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 >

第102节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第102节

小说: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渊腋下腋三寸,布胸胁,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取之脾之大络也。又云∶手太 
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脘五寸,实则节弛肘废,取之所别者是也。 
〔《甲》〕痿不相知,太白主之。(一云身重骨痿不相知。)足下缓失履,冲阳主之。足缓不 
收,痿不能行,不能言语,手足痿 不能行,地仓主之。 
肾脉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全文见治虚实法。) 
〔丹〕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诸痿
注夏
属性:〔子和〕痿之作也,皆五月六月七月之时。午者,少阴君火之位。未者,湿土庚金伏火之地。 
申者,少阳 
相火之分。故痿发此三月之内,为热也。故病痿之人,其脉浮大。 
〔丹〕注夏属阴虚,元气不足。补中益气中去柴、升,加黄柏炒。挟痰者,用南星。 
〔垣〕刺志论云∶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热伤气故也。痿论曰∶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 
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藏也,今水不能胜火,则骨枯而髓虚,足不任身,发为 
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此湿热成痿,令人骨乏无力,故治痿独取于阳明。时当 
长夏,湿热大胜,蒸蒸而炽,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沉疼, 
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膨痞,小便黄而数,大便溏而频,或痢出黄如糜,或如泔色,或渴 
或不渴,不思饮食,自汗体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气不病也。其脉中得洪缓。若湿气相搏,必 
加之以迟,迟,病虽互换少瘥,其天暑湿令则一也,宜以清燥之剂治之。《内经》曰∶阳气者, 
卫外而为固也,热则气泄。今暑邪干卫,故身热自汗,以黄 甘温,补之为君,人参、陈皮、 
当归、甘草甘微温,补中益气为臣,苍术、白术、泽泻渗利而除湿,升麻、葛根苦甘平,善解肌 
热,又以风胜湿也,湿胜则食不消,而作痞满,故炒曲甘辛,青皮辛温,消食快气,肾恶燥,急 
食辛以润之,故以黄柏苦寒,借甘味泻热补水,虚者滋其化源,以人参、五味子、麦门冬酸甘微 
寒,救天暑之伤于庚金为佐,名曰x清暑益气汤x。 
黄 (一钱,汗少,减五分) 人参(去芦,五分) 升麻(一钱) 泽泻(五分) 甘草(炙,三分) 
苍术(泔浸去芦,一钱) 葛根(贰分) 五味子(九粒) 白术(五分) 神曲(炒黄,五分) 
黄柏(酒浸去皮,三分) 麦门冬(去心,三分) 归身(三分) 陈皮(五分) 青皮(去皮,贰分半) 
上件同 咀,作一服,水贰大盏,煎至一盏去渣,大温服,食远,剂之多少,临时斟酌。 
此病皆由饮食劳倦,伤其脾胃,乘天暑而病作也。但药中犯泽泻、猪苓、茯苓、灯心、通草、木通, 
淡味渗利小便之类,皆从时令之旺气,以泄脾胃之客邪,而补金水之不及也。此正方已是从权 
而立之,若于其时病湿热脾旺之症,或小便已数,肾肝不受邪者,误用之必大泻真阴,竭绝肾水, 
先损其两目也。复立变证加减法于后。如心火乘脾,乃血受火邪,而不能升发阳气,伏于地中,地 
者人之脾也,必用当归和血,少用黄柏以益真阴。如脾 
胃不足之证,须少用升麻,乃足阳明太阴引经之药也,使行阳道,自脾胃中右迁,少阳行春令, 
生万物之根蒂也。更少加柴胡,使诸经右迁,生发阴阳之气,以滋春之和气也。如脾虚,缘心火 
亢盛而乘其土也,其次肺气受邪,为热所伤,必须用黄 最多,甘草次之,人参又次之,三者皆 
温甘之阳药也。脾始虚,肺气先绝,故用黄 之甘温,以益皮毛之气而闭腠理,不令自汗而损 
元气也。上喘气短,懒语,须用人参以补之。心火乘脾,须用炙甘草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 
甘草最少,恐资满也。若脾胃之急痛,并脾胃大虚,腹中急缩,腹皮急缩者,却宜多用。经曰∶ 
急者缓之,若从权,必加升麻以引之,恐左迁之邪坚盛,卒不肯退,反致项上及臀尻肉消而反行 
阴道,故使引之以行阳道,使清气出地,右迁而上行,以和阴阳之气也。若中满者,去甘草。 
咳甚者,去人参。如口干嗌干者,加干葛。如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荣血 
大亏,荣气伏于地中,阴火炽盛,日渐煎熬,血气亏少,且心包与心主血,血减则心无所养, 
致使心乱而烦,病名曰 。 者,心惑而烦闷不安也。是由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干, 
乱于胸中,使周身血气逆行而乱。经云∶从下上者,引而去之。故当加辛温甘温之剂生阳,阳 
生而阴长也。已有甘温三味之论,或曰甘温何能生血,又非血药也。曰∶仲景之法,血虚以人参 
补之,阳旺则能生阴血也。更加当归和血,又宜少加黄柏以救肾水,盖甘寒泻热火,火减则心气 
得平而安也。如烦乱犹不能止,少加黄连以去之,盖将补肾水,使肾水旺而心火自降,扶持地中 
阳气也。如气浮心乱,则以朱砂安神丸镇固之,得烦减勿再服,以防泻阳气之反陷也。如心下痞, 
亦少加黄连。气乱于胸,为清浊相干,故以陈皮理之,能助阳气之升而散滞气,又助诸甘辛为用。 
故长夏湿土客邪火旺,可从权加苍术、白术、泽泻,上下分消其湿热之气。湿气大胜,主食不消 
化,故食减不知谷味,加炒曲以消之。复加五味子、麦门冬、人参泻火,益肺气,助秋损也。 
此三伏中长夏正旺之时药也。 
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 夫脾胃虚弱,必上焦之气不足,遇夏天气热甚,损伤元气,怠惰 
嗜卧,四肢不收, 
精神不足,两脚痿软,遇早晚寒厥,日高之后,阳气将旺,复热如火,乃阴阳气血俱不足,故或 
热厥而阴虚,或寒厥而气虚,口不知味,目中溜火,而视物KT KT 无所见,小便频数,大便难 
而秘结,胃脘当心而痛。两胁痛或急缩,脐下周遭如绳束之急,甚则如刀刺,腹难舒伸,胸中闭 
塞,时显呕哕,或有痰嗽,口沃白沫,舌强腰背腹皆痛,头痛时作,食不下,或食入即饱,全不 
思食,自汗尤甚,若阴气覆在皮毛之上,皆天气之热,助本病也。乃庚大肠辛肺金为热所乘而作,当先 
助元气,治庚辛之不足,x黄 人参汤x主之。 
黄 (一钱,如自汗过多,加一钱) 人参(去芦,五分) 甘草(炙,贰分) 白术(五分) 
苍术(半钱,无汗,一钱) 橘皮(贰分,不去白) 黄柏(酒洗,贰分,以救肾水之源) 
神曲(炒,三分) 五味子(九粒) 麦门冬(去心,贰分) 归身(酒洗,贰分) 升麻(六分) 
上 咀,俱作一服,水贰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食远或空心服之。忌酒湿面大料物之类, 
及过食冷物。如心下痞闷,加黄连(贰三分。)如胃脘当心痛,减大寒药,加草豆蔻仁(五分。)如 
胁下痛或缩急,加柴胡(贰三分。)如头痛目中溜火,加黄连(贰三分)、川芎(三分)。如头目不 
清利,上壅上热,加蔓荆子(三分)、 本(贰分)、细辛(一分)、川芎(三分)、生地黄(贰分)。 
如气短,精神少,如梦寐间困乏无力,加五味子(九粒。)如大便涩滞,隔一贰日不见者,致食少, 
食不下,血少,血中伏火,而不得润也,加当归身、生地黄(各五分)、桃仁(三个去皮尖,另研、) 
麻子仁(研泥五分)。如大便通行,所加之药,勿再服。如大便又不快利,勿用别药,少加大 
黄(煨,半钱)。如不利者,非血结血秘而不通也,是热则生风,其病患必显风症,单血药不可复 
加,止常服黄 人参汤,药只用羌活(半两)、防风(半两)贰味 咀,以水四盏,煎至一盏去滓, 
空心服之,大便必大走也,一服便止。如胸中气滞,加青皮,并去白陈皮倍之,去其邪气,此病 
本元气不足,惟当补元气,不当泻之。如气滞太甚,或补药太过,或人心下有忧滞郁结之事,更 
加木香(贰分或三分)、砂仁(贰分或三分)、白豆蔻仁(贰分)与正药同煎服。如腹痛不恶寒者, 
加白芍药(半钱)、黄芩(贰分),却减五味子。 
夫脾胃虚弱,至六七月间,河涨霖雨,诸物皆润,人汗沾衣,身重短气,甚则四肢痿软,行 
步不正,脚欹眼黑欲倒者,此肾水与膀胱俱竭之状也。当急救之,滋肺气以补水之上源,又使庚大 
肠不受邪热,不令汗大泄也。汗泄甚则亡津液,亡津液则七神无所根据。经云∶津液相成,神乃 
自生。津者,庚大肠所主,三伏之义,为 
庚金受囚也。若亡津液,汗大泄,湿令亢甚,则清肃之气亡,燥金受囚,风木无可以制,故风湿相 
搏,骨节烦疼,一身尽痛,亢则害,承乃制是也。孙思邈曰∶五月常服五味子,是泻丙火,补庚金大 
肠,益五脏之元气。壬膀胱之寒已绝于巳,癸肾水已绝于午,今更逢湿旺助热为邪,西方北方之寒 
清绝矣。圣人立法,夏月宜补者,补天元之真气,非补热火也,令人夏食寒是也。为热伤元气,以 
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生脉。脉者,元气也。人参之甘,补元气,泻热火也。麦门冬之苦寒,补水 
之源,而清肃燥金也。五味子之酸以泻火,补庚大肠与肺金也。当此之时,无病之人,亦或有贰症, 
况虚损脾胃有宿疾之人,遇此天暑,将理失所,违时伐化,必困乏无力,懒语气短,气弱气促,似喘 
非喘,骨乏无力,其形如梦寐,朦朦如烟雾中,不知身所有也,必大汗泄。若风犯汗眼皮肤,必搐 
项筋,皮枯毛焦,身体皆重,肢节时有烦疼,或一身尽疼,或渴或不渴,或小便黄涩,此风湿相搏 
也。头痛或头重,上热壅盛,口鼻气短气促,身心烦乱,有不乐生之意,情思惨凄,此阴胜阳之极 
也。病甚则传肾肝,为痿厥。厥者,四肢如在火中者为热厥,四肢寒冷者为寒厥。寒厥则腹中有寒, 
热厥则腹中有热,为脾主四肢故也。若肌肉濡渍,痹而不仁,传为肉痿证。证中皆有肺疾,用药之 
人,当以此调之。气上冲胸,皆厥证也。痿者,四肢痿软而无力也,其心烦冤不止。(心神撩乱者 
是也。)厥者,气逆也,甚则大逆。故曰厥逆。其厥痿多相须也,于前已立黄 人参五味子麦门冬 
汤中,每加白茯苓(贰分)、泽泻(四分)、猪苓、白术(各一分)。如小便快利不黄涩者,只加 
泽泻(贰分),与贰术上下分消其湿。如行步不正,脚膝痿弱,两足欹侧,已中痿邪者,加酒洗黄 
柏、知母三分或五分,令贰足涌出气力。如汗大泄者,津脱也,急止之,加五味子(六粒)、炒黄柏(五 
分)、炒知母(三分),不令妨其食,当以意斟酌。若妨食则止,候食进再服。取三里、气街,以三棱针 
出血。若汗不减不止者,于三里穴下三寸上廉穴出血,禁酒湿面。夫痿者,湿热乘于肾肝也,当急 
去之。不然,则下焦元气竭尽而成软瘫,必腰下不能动,心烦冤而不止也。若身重减,气不短,小 
便如常,及湿热之令退时,或所增之病气退者,不用五味子、泽泻、猪苓、茯苓、黄柏、知母、苍 
术、白术之药,只根据本病中证候加减常服药,亦须用酒黄柏(贰分或三分。)六七月之间湿令大行, 
子能令母实而热旺,湿热相合而刑庚大肠,故用寒凉以救之。燥金受湿 
热之邪,绝寒水生化之源,源绝则肾亏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动矣,步行不正,两 
足欹侧,以x清燥汤x主之。 
黄 (钱半) 黄连(一钱,去须) 苍术(一钱) 白术(一钱) 陈皮(五分) 五味子(九粒) 
人参 白茯苓 升麻(各三分) 当归(一钱贰分) 泽泻(五分) 柴胡 麦门冬 生地 神曲(炒) 
猪苓 黄柏(酒制) 甘草(炙。各贰分)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半两,水贰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空心服。 
〔丹〕宋某,劳伤发热,当作注夏治之。 
黄柏(炒) 升麻(各三分) 黄 人参 木通 白芍药(各五分) 白术(钱半) 陈皮 
甘草(炙。各贰分) 
妇人患注夏,手足酸软而热。 
白术(一钱) 黄柏(炒) 白芍药 陈皮 当归(一钱) 苍术(五分) 甘草(生) 姜(贰片)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诸痿
解即痿类
属性:解 之证,懈倦困弱似痿,故附痿后。 
冬脉大过,为病在外,则令人解 。春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全文见治虚实法。王注云∶ 
寒不寒,热不热,弱不弱,壮不壮,伫不可名,谓之解 也。) 
〔《素》〕尺脉缓涩,谓之解 。(平人气象论 王注云∶尺为阴部,腹肾主之。缓为热中, 
涩为无血,故解名谓之解 也。) 
尺内弱者解 ,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全文见诊生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