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马英九传 >

第34节

马英九传-第34节

小说: 马英九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馈绷⒊≡嚼丛浇傅木褪撬蕹傻氖恰耙还礁薄!耙还礁彼淙缓汀耙还街啤庇斜局实那穑豢上嗵岵⒙郏汀疤ǘ馈比词峭耆煌模蛭贾粘腥鲜恰耙还薄V灰腥鲜恰耙还保渌拢凑罩泄驳墓鄣悖宦凼恰傲礁被故恰傲街啤保岸伎梢宰吕刺浮薄H绻怀腥鲜恰耙还保蔷兔涣巳魏喂餐懔耍簿兔挥斜匾白吕刺浮绷恕�
  这一时期,马英九除了干这些职责之内的工作之外,还干了大量职责之外的工作。最主要的是主持“修宪”工作。这项工作,在蒋经国时代便已经有了动议,然后由李登辉提出来的。此前“中央民代新陈代谢案”,可以说是为这次“修宪”做准备,而此次“修宪”的重要条款之一,便是“总统”选举办法。
  马英九在主持“修宪”文案时,采用的是蒋经国所定的调子,即“委任直选”。所谓委任直选,是指由民众选出“国民大会”代表,再由这些代表根据所代表民众的意愿,投票选举“总统”。这种选举方法,好处是“国代”均由各个地区选出,为当地选民所熟悉或者喜爱,代表着相当的民意。此外,“国代”选举和“总统”选举一次完成,缩小了选举规模,是一种非常节约的选举。当然,肯定也存在弊端,比如“国代”很可能受某些因素左右,只代表个人而不代表民意。又比如,美国选举中所存在的问题,获胜者胜了选举人票,却并不一定胜了民意。
  这一方案,李登辉最初也是同意的,因此便成为定案。但是,李登辉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他在暗中发起了这次论争。至于李登辉的个人目的,也十分清楚。自他掌权以来,一直都为一件事感到异常头疼,那就是“府院”分权。“行政院长”虽然由“总统”提名,“立法院”通过,表面上看,“行政院”是在“总统”领导之下。可实际上,在许多方面,“行政院”的职权非常之大,像李登辉这种“总统”远不如蒋经国等能够绝对控制权力的情况下,“行政院”便容易形成和“总统”对立的局面。如果“公民直选”,“总统”的职权,在名义上便要大得多,“府院”分权甚至是对立的情况,便不容易出现。此外,李登辉掌权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议,他如果能够“民选”当上第一届“民选总统”,这种争议,便自然消失了。
  为此,李登辉首先开始在民间搞小动作,一方面煽动一些人出来高叫要搞“公民直选”,另一方面又暗中操纵舆论。如此一来,所有人措手不及,尤其是马英九他们这些负责起草有关文案的人,离三中全会召开只有几天时间,需要拿出一个新的选举方案出来,简直是在开法律的玩笑。
  为此,马英九和李登辉便产生了巨大的矛盾,马英九由此看出李登辉这个人极其阴险,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可以置全体民众的利益而不顾,可以置法律的严肃性而不顾,任意枉为。
  最终,李登辉利用那些怀有朴素民主意识的民众获得了这次大争论的胜利,极其匆忙地弄出了一个“公民直选”方案。这个方案因为没有充分的酝酿以及多次的讨论修改,存在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在后来的实际选举中,这些弊端一一显现。由于这一事件,马英九彻底看透了李登辉,两人间的矛盾,愈来愈深。而李登辉也觉得马英九已经不是自己的支持者,便开始在各方面打压他。
  马英九扫黑与李登辉的排挤1993年 2月至 1996 年 5月,马英九担任台湾“法务部”部长。以前的“法务部”,基本没什么具体执法行动,相应的执法行为,均由相应的职能部门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务部长”是个闲职,历任“法务部长”做的都是太平官。但马英九做“法务部长”却没闲着。马英九在“法务部”部长任上的政绩,大概从陈水扁一则攻击马英九的话中可以看出点门道:“马英九最自豪的就是查贿选。但是我们发现,马部长任内,共起诉被告 7530人,结果被判刑有罪确定的不到一成!其中,省市议长、副议长被起诉了 38 位,如果依马英九把起诉人数当成政绩的逻辑,结果是没有一个被判有罪;而第三届‘立委’选举,马部长共起诉了 5098 人,判决确立的竟然不过 59 人!这又叫什么人权正义?马部长乱查贿选,堪称史无前例!!”
  正确解读一下这番话,我们发现一个事实,马英九 3年任内,仅查贿选一项,便起诉了 7530 人。而这些人中,涉及“第三届立委”选举的,便多达 5098 人。台湾多大个地方?不过 2300 多万人口而已,比陕西省的人口还少,仅贿选,便涉及如此之多的人。这个数字表明,三年内,每 2700 人中,便有一人涉及贿选,而 2700 人中,大约有一半的人没有选举权或者是不会参加投票。数字何其触目惊心。从而也可以看出,马英九查贿选,决心和力度有多大。
  据 1994 年 7月 18 日台湾《自由时报》报道,在 1994 年基层村里长及乡镇市民代表选举中,据保守估计,有黑道背景的当选者至少有 150人,而各县市情况有所不同,台中县各乡镇市民代及村里长的选举中,有 20 多位黑道人士参选并当选,当选率达 100%。
  彰化县乡镇市民代选举中,有 50 人当选。嘉义县乡镇市民代选举中,黑道兄弟多以高票当选。高雄县乡镇市与村里长选举,与黑道关系密切的当选者有 40多位。台湾不少乡镇市民代,实际成为黑道势力的地盘,黑道治乡的名称,也由此产生。
  台湾不仅地方民意机构日益黑化,就连“中央级”民意机构——“立法院”和“国民代表大会”这种最权威的地方,也成为黑道角逐的目标。“黑道老大虽不如地方民意机构那样多,但也有数位,而且,都是位高权重,实力非一般人可比。据台湾媒体报道,全面直选后的各届”立法院“,一般均有 10 位左右的黑道”立法委员“,其中更有几位黑道”立法委员“连选连任。尽管有不少”立法委员“本身不是黑道出身,但与黑道关系密切。黑道大佬办红白喜事,往往会有许多”立法委员“公开现身,并且毫不遮掩自己同黑道的关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看一看李登辉以及他宠信的几位政坛大佬的说法,便可知一二。
  李登辉曾说:“黑道势力中外都有,不独台湾才有,社会自由化了,各种力量都可以出来。”按他的说法,黑道的出现,是社会自由化的表征,黑道越猖獗,越表明这个社会自由化程度越高,越民主。而李登辉的信徒则说得更为清楚明白:“当政者应容忍某种程度的金权黑权存在……金权黑权是巨大的社会力,对政权的取得与维持有帮助。”
  此人还振振有词地说,“站在民主政治立场,黑社会分子为中华民国国民,享有宪法所赋予的一切基本人权,包括选举与被选举权,及参加政党从事政治活动之权利。既是如此,黑社会分子只要没有被法律制裁剥夺公权,而同时又拥有足够的民众基础,则其被提名或被选为各级民意代表,乃是民主政治之当然现象。”另一位李登辉的要员则说:“黑道也是选民,为什么不能有民意代表?”“黑道都是爱国的,没有黑道就没有中华民国。”
  马英九不会持有这样的观点,在他看来,黑道就是犯罪,如果明知这些人是黑帮分子,并且仍然在从事一系列犯罪活动,却不能惩治他们,甚至让他们以非法手段进入各级民意机构,那不仅是对法治的践踏,而且是对人民的犯罪。
  刚刚当上“法务部长”时,他看到台湾刑事警察局呈报上来的一份资料,台湾各县市 1994 年新当选的议员中,有帮派、管训记录及刑事前科者共 300人,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在台湾 21 个县市议会中,这次当选的大部分议会正、副议长有种种不同的犯罪记录和前科,甚至有犯有杀人罪的前罪犯。这份资料令马英九触目惊心,他当即决定开展以贿选为目标的扫黑行动。
  他决定采取这项行动的时候,“法务部”的一些公职人员以不同的方式劝他不要太冒尖,这件事肯定吃力不讨好。这类案件因为背景极为复杂,又是有组织犯罪,查起来非常之难,取证的可能更是微乎其微。将涉案者逼急了,万一不能过关,他们也往往是出钱拉上一两个替罪羊了事。结果很可能是打虎不成,自己反被咬上一口。马英九要办这件事,首先便有可能得罪这些情治部门。此外,所有的黑道势力,都有特殊的背景,他们甚至在高层都说得上话,一旦把他们逼急了,自己的乌纱帽便有可能不保。正因为如此,历任“法务部长”都只是当太平官,对于诸多涉及黑道的各类案件,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马英九偏偏不信邪,迅速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扫黑行动。他的扫黑行动,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一是肃贪,这是针对官员的;二是查贿,同样针对的是官员;三是扫黑和反毒,这是为了还台湾一个纯净的天空,挽救更多的青少年。更为关键一点,他要做出一种姿态,对黑道势力起到一种威慑作用,从而打开扫黑的局面。
  他这边行动一开始,将他的家人吓坏了。家人朋友纷纷劝他,这事别那么张扬,那些黑道人物是不好惹的。黑道也放出风声,叫他别赶尽杀绝,否则先考虑一下自己的归宿。面对重重压力的时候,是他的父亲站出来支持了他。他的父亲对媒体公开说:“文天祥和郑成功只活了 39 岁,英九已经比他们多活了 5年了。诸葛亮死时 54 岁,英九也只差 10 岁。”
  任职三年间,马英九雷厉风行,肃贪、查贿、扫黑、反毒,共起诉 7500 多人,其中有将近 400人具有“民意代表”身份。因查贿得罪了太多权贵,三年后,他被调任位高权虚的“政务委员”。
  1996年,李登辉终于如愿以偿,当选为第一任“民选总统”,此时,他第一个要对付的人,不再是那些国民党的元老级人物,而是那些令他极为不放心的中生代。连战、宋楚瑜、马英九这些崭露头角的人物一个个上了他的黑名单,成为他要对付的第一批。
  首先是连战,他从政,深得其父真传。据说,他的父亲连震东曾向他面授机宜,告诉他,当官就像骑自行车,要不断地点头,又不断地用力蹬。所以,连战当官,禀承的恰恰是这两个要点。但是,并不等于说他就因此只是言听计从,他当过“外交部长”,又当过一任“台湾省主席”,现在让他当“行政院长”,却又不让他组阁,他自然不乐意,对于李登辉交给他的那一长串名单,他并没有照单全收。例如和李登辉关系极为密切的原“台北市长”黄大洲,竞选连任时输给了陈水扁,便有意要去“行政院”弄一个“部长”当当。李登辉也默许这件事,连战却说:“黄大洲和我是亲戚,现在用他不大好。”挡了驾。同时,他又在“行政院”内安插了几个自己的人。对此,李登辉心中,已经对他产生了不满。
  再就是宋楚瑜,李登辉替他安排了一个好职位,让他去当“国防部长”,可是,宋楚瑜志不在此,他知道,一旦涉足军队,想出来不那么容易,而以后自己想在政界更上一层楼的时候,又会有军人不能干政的麻烦。他已经看中了“台湾省主席”这个位置。这件事,让李登辉对宋楚瑜的忠诚起了疑心。宋楚瑜虽然善于嘴巴冲锋陷阵,同时,也是个实干家,而且能力在所有中生代中,绝对属于第一。他当上“台湾省主席”之后,便一头扎进了基层,全省 309个乡镇,他一个不漏地走了一遍,有些乡镇,他甚至去过好几遍。一年多时间,他竟然干了这样一件事,马不停蹄地在乡下奔走,差不多每天就是一个乡镇。他一再宣称,“省主席”的办公室是在台湾省的每个角落。为了这次大巡回,他订了一辆 9人座位的福特旅行车,车上备有书报袋、传真机和电话,他在车内就可以随时与台湾当局、省府及地方人士联络。因为宋楚瑜在车上办公,全省范围内,任何一地出现紧急情况,他总是能够第一时间亲临现场指挥,一时间,到处可以见到宋楚瑜的身影,媒体每天都是他的消息,出镜率远远超过了当“总统”的李登辉。
  宋楚瑜的影响力迅速扩大,直逼“总统”的李登辉。1994年 12 月首届“台湾省长”选举,他以 473万票当选。这个得票数,令李登辉大吃一惊,他突然想到,如果宋楚瑜竞选“总统”并且同样得到这么多票,那么,他的好日子便到头了。此时,他才真正意识到宋楚瑜想去当“台湾省主席”的真实意图所在。他被这件事吓了一大跳,开始考虑怎样制裁宋楚瑜了。
  对付宋楚瑜,并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