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许世友外传 作者:陈廷一 >

第14节

许世友外传 作者:陈廷一-第14节

小说: 许世友外传 作者:陈廷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父,有事吗?“许世友止住了脚步,心里打起了鼓。
  ”徒儿,我没有正式接纳你为弟子,你有啥想法呢?“
  ”师父,这叫俺咋说呢?“直率的许世友感到无从说起,”俺有想法,又没有想法。反正俺不怨你,只恨自己。“
  ”哈哈!“严厉的师父居然开怀大笑起来,笑得许世友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大雁高飞还得平地起!三年前,你已经是我心中的弟子。只不过是怕方丈禅师不肯,没有举行仪式。今清晨我已与禅师说妥,接你为徒。这三年权作观察,也叫考验吧!哈哈。“
  许世友激动得眼眶里闪着泪光。
  家有家法,寺有寺规。按照寺院规矩:一个师父接徒不过十。而今老僧高义膝下已有十个徒弟。他还要再接纳许世友为徒,也是他的慧眼识真金。在他看来,许世友尽管年龄最小,排行居末,可他将是十一个弟子中最有出息、最有希望的。高义喜欢他的外憨内秀,早在三年前自己云游大别山时,就看中了他。而且入寺三年,小世友的一言一行,更增加了他培养世友的决心。”师父好当,而高徒难寻!“这是他积一生之经验。许世友绝非凡夫俗子,气质好毅力强,不仅有天赋,而且有抱负,考验三年,心里更有了把握。高义向世友说这些,绝非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感到表明态度的时机已成熟了,他不忍心再耽误孩子了。
  ”多谢师父苦心,俺做梦都盼着这一天呢!“
  ”千锤敲锣,一锤定音。你准备好门生帖,仪式就定在明天清晨禅后。“
  师父接纳弟子必须举行隆重仪式,这是从少林第一届主持跋陀起就定下的规矩:徒儿欲投师学艺,必须写下门生帖呈交师父。师父还要接受徒儿的叩头礼,以示规范。
  转天一早,清晨入古寺,旭日照庙林。老僧高义一改往常,换上了新袈裟,新刮的秃头映着亮光,脸膛红红的,精神矍铄,正襟端坐在千佛殿拱形的几桌前。桌上,摆着一个雕着双龙戏珠的香炉。炉香燃着,烟火缭绕。殿外正门悬着红绸绿绫,乐班和仪式僧站在门旁右侧。高义的十个弟子分列两行,从门口依次跪到老僧的膝下,以显示出师父的尊严。
  霎时间,云板敲响,佛乐高奏。隆重而庄严的纳徒仪式,在一片欢快的礼乐声中正式开始。
  ”今有弟子皈依佛法,受徒开始,鸣炮三响!“站在门口的仪式僧彬彬有礼地喊道。
  炮声三响。许世友精神焕发,一身新装,手持”门生帖“--这帖不仅是他用手写出来的,而且是用心写出来的,在一位老僧师的引领下,跨过殿门槛,步入富丽堂皇的殿内,穿过师兄队列,跪到几桌前,随后三拜。老僧师高义一一还礼。
  这一切完毕后,仪式僧又道:”宣读门生帖。“
  许世友从肥大的袈裟袖中,取出门生帖,展帖诵道:”我情愿皈依佛门,甘拜高义师父门下为徒。小徒学艺中,灭七情绝六欲,安心佛门坐禅习武。如有不轨,为小人类,任师父处罚,也望众位师兄鉴之。“
  高义老僧颔首微笑,显然他对膝下弟子的门生帖的措词是满意的。
  ”最后一项,师父高义收帖授意!“仪式僧又道。
  高义站起,耸了耸肥大的袈裟袖口,绕过佛桌,走至许世友面前,收下门生帖,遂又回到原座。然后,把十个弟子一一向许世友作了介绍。末了道:
  ”豹的风采在表皮,人的成色在心里。老僧授徒,一是注重武技,二是器重武德。‘强身自卫’是我们武院宗旨。再者,少林寺院有句口头禅,叫做‘天天练,日日功;一日不练,百日松’。只望徒儿铭记在心。舍得汗水,休提苦累,天长日久必见真功!“老僧三言两语,干净利索,却发人深思。
  ”弟子世友明白。“许世友再拜。
  ”徒儿,这双筷子有咱寺院里的祖传神功。拿去,从明天开始,用它学夹苍蝇!“老僧高义从袖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一双铁筷子,随手交给了许世友。
  许世友一步上前接过筷子,却面色茫然,心中不解其意。
  ◎苦练出真功
  收徒仪式结束后,许世友回到西和尚院,坐在床前,从袖里拿出那双铁筷子,认真端洋起来。
  这双筷子是粗如粉条般的铁条截成的,上下一般粗,其长度和吃饭筷子一样。只不过这双筷子精光锃亮,熠熠生辉,从而可以推断,它浸透了师父的多少汗水啊!
  这时,一只绿头苍蝇”嗡嗡“地从窗口边飞过来,顺着阳光射进窗口的光束,徐徐飞落在许世友带有汗味的枕头上。许世友心中一动:”俺何不一试!“于是,伸出筷子,轻手轻脚地去夹,谁知苍蝇身子太小,起飞迅速,两根铁筷还没有合拢在一起,那绿头苍蝇便”嗡“的一声飞跑了。
  许世友并不甘心,他见苍蝇飞到了窗台上,三步并作两步,追至窗前。这一次,他的脚步还没有停稳,筷子还没有伸出,那苍蝇又”嗡“叫着飞到了窗外。许世友破窗而出,追到一棵树下。他性子有点急,一夹又是一次失败。最后,气得他动了武,拂袖打死了另一只绿头蝇。
  许世友收起筷子,快快回到屋里,躺在床上,自己和自己生起了闷气。面对铁筷,他不解师父为何要让他练这一招?想着想着,随手甩掉了筷子。赶巧落在师父刚迈进门槛的脚面上。
  原来,师父高义在授筷时已看出了他的心思,跟脚来到了他的住室,正赶上许世友要夹苍蝇,师父退了回去。此时,他又看到世友闷闷不乐地躺在床上,便迈步进到了屋里。
  师父见筷子落在了自己的脚面上,躬身捡起,哈哈笑道:”徒儿,为难你啦。“
  许世友见是师父进屋,立即跳到床下,脸”腾“地红了。
  ”师父,俺。“
  ”刚才我都看到了,看来你还不理解这筷子的分量。“接着师父讲起一段令他神往的故事。
  相传北宋徽宗年间,少林寺有个小和尚名叫觉敏,他跟师父妙贵学筷功,整整学了三年。第四年师父喊他,说是汴京”罗汉炉“家,给少林寺打了十把方天戟。方丈吩咐,由他去取。觉敏走的时候,身上没携带什么武器,只带了一双练了三年的铁筷子。
  觉敏从少林寺赴汴京,路过”虎牢关“的时候,正遇上金兵围关,关内被困的是宋朝将领程魁的人马,已经被围了七天七夜。觉敏过去在汴京讨饭的时候,在严冬里程魁曾施舍衣服给他。于是,他决心进关去见见这位恩人。
  觉敏进关一看,官兵几乎是粮尽弹绝,有仓无粮,有弓少箭。他拜见程魁的时候,谈起战况,表示愿助程魁一臂之力。程魁见他是个小和尚,摇摇头,长叹一口气,说:”外面敌兵如虎,关内少粮缺箭,我们有枪有刀都用不上,你手无寸铁能提供什么帮助?“
  旁边的卫士们也讲:”敌人弓箭凶狠,寨垛上不敢站人。关寨上人若一露头颅,敌人箭如飞蝗,嗖嗖射上来,十战九败,你歇歇吧!我们只有靠援兵来救了。“
  觉敏向程魁再三请求,要到关寨上看看敌人阵势如何,程魁不依。觉敏决心已下,最后说出死而无怨的话,程魁才勉强答应他去观看阵势,但必须换上官兵衣服,不然,让敌人看见一个小和尚把关,太失大宋锐气。
  觉敏按照程魁的话,换上官兵服装,什么武器也没带,只拿着一双铁筷子。登关的时候,程魁吩咐四个卫士护送,如果敌人射箭,要迅速把觉敏拉下关来。
  觉敏走向虎牢关寨,刚刚站到寨垛口,还没顾上往下眺望,金兵的飞箭就嗖嗖射上关来。觉敏举起铁筷子像夹苍蝇一样,”叭!叭!叭!“支支箭都被他夹住,放在寨上。不到一个时辰,寨上收到两大堆锐箭。卫士们把这个喜讯报给程魁。程魁起初不大相信,决心登上关寨去看看,当他亲眼见到觉敏接箭如夹菜豆一般,拍起双手为觉敏喝彩。
  等金兵鸣锣收兵以后,程魁与官兵们摆上酒席,为觉敏庆功。吃饭中,觉敏提议金兵很骄傲,可以乘机再接他们一次箭。士兵们却觉得敌人太刁,如若觉敏这样打扮再次上阵,怕敌人识破停弓不再射箭。觉敏和士兵们商量,共同出了个主意,由他饰成个大姑娘上阵,惹敌生气,还会捞到一批利箭。
  确实如此,金兵看见一个穿红挂绿的女流之辈,在关寨上扭摆行走,立刻击鼓射箭。觉敏仍旧拿出铁筷子,”叭叭叭“一支支的利箭都接了过来。他上面接,士兵们下面搬,直到金兵鸣锣收兵。除去残箭,这次共收利箭万余支。
  第三次敌人又击鼓攻寨了。觉敏穿上自己的灰布僧衣,一手拿着铁筷子,一手拿着佛珠,坐在关上,若无其事的在喃喃念佛。金兵一见是个秃和尚摆弄他们,眼都气红了,鼓擂得更响,箭发得更多,如飞蝗似雨点,左、中、右三方,一齐向他射来。觉敏呢,一边口念佛经,一边执筷接箭。从日出开始,直到日过午时,金兵才停止射击。这一次比前两次得箭还多。程魁见觉敏的武艺高强,留觉敏做了大将。
  许世友听到这里恍然大悟。恰在这时,一只芝麻粒大小的幼蝇飞进屋来,在师父的头顶盘旋着。
  ”这只幼蝇能否夹到?“师父指着幼蝇向许世友问道。
  许世友回答说:”甭说这么小的幼蝇,就是比这大得多的绿头苍蝇,俺也夹不住。“
  ”看蝇!“师父提醒世友。话声完筷子到,只见幼蝇已夹到了筷头上,正扑拉着翅膀。
  ”神功!“许世友瞠目结舌,摸了摸自己的大脑勺,无限钦佩师父道:”你这一招真叫绝!俺还没有看清是咋回事儿就夹住了。“
  ”常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僧凝目望着许世友,面目庄重,”超不过师父的徒弟是不会有多大出息的。“
  许世友展眉不语。
  ”你小小年纪,身单力薄,应该先练灵巧,再练桩功拳手,这是老僧特意为你安排的。“
  许世友心中豁然开朗,立即跪下说:”多谢师父苦心栽培!“
  ”明白了就好。“师父把筷子交给世友,说道,”快去练习吧!要知道,筷只表其力,心才达其意。只有心专、意到、筷到,出筷才快,才有透力。要记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满足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是练不好任何功的。“
  从这一天起,许世友开始了他最不寻常的艰苦训练。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他以师父高义为楷模,将父辈及所有他能记得的古今武林名僧的精神和品格铭刻在心,并经常默默以此自勉。
  每天凌晨,是练功的最佳时机。他总是三更起床,悄悄地溜到院里,开始练手功。他来到一口满蓄清水的大缸前,挽好袖管,伸手去抓扣在水面上的光葫芦瓢。那光葫芦既圆且大,既滑且重,没有足够的力气是不行的。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不抓够一千次是不能停歇的。然后转过身来,随着东方旭日的冉冉升起,面壁而立,拿着筷子,对着墙壁上的模拟”苍蝇“去夹。夹啊夹,夹个不停,汗水涔涔。他对自己要求,不夹到一万次是不能停歇的。太阳出来后,吃过早斋,他又改模拟练习为追踪练习,随着苍蝇从垃圾堆里飞出,他勤快得像只蜜蜂,每天不夹够一千只活苍蝇,是誓不罢休的。每过一个月又逐次加码。这样坚持下去,年复一年。有多少次,许世友在终日的苦练中拚搏,耗尽了全部力量,练完后竟连回到几步之外的和尚院的力气都没有了,不得不由师兄们把他扶回屋去。也不知有多少次,由于狠练掌指功夫,求胜过切,手指红肿得如同棒槌一般,拿不住饭碗。尽管如此,每当他精疲力竭时,仿佛看到师父高义那犀利的、意味深长的、又饱含期待的目光,总像有一股神奇的力量,驱使着他挣扎着爬起来,继续以数倍于前的坚毅精神和力量,重复着那看起来是枯燥的单一动作。有时候,他口吐白沫,呼吸急促。也深感练功的艰苦,但心中又同时充满着一种无可比拟的幸福。因为战胜通往成功路上的任何一个障碍,都是向着自己追求的目标跃进了一步。
  在这段日子里,师父高义眼见许世友脸庞消瘦、食不甘味,本来就深陷的眼窝更深陷了。他暗暗地赞叹这刚烈弟子的非凡意志。是意志战胜了磨难,又是磨难培养了意志。正是这种非凡的意志支撑着许世友,铸成了他特有和典型的性格,使他不达目的,死不罢休。在那常人难以经得起的考验面前,师父高义有时心中也升起几分怜悯和同情,可是作为一代名师的他深深感到:”纵观一生之经验,怜悯是武林之大忌。“为培养高徒,他没有把怜悯之情付之于教学之中。正是他对许世友爱之甚深,所以也就教之甚严。这种严教若换在其他弟子身上,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