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四卷 命运的关键 >

第1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四卷 命运的关键-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万沈 译 
 

第四卷序 命运的关键 

目 录

志谢 
序言 
上部 日本的猛攻(1942年1月——7月)
第01章 大洋洲方面的忧虑 
第02章 沙漠上的挫折  
第03章 马来亚的惩罚 
第04章 信任投票  
第05章 内阁的变动 
第06章 新加坡的沦陷  
第07章 潜艇的乐园 
第08章 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失守  
第09章 进犯缅甸 
第10章 锡兰和孟加拉湾 
第11章 缺少船舶的致命难题  
第12章 印度:克里普斯调查团  
第13章 马达加斯加 
第14章 美国海战胜利①珊瑚海和中途岛
第15章 北极护航运输船队 
第16章 空中攻势  
第17章 马耳他岛与沙漠 
第18章 “立即开辟第二战场!”  
第19章 莫洛托夫的访问  
第20章 战略的自然选择  
第21章 隆美尔的进攻 
第22章 第二次访问华盛顿  
第23章 不信任投票 
下部 挽回非洲局势(1942年8月——1943年5月)
第24章 第八集团军陷入绝境 
第25章 “火炬”作战计划的决定  
第26章 我的开罗之行。改组司令部 
第27章 莫斯科第一次会议 
第28章 莫斯科建立了联系 
第29章 回到开罗  
第30章 “火炬”作战计划的最后形成 
第31章 不安和紧张  
第32章 苏联的“谢谢你” 
第33章 阿拉曼战役  
第34章 火炬点燃起来了 
第35章 达尔朗插曲  
第36章 胜利带来的种种问题 
第37章 我们需要会晤  
第38章 卡萨布兰卡会议 
第39章 阿达纳与的黎波里 
第40章 回国后的困境 
第41章 俄国与西方盟国  
第42章 突尼斯的胜利 
第43章 第三次访问华盛顿  
第44章 战争与和平的各种问题 
第45章 向意大利进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一)  
附录(3)(二)  
附录(3)(三) 
附录(3)(四) 
附录(3)(五)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第四卷序 命运的关键

  上部 日本的猛攻 
  (1942年1月——7月) 
  德国占领了苏联西部广大地区,日本又暂时成了太平洋的主人,它们的攻势还没有越过顶峰,同盟国还需历尽重重的困难和挫折:印度支那、马来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太平洋的辽阔海域都沦入敌手;在北非,“沙漠之狐”隆美尔又大败英军并连续追击三百英里,使英军苦心经营所积累的武器辎重丧失殆尽。 
  美国在珊瑚海和中途岛海战中的巨大胜利扭转了太平洋上的局势。 
  下部 挽回非洲局势 
  (1942年8月——1943年5月) 
  8月,丘吉尔去莫斯科与斯大林会晤,斯大林要求英美早日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罗斯福派艾森豪威尔担任美国远征军总司令,开始向北非运送军队。 
  苏联和流亡在伦敦的波兰政府的关系破裂,因为波兰政府要求调查“卡廷事件”。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939年9月,当苏军与德军东西夹击波兰时,许多波兰军人宁愿向苏军投降,这批战俘有14500名之多,其中8000名是军官,他们被囚禁在斯摩棱斯克地区的三个集中营里。1940年4月以后,就再也听不到他们的消息了。德军进攻苏联,占领这一地区后,在卡廷森林发现一个掩埋着一万多人的大坟坑,便指责苏联杀害了这批波兰战俘,而苏联则反控德国,说这桩罪行是纳粹干的。丘吉尔写道:“究竟相信哪一种说法,似乎得看信仰什么了。”① 
  ①1990年4月13日,苏联塔斯社声明:根据苏联内务部档案,卡廷大屠杀系苏联所为。 
  希特勒的副手赫斯单人驾机飞到英国的事件使斯大林怀疑英国可能在和德国进行着幕后交易,但事实证明,这种怀疑是没有根据的。 
  盟军经过苦战终于又赢得了两次胜利:1942年11月英、美军队在北非阿拉曼战役中大败德军,丘吉尔称之为“战争由失败到胜利的转折点”,因为,在此役之前,英军战无不败,在此役之后,英军战无不胜。1943年2月,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也大败德军,成为苏德战场上的转折点。 






志谢

  我应再次向协助我完成前几卷的各位友好致谢;他们是: 
  陆军中将亨利·波纳尔爵士、艾伦海军准将、迪金上校、爱德华·马什爵士、丹尼斯·凯利先生和伍德先生。对于审阅过原稿并提出意见的许多其他人士,我也表示谢意。 
  伊斯梅勋爵以及我的其他朋友曾继续给予我帮助。 
  承蒙英王陛下政府准予复制某些官方文件的本文,此类文件的王家版权法定属于英王陛下政府文书局局长所有,特此致谢。遵照英王陛下政府的要求,为了保密起见,本卷中所刊载的某些电文,曾由我根据原意加以改写。这些更动,并未改变其原有的意义或实质。 
  美国海军预备队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上校所著关于海军战斗的一些书籍,清楚地表现了美国舰队的战斗行动; 
  在此,我要对他表示谢意。 
  罗斯福财物保管理事会允许在本卷中引用总统的一些电文,还有其他友好同意发表其私人信件、均一并致谢。






序言

  在《风云紧急》、《最光辉的时刻》和《伟大的同盟》各卷中,我已就我所了解的情况对下列事件予以描述: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事件,纳粹德国对欧洲的征服,以及英国孤军进行不屈不挠的抵抗,直至德国进攻俄国和日本的猛攻使苏联和美国成为我们的盟国时为止。 
  岁暮年初,我和罗斯福总统在我们的海陆军顾问的支持之下,于华盛顿宣布了伟大的同盟,并且规定了未来进行战争的主要战略。我们现在又必须面临日本的猛攻了。 
  这就是我在1942年1月17日在普利茅斯降落时的情况;本卷的故事也就从这儿开始。 
  再一次说明一下,书中的内容是按照因兼任国防大臣而在军事上负有特殊责任的英国首相的看法来写的。我又依据我一系列的指令、电报和备忘录,而这些材料对于当时起草的时刻具有重大意义和关系,此刻我也写不出更好的词句了。 
  这些原始文件是在事情临头时由我口授的。当时写的文章既出于我自己的手,但愿对我作出论断时即以此为据。全部谜我已揭晓出来了,放一阵马后炮,那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我必须把这件事留给历史家们,他们在适当的时期,一定能够把考虑成熟的判断宣布出来。 
  我把这一卷称之为《命运的关键》,因为,我们从此摆脱了源源而来的灾难,转到接连不断的胜利。在最初的六个月里,诸事不吉;在最后六个月中,就凡事顺利了,而且,这一可喜的转变继续到斗争的结束。 
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于肯特郡,韦斯特汉, 
恰特韦尔庄园 
1951年1月1日 






第一章 大洋洲方面的忧虑

  战争的新形势——最后胜利的保证——英美在太平洋的孤立无援——日本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可能发生的冲突——我同柯廷先生的来往电讯——他对罗斯福总统的呼吁——鲍登先生关于新加坡危急情况的报告——柯廷先生发表在《墨尔本先驱报》上的文章——我负起分配我国物资的全责——1月3日我给柯廷先生的答复——1月14日的答复——第一护航队安抵新加坡——1月17日对新西兰的解释——柯廷先生1月18日来电和我的复电——总的观察——澳大利亚情况——太平洋战争委员会在伦敦和华盛顿开始执行任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个新的一年——1942年——以完全不同的形势展现在英国的面前了,我们不再孤立无援;在我们的身旁站着两个强大的盟国。尽管是出于不同的原因,俄国和美国都已同英帝国紧密合作,坚定不移地战斗到底。这种联合已使最后胜利确定无疑,除非它在某种压力下分崩离析,除非德国人手里出现了崭新的武器。事实上,交战国双方都在似饥若渴地摸索着,企图掌握一种新的作战武器。正如后来事实所表明的,原子弹的秘密注定要落到我们已经占了上风的盟国的掌握中来。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场可怕的血腥的战斗。我们无法预料这场血战的发展进程,但对于结局却是完全有把握的。 
  这时,“伟大的同盟”不得不面对日本所发动的进攻。这次进攻是经过长期准备的;英美两国的前线——如果可以称之为英美前线的话——成了残酷而猛烈的攻击对象。任何时候都无法设想日本能战胜美国;但是在菲律宾群岛和其他岛屿,在太平洋,美国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英国和不幸的荷兰则在东南亚蒙受损失。当时俄国正在和德国主力进行你死我活的搏斗,日本所发动的进攻给俄国带来的损失,只不过是本来英美用于援助它的力量和物资现在则转用在其他地方而已。英美两国还得遭受长期的惨败。这些惨败虽不足以影响最后的结局,但对两国人民来说,却是难以忍受的。英国由于力量被钳制在他处,因而简直没有招架的余地,至于美国,虽然资源无穷,但还仅仅在开始组织的阶段,因而也有穷于应付之感。对我们英伦三岛的人们来说,一切事情似乎都每况愈下,但是仔细想想,我们便知道,战争是赢定了的。 
※        ※         ※ 
  尽管有新的负担落在我们肩上,但英国本土却没有增加新的危险。恰恰相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突然之间倒感到自己成了战争的最前线。他们发现自身可能成为直接被侵犯的对象。战争不再意味着远涉重洋,运送人力物力去支援危难中的祖国。这个新的敌人可以直捣澳洲本上。澳洲大陆的漫长的海岸线是无法防御的。而他们所有的大城市又都在沿海一带。他们仅有的训练有素的四个义勇师、新西兰师以及他们的最优秀的军官,都远在大洋彼岸。太平洋的海军控制权,转瞬之间就落到日本手中了,而且不知要落多久。澳大利亚的空军简直等于不存在。惶恐不安的气氛席卷了澳大利亚,他们的内阁只一心一意考虑自身的事务;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又怎能引以为奇呢? 
  值此危急之秋,值此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成员及其专业顾问们也似乎感到澳大利亚联邦已濒临毁灭之际,他们还不和衷共济,共赴时艰,这一事实将永远被看作是值得惊异的。然而他们的党力量不强且态度僵硬,以致地方主义的政治牢不可破地主宰着一切。工党政府以两席的多数垄断了全部行政权,甚至连保卫本土的征兵措施都遭到了禁止。这些派性的决策是不符合澳大利亚的民族精神的,而且使得我们的任务更加艰巨了。我们的任务是既要尽可能为他们的安全提供保障,又要在全球战略上保持真正的平衡。 
  这卷书的黯淡无光的记载,必须从我和澳大利亚总理柯廷先生的通信开始。我们就调遣驻防在托卜鲁克的澳洲军队所进行的商谈是不愉快的。后来战局好转,他到英国来,我们大家对他都有了很深刻的认识,这位杰出不凡的澳洲人士受到了普遍的尊敬和爱戴。我个人和他也建立了友谊。不幸他中道溘逝,死非其时,我们的友谊也从此中断了。不过,在这个时候,各方面的压力非常大,我过分注意我们在看法上无法取得一致的许多严重的分歧。我对于在拍给他的电报中所流露出的任何急躁情绪,是深表遗憾的。 
  当我在华盛顿的时候,柯廷和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伊瓦特博士,通过他们驻华盛顿的代表凯西先生给我发来一系列函电。柯廷先生也向罗斯福总统发出下列电报: 
1941年12月26日 
  1.值此严重关头,我愿乘二位为推进我们的共同事业进行会商之时,一陈己见。 
  2.我已就俄国问题致电丘吉尔先生。我认为这一问题,与对日作战有重大关系,深望二位在会商期间予以考虑。 
  3.兹就一项更迫切事件略申我见。 
  4.根据一切报告,事态非常明显,日本人已控制北马来亚的天空和海洋。驻防该地的少数英国军队只有一个澳洲师,因而我们已派遣一个空军中队前往马来亚,两个空军中队前往荷属东印度。陆军必须有空军的支持,否则势将重蹈希腊和克里特岛的覆辙,而新加坡亦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5.新加坡的沦陷将意味着菲律宾群岛的孤立,荷属东印度的沦陷,以及企图围困一切其他基地。这也必然会在这一区域内切断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交通。 
  6.这种挫折对于美国和我们的利益都将导致同样严重的后果。 
  7.联合王国决定派往马来亚的增援,在我们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