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故事会-第4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人格的力量,将中国最优秀的文化教育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故事中。
编辑部正是通过这一个又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在刊物上向读者传递着一种理念:“做事要做这样的事,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正是这样一个理念所提炼出来的主题,才使这本刊物能够跨越时空,与人类的生命共存。
有人说,一本杂志的生命在于创新,这体现了一种办刊的道理,也具有某种积极的意义。
也许在这个世界上各有各的活法,探索《故事会》四十年来走过的道路,我认为其成功的经验中有一条,那就是坚持“守旧”——守住“讲做人的基本道理”的主题,并以此作为选稿用稿的一条基本标准,因此才能够打动一个个读者,引起一个个读者心灵深处的共鸣,才能够创造出如此巨大的发行量。
何承伟在回答一位记者提问时,很好地阐述了这种“守旧”观念。
何承伟认为:“做人的基本道理也就是一些具有永恒性的东西,比如诚信,你说是新的还是旧的?几千年来的故事中早就在反复讲这个问题了,但在今天它依然有新意。实际上,中华民族的一些优良传统不可能变,世界各民族几千年总结出来的人生哲理也总是历久弥新。这些做人的道理,说到底就是一种大智慧!这也就是大众文学与其他文学相区别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所表现的主题不可能有太多个人的见解,因为它要跟大众结合起来,就不可能是少数人的东西。这些关系理顺了,《故事会》才有发展的空间。”
回顾我们人类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的智慧和想像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空前的迸发,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文明,正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向前发展——互联网、克隆、纳米技术等等,时尚的天空年年云蒸霞蔚,新潮之物层出不穷。但是,我们精神的天空、心灵的海洋呢,是不是同样能够赶上这飞速前进的时代?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精神的步伐无法赶上物质的飞跃。人们对于人性、人的道德的呼唤,对于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渴盼,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如何做人”代表了人类文化中最基本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人类一种终极的基本道德点,它闪现着一种人性的光芒——这正是编辑部要强化的思想。
《故事会》作为一本通俗性的大众读物,在这个时候提出自己的主题内容——讲做人的基本道理,适应社会发展中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其实,这种主题的确定,是一种传统的回归,反映了《故事会》对于中国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因为它的构成是我们民族千百年来所一再提倡的诚信、人格、爱与情、行为道德、生活态度、内心与对外世界的道德感等等基本元素,从而提倡、回归做人的基本道德。而这些人类的基本道德,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早就有了成熟的规范,这是一种以文化的方式植根在人类精神深处的传统。
可是,现代人在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利益面前,又是很容易迷失与偏离这些人类的基本道德律的。《故事会》成立四十年、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都牢牢地守着这条原则,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做着教人怎样做人的工作,让现代人都回到道德的起点上去,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对于中国当代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历史总是由人创造的,而“如何做人”则关系到一个民族历史的质量。
原来,《故事会》“守”着的,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新鲜的主题!
第五章你的故事 (1)
何承伟是这样阐述这个标准的:“我们曾提过这样一个口号:‘把我的作品变成你心中的故事’。这个口号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就是说,要让我们发表的作品,走到你的心里去,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1.惊爆高考作文抄袭事件
2001年全国高考之后,很快地传出了一条消息,有一位考生写的一篇名叫《豆角月亮》的作文,阅卷老师们在经过认真研究后,对其标题、构思、立意等方面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得了高考作文的满分。
这个消息一传出,社会为之震动,人们都惊呼发现了一位作文的“天才”。要知道,每年的高考,可是牵涉到千家万户的事情。一个高中毕业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而且得到满分,好奇的人们都想亲自阅读一下这篇作文。
7月底,西安某报刊登了一组这年高考的优秀作文精选,那篇得了满分的作文被排在了头条位置。
《豆角月亮》讲的是一个名叫娟子的三段特殊的人生故事:
当她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有一天,老师讲课问月亮像什么,同学中有的说像小船,有的说像镰刀。当娟子说像豆角时,引起全班同学的哄笑和老师的指责。二十年后,娟子成了一名老师。有一次,当她问她的学生们月亮像什么时,一位名叫李佳的学生说像豆角,她给予了鼓励和肯定。几十年后,已经退休的娟子老师接到了一个包裹……
可是,就在人们兴奋地相互传阅这篇作文时,有一些报纸却对这篇得到满分的作文进行了“曝光”,说是有读者发现,这篇作文完全是一篇抄袭之作。
此非儿戏,证据何在?
这些报纸声称那篇被抄袭的文章名叫《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是一篇小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叫星子的人生三段经历:
她在小学时,有一天老师问全班同学,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全班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说像小船。而星子却举手要求发言,她说月亮像豆角,引起全班哄笑,同时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后来星子师范学校毕业做了老师,在讲课的第一天,她问同学们,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同学们都说像小船,只有一个名叫田菲的同学说像豆角,星子给田菲的回答给予了肯定,并鼓励同学们大胆想像,除了小船、豆角之外,还可以说像镰刀、弓等等。同学们对星子老师的话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几十年之后,已经退休的星子接到了一个包裹,那是女作家田菲寄给她的,里面是一部田菲刚出版的长篇小说,书名叫《弯弯的月亮》,书的扉页上写着:“赠给最优秀的老师星子,感谢你没有扼杀我少年时期富于想像力的天性……”星子看后,脸上又浮现出当年那种很愉快的笑容……
除了人名有所改变,个别细节作了一点改动之外,那篇满分作文与这篇小故事竟是如此相同。
事情已经“曝光”到了这种地步,可是好心的人们仍然不愿相信这样一个事实,要求那些“曝光”的报纸举出《弯弯的月亮》那篇文章的作者和具体出处。
然而,事实却是如此严肃地摆在人们面前,一些报纸很快地举出那篇被抄袭的故事,发表在2000年第三期《故事会》“16岁故事”栏目上,作者的名字叫袁炳发。
这里,我不再去叙述当时以及至今全国各地报纸对于这件事情的争论,我只想与这本书的读者们共同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故事会》上的一篇故事,会变成一个高中毕业生的高考作文?
从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出发,这篇获得满分作文的学生,当时在校园里根本就不可能将《故事会》这样的通俗读物,当成学习作文的范本来阅读。阅读《故事会》,完全是一种学习之余的自我兴趣,是由于这本刊物与他心灵中的某种默契,因此这种阅读基本是一种无意识的。他再是“天才”也不可能想到,在紧张的高考答卷时,那些生动的故事会如此记忆犹新,鬼使神差般从脑海里冒出来,帮了他的大忙。
这件事情说明了什么呢?
这说明好的故事是用不着死记硬背的,它在你阅读的时候就已经不知不觉地走进你心灵世界里去了。以后,这些故事就会不知不觉地变成你生活中的另一个故事。
又是一篇高考作文与《故事会》的故事:
1999年全国高考之后不久,湖北省通山县文化馆的袁望来受本县部分考生家长和考生的委托,给编辑部写来了一封信:
“我以极其喜悦的心情告诉你们,在今年的高考中,我地一些考生受贵刊的启发,语文考出了校好的成绩,考生及考生家长委托我向贵刊写信,表示诚挚的谢意。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高考前,我邻居的一位考生向我讨教作文的诀窍。我告诉他,马上就要考试了,关键是心理状态要放松,不能紧张,而松弛最有效的途径是看一些轻松的读物。我随手拿了案头上一本的《故事会》递给他。没想到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这位考生竟跑到我的宿舍,高兴得叫了起来:‘袁叔叔,你给的那本《故事会》真是太奇妙了,其中的一篇竟与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相似,我和我们班读到这篇故事的同学深受其惠。’
“原来,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而这类题材带有科幻性质,平时老师和同学们都忽视了。不想歪打正着,我给这位考生的《故事会》是今年第六期,里面载有《人头移植》这篇故事。更没有想到的是,高考前一天晚上,他们班举行‘我为高考献计策’的班会,这位考生发言时向大家讲述了《人头移植》的故事。事后,我问他,你怎么会想到讲这个故事呢?他说,我也是歪打正着,本想以一篇‘东方夜谈’彻底放松放松,不想竟撞上了。
“这件事看起来是‘歪打正着’,但我却认为这是偶然中的必然,《故事会》是一种格调很高的读物,不仅具有情趣性,而且有丰富的知识性,寓教于乐,对读者启发很大。”
令人更加惊奇的是,就在我写作这本书稿中的2003年夏天,全国高考再次爆出新闻,那篇得了作文满分的《最美丽的鸟》,竟然引用自《故事会》2003年第一期发表的故事《爱的误区》!
是的,正如上面那位读者来信所说的那样,《故事会》里面的故事,多次与高考的作文和考生的思路出现重叠,这绝非是偶然的巧合,而是说明这本刊物,就是以这样亲切的脚步,逐渐地走进了千万读者的心灵深处。
这是编辑们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编辑部的一个目标,他们时时都是以这样的目标,来衡量和把握自己所办刊物的内容和形式。
何承伟是这样阐述这个标准的:“我们曾提过这样一个口号:‘把我的作品变成你心中的故事’。这个口号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就是说,要让我们发表的作品,走到你的心里去,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第五章你的故事(2)
2.血浓于水的情结
怎样才能使“我的作品变成你心中的故事”呢?
《故事会》的编辑们都知道,作为一本故事类刊物,那就是必须让刊物上所发表的故事作品,能够真正地感动读者。
感动别人就是享受自己,享受自己心灵中最美好的一部分。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以来,人类的群体与个体在自身发展的道路上,都经历过无数无法想像的困难和灾难,人性中丑恶的一面,曾经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蔓延和泛滥。但是,也正是在这些困难和灾难来临的时候,人性中美好一面也同时地闪射出耀眼的光辉。人类在自身的前进和奋斗中,接受了生命的自然愉悦和本能的生存力量,创造着人类生活的博大、丰富和神秘,在这个曾经是荒凉的星球上,不仅维持着生机勃勃的物种延续,同时还将一种只有人类才能具备的精神财富,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这些精神财富,既包含着人类生存的哲理,又包含着人类自身相处的原则和一些必须遵守的基本道理。
不容置疑,任何一种文学、文化类的期刊,都义不容辞地承担着这种传播人类优秀精神遗产,并把这种精神之炬高举向前的责任。而这种责任的实现,不是靠空洞的说教,不是靠陈腐的理念,更不是靠自鸣得意的清高,它依靠的是情感与心灵之间血浓于水的相互交流。
《故事会》所发表的故事作品,除了易记、易讲、易传之外,还特别注意所发表的故事与读者之间的思想感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