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中医诊断学 >

第30节

中医诊断学-第30节

小说: 中医诊断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13、肺气虚       214、肺阴虚     215、风寒束肺     216、寒邪客肺
    217、痰湿阻肺     218、风热犯肺   219、热邪壅肺     220、燥邪犯肺
    221、大肠湿热     223、大肠液亏   223、肠虚滑脱     224、脾气虚
    225、脾阳虚       226、中气下陷   227、脾不统血     228、寒湿困脾
    229、湿热蕴胸     230、胃阴虚     231、食滞胃脘     232、胃寒
    233、胃热         234、肝气郁结   235、肝火上炎     236、肝血虚
    237、肝阴虚       238、肝阳上亢   239、肝风内动     240、肝阳化风
    241、热极生风     242、阴虚风动   243、血虚生风     244、寒滞肝脉
    245、肝胆湿热     246、胆郁痰扰   247、肾阳虚       248、肾阴虚
    249、水气凌心     250。肾精不足   251、肾气不固     252;肾不纳气
    253、膀胱湿热     254、脏腑兼证   255、心肾不交     256、心脾两虚
    257、心肝血虚     258、心肾阳虚   259、心肺气虚     260、脾肺气虚
    261、脾肾阳虚     262、脾肾阴虚   263、肝肾阴虚     264、肝脾不调
    265、肝胃不和     266、肝火犯肺   267、心悸怔忡     268、癫狂症
    269、气少不足以息 270、五心烦热   271、本虚标实     272、凉燥
    273、温燥         274、脾失健运   275、嗳腐吞酸     276、肝失疏泄
    277、命门火衰     278、相火妄动   279、小便不利     280、五更泄泻
    28l、合病         282、并病       283、直中         284、传经
    285、证候         286、症状       287、主症         288、外感病
    289、杂病         290、病案       291、主诉         292、现病史
    293、既往史       294、家族史     295、个人史       296、病机
    397、诊断

      '附5'    参考文献选录注释
    '原文'
    切脉、望色、听声、写形①、言病之所在。       (扁鹊)
    '注释'
    ①写形:写,描述记载;形,形体姿态。
    '原文'
    几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①。  (《素问?疏五过论》)
    '注释'
    ①暴乐暴苦,暴,突然的意思,乐,欢乐,苦,忧愁烦恼。
    '原文'
    破脑出血而不能言语,戴眼直视①,咽中沸声②,口急唾出③,两手妄举④,亦皆死候不可疗;若脑出血而无诸候者可疗。  (《肘后备急方》)
    '注释'
    ①戴眼直视:戴眼指目睛上视而不能转动。
    ②咽中沸声:沸声,形容喉间痰鸣声响。
    ③口急唾出:口张气直,唾起自出状。
    ④两手妄举:妄,失去控制;举,动而不安之意。
    '原文'
    病有内同外异①,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②,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③,必先诊候以审之。  (《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注释'
    ①病有内同外异:内、外,是指本与标的关系。病因在内为本,症状显外为标。
    ②盈虚,盈,充满、有余之意;虚,不足。这里通指脏腑虚、实证。
    ③固非:固,当根本解释,非,不是。耳目,指听觉——闻诊和视觉——望诊。
    '原文'
    夫欲理病①,先察其源②,候其病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③,命将难全。(《备急千金要方?诊候第四》)
    '注释'
    ①夫敬理病:夫,虚词。欲,想。理,诊断之意。
    ②源:病因。
    ③病势已过:势,疾病发展情况;已过,指正邪斗争,正不能胜邪,无再恢复可能。
    '原文'
    夫为医者,虽善于脉候,而不知察于气色①者,终为未尽要妙也。(《千金翼方?色脉》)
    '注释'
    ①气色:可理解泛指望诊。
    '原文'
    脉者气血之先也①,气血盛则脉盛②,气血衰则脉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气血微③则脉弱④,气血平⑤则脉治⑥。  (《诊家枢要》)
    '注释'
    ①先:不可能释为前后关系。
    ②盛:充盈,旺盛,非指有余。
    ③微:不足。
    ④弱:泛指一切无力脉象。
    ⑤平:和平正常之意。
    ⑥治:正常。
    '原文'
    小儿三岁以下,首先看虎口①三关②纹色③,紫热,红伤寒,青惊风,白疳病,惟黄色隐隐,为常候也。  (《诊家枢要》)
    '注释'
    ①虎口:手第一、二掌骨关节都的前方分歧(歧骨间)部,是合谷穴的位置。
    ②三关:指风、气、命三关而言。
    ③纹:指小儿食指内侧前缘的络脉。
    '原文'
    持脉有道①,虚静为保②。但可澄神静虑③。调息④宁心,神精明,察五色,听声音,问所苦⑤,方始按尺寸⑥,别浮沉⑦。以此参伍⑧,决死生之分矣,复观思人身形、长短肥瘦,老少男女,性情缓急,例各不同。故曰形气相得⑨者生,参伍不调者病。  (《脾胃论》)
    '注释'
    ①持脉有道:持,诊意;道,道理、规律。
    ②虚静为保:虚静,安静无杂念;保,重要的意思。
    ③澄神静虑:心神安宁,消失思虑。
    ④调息:调整呼吸,一呼一吸为一息。
    ⑤所苦:疾苦。
    ⑥尺寸:指寸口脉。
    ⑦浮沉:引申为脉象。
    ⑧相得:协调一致。
    ⑨参伍:异同对比的意思。
    '原文'
    仲景之六经为百病①立法。
    '注释'
    ①百病,泛指诸病。
    '原文'
    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①;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②。 (《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注释'
    ①内外:人体分内外,体内为内;体表一切感官可察知的为外。
    ②形诸:形,外露的意思;诸,全部,所有的意思。
    '原文'
    视其外应①,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灵抠?本脏篇》)
    '注释'
    ①外应:体表皮肉筋骨等组织的表现。
    '原文'
    形与神俱。  (《素问?上古天真论》)
    '注释'
    形,形体;神,精神;俱,偕同之意。
    '原文'
    生之来谓之精①,两精相搏谓之神②。  (《灵抠?本神篇》)
    '注释'
    ①精:生命的原始物资。
    ②两精相搏谓之神:两精,指男女之精;搏,搏结、结合之意;神,生命力。
    '原文'
    放神①者,水谷之精气②。  (《灵抠?平人绝谷篇》)
    '注释'
    ①神:人的生命活动力。
    ②水谷之精气:水谷,指饮食物。
    '原文'
    气载①乎神②(《图书编?神气为脏腑之主》)
    '注释'
    ①载:运载,动力解。
    ②神:生命能力。
    '原文'
    天食人以五气①,地食人以五味②,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③五色④修明⑤,音声能彰⑥,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⑦,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素问?六节脏象论》)
    '注释'
    ①天食人以五气:食,音sì似,饲养、养料供给。五气,指风、暑、湿;燥、寒五种时令变化。
    ②五味:酸、苦、甘、辛、咸。
    ③上使:上升。
    ④五色:青、赤、黄、白、黑。
    ⑤修明:修,养之意;明,明润。
    ⑥彰:洪亮之意。
    ⑦五气:五脏之气。
    '原文'
    五脏安定,血脉和利①,精神乃居②。  (《灵枢?平人绝谷篇》)
    '注释'
    ①和利:通利、调顾。
    ②居:健旺、安定。
    '原文'
    失①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灵枢?天年篇》)
    '注释'
    ①失:神消亡为失。
    '原文'
    善乎神之为义①此死生之本,不可不察也。……以形证②言之,则日光精彩,言语清亮,神思不乱,肌肉不削③,气息如常,大小便不脱④,若此者,虽其脉有可疑,尚无足虑,以其形之神在也。若目暗睛迷⑤,形赢⑥色败,喘息异常,泄泻不止,或通身大肉已脱⑦,或两手寻衣摸床,或无邪而言语失伦⑧,……或忽然暴病,即沉迷烦躁,昏不知人,或一时卒倒,即眼闭口开,手撤遗尿,苦此者,虽其脉无凶候,必死无疑,以其形之神去也。  (《景岳全书?全忠录?神气存亡论》)
    '注释'
    ①神之为义:神的意义。
    ②形证:形,形体、姿态,证,证候表现。
    ③削:减少的意思。
    ④脱:失禁。
    ⑤睛迷:视物不清。
    ⑥形赢:形体虚弱已极。
    ⑦脱:瘦近骨。
    ⑧失伦:失去伦次。
    '原文'
    夫精明五色①者,气之华②也。  (《素向?脉要精微论》)
    '注释'
    ①精明五色:精明,指目的精彩;五色,指青、赤、黄、白、黑。
    ②气之华:气,指精气;华,光华。
    '原文'
    夫气由脏发①,色随气华②。  (《四诊抉微》)
    '注释'
    ①气由脏发:气,精气;脏,五脏,发,生成。
    ②色随气华:色,五色;气,精气;华,光华。
    '原文'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定空窍①。(《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注释'
    ①空窍,指五官言。
    '原文'
    光明润泽者①气也②,青赤黄白黑者,色也。有气不息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而言之,而气色之见不可离,分论之,而气色之辨不可混。  (《望诊遵经》)
    '注释'
    ①光明润泽:指色的润泽程度。
    ②气:精气。
    '原文'
    气至①色不至者生,色至气不至者死。  (《四诊抉微》)
    '注释'
    ①至:到、有。
    '原文'
    色者,神之旗①也。神旺则色旺,神定则色定,神藏则色藏②,神露则色露。(《医法律?望色论》)
    '注释'
    ①旗:作标志。
    ②藏:内含,有之。
    '原文'
    大凡望诊,先分部位,后观气色,欲识五色之精微①,当知十法②之纲领。  (《望诊遵经》)
    '注释'
    ①精微:作变化、表现解。
    ②十法:浮沉、清浊、微甚、散搏、泽夭。
    '原文'
    五脏之色,随五形①之人而见,百岁②不变,故为主色③也。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
    '注释'
    ①五形:木、火、土、金、水。
    ②百岁:终生。
    ③主色:一生不变之色。
    '原文'
    四时之色,随四时加临①,推迁不常②,故为客色③。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
    '注释'
    ①加临:而至的意思。
    ②推迁不常:推迁,变化的意思;不常,改变。
    ③客色:随客观情况变化而改变的临时之色。
    '原文'
    头摇属风属火,而高年病后辛苦①人,多属虚,因气血虚而火犯上鼓动②也。
    '注释'
    ①辛苦:衰弱。
    ②鼓动:侵犯。
    '原文'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①。  (《灵枢?大惑论》)
    '注释'
    ①精:指眼睛,有精明视物的作用。
    '原文'
    精之窠为服①,骨之精为瞳子②,筋之精为黑眼③,血之精为络④,其窠气之精为白眼⑤,肌肉之精为约束⑥……。  (《灵抠?大惑论》)
    '注释'
    ①精之窠为眼:窠,窝穴。
    ②瞳子:即瞳孔。
    ③黑眼:瞳孔外围黑睛部分。
    ④络:目眦内血络。
    ⑤白眼:白睛部分。
    ⑥约束:指眼胞。
    '原文'
    瞳神散大者①,神虚散。  (《重订通俗伤寒沦》)
    '注释'
    ①瞳神散大:瞳孔散大,失去光彩。
    '原文'
    五色决于①明堂,明堂者鼻也。
    '注释'
    ①决于:取决、在于之义。
    '原文'
    凡内外杂证,亦无一不呈其形①,著其色于舌②,……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③;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④;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危急疑难之顷,往往证无可参,脉无可按,而惟以舌为凭;妇女幼稚⑤之病,往往闻之无息,间之无声,而惟有舌可验。  (《临症验舌法》)
    '注释'
    ①形:指舌形态改变。
    ②著其色于舌:著,着的意思;色,病色。
    ③不爽:爽,失、差。不爽,不差的意思。
    ④不谬:其义同不爽。
    ⑤幼稚:指小儿。
    '原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