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天若有情 >

第14节

天若有情-第14节

小说: 天若有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聚精会神时放在餐台上的手,用了用力。
    “你代表蓝天!”她说。
    许华君全神贯注。
    她的手指开始在他手背上敲:“你代表蓝天!所以你必须学会做一个高尚的人。
举止要得体,言谈要有教养。你要能吸引住每一个客户,并吸引住整个消费者群中
的女人。叫她们相信你的产品,喜爱你的服装、饮品、儿童玩具,爱上你的电脑,
对蓝天的一切着迷。我创立蓝天以后从未在任何情况下败下阵来,希望你将这发扬
光大,使之更上一层楼。”叶又晴又一次用力握了握他的手,“更重要的是,你就
是蓝天。”她说这话时握住他的手分外用力,以至叫许华君十分尴尬。
    她继续说:“你要使本来十分挑剔的申城人买你的账,记住,我注资给你,白
花花的银子丢出去,不能连个响儿都没有。”
    许华君的耳边突然有个声音爆开来:“我养你十四年不能白养……”
    他觉得身子惶惶地支撑不住,真不可置信,九年前养母淫荡的笑声留在他心里、
脑子里,一旦遇到刺激,它们便在他耳朵里。
    心脏里跳着叫着。许华君不知所措地碰翻了酒杯。
    叶又晴招来服务员,许华君盯着眼看服务员收起地上的酒杯,一时不知说什么
好。
    叶又晴轻快地告诉他:“别慌嘛,谁也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
    路是一步步走的。“
    “我……懂了”
    他们相视而笑。
    “我原本计划明天走,就是刚才我还想着这个问题。不过,现在我决定后天走。
明天我在这儿设一个晚宴,把你正式介绍给工商界同仁,还有一些朋友。”
    许华君又吃一惊。
    “还有,明早申行一开门,我带你立即去谈一笔贷款。”
    许华君不得不问:“新城拍卖两块土地的事不是定在下星期二吗?你不赶回去
处理那件事啦?”
    “我只多留一天,后天一早乘七点钟飞机走。”
    “会不会……”
    “不用担心。”叶又晴神情间充满自信:“那两块土地中必有一块是蓝天的,
这你不用担心。今后你为蓝天工作,就记住我们无往而不胜,不要有丝毫疑问,这
样你做事就信心百倍了。”
    她转过头对走过来的一位领班问:“你们何经理在吗?”
    “在。”
    “把他给我请来。”
    当国泰饭店中餐厅经理何友波站在叶又暗面前时,许华君听见她问:“我明晚
在这儿没个大型晚宴有问题吗?”
    “没问题。”
    “这次晚宴一定要搞得盛大,鲜花,好酒,名案,乐队要最好的。”
    “是的。”
    叶又晴强调:“我不在乎花几个钱,我们得到的帮助绝不止这个数,再加上他
们都是社会名流和政府……此外我请了几位外宾,他们是……”
    何经理连忙说:“叶总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晚宴上许华君紧张得受不了,他非常想逃出这个地方,就在月夜里消失得了。
可他走不动路,说什么也抬不起腿来。
    一切都叫叶又晴神话了。
    他想:我这该不是做梦吧?这时,叶又晴通知他到客厅前的门厅去迎接客人。
    申行的行长携妻子来了,这是许华君求之不得的,他知道今后三天两头要同这
号人打交道。申城第一家蓝天集团的饭店还要仰仗中行的贷款。
    他急步走上前说:“陈行长,感谢您的光临!”“陈太太,感谢您的光临!”
    陈行长握住他的手,用了用力:“年轻人,找们一早的协议希望尽快实施。”
说完他看了一眼自己的妻子:“第一次见我的太太吧?”他说她叫罗娜,在市税务
局工作。
    “陈太太。”许华君热情地说:“希望您能参加我们蓝天服装公司的时装展示
会。”
    罗娜温婉随和地笑着,“太好了!我喜欢你们蓝天的服装。‘”到时我会提前
把票给您送去。“许华君诚恳得不能再诚恳了,足以感动上帝。
    “那先谢谢你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她又定睛向许华君望去,“你很年轻!”
她赞叹道:“我看你们会一举成功,”
    “谢谢!”
    这时陈行长在妻子耳畔说:“副市长来了!”他们三人一同向叶又晴站的那个
方向望去……
    许华君心内思忖:我会成功的。
    在晚宴结束后,叶又晴和许华君一同乘电梯向自己住的房间走去时,许华君的
心还在剧烈跳动。
    这是一个多么不寻常的夜晚呀!
    其实还有更不寻常的事情等着他呢。他们两个道别后各自打开自己房间的门,
这时叶又晴的声音传来:“许华君,我明天一早坐飞机走,你不用送了。”
    “叶总,我要送……”
    “还是免了吧!”叶又晴意味深长地看着他,“还有……”
    许华君等着她的下文。
    想不到她说:“我要你记住,不是你一个人被父母遗弃。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我,
我也是弃儿。”然后,她平静地说:“晚安。”

    
    



 
                                第五章

    申城位于中国绵长的海岸线上,耸立在横贯东西的长江尽头。它的地理条件独
厚,是自古以来的百货集散之地。爱华西路是申城最繁华的黄金地带,这里有国际
饭店,大型商场,各种各样的烧食餐馆,影院戏院。真正使它变得十分耀眼的是近
年来,街上相继出现了不少公司,大广告牌,喧闹夜晚的夜总会、歌舞厅和幽静的
咖啡室。
    许华君在申城爱华西路40号蓝天电脑公司中的一间小房子里落了脚。他要熟悉
申城人的语言,行为举止,生活习惯,更主要的是,叶又晴给他戴的这项总监帽子
很沉。
    对许华君来说,在申城蓝天公司最吸引他的话题是看门老头邓伯对他讲的,中
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荣家。荣氏家族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盛极一时的商界翘楚,
秘密就在于他们认准吃穿才是老百姓的生命之本。因此,荣氏家族才在面粉、棉纺
业上投下巨资,成为中国同类行业的龙头老大。
    许华君真弄不懂邓伯怎么会讲出这一套来,他越听越爱听,越听越人迷。
    “后来呢?”他追问。
    “年轻人,有这么一个故事。”邓伯讲述:“当年荣氏家族的荣德生为了迎合
消费者的心理,特意吩咐按一定的比例数在销售的面粉袋中放置铜元,作为彩头吸
引顾客,侥幸中彩者就成了荣氏茂新面粉厂的义务推销员了,经这些人一传,买荣
氏面粉的人越来越多,因为人人都想碰个好运气。”
    许华君似乎看见了那些喜笑颜开的人们,他们买到了袋中装有铜元的面粉,惊
喜莫名,被所碰到的运气惊呆了。他似乎能听见那些人的欢笑声。
    “荣氏家族后来怎么样了?”许华君问。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空前发展。
    这时的荣氏面粉业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放松对中国经济的侵略,面粉进口大量减
少,国内面粉需求量激增而迅速发展起来。
    1912——1921年的十年时间中,荣氏创办了十四个面粉厂,其中自建八个,租
办的六个。荣氏家族厂多,规模大,生产能力占合国民族资本面粉厂的三分之一,
占全国所有面粉厂的四分之一一。他们的厂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
在同行业中玻冠以‘面粉大王’名号,称誉实业界。“
    “驰们是从学徒一步一步做起的。“许华君说。
    “是啊!年轻人。”邓伯说:“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到那一步的。
    当年我就在茂新厂学徒,可到头来我混了个看门的。“
    我要起飞,许华君激动不已地想:我要飞起来,任何人休想把我打下来。
    叶又晴走后第二天,许华君到街上的一间自行车修理铺买了辆半新不旧的永久
牌自行车,骑着它赶往蓝天地产公司。他清楚地记着这儿的一切。这是一个带小院
的二层楼房, 里面面积不大,上下两层加起来也就300平米,可它有一个前后院,
地产公司在院门口盖了间小房,作收发传达室用。许华君就把自行车放在院子门外,
挨墙一靠,直接向办公小楼走去。到那里他才想起来,现在已是吃中饭时间了,此
时房间里空无一人。他拍拍脑袋,掉回头向外走,找地方吃饭去。
    可自行车没影了。
    许华君冲回门口的传达室,对着里面的一位工友问:“老伯,看见我的自行车
了吗?”
    老人头发、眉毛全白了,看模样挺倔。“你的车?放在墙角那辆破车是你的吗?”
    许华君的两眼亮起来,“是我的。”
    “叫联防拉走了,你自己去找吧。”
    “联防?”许华君根本没听说过这个词,“联防是谁?”
    “看你就是乡下佬。”老伯把头歪在椅背上:“两点以后来取吧。”
    “好吧。”
    许华君飞快地跑到街边的小吃店买了一包紫菜虾皮、两个馒头攥在手上,寻着
街边的杂货铺看去,终于买到了一个茶缸。
    

    他抱着这几样东西又返回蓝天地产公司的传达室,  进门和颜悦色地叫了声:
“老伯。”吭哧了半天才又说:“能给我点水吗?”
    老伯没看他。“暖壶里有。”
    许华君看到两个红皮粉花的暖瓶并排放在窗台上,就光倒了点热水刷刷新茶缸,
又把那包虾皮紫菜打开倒在茶缸里,用开水冲了一条缸汤。
    “老伯,您吃点吧。”许华君说。
    “我吃过了,你吃吧。”那老伯觉得这个人从来没见过,可他好像赖在这儿没
有走的意思。老伯就问:“嗨!同志,你是到这儿来办事的吗?”
    “我在这儿上班。”
    “新来的?”
    “今天我刚来,姓许,您叫我小许好了。”许华君看看眼前这个窄小的房间,
不知站着好,还是蹲着好。
    “噢,小许同志。”老人看见许华君站不是坐不是的,就说:“你坐在那小凳
上吃吧。”
    “谢谢!”
    许华君坐下来大口啃着馒头,喝着茶缸里的紫菜虾皮场。
    老人坐在那儿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个年轻人。许华君穿着一件灰色的旧茄克衫,
灰裤子,脚上的皮鞋好像好几年没打油了。从老人坐的这儿看去,能看见那双皮鞋
底打上了一层胶皮。那无非是怕鞋底磨穿了没的穿。老人心中涌出一股强烈的同情,
这个年轻人准是从农村来这里投亲靠友找工作的。他觉得许华君很可怜,应该做点
什么事帮助他才好。
    “小许……”
    许华君仰起头,嘴里正塞得满满的,咕味着说:“老伯,我吃完就走。”
    老人摇摇头:“我姓徐,他们都叫我徐师傅。你在这儿多休息会儿,从老家来,
一路很辛苦吧?”
    “嗯,路程很远。”
    “你口音不是苏北人?”
    “我是广东人。”
    “那么大老远,你跑到这干吗?”徐师傅大惑不解。
    “我来工作。”
    “是这地产公司吗?”
    许华君不知如何回答好。“嗯,就算吧。”
    “那得早点来,六点钟就要扫地烧水了。这工作要起早贪黑地干,革命工作嘛!”
    “明天我早点来。”许华君强作笑脸。看样子这位徐师傅把他当成清洁工了。
    等到一点半钟许华君赶到联防去取车,连说好的带费话半个多小时过去了,赶
回来,李冰经理和几个工程师都不在,说是下工地去了。许华君骑着自行车七找八
找才找到那个工地,走进去时,正看见李冰经理戴着防护帽,站在三十几层的大楼
下面指手画脚地向几个人说着什么。
    许华君把自行车放在工地的工棚里,走过去同李冰打招呼:“李经理,李经理。”
他连着呼叫了两声。
    “我这儿不用零散工人。”李冰将刚才在空中比划的手抄送裤兜里,斜着身体
不看人,一副打发人走的姿势。
    “李经理,我是许华君。”
    “许华君? ” 李冰慢慢地转过头来,竭力回忆着这个名字对他具有的意义,
“许华君。噢!”他恍然大悟:“你是叶总带来的那位。”
    这是什么话?许华君本想指出来,但又想,先叫他们想入作非两天:“是,我
就是。”他回答。
    “我们现在这儿正忙,你先回办公室去休息一下,抽口烟吧。”
    “噢,不,李经理。”许华君赶紧说:“我想请你找人带我去看鲁那块盖饭店
的地皮。”
    “盖饭店的地皮?”
    李冰早把昨天那事忘得无影无踪了。
    “是。我们在会上决定的那块。”
    “恐怕……这有……”
    许华君伸出手在李冰经理的肩上拍了拍,“那是我们在会上形成的决议,当时
你也表态支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