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与婚姻家庭 张李玺-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讲人简介
张李玺,教授,中华女子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中国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联合国社会性别项目高级顾问。
内容简介
1910年国际妇女代表大会将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节”,这个节日的确立对此后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近百年来,妇女运动围绕的一个核心始终是妇女的地位和权利。在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联合国189个成员国共同通过了一个《行动纲领》,其中涉及了全世界妇女发展的12个关切领域,内容包括妇女与贫困、妇女与经济、妇女参与权力和决策等问题。2000年5月14日中国妇女研究会和联合国性别主题组根据这个《行动纲领》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又提出了十个方面的问题研讨,分别是妇女与贫困、妇女与教育、妇女与保健、妇女与就业、妇女与参政、妇女与法律、妇女与传媒、妇女与环境、女童的生存与发展、婚姻家庭和老年妇女。所以在今年的三八妇女节之际,我们也就这十个方面当中的七个焦点问题展开研讨,意在透过对各个领域中存在的一些性别现象和性别问题的分析,向大众传播一些基本的性别意识的理念。
今天妇女事业的发展,不单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社会进步,也直接关系到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我们的节目宗旨是:推动男女平等思想,渗透性别平等意识。
而在今天的节目中,中华女子学院的张李玺教授主要就妇女与婚姻家庭方面的问题向观众朋友做一次详细的讲座。
全文
应该说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女性和婚姻家庭的问题。婚姻和家庭几乎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间,我们在不同的人类居住的区域环境中间,我们通过不同的角度,我们都可以看到、听到和发现人们对婚姻和家庭的关注。那么今天我就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讨论婚姻和家庭的问题。
既然婚姻和家庭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和我们每一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在生活的任何一个角落里,我们都可以看到有关婚姻家庭的讨论。但是我们是不是想过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女性为什么永远都是婚姻和家庭的主角?在婚姻和家庭这样一个这么大的一个平台上来讨论问题的话,为什么女性占据了那么大的空间呢?我们成天费了很多劲,我们要给女性争取这样的权利,给女性争取那样的权利。但是在婚姻家庭领域中间,我们不用争,我们永远都是主角。
我们在我们生活中间我们会听到很多人这样说。你比如说,说你看这个人家里,真像个没有女人的样子,没有女人的样子,是个什么样的家呢?没有女人的样子的家里应该是乱七八糟的,什么事情都是没有条理的,所以有些男性可以说,哎呀!说我真倒霉,说我跟没娶媳妇一样。那我娶了媳妇应该是什么样呢?我娶了媳妇就应该有人管我换衣服,有人管我鞋在哪里放,有人管我吃饭,有人管孩子。他就觉得这就像娶了媳妇的样,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间我们会看到很多很多这样的问题都是跟女性联系在一起的。一旦说贤妻良母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马上就有个贤妻良母的一个形象但是我们说贤夫良父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呢?我还得想一想所以说起来不那么顺嘴听起来也不那么顺耳。那么这就是一些什么呢?就是我们在生活中间我们会看到为什么女性总是在婚姻家庭的这个领域中间扮演着主角,而且影响又比较负面其实也很简单有一个答案。什么答案呢?就是这就是一个性别分工这就是个性别分工这种性别分工就是说基于性别的对于家务劳动的一种分工在家庭中间的这种性别分工。那么这样一种性别分工它不简单地是谁干家务活的问题不是说你洗三个碗我洗两个盘子你扫地,我叠被子你送孩子,我做饭不是这样一种家务劳动的分工它是一种家庭责任的分工。
这种家庭责任的分工实际上就是把家庭和社会给隔离开来了把它隔离成国和家隔离成公和私。因此男性应该是主外的主外应该干什么呢?主外就是应该参与社会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参政。那么主内呢?主内就是要主管家庭事务。那么也就是说这样一种家庭责任它就不是家务劳动了,这种家庭责任的问题它是一种制度化的是一种结构化的东西就是说你做和不做是会有社会对你进行评价和评判的不是说你愿意不愿意的问题。如果你不做,那么是不对的这是一种结构化和制度化的问题所以说在父权社会中间的这样一种家族制度中间呢那么也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性别关系。
那么主外和主内不仅仅是主外和主内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什么呀?更重要的是一种性别关系的问题。主外,他是养家户口他有权利、他有资源。因此他就有地位所以他是尊;你主内,你没有资源没有权利,你是被养活的。因此你就是卑。所以说尊卑是有序的长幼是有序的,男女是有别的在这样一种家庭责任的这样一种分工。下边我们就会看到实际上它出现的不是说家务劳动分工你干这个,我看那个实际上它是一种家庭责任被制度化了。这种制度化的东西它就是把社会中间的政治、经济领域中间的性别不平等就引入到家庭关系中间了。因此我们经常会听到这种描述男人是太阳、女人是月亮男人是树、女人是藤男人是天、女人是地你就会经常听到这样一种描述。所以它不会说男人是藤、女人是树。因此说广告中间我就记得有一个广告说男人对世界说世界是我的女人对男人说什么呢,说我是你的。所以说这是一种从属关系。那么这种男主女从男尊女卑这样一种性别关系在家庭里边的这种性别关系实质上就是由于这种家庭责任它被制度化和结构化了它被认定了正是由于这样的问题就出现了这个性别关系。但是我们知道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男的养家糊口女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里呆着这样一种性别关系它是逐渐在发生变化的,对不对。
工业革命以后在家庭领域中间出现的最大的一个变化是什么呢?就是女性走出家庭参加了社会工作。也就是说我们把它叫做双职工家庭或者说是双收入的家庭那么这种双职工的家庭势必要带来一个性别关系的变化因为角色发生了变化嘛!所以这种双职工的家庭女性的角色就从主内变成了什么呢?也主外。但是这样一来就带来了一些问题。什么问题?女性的角色变化了,女性主外了,女性变成也是一个挣钱养活家庭的人了而且现在很多家庭没有双职工来支撑这个家庭经济上边是不可能的。那在这样一个情况下男性和女性的这种关系它就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所以女性她变成也主外了,那么男性是不是也主内了呢?是不是女性参加了社会工作就意味着男性也自然地要分担家务劳动呢?那么很多家庭社会学女性主义者的研究结果发现事实并不是自然而然这样发生的。就是说女性参加社会工作并不是自然就意味着男性会分担家务,也并不是意味着女性她参加社会工作的时间越长,男性分担家务工作的时间就越多。它没有形成这样一个自然的关系,没有呈这样一个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它仍然是在发生的。什么在发生呢?女性的角色变了它是一个事实那么这个事实的发生就使得这种两性关系,它就开始发生变化至少一方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它促使要打乱原有的这种平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在婚姻关系中间就出现了一种什么呢?就出现了一种新的情况就叫做婚姻不满意,就出现了。所以很多家庭社会学婚姻咨询专家等等都在研究就是说婚姻质量,婚姻的满意度,婚姻的满意度的问题有各种各样的指标去衡量、去研究。
那么我最近刚刚看了一个研究的一个结果,它是说男女两性对于婚姻的满意度上存在着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那这个研究实际上我记得我在1987年的时候曾经写过一本家庭社会学的书,我曾经当时也有一个数据当时也谈到了男女两性对于婚姻的满意度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男性和女性在婚后他们的角色期望实现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而这种发现,这种研究在国外相应地来说也很多。
你比如说,国外它就有His他的和her她的它就用这样两个词来说,就是说男性的他,他的满意度要明显地高于女性那这就是一个问题。两个人结婚了以后为什么单身的男性变成丈夫了之后他的满意度很高?为什么单身的女性变成妻子了以后她的满意度就下降了呢?这就是一个问题,所以很多人都在研究为什么在这个满意度上边出现了这样一种性别差异?那么这里实际上就涉及到两个很关键的两个概念:一个概念就是角色期望;另外一个概念就是自我感受。因为婚姻它是一个在很大程度上这个满意度是一个感受的问题。那么这两个概念就被用来在讨论婚姻满意度的时候用得是最多的两个概念。从角色期望上来说我们都知道实际上当你在寻找对象和你在确定了配偶的这个情况下,你一定会对未来的丈夫或者未来的妻子有一种期望,你一定会想我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一米八的个子一个月拿五千块钱然后要比较有风度;然后要很幽默;然后最好还要很关心我;他还要比较细心他还会做饭;他还很爱干净你有很多想像;你有很多标准。
那么男性他也有他的要求他想找一个女性很温柔、很贤惠不要太聪明、不要老问问题,他也有他的很多的要求,所以说我们有这种角色期望它是很自然的。当我们说一个人的角色被期望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就把这个人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他的行为、他的自我的意识等等我们就放在一起一并来解释这个时候就不仅仅是一个期望就是想像的一个问题。因为你是基于很多种考虑你才提出来这样一个标准的。那么对于中国人来说他在寻求对象的过程中间或者我们说择偶途径他的这个择偶途径,他是有很大的性别差异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先来看我们国家目前的这种择偶途径的它这种类型按照我们国家的妇女地位状况的白皮书来说,70%的婚姻择偶途径是通过自主式婚姻来实现的。那么就是说它也不是包办婚姻。什么是包办婚姻呢?包办婚姻就是抓你来你就结婚你谁也不认识这个大家都看过电视都看过电影,看过书都知道包办婚姻是怎么回事。那么还有一种婚姻是自由婚姻这种自由婚姻呢那完全就是自由结识,自由恋爱自己作主,最后结婚这种婚姻。但是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的婚姻不是这样一种婚姻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的婚姻是趋于中间这个环节就是自主式的婚姻。这种自主式的婚姻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人介绍当事人作主同意的这种婚姻。这种婚姻为什么比较多?这和我们的这种婚俗习惯和我们这种文化背景和我们的这种经济条件它有很多种联系。你说从文化习惯、风俗各种方面来说你作为一个女孩子你要是回家你告诉你妈妈,“你说,妈妈我有对象了”。妈妈很开心说你有对象了,是哪儿的呀?你说是哪儿的哪儿的怎么怎么样。你怎么认识的呀?说公共汽车上他跟我说话。哎呀!你妈妈说那不行,他怎么随便公共汽车上就跟你讲话呀,他肯定不行。如果你要说我的朋友介绍的你妈妈就会比较放心,为什么呢?这有事也好找谁去呀,是不是所以说她就比较放心,这是一种习惯性的一种做法,那么像这样一种择偶途径他人介绍现在是最多的。比如说单位的同事介绍朋友介绍、亲戚介绍就是很多人介绍。但我们知道这种自主式的婚姻有一个最根本的前提是什么呢?就是条件而不是感情,但是一旦当我们把条件摆出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中间的性别差异。
同样一个人如果我告诉你说,男,32岁是我们国家的第一个化学博士,人特别老实什么都不会干,就会看书。然后你们家的人一听,大家一听,都说不错,人老实就行了。这是第一重要的那就见见面再说吧。那反过来说同样一个条件,如果要是同样的我们就把性别换了我们说,女,32岁我们国家的第一个化学博士人特别老实光会看书,什么都不会干。这男的说,算了我就找一个老婆就行了不需要一个博士。所以说他一听这个条件他就不见面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这个男性他就开始选择女性也开始选择。但是在选择的过程中间我们会发现由于男性和女性寻求的目标是不同的,男性和女性的这种角色期望是不同的。最后,在同一个年龄段中间会有一批人被剩下来。在同一个年龄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