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马英九传 >

第4节

马英九传-第4节

小说: 马英九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块地盘,独立为王。军阀间的挣夺和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混战之处,百姓生命财产受到无情的摧残和掠夺,军阀们公开烧杀抢劫,无恶不作。在湖南平江,军阀曾下令血洗县城,宣布三日不封刀,烧杀、奸淫、抢劫,为所欲为,全城一空,百姓背井离乡,死尸载道。
  1926年 7月,广东的国民革命军发动北伐。与占据在湖北、河南和湖南北部一带的吴佩孚;占据福建、浙江、江苏、安徽和江西一带的孙传芳作战,北伐军打垮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湘、鄂、赣、闽四省光复,并继续向豫、皖、苏、浙进军。
  1928年 2月,蒋介石又指挥第一集团军和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的第二、第三、第四集团军对奉军作战,战胜了奉系军阀张作霖,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随后蒋介石以“裁军建设”相号召,力图“编遣”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的军队,激起冯、阎、李等强烈不满,遂至兵戎相见,相继爆发了蒋桂战争、蒋冯战争、蒋阎冯战争。马家和其他老百姓一样,从此陷入了困境和灾难之中。
  马家迁移衡东及台湾湖南这个地方,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极其特别的地方。清代的湘军名震一时,确实是出了不少不怕死的硬汉。到了民国,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有一大批武将出自这个地方,除此之外,湖南还出了一大批土匪。
  有了这样一个背景,孤儿寡母的马家,还能有好日子过么?马立安在世时,结交了一些头面人物,虽然也有些土匪上门索要,他毕竟还能对付过去。现在,马立安不在了,那些以前的所谓官场朋友,也都翻脸不认人,暗中联络土匪,来马家巧取豪夺。马英九的母亲见势不妙,意识到如果再这样下去,别说是保住丈夫留下的这份家业,就是保住马家的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无可奈何,她只得痛下决心,结束了家族的生意,拖儿带女离开了湘潭马家堰,来到了数百里之外的衡东落户。马家在衡东住了很多年,尤其是马鹤凌,几乎整个少年时代,都是在衡东度过的。所以,有马英九祖籍湖南衡东一说。
  六年后,刘肇礼的母亲马元英出落得亭亭玉立,才貌出众,经人介绍,嫁到时任湖南省财政厅长的刘岳峙(刘肇礼的祖父,蒋介石爱将)家。刘岳峙当时不仅担任湖南省财政厅长一职,而且是蒋介石手下的大红人。有了这顶保护伞,马家才又从衡东搬回了湘潭继续发展事业。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后来担任了蒋介石的侍从官,大概与刘岳峙同蒋介石的交情不无关系。
  台湾公布的有关马英九个人简历资料,说明马英九于民国 39 年(1950年)7 月 13 日出生于香港。后来,更有人准确地说出他的出生地是位于香港九龙的广华医院。实际上,身在台湾的马英九一直都没有出生证,直到几十年后,马英九从政坛暂退,进入台湾政治大学当教授,才第一次来到香港,终于在广华医院找到了自己的出生证明,这才清楚自己的准确出生日期和地点。
  马英九出生于香港,这一点勿庸置疑,问题是,他何以出生在香港而不是大陆或者台湾?有关的介绍文字,出了多个不同的版本。
  版本之一:1949年,马鹤凌带着妻子秦厚修从大陆来到台湾。可是,他们的三个女儿还留在大陆。为了接女儿来台,马鹤凌只身潜回大陆。他前往大陆前,因为将怀孕的妻子留在台湾不太放心,便将其安置在香港,以便自己从大陆返回时,一家人能立即团聚。就在马鹤凌在大陆找女儿的时候,秦厚修在香港生下了马英九。直到 1951 年,马鹤凌带着三个女儿从大陆来港,家人团聚,然后才一起来到台湾。
  版本之二: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的败局已定,马鹤凌因为在蒋介石和蒋经国身边,知道国民党下一步将经营台湾,所以,他将妻女等送到台湾,安顿之后,又重返大陆。他返回大陆,据说是为了参加西南的会战。岂知,他离开不久,秦厚修因为送朋友到香港治病,来到香港,并且在香港生下马英九。因为孩子太小,一时无法离去,兼且丈夫身在大陆,她便决定在此等丈夫回来。
  版本之三:1949年,马鹤凌全家到达台湾,一段时间后,他奉命前往大陆公干。考虑到在台湾没有任何亲人,马鹤凌便将妻子安置在香港。随后,马英九在香港出生,直到 1岁以后,父亲从大陆来到香港,一家人才离开香港前往台湾。
  有人说,马英九的名字源于他的出生地——香港九龙。但据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说,儿子名字中的“英”字,其实并非指香港属英国殖民地。他是一个强烈的爱国主义者,他不会以儿子的名字来做这种纪念。同时,他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名是很有讲究的,第二个字,往往是此人的辈份。湖南湘潭湖田马氏族谱所记,实际是这一支第二十代的字辈。他们所使用的分别是“上尊大人,英才继起”八个字,马鹤凌是人字辈,他的儿子,自然就是英字辈。这个英字,代表的是英才而不是英国,与香港是英国殖民地没有半点关系。马英九名字中的英字,可以说,并不是马鹤凌为儿子取的,而是祖上传下来的。
  事实上,“马英九”这个名字,早在马英九出生前便已经有了。那时,马鹤凌就对妻子说,如果生的是个男孩,便叫他英九。妻子虽然也是名门闺秀,可国学方面,毕竟没有马鹤凌研究得那么深那么透,一时不明白丈夫为什么要取这个“九”字为名。他对妻子解释说,九的含义非常广,中国国学最讲究九了。孔子《论语》中有“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的话,马鹤凌极其喜欢并且引为座右铭,成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还有父亲也希望儿子的身体有“九如”的健康:“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 经过马鹤凌一番解说,妻子秦厚修也觉得这个九字用得好用得绝,所以立即同意了。
  在香港,马英九仅仅生活了一年。1951年,马鹤凌结束了他在香港的工作,返回台湾。马鹤凌到台湾后,时刻没有忘记亲人和祖国大陆。在与家人阔别四十年后,马鹤凌给已年届七十的妹妹寄了一首七言绝句:“割别家乡四十年,乍看绿影七情煎。独儿卓立谁呵护,节妇余生谁爱怜。庐墨已为衰草蚀,江乡抒共生槐眠。临安末许款归去,老泪纵横感万千。”寄托了对亲人的无限思念和对祖国大陆的深深眷恋。
  不仅如此,马英九的骨子里还浸染着割舍不断的浓浓湘情,虽然从没回过湖南老家,但能够说一口地道的长沙话,最爱喝的白酒也是湖南特产酒鬼酒。台湾是中国白酒继大陆之外最大的消费市场,包括五粮液、贵州茅台酒等知名度颇高的白酒都先后进入了台湾市场,湖南特产酒鬼酒更是受到台湾许多政商名流的青睐。2001年 6月 10 日,酒鬼酒董事长王锡炳、总经理宋清宏率代表团一行前住台湾考察,就曾拜会过时任台北市市长的马英九。
  得知家乡朋友远道而来,马英九格外高兴,在交谈中,马英九兴致勃勃地提议:“我们莫讲国语哒,讲长沙话罗!”据当时参加会见的代表回忆,马英九的长沙话说得很地道,间或插一两句老长沙的俚话,让人倍感亲切。马英九解释说,他虽然出生成长都在台湾,但从小却是由长沙宁乡籍的外婆一手带大的,外婆不会说国语,几十年来他和外婆的交流一直是用长沙话。
  马英九说,他一直很想回家乡看看,但这个愿望至今仍未实现。每每有家乡的客人来到台北,他也一定会用家乡话来交流。马英九给外界健康、清新的形象,很容易让人误会他滴酒不沾,其实不然,马英九也颇有酒量,尤其喜爱红酒。而举行家宴的时候,他有时候会拿出家乡产的酒鬼酒来喝一小杯,聊慰思乡之情。只有最受他尊敬的客人,才能喝到他珍藏的家乡产的酒鬼酒。
  马英九深受父亲的影响,对大陆有着深厚感情。他的两个女儿皆以“中”字为名:大女儿马唯中,小女儿马元中。家国情怀昭然。每当马鹤凌给马英九讲起在祖国大陆的故事时,父子俩都会忍不住热泪纵横。
  到达台北之后,马家住在万华一带。万华是台北的富人区。在整个日据时代,万华一带,住的都是台北本土冒出来的富人,虽然他们的财富相对于那些日本商人要少一大截,可对于整个台北的穷人来说,他们的富裕,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当时的台湾首富蔡溪,就住在这里。
  因为这里是富人区,环境自然是台湾最好的。台湾的富人,是在日据时代形成的,他们也不太可能像那些统治一切的日本人一样,将商业区和居住区严格区分开来,所以,万华一带,也是商业繁荣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五花八门,难免会有贫富悬殊,鱼龙混杂。
  马鹤凌刚刚来到台湾,职位又不高,便可以住在这样一个区域,可见当时的蒋经国,对他是十分信任的和重用的,至少说明当时的党工,身份极其特殊,各方面待遇十分优厚。当时的经济条件,马英九谈到陈水扁时,曾经提及。他指出,自己和陈水扁相比,幼年时家庭条件稍好一些,但也不是非常宽裕那种,小时候同样属于没什么零用钱的。这其实也可以想象,即使蒋介石将大量的黄金白银运去了台湾,毕竟坐吃山空,各方面都得紧缩开支,党工的待遇虽相对一般人好,也好不到哪里。何况,马家祖孙三代,十几口人生活,日子能不艰难?正因为如此,马英九的母亲秦厚修,不得不出来工作。她的工作单位是陈诚主持的重要建设项目石门水库。
  马鹤凌是一个十分爱国爱家的人,打从马英九开蒙,懂得读书时起,马鹤凌便开始教他,自己的家乡在湖南湘潭,那里有美丽的湘江。“自门前的湘江边,湘水涟漪,碧波荡漾,下望朱亭,上望石湾,空间辽阔。我家在这湘江岸畔,就像一只匍匐的大鹏,展翅欲飞。”直到今天,这段话,马英九还可以脱口而出。
  对于这个儿子,父亲寄予莫大的期望。后来有人说,当英九还小的时候,马鹤凌便希望他将来能够成为“中华民国总统”,这种说法,未免太夸张。当马英九正处于幼年时,台湾是蒋氏的家天下,经过几年折冲,蒋介石已经完全控制了台湾政权,并且正暗中扶持太子蒋经国继位。这是一个极其明显的家天下父传儿承的搞法,别人或许会被蒋介石表面上的言辞蒙蔽,马鹤凌作为蒋经国麾下的一名党工,不可能不清楚。在那种形势下,如果做帝王梦,就是谋反,就是大逆不道。以马鹤凌的儒学渊源,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有这样的想法,更不可能做这样的事。
  父亲对子女的严格教育父亲马鹤凌是马英九人生的基石。在教育孩子方面,马鹤凌是极其严格的,虽然马英九是独子,可父亲对他的严厉,远远超过了对几个女儿。马英九说:“父亲就像是理论家,母亲就像是实践家。”虽然在母亲的支持和爱护下成长,每天还督促他读古文、念唐诗,但是严厉的父亲对他的影响更为深远。
  马鹤凌一路指点着独子的仕途,但两人个性相差太多,经常意见相左。例如马英九第一次竞选市长前,原本已经说过一百多次不会参选,未料父亲却禁不住媒体的纠缠,透露出将会说服儿子投入选战,从此大众有了成见,觉得马英九只是个听话的儿子,自己根本决定不了大事。后来马英九的表现可圈可点,也逐渐有了自己抉择上的坚持,不过到了 2005 年竞逐国民党主席,父亲再度在镜头前和儿子唱反调,媒体一阵错愕,但也都体贴马英九的处境。好在马英九顺利当选主席后,父亲也同感欣慰。
  小时候学校教育恶补成风,不补习仿佛就跟不上时代,刚好马鹤凌的中学同学开了一家补习班,表示愿意让马家小孩免费补习,没想到马鹤凌毫不留情地说:“你不要害我的小孩!”父亲不拘泥于世俗的勇气,一直深印在马英九的脑海里。
  马英九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的毕业生。这所学校的前身是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校长由蒋介石亲自兼任。还未毕业的马鹤凌,在新婚时就响应蒋介石“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成为“青年军”的一员。马鹤凌不是为功利而追随国民党,而是终身信奉三民主义的理想而成为一名称职党工。抗战胜利后,他曾本着“民生主义”理念,回到老家,召集家中佃农,把积欠的帐目全部烧毁。194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