唯最后一句不同:“其地今属江干。”  
  “江干”二字提供了一点信息,即施先生所说,“千里”也许为“干里”之误。在松江县机山东的天马山,又名干山。在金山县东南有干巷镇,一名干溪,旧名干将里,干山也好,干巷也好,均与干将的传说有关。所以《世说新语》中说的“千里莼羹”,极大可能是“干里莼羹”。  
  《说郛三种》中的明刻一百二十卷本的书名作《同话录》。但《中国丛书综录》在著录时,都写作《因话录》,可将赵璘与曾三异的书看作为异书同名。  
  一九九一.十一.三          
花的禅意   
  昨天刚写好一篇《禅学》,对禅和子说了些不敬的话,顺便也提到宋人以禅喻诗,把诗弄得非常玄妙。不过文章目的不在谈诗,因而也没有多说。  
  今天整理书架,偶然找到一本《文史知识》,随手翻开,就看到一篇禅学者赏析王维诗的玄文,正好给我提供了一个例证。  
  文章累累三千字,把王维的一首二十字的五言绝句赏析得禅味甚浓,倒也亏他有此别才。现在我且先抄出开头两段,来赏析他的赏析: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这是王维著名的田园组诗《辋川集》的第十八首。辛夷即木笔树。辛夷坞,因坞中有辛夷花,故名“木末芙蓉花”,由《九歌·云中君》“搴芙蓉兮木末”句点化而来,木末,即树梢;芙蓉花,这里实指辛夷花,因芙蓉与辛夷花色相近,故借以代称。在裴迪的《辋川集》和诗中有“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两句可证。  
  这是第一段,赏析诗的文本。诗题是《辛夷坞》,王维的辋川别墅中的一景。诗是咏芙蓉花的。以芙蓉为名的花有两种:一种是水芙蓉,即荷花。一种是木芙蓉,木本植物,亦称地芙蓉。现在,水芙蓉仍称芙蓉花,用不到加一个木字,因为荷花,除了做诗以外,没有人称之为芙蓉了。“木末芙蓉花”,是点明所咏的是木芙蓉,句法虽然出于屈原《九歌》,却不是“点化”。  
  辛夷坞中,未必只有一种辛夷花。作者明明说是芙蓉花,赏析者硬说它“实指”辛夷花。为什么?理由是“花色相近,故借以代称”。这个理由,这样赏析,能服人吗?  
  我如果做一首咏菊花的诗,能说“东篱黄蜀葵”吗?花色也相近,可以这样代称吗?  
  作者还引裴迪诗,“况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