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 >

第13节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第13节

小说: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限仍然很远。可是,如果有一个学生,刚刚学完物理教科书,就感觉到凡是科学要知道
的他都已经知道了,他的学问就一定不会有所前进,而且一定要反而反退。老子告诉我
们;“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九章)骄,是人前进到了极端界限的标志。骄,是人
应该避免的第一件事”
    一定的活动也相对于客观环境而有其极限。一个人吃得太多,他就要害病。吃得太
多,本来对身体有益的东西也变成有害的东西。一个人应当只吃适量的食物。这个适量,
要接此人的年龄、健康以及所吃的食物的质量来定。
    这都是事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老子把它们叫做“常”。他说:“知常曰明。”
(第十六章)又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
殆。”(同前)

处世的方法
    老子警告我们:“不知常,妄作,凶。”(同前)我们应该知道自然规律,根据它们
来指导个人行动。老子把这叫做“袭明”。人“袭明”的通则是,想要得些东西,就要
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谁若想变强,
就必须从感到他弱开始;谁若想保持资本主义,就必须在其中容纳一些社会主义成分。
    所以老子告诉我们:“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
其私。”(第七章)还告诉我们:“不自见,放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
自衿,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二十二章)这些话说明了通则的第一
点。
    老子还说:“大成若缺,其用必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第四十五章)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
惑。”(第二十二章)这说明了通则的第二点。
    用这样的方法,一个谨慎的人就能够在世上安居,并能够达到他的目的。道家的中
心问题本来是全生避害,躲开人世的危险。老子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和解决,就是如此。
谨慎地活着的人,必须柔弱、谦虚、知足。柔弱是保存力量因而成为刚强的方法。谦虚
与骄傲正好相反,所以,如果说骄傲是前进到了极限的标志,谦虚则相反,是极限远远
没有达到的标志。知足使人不会过分,因而也不会走向极端。老子说:“知足不辱,知
止不殆。”(第四十四章)又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
    所有这些学说,都可以从“反者道之动”这个总学说演绎出来。著名的道家学说
“无为”,也可以从这个总学说演绎出来,“无为”的意义,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无所作
为,它只是要为得少一些,不要违反自然地任意地为。
    为,也像别的许多事物一样。一个人若是为得太多,就变得有害无益。况且为的目
的,是把某件事情做好。如果为得过多,这件事情就做得过火了,其结果比完全没有做
可能还要坏。中国有个有名的“画蛇添足”的故事,说的是两人比赛画蛇,谁先画成就
赢了。一个人已经画成了,一看另一个人还远远落后,就决定把他画的蛇加以润饰,添
上了几只脚。于是另一个人说;“你已经输了,因为蛇没有脚。”这个故事说明,做过
了头就适得其反。《老子》里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
四十八章)这里的“无事”,就是“无为”,它的意思实际上是不要为得过度。
    人为、任意,都与自然、自发相反。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在这个生的过程中,每
个个别事物都从普遍的道获得一些东西,这就是“德”‘“德”意指power(力)或virue
(德)。“德”可以是道德的。也可以是非道德的,一物自然地是什么,就是它的德。老
子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第五十一章)这是因为,道是万物之所从生者,德是
万物之所以是万物者。
    按照“无为”的学说,一个人应该把他的作为严格限制在必要的、自然的范围以内。
“必要的”是指对于达到一定的目的是必要的,决不可以过度。“自然的”是指顺乎个
人的德而行,不作人为的努力。这样做的时候,应当以“朴”作为生活的指导原则。
“朴”(simplicity)是老子和道家的一个重要观念。“道”就是“璞”(“UncarvedBlo
ck”,未凿的石料),“璞”本身就是“朴”。没有比无名的“道”更“朴”的东西。其
次最“朴”的是“德”,顺“德”而行的人应当过着尽可能“朴”的生活。
    顺德而行的生活,超越了善恶的区别。老子告诉我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
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第二章)所以老子鄙弃儒家的仁、义,以为这些德性
都是“道”、“德”的堕落。因此他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
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第三十八章)由此可见道家与儒家的直接
冲突。
    人们丧失了原有的“德”,是因为他们欲望太多,知识太多。人们要满足欲望,是
为了寻求快乐。但是他们力求满足的欲望太多,就得到相反的结果。老子说:“五色令
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第十二章)所以,“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四十六章)为什么老子强调
寡欲,道理就在此。
    老子又同样强调弃智。知识本身也是欲望的对象。它也使人能够对于欲望的对象知
道得多些,以此作为手段去取得这些对象。它既是欲望的主人,又是欲望的奴仆。随着
知识的增加,人们就不再安于知足、知止的地位了。所以《老子》中说:“慧智出,有
大伪。”(第十八章)

政治学说
    由以上学说老子演绎出他的政治学说。道家同意儒家的说法:理想的国家是有圣人
为元首的国家。只有圣人能够治国,应该治国。可是两家也有不同,照儒家说,圣人一
旦为王,他应当为人民做许多事情;而照道家说,圣王的职责是不做事,应当完全无为。
道家的理由是,天下大乱,不是因为有许多事情还没有做,而是因为已经做的事情太多
了。《老子》中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
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第五十七章)
    于是圣王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废除这一切。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
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十九章)又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
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
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第三章)
    圣王首先要消除乱天下的一切根源。然后,他就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老
子》中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七章)“无为,而无不为”。这是道家的又一个貌似矛盾的说法。《老子》中说: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道是万物之所以生者。道本身不是一物,所以它
不能像万物那样“为”。可是万物都生出来了。所以道无为而无不为。道,让每物做它
自己能做的事。照道家说,国君自己应该效法道。他也应该无为,应该让人民自己做他
们能做的事。这里有“无为”的另一种含义,后来经过一定的修改,成为法家的重要学
说之一。
    孩子只有有限的知识和欲望。他们距离原有的“德”还不远。他们的淳朴和天真,
是每个人都应当尽可能保持的特性。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二十八章)
又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五十五章)由于孩子的生活接近于理想的生活,所
以圣王喜欢他的人民都像小孩子。老子说:“圣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他“非以明
民,将以愚之。”(第六十五章)“愚”在这里的意思是淳朴和天真。圣人不只希望他的
人民愚,而且希望他自己也愚。老子说:“我愚人之心也哉!”(第二十章)道家说的
“愚”不是一个缺点,而是一个大优点。
    但是,圣人的“愚”,果真同孩子的“愚”、普通人的“愚”完全一样吗?圣人的
愚是一个自觉的修养过程的结果。它比知识更高;比知识更多,而不是更少。中国有一
句成语:“大智若愚”。圣人的愚是大智,不是孩子和普通人的愚。后一类的愚是自然
的产物,而圣人的愚则是精神的创造。二者有极大的不同。但是道家似乎在有些地方混
淆了二者。在讨论庄子哲学时,这一点就看得更清楚。

 
第十章



道家第三阶段:庄子
    庄子(公元前约369一前约286年),姓庄,名周,可算是先秦的最大的道家。他的生
平,我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很小的蒙国(位于今山东省、河南省交界)人,在那里过
着隐士生活,可是他的思想和著作当时就很出名。《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
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子函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
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老子韩非列传》)

庄子其人和《庄子》其书
    庄子与孟子同时,是惠施的朋友,但是今天流传的《庄子》,大概是公元三世纪郭
象重编的。郭象是《庄子》的大注释家。所以我们不能肯定《庄子》的哪几篇是庄子本
人写的。事实上。《庄子》是一部道家著作的汇编,有些代表道家的第一阶段,有些代
表第二阶段,有些代表第三阶段。只有第三阶段高峰的思想,才真正是庄子自己的哲学,
就连它们也不会全都是庄子自己写的。因为,虽然庄子的名字可以当作先秦道家最后阶
段的代表,但是他的思想体系,则可能是经过他的门人之手,才最后完成。例如,《庄
子》有几篇说到公孙龙,公孙龙肯定晚于庄子。

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
    《庄子》第一篇题为《逍遥游》,这篇文章纯粹是一些解人颐的故事。这些故事所
含的思想是,获得幸福有不同等级。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种相
对幸福;绝对幸福是通过对事物的自然本性有更高一层的理解而得到的。
    这些必要条件的第一条是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为了实观这一条,必须充分自
由发挥我们自然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我们的“德”,“德”是直接从“道”来的。庄
子对于道、德的看法同老子的一样。例如他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
一而末形。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所以我们的“德”,就是使我们成为
我们者。我们的这个“德”,即自然能力,充分而自由地发挥了,也就是我们的自然本
性充分而自由地发展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幸福的。
    联系着这种自由发展的观念,庄子作出了何为天、何为人的对比。他说:“天在内,
人在外。……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秋水》)他认
为,顺乎天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顺乎人是一切痛苦和恶的根源。天指自然,人指人
为。
    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在它们
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它们积是同等地幸福。《逍遥游》里讲了一个大
鸟和小乌的故事。两只鸟的能力完全不一样。大鸟能飞九万里,小鸟从这棵树飞不到那
棵树。可是只要它们都做到了它们能做的,爱做的,它们都同样地幸福。所以万物的自
然本性没有绝对的同,也不必有绝对的同。《庄子》的《骈拇》篇说;“凫胫虽短,续
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放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政治、社会哲学
    可是,像这样断长、续短的事,恰恰是“人”尽力而为的事。一切法律、道德、制
度、政府的目的,都是立同禁异。那些尽力立同的人、动机也许是完全值得钦佩的。他
们发现有些东西对他们有好处,就迫不及待,要别人也有这些东西。可是他们的好心好
意,却只有把事情弄得更惨。《庄子》的《至乐》篇有个故事说:“昔者,海鸟止于鲁
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
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乌养养鸟也。……鱼处水而生,人处水
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