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 >

第79节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第79节

小说: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鹿邑一阀阅之家,有子贰十三岁,病膏淋三年矣,乡中医不能治,往京师遍访,多作虚损,补以温燥,灼 
以针艾,无少减。闻戴人侨居HT 东,见戴人,曰∶惑蛊之疾也,亦曰白淫,实由少腹热,非虚也,可以涌以泄。 
其人以时暑,惮其法峻,不决者三日。浮屠一僧曰∶予亦有暑病,近觉头痛。戴人曰∶亦可涌,愿与君同之, 
毋畏之。于是涌痰三升,色如黑矾汁,内有死血,并黄绿水,又泻积秽数行,寻觉病去。方其来时,面无人色, 
及治毕,次日面如醉。戴人虑其暑月路远,又处数方使归,以自备云。 
屈村张氏小儿,年十四岁,病约一年半矣,得之夏秋,发则小便大痛,至握其峻跳跃旋转,号呼不已。小 
便数日不得下,下则成砂石,大便秘涩,肛门脱出一贰寸。诸医不能治,求治于戴人。戴人曰∶今日治,今日 
效,时日在辰巳间矣。以调胃承气仅一两,加牵牛头末贰钱,汲河水煎之,令作三五度咽之。又服苦末丸如芥 
子许,六十丸。日加晡,上涌下泄,一时齐出,有脓有血,涌泄既觉定,令饮新汲水一大盏,小溲已利一贰次 
矣。是夜凡饮新水贰三十遍,病去九分,止哭一次。明日困卧如醉,自晨至暮,猛然起走,索食于母,歌笑自 
得,顿释所苦。继以太白散、八正散等调理,一日大瘥。恐暑天失所养,留五日而归。戴人曰∶此下焦约也, 
不吐不下,则下焦何以开?不令饮水,则小便何以利?大抵源清则流清也。(苦末丸未详考。) 
〔丹〕诸淋皆属于热,余每用黄柏滋肾丸。每百丸,用四物汤加甘草梢、杜牛膝、木通、桃仁、滑石、木 
香煎汤,空心吞服。兼灸三阴交,如鼓应桴,累试累效者。 
〔《保》〕淋 者,凉膈散加滑石四两,茯苓一两。(凉膈散方见治发热。) 
〔罗〕x石苇散x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涩不宣,出少起数,脐腹急痛,或尿如豆汁,或便出砂石, 
并皆治之。 
木通 石苇 滑石(各贰两) 炙甘草 王不留行 当归(各一两) 白术 瞿麦 芍药 葵子(各贰两) 
上为细末,每服贰钱,小麦粥汤调下,空心服。一方加沉香、陈皮,无滑石、瞿麦、白术、木通。 
〔《本》〕治心经热,小便涩,及治五淋,x火府丹x。 
生地 木通 黄芩 甘草 
上为细末,炼蜜杵丸如桐子大。每服贰十粒,木通煎汤下。此药治淋涩,脐下满痛。 
上贰方,解热利小便兼补之剂。 
〔无〕x石燕丸x治石淋,多因忧郁气注下焦,结所食咸气而成,令人小便碜痛不可忍,出砂石而后小便通。 
石燕(烧令通赤,水中淬三次,捣研,水飞,焙干) 滑石 石苇(去毛) 瞿麦穗(各一两) 
上为末,糊丸桐子大。煎瞿麦、灯心汤下十丸,食前服,日贰三。 
〔罗〕x海金沙散x 治小便淋涩,及下焦湿热,气不施化,或五种淋疾,癃闭不通。 
海金沙(研) 木通 瞿麦穗 滑石 通草(各半两) 杏仁(汤洗,去皮尖,麸炒,一两) 
上为细末,入灯心同煎,空心服。 
x八正散x 治小便赤涩,或淋闭不通及热淋,并宜服之。 
大黄(面裹煨) 木通 瞿麦 滑石 蓄 车前子 山栀仁 甘草(各等分) 
上为末,入灯心同煎,小儿少少与之。 
〔洁〕x葵花散x 治小便淋涩经验。葵花根一味,洗净锉,水煎至七沸,服之立效。(味甘寒。) 
〔世〕x葛粉丸x 治男女淋病疼痛,效速,勿轻忽之。 
砂糖(《本草》云∶治心肺大肠热) 葛粉 
和丸如桐子大。井花水化开一贰丸。 
治血石淋。杨树蛀屑,乌梅一,大枣三,水一盏,煎服。 
〔《灵苑》〕治卒患诸淋,遗涩不止,小肠赤涩疼痛。三叶酸浆草,人家园林亭槛中,着地开黄花,味酸 
者是。取嫩者净洗,研绞自然汁一合,用酒一合搅匀,空心服之,立通。(三叶酸浆草即布谷饭,详见白带门。) 
〔无〕 草汁,治膏淋及尿血。 草捣汁贰升,醋贰合和,空腹服一盏。又浓煮汁饮,亦治淋沥尿血。( 
草俗名辣母藤,又名葛勒蔓,处处篱墙上有之。) 
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全文见诊病传变。胞谓女子胞也。) 
〔《素》〕痹论云∶胞痹者,小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夫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 
焉,气化则能出矣。今风寒湿邪气客于胞中,则气不能化出,故胞满而水道不通,其小腹膀胱按之内痛,若 
沃以汤,涩于小便。以足太阳经其直行者,上交巅入络脑,下灌鼻窍,则为清涕也。治胞痹,小便不通, 
x肾着汤x(《千金》河间方同。) 
赤茯苓(去皮) 白术(各四两) 甘草(炙,贰两) 干姜(炮,一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贰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日三。 
x茯苓丸x 治胞痹,小便内痛。 
赤茯苓 防风 细辛 白术 泽泻 官桂(各半两) 栝蒌根 紫菀 附子 黄 芍药 甘草(炙。 
各三分) 生地 牛膝(酒浸) 山芋 独活 半夏(汤浸) 山茱萸(各一分) 
上十八味,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温酒送下,食前。 
x巴戟丸x 治胞痹脐腹痛,小便不利。 
巴戟(去心,一两半) 桑螵蛸(麸炒) 远志(去心) 生地 山芋 附子(炮) 续断(各一两) 肉苁 
蓉(酒浸,一两) 杜仲(炙) 石斛 鹿茸(酥炙) 龙骨 菟丝子 五味子 山茱萸 官桂(各三钱) 
上十六味,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温酒下三十丸,空心,食前。 
x肾沥汤x 治胞痹小腹急,小便不利。 
桑白皮(炒) 犀角屑 杜仲(炙,去丝) 五加皮 麦门冬 木通 桔梗(各一两) 赤芍药(五钱) 
上八味,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羊肾一个切,竹沥少许同煎,去渣温服。 
诸淋皆属于热,古方有冷淋,盖十百之一也。今因胞痹属风寒湿,故主寒条。 
〔无〕x瞑眩膏x 治诸淋疼痛不可忍受,及砂石淋。大萝卜切一指浓,四五片,好白蜜淹少时,安净铁铲上,慢火炙干,又蘸又炙,尽蜜贰两,翻覆炙令香软,不可焦,候蜜尽细嚼,以盐汤一盏送下,立效。 
〔《圣》〕治冷淋,小肠不利,茎中急痛。用槲叶捣末,每服贰钱,水一盏,葱白七寸,煎六分去渣,食前温服。 
〔崔〕疗石淋,便中有石子者。胡桃肉一升,细米煮浆粥一升,相和顿服即瘥。(胡桃性热。) 
运气,小便淋气,及针灸淋 法。(并见小便淋 门。) 
〔仲〕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便血。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肾脉滑实为癃 。脾脉滑甚为 癃。(全文见治虚实法。) 
〔《脉》〕少阴脉数,妇人则阴中生疮,男子则气淋。 
〔《素》〕病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 
太阴脉细微如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为何病?岐伯曰∶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曰厥,死 
不治。(奇病论 癃病脉细不治。) 

卷之十四·肝胆部闭癃遗溺
胎前淋闭
属性:〔丹〕转胞病,胎妇禀受弱者,忧闷多者,性躁急者,食味浓者,大率有之。古方皆用滑利疏导药,鲜有 
应效。因思胞为胎所压,展在一边,胞系了戾不通耳。胎若举起,悬在中央,胞系得疏,水道自行。然胎之坠 
下,必有其由。一日吴宅龙人患此,脉之两手似涩,重取则弦,左手稍和。予曰∶此得之忧患,涩为血少气多, 
弦为有饮,血少则胞弱而不能自举,气多有饮,中焦不清而溢,则胞知所避而就下,故喜坠。遂以四物汤加参、 
术、半夏、陈皮、生甘草、生姜,空心饮,随以指探喉中,吐出药汁,候少顷气定,又与一帖,次日亦然,如 
是八帖而安。此法果为的确,恐偶中耳。后有数人,历历有效,未知果何如耶?仲景云∶妇人本肌盛头举身满, 
今反羸瘦,头举中空减,胞系了戾,亦致胞转。其义未详,必有能知之者。 
一妇人四十一岁,妊孕九个月,转胞,小便不出,三日矣。下急脚肿,不堪存活,来告急。予往视之,见 
其形悴,脉之右涩而左稍和。此饱食而气伤,胎系弱不能自举,而下坠压着,膀胱偏在一边,气急为其所闭, 
所以水窍不能出也。转胞之病,大率如此。予遂制一方,补血养气,血气既正,胎系自举,则不下坠,方有安 
之理。遂作人参、当归、身尾、白芍药、白术、带白陈皮、炙甘草、半夏、生姜煎汤,浓与四帖,任其叫啖, 
至次早天明,又与四帖,药渣作一帖,煎令顿饮之,探喉令吐,出此药汤,小便立通,皆黑水。后就此方,加大 
腹皮、枳壳、青葱叶、缩砂仁,贰十帖与之,以防产前后之虚,果得就蓐平安,产后亦健。 
一妇人,妊娠七八个月,患小便不通,百医不能利,转加急胀。诊其脉细弱,予意其血气虚弱,不然,水 
载其胎,故胎重坠下,压住膀胱下口,因此溺不得出。若服补药升扶,胎起则自下,药力未至,愈加急满。遂 
令一老妇,用香油涂手自产门入,托起其胎,溺出如注,胀急顿解。一面却以人参、黄 、升麻,大剂煮服,或 
少有急满,仍用手托放取溺,如此三日后,胎渐起,小便如故。 
〔仲〕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 
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即八味丸,方见治法,酒下十五丸至贰十丸,日再服。) 
〔《产》〕疗小便不通及胞转。桑螵蛸捣末,米饮服方寸匕,日三。 
〔仲〕妊娠有水气,重身,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x葵子茯苓散x主之。 
葵子 茯苓(各三两) 
上贰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x归母苦参丸x主之。 
当归 贝母 苦参(各四两) 
上三味末,炼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加至十丸。(男子加滑石半两。) 
〔《外》〕治妊娠患子淋。猪苓五两,一味为末,以白汤三合,服方寸匕,渐至贰匕,日贰夜一。 
〔《大》〕治妊娠卒不得小便。杏仁一味,去皮尖捣丸,如大绿豆。灯心汤吞七粒,立利。 
〔丹〕朱宅妇人三十余岁,四个月胎,大小便闭,因与通利,冬葵子等药已通,但气未顺。此由性急血耗 
气乱,须和其气,滋其血乃安。 
陈皮 青皮 芍药(一钱) 人参 归身尾 川芎 地黄 白术(半两) 茯苓 木通 甘草(贰分) 
〔《甲》〕小便难,水胀满,溺出少,胞转,不得溺,曲骨主之。胞转不得小便,小腹满,关元主之。 

卷之十四·肝胆部闭癃遗溺
产后淋闭
属性:〔无〕治产前后淋,其法不同,产前当安胎,产后当去血。瞿麦、蒲黄,最为产后要药。 
x茅根汤x 治产后诸淋主之。 
白茅根(八两) 瞿麦 葵子(贰两) 白茯苓(各四两) 人参(贰两) 蒲黄 桃胶 滑石 甘 
草(各一两) 紫贝(十个,烧) 石首鱼 
枕石( ) 
上锉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灯心贰十茎,煎至七分,去渣温服;亦可为末,木通煎汤调下。 
〔《大》〕疗产后小便不通。用陈皮去白为末,空心服,酒调贰钱,一服便通。 
治产后小便不通,腹胀如鼓,闷乱不醒。用盐填脐中,却以葱白剥去粗皮,十余根作一缚,切作一指浓, 
安盐上,用大艾炷,满葱饼上以火炙之。觉热气入腹内,实时便通神验。 

卷之十四·肝胆部闭癃遗溺
小便数
属性:〔罗〕中书右丞合刺合孙,病小便数而短,昼夜约贰十余行,脐肠填满,腰脚沉HT ,不得安卧。季春下旬, 
一日奉敕治之,遂往诊视。脉得沉缓,时时带数。常记小便不利有三,不可概论。若津液偏渗于肠胃,大便泄 
泻,而小便涩少者一也,宜利而已。若热搏下焦津液,则湿热不能行者贰也,必渗泻则愈。若脾胃气涩,不能 
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化者三也,可顺气,令施化而出。今右丞平素膏粱湿热内蓄,不得施行,膀胱窍涩,是 
以起频而见少也,非渗泄分利,则不能快利。遂处一方,名曰茯苓琥珀汤。《内经》曰∶甘缓而淡渗,热搏津液, 
内蓄脐腹胀满,当须缓之。泄之必以甘淡为主,遂以茯苓为君,甘寒滑以利窍涩。猪苓、琥珀之淡,以渗泄利 
水道,故以贰味为臣。脾恶湿,湿气内蓄,则脾气不舒。益脾胜湿,必以甘为助,故以甘草、白术为佐。咸入 
肾,咸味涌泄为阴,故用泽泻之咸,以泄伏水。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津液不行,以辛散之,桂枝味辛,散 
湿润燥,故以为使。煎长流甘澜水,使不助其肾气,大作汤剂,令直达于下而急速也。两服减半,旬日良愈。 
x茯苓琥珀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