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年轮-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像大仲马《安东尼》等作品中的当今人物,郁闷而多幻想,热情汹涌,喜欢
参加政治,喜欢反抗,又是人道主义者,又是改革家,很容易得肺病,神气老是
痛苦不堪,穿着颜色刺激的背心……要等那一代过去以后,这些思想感情才会消
失。往下第三层的特征,可以存在于一个完全的历史时期,虽经剧烈的摩擦与破
坏还是岿然不动,比如说古典时代的法国人的习俗:礼貌周到,殷勤体贴,应付
人的手段很高明,说话很漂亮,多少以凡尔赛的侍臣为榜样,谈吐和举动都守着
君主时代的规矩。这个特征附带或引申出一大堆主义和思想感情,宗教、政治、
哲学、爱情、家庭,都留着主要特征的痕迹。但这无论如何顽固,也仍然是要消
灭的。比这些观念和习俗更难被时间铲除的,是民族的某些本能和才具,如他们
身上的某些哲学与社会倾向,某些对道德的看法,对自然的了解,表达思想的某
种方式。要改变这个层次的特征,有时得靠异族的侵入:彻底的征服,种族的杂
交,至少也得改变地理环境,迁移他乡,受新的水土慢慢的感染,总之要使精神
气质与肉体结构一齐改变才行。丹纳几乎是个“地理环境决定论”者,其见解不
需要被我们完全赞成,但他至少从某一侧面帮助我们领悟到了所谓文化的层次。
作家们写住房问题,写过很多牢骚和激动,目光开始投向更深的层次,希望
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
谜。他们很容易首先注意到乡土。乡土是城市的过去,是民族历史的博物馆。哪
怕是农舍的一梁一栋、一檐一桷,都可能有汉魏或唐宋的投影。而城市呢,上海
除了一角城隍庙,北京除了一片宫墙,那些林立的高楼、宽阔的沥青路、五彩的
霓虹灯,南北一样,多少有点缺乏个性;而且历史短暂,太容易变换。于是,一
些表现城市生活的作家,如王安忆、陈建功等,想写出更多的中国“味”,便常
常让笔触越过这表层文化,深入到胡同、里弄、四合院和小阁楼里。有人说这是
“写城市里的乡村”。我们不必说这是最好的办法,但我们至少可以指出这是凝
聚历史和现实、扩展文化纵深感的手段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乡土中所凝结的传统文化,更多地属于不规范之列。俚语,
野史,传说,笑料,民歌,神怪故事,习惯风俗,性爱方式等,其中大部分鲜见
于经典,不入正宗,更多地显示出生命的自然面貌。它们有时可以被纳入规范,
被经典加以肯定,像浙江南戏所经历的过程一样。反过来,有些规范的文化也可
能由于某种原因,从经典上消逝而流入乡野,默默潜藏,默默演化。像楚辞中有
的风采,现在还闪烁于湘西的穷乡僻壤。这一切,像巨大无比、暧昧不明、炽热
翻腾的大地深层,潜伏在地壳之下,承托着地壳——我们的规范文化。在一定的
时候,规范的东西总是绝处逢生,依靠对不规范的东西进行批判地吸收,来获得
营养,获得更新再生的契机。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前鉴。因此,从某种
意义上说,不是地壳而是地下的岩浆,更值得作家们注意。
这丝毫不意味着闭关自守,不是反对文化的对外开放,相反,只有找到异己
的参照系,吸收和消化异己的因素,才能认清和充实自己。但有一点似应指出,
我们读外国文学,多是读翻译作品,而被译的多是外国的经典作品、流行作品或
获奖作品,即已入规范的东西。从人家的规范中来寻找自己的规范,模仿翻译作
品来建立一个中国的“外国文学流派”,想必前景黯淡。
外国优秀作家与某民族传统文化的复杂联系,我们对此缺乏材料以作描述。
但至少可以指出,他们是有脉可承的。比方说,美国的“黑色幽默”与美国人的
幽默传统和牛仔趣味,与卓别林、马克。吐温、欧。亨利等是否有关呢?拉美的
“魔幻现实主义”,与拉美光怪陆离的神话、寓言、传说、占卜迷信等文化现象
是否有关呢?萨特、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小说和哲理戏剧,与欧洲大陆的思辨传
统,甚至与旧时的经院哲学是否有关呢?日本的川端康成“新感觉派”,与佛教
禅宗文化,与东方士大夫的闲适虚净传统是否有关呢?希腊诗人埃利蒂斯与希腊
神话传说遗产的联系就更明显了。他的《俊杰》组诗甚至直接采用了拜占庭举行
圣餐的形式,散文与韵文交替使用,参与了从荷马到当代整个希腊诗歌传统的创
造。
另一个可以参照的例子来自艺术界。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中写了一个画家,
属现代派,但他真诚地推崇提香等古典派画家,很少提及现代派的同志。他后来
逃离了繁华都市,到土著野民所在的丛林里,长年隐没,含辛茹苦,最终在原始
文化中找到了现代艺术的支点,创造了杰作。这就是后来横空出世的高更。
“五四”以后,中国文学向外国学习,学西洋的、东洋的、俄国和苏联的;
也曾向外国关门,夜郎自大地把一切洋货都封禁焚烧。结果带来民族文化的毁灭,
还有民族自信心的低落——且看现在从外汇券到外国的香水,都在某些人那里成
了时髦。但在这种彻底的清算和批判之中,萎缩和毁灭之中,中国文化也就能涅
再生了。西方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对东方文明寄予厚望。他认为西方基督教文明
已经衰落,而古老沉睡着的东方文明,可能在外来文明的“挑战”之下,隐退后
而得“复出”,光照整个地球。我们暂时不必追究汤氏的话是真知还是臆测,有
意味的是,西方很多学者都抱有类似的观念。科学界的笛卡尔、莱布尼兹、爱因
斯坦、海森堡等,文学界的托尔斯泰、萨特、博尔赫斯等,都极有兴趣于东方文
化。传说张大千去找毕加索学画,毕加索也说:你到巴黎来做什么?巴黎有什么
艺术?在你们东方,在非洲,才会有艺术。……这一切都是偶然的巧合吗?在这
些人注视着的长江、黄河两岸,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
这里正在出现轰轰烈烈的改革和建设,在向西方“拿来”一切我们可用的科
学和技术等,正在走向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但阴阳相生,得失相成,新旧相因。
万端变化中,中国还是中国,尤其是在文学艺术方面,在民族的深层精神和文化
特质方面,我们有民族的自我。我们的责任是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来重铸和镀
亮这种自我。
这是我们的安慰和希望。
在前不久一次座谈会上,我遇到了《棋王》的作者阿城,发现他对中国的民
俗、字画、医道诸方面都颇有知识。他在会上谈了对苗族服装的精辟见解,最后
说:“一个民族自己的过去,是很容易被忘记的,也是不那么容易被忘记的。”
他说完这句话之后,大家都沉默了,我也沉默了。
◎最初发表于1985年《作家》,后收入随笔集《面对空阔而无限的世界》,
曾获《作家》理论奖,已译成英文、法文、意文等。
/* 7 */ 第一部分米兰。昆德拉之轻(1 )
昆德拉怀疑的目光对东西方人世百态一一扫描,于是,他让萨宾娜冲着德国
反共青年们愤怒地喊出:“我不是反对共产主义,我是反对媚俗!”
反对媚俗而又无法根除媚俗,无法选择的历史又正在被确定地选择。这是废
话白说还是大辩难言?昆德拉像为数并不很多的某些作家一样,以小说作不说之
说,哑默中含有严酷的真理,雄辩中伏有美丽的谎言。
文学界这些年曾有很多“热”,后来不知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开始,又有了
隐隐的东欧文学热。一次,一位大作家非常严肃地问我和几位朋友,你们为什么
不关心一下东欧?东欧人的诺贝尔奖比拉美拿得多,这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位作
家大概没有把诺贝尔文学奖作为判别文学高下的标尺,他担心青年作者视野褊狭
的好心也是显而易见的。我打听东欧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作品,出乎意料之外,这
位大作家与我们一样也未读过任何一部东欧当代的小说,甚至连东欧当代作家的
姓名也举不出一二。既然如此,又怎么能谈论“反映”“问题”一类?还居然
“为什么”起来?
有些谈话总是使人为难。一见面,比试着亮学问,甚至是新闻化了的学问,
好像打扑克,一把把牌甩出来都威猛骇人,语不惊人死不休,人人都显得手里绝
无方块三之类的臭牌,非把对方压下一头不可。这种无谓的挑战和征服在一些时
髦的场合并不少见。
有服装热,家具热,当然也会有某种文学热。“热”未见得都是坏事。但我
希望东欧文学热早日不再成为那种不见作品的沙龙空谈。
东欧文学对中国作者和读者来说也不算太陌生。鲁迅和周作人两先生译述的
《域外小说集》早就介绍过一些东欧作家,给了他们不低的地位。裴多菲、显克
微支、密茨凯维支等东欧作家,也早已进入了中国读者的书架。一九八四年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的捷克诗人塞浮特,其部分诗作也已经或正在译为中文。
卡夫卡大概不算东欧作家。但人们没有忘记他的出生地在捷克布拉格的犹太
区。
东欧位于西欧与苏俄之间,是连接两大文化的结合部。那里的作家东望十月
革命的故乡彼得堡,西望现代艺术的大本营巴黎,经受着激烈而复杂的双向文化
冲击。同中国人民一样,他们也经历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道路,面临着对今后
历史走向的严峻选择。那么,同样正处在文化震荡和改革热潮中的中国作者和读
者,有理由忽视东欧文学吗?
我们对东欧文学毕竟介绍得不太多。个中缘由,东欧语言大都是些小语种,
有关专家缺乏,译介起来并非易事。其实还得再加上有些人文学上“大国崇拜”
和“富国崇拜”的短见,总以为时装与文学比翼,金钞并小说齐飞。
北美读者盛赞南美文学,而伯尔死后,国际文学界普遍认为东德的戏剧小说
都强过西德。可见时装金钞与文学并不是绝对相关的。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的名字我曾有所闻,直到去年在北京,我
才从一位朋友那里借到了他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访美期间,正是这本书在美国和欧洲大走其红热潮未退的时期,无
论先锋派或传统派,大部分美国同行对此书颇为推崇。《新闻周刊》曾载文认为
:“昆德拉把哲理小说提高到了梦态抒情和感情浓烈的一个新水平。”《华盛顿
邮报》载文认为:“昆德拉是欧美最杰出和始终最为有趣的小说家之一。”《华
盛顿时报》载文认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昆德拉藉此奠定了他世界上最伟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此外,《纽约客》、《
纽约时报》等权威性报刊也连篇累牍地发表书评给予激赏。有位美国学者甚至感
叹:美国近年来没有什么好的文学,将来文学的曙光可能出现在南美、东欧,还
有非洲和中国。
自后现代主义时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文学四分五裂,没有主潮成为了主潮。
而昆德拉这部小说几乎获得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好评,自然不是一例多见的现象。
一位来自弱小民族的作家,是什么使欧美这些作家和书评家如此兴奋呢?
我们还得先了解一下昆德拉其人。他一九二九年生于捷克,青年时期当过工
人,爵士乐手,最后致力于文学与电影。在布拉格艺术学院当教授期间,带领学
生倡导了捷克的电影新潮。一九六八年苏联坦克占领了布拉格之后,曾经是共产
党员的昆德拉,终于遭到了作品被查禁的厄运。一九七五年他移居法国,由于他
文学声誉日增,后来法国总统特授他法国公民权。他多次获得各种国际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可笑的爱》(一九六八年以前),长篇小说《笑话》
(一九六八年),《生活在他方》(一九七三年),《欢送会》(一九七六年),
《笑忘录》(一九七六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九八四年)。
他移居法国以后的小说,首先都是以法文译本面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多
国文字。显然,如果这二十多国文字中不包括中文,那么对于中国的研究者和读
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值得遗憾的缺失。
/* 8 */ 第一部分米兰。昆德拉之轻(2 )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