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北斗荐书栏目vol9-美味 >

第7节

北斗荐书栏目vol9-美味-第7节

小说: 北斗荐书栏目vol9-美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入与效果成正比
    下面介绍猪肾。
    在汉语中,猪肾一般称作“猪腰”。
    猪腰也是不好处理的材料。即便是美食大家随园老人,也发出这样的牢骚:
    炒枯则木,炒嫩则令人生疑。
    不仅如此,猪腰还“最能夺味”(随园老人语),不论什么东西,只要跟猪腰一起,就会变得很腥。因此,不与别的材料一起混合,只能单独使用。大概最多也就是配上香油和姜爆炒,再浇上烧酒。
    将炒好的猪腰盛在盘子里端到饭桌上,丈夫没想到是菜,而误以为是“药”。其中的一个原因恐怕在于,这道菜除了猪腰之外什么都没加,看上去很不雅观。
    毕竟食物除了味道之外,外部观感也很重要呀!
    猪的心脏这么说,想必大家应该知道了吧适合用来做心悸亢进、血压不安症等病患者的药膳。中国民间疗法“安心剂”也是用猪心和朱砂炖汤做成的。
    我们家则用猪心配高丽参隔水炖,炖好后喝汤。
    只要花费心思投入去做,心里就会觉得效果显著。





    正文 哀猪全无立足之地(1)
    


    哀猪全无立足之地
    内脏便宜的好处
    五十多年前,当我们的母亲来到日本时,她们发现,日本的物价比国内贵了不少,风俗习惯也大不相同,因而不由得感到日本是个不适宜生活居住的地方。于是,常常萌发回归故土的念头。每当这个时候,她们总会自言自语地说道:
    “不过,猪的内脏还真便宜。”
    当时日本人是不吃猪、牛内脏的,因此这些内脏卖出的价钱差不多就跟白送一样。只有居住在日本的中国人或朝鲜人才会买。
    中国人经常吃内脏,因此在故乡那边,其售价常常比肉还贵。出于这个原因,单就能够便宜地吃到内脏这一点而言,日本可说是天堂。
    听说比母亲她们更早一代的华侨,只要去屠宰场,不花钱就能得到内脏。
    不过,据说就连那个时候的华侨,也都不能在屠宰场说:
    “请给我一些猪血。”
    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喜欢吃猪、牛的内脏了。另外,由于内脏可以作为制药的原料,制药公司大量收购,因此其价格也不能说一定很便宜。
    但是,不论爱吃内脏的人增加了多少,好像喜欢吃动物血的人还是很少。
    吃血野蛮吗?
    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的营养观念“吃血补血”来看,猪血受到重视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也并不是直接喝生血。不论怎么说,那样实在太恶心了,而且生血的味道也不好。
    往新鲜的血里加上盐,凝结之后就会变成像豆腐一样。切成小块后,和豆腐、蔬菜以及其他调味料一起烹煮。一般认为,猪血对贫血有很好的疗效。
    虽然外国人皱着眉头说这种习俗很野蛮,孙文对此却自有辩驳。





    正文 哀猪全无立足之地(2)
 


    曾经当过医生的孙文指出,认为吃血野蛮的看法是不符合科学精神的。他说,吃肉而讨厌血,这是偏见。血中铁含量丰富,对身体有好处,因此吃血的习俗非但不野蛮,反而极为符合“科学与卫生”的标准。
    这一段论述记载在孙文所撰写的《建国大纲》中。
    当听到外国人说“真野蛮”便点头称是,力求摒弃这个习俗,这样做岂不是太没有自主性了吗?
    这让外国人看了会怎么想?简直就是国耻嘛。
    与其如此愤愤不平,还不如干脆不再介意外国人的看法,而只是就事论事,探讨一下事情的本质。
    这就是爱国者孙文为什么站在科学的立场,强调“吃血”绝非野蛮的原因。
    将凝结成豆腐状的猪血煮熟了吃,或将活蹦乱跳的活虾直接吞入口中,这两种吃法到底哪种更野蛮呢?
    离题稍微有点远了。
    还是回到猪的话题吧。
    汉语的“猪”字原来的写法是“豬”,而“豚”字则指的是小猪的意思。
    不管怎样,“豕”指的就是猪。
    在“豕”上面加上宝盖头便是“家”,从造字法来看,这代表无猪不成家。
    倘若古时人们不与猪住在一起,就没办法解释“家”字的意义。这说明猪与中国人之间的关系是如此之深厚。
    要饲养牛羊,必须有广阔的草原。而在勤劳的农耕民族看来,杂草丛生的荒原不好好利用实在太可惜了,随即就在上面开荒耕种,把它变成了田地。
    而养猪并不太占地方,于是猪便成了农耕民族的伙伴。只要围上矮得连小孩都能够跨得过的栅栏,猪就出不去了。吃的也简单,只要用人吃剩的东西喂它就可以了。





    正文 哀猪全无立足之地(3)
    


    不仅如此,猪还多产,一窝一窝地生小猪仔。
    有一种解释说,人类为了祈求子孙满堂,把自己的居住之处叫做“家”,取猪多子之寓意。
    虽然猪与人类,特别是农耕民族有如此亲密的关系,却被人当作愚笨之物。猪成了“笨猪”。
    有各种跟猪相关的词语。把迟钝而不知礼仪者称作“豚鱼”,介绍儿子时用的自谦语为“豚儿”(没出息的儿子),“猪卑狗险”(猪卑贱,狗奸诈)尚且可以接受,而在占卜吉凶时,却说“猪来贫,狗来富……”
    猪岂不失去了立足之地?
    不仅如此,在庆贺或祭神时,猪总是作为祭品最先被宰杀。在古代,奴隶或战争的俘虏也会被砍头,当作献给神灵的牺牲。
    诗中难以表达的猪肉美味
    说句题外话。据说古代神灵厌恶的三物包括长着朝天鼻的猪、白额头的牛和长痔疮的人,这三样不能作为祭品。看来为了避免落得被斩首当祭品的下场,还必须得有“急中生痔”的本事呀!
    在诗文中,猪也很少登场,这对猪来说挺可悲的。这也难怪,诗题中出现“猪”字确实不雅。
    也许是悲悯猪的遭遇,宋代大诗人苏轼有诗名为《食猪肉》,不过这也只是一首打油诗:
    黄州好猪肉,
    价贱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
    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
    少着水,
    火候足时它自美。
    后边还有一些诗句,在此省略。
    苏轼号东坡居士。文中的“黄州”即现在的黄冈,位于武汉以东。苏轼在四十五岁那年,恩赦出狱,被贬黄州,后来还被贬至广东惠州。也许在流放地吃的尽是猪肉。
    香港那边的餐馆,菜单上有“东坡肉”这样的菜品。做东坡肉需要将猪肉切成大块,像上面的诗所说的那样,长时间慢慢地炖煮,并加上酱油、酒、味精、香料等调味品。
    东坡肉酥软,入口即化,因此上了年纪牙齿不好的人也能吃。





    正文 制作干猪肝的秘法(1)
  


    制作干猪肝的秘法
    卧薪尝胆
    喜欢喝酒的丈夫,每逢工作告一段落,当天晚上总要一直喝到深夜。不过他也不
    是光喝酒,下酒菜也吃了不少。喝酒的乐趣中,下酒菜占相当的比重,这是他一贯的看法。
    前面说到猪的话题,这里顺便在丈夫爱吃的下酒菜中,各举一例与猪肉有关的极为普通和极为特殊的东西。
    特殊的东西是干猪肝。
    “肝”在日语中念“kimo”,“胆”也念这个音。而且,有些词语虽然写的是“肝”,实际上是指“胆量”或“胆子”。“肝”、“胆”这两个字在日语中很容易混淆。
    虽然有人会说,这两个字没什么大的区别。不过肝脏和胆囊却是大不相同的。
    说起“胆”字,各位是否心怀敬畏?毕竟“卧薪尝胆”这个词语太深入人心了。胆有多苦,人们两千多年来一直言说至今。
    这个故事讲的是,越王勾践在会稽被吴所破,回国之后,每天都要尝一尝苦胆,告诫自己永远不要忘记会稽的耻辱。
    尝胆是为了预防健忘症,这个胆肯定苦得让人直皱眉头,浑身发抖。
    顺便说一句,“卧薪”是指睡在凹凸不平的硬柴木上,其痛苦也会让人时刻不忘曾有过的屈辱。不过,《史记》中只记载了“尝胆”,而没有提及“卧薪”。
    《吴越春秋》中,则把两者都归为勾践的事迹,而在《十八史略》中,“卧薪”则记在了吴王夫差的头上。
    “尝胆”的“胆”,显然是内有苦胆汁的胆囊。





    正文 制作干猪肝的秘法(2)
    


    即便是爱吃内脏的中国人,似乎也不食用猪的胆囊。据说人身上长了脓包,用猪的胆汁涂抹就会好,不过也只有在化脓前才有效。另外,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起,就有用猪的胆汁配以蜂蜜作为灌肠栓剂的记载。
    与胆囊不同,猪肝味道不苦,经过特殊加工做成干猪肝,还是很好的下酒菜。用丈夫的话来说,与日本酒是绝配。下面分步骤向大家介绍这种干猪肝的制作方法。
    1。首先,选用猪肝300克,用针四处刺扎。
    2。撒上硝石30克,搓揉。
    3。然后加入胡椒、化学调味品、盐等,搓揉至出水。
    4。悬挂两个小时左右,晾干水分。
    5。在36小时到48小时之间,用酱油(浓的为佳)腌。
    6。此后一周时间里,白天在太阳下晾晒,晚上继续用酱油腌。
    7。此后三周时间里,白天在太阳下晾晒,晚上平铺在板上,上压15公斤的重物。
    挺复杂的吧,既费时又费力,必得有不厌其烦的人才能做得来。经过这么一个多月之后,猪肝就变干变硬了。把这种干猪肝尽量切薄片,盛在盘子里放入锅里蒸,就是一道好吃的下酒菜了。
    金华火腿美味超群
    下面介绍丈夫爱吃的普通下酒菜火腿、香肠之类的食品。
    前不久,丈夫查了《百科事典》的“火腿”一项,生气地说:“上面只写了西方的火腿。”
    在火腿方面,中国是远胜于西方的。
    说到牛肉料理,当然还是得向西方表示敬意。而论猪肉烹饪,中国则毫不逊色。因此以猪腿肉为原料的火腿,中国产品更胜一筹。
    火腿是江南特别是浙江省的著名特产,金华、兰溪、义乌三地所产的火腿,尤其远近驰名。





    正文 制作干猪肝的秘法(3)
  


    但是,《随园食单》却抱怨说,此三地的火腿有名无实者居多,不好的连腌肉都不如。日语中有所谓“有名的东西都不好吃”的说法,火腿为其提供了来自中国的佐证。
    金华火腿中,特别以称作“蒋腿”的火腿更为出类拔萃。由于这种火腿是一个名叫蒋雪舫的人所制,故得此名。
    为了制作这种顶级的金华火腿,原料猪需要从生下来的时候就用米或麦糠等奢侈的饲料喂养。那个时候连人都吃不饱米饭。然后,喂养到60公斤左右就要宰杀掉,据说那是因为等到猪长得更大,到了发情的时候,猪肉的味道就会变得很差了。
    据介绍,金华火腿的制作过程是,立冬以后,将猪腿盐腌,到了梅雨季节取出来阴干,然后盐腌。到了盛夏的时候,再取出来抹上香油,悬挂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让其自然风干,直到冬天。
    费时耗力的东西尤为珍贵
    据制作火腿的专家介绍,按上面的步骤制作出来的未必一定是好火腿,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增加其他秘法。制作干猪肝也就一个月,火腿却非得经过一年,才能成为桌上美食。
    以火腿为材料烹制的菜肴,自然是离产地较近的长江下游地区更为发达。例如上海菜、苏州菜等,用火腿做成的菜品种类丰富。号称“食在广州”的粤菜,以火腿入菜的很是有限。
    除了浙江以外,传说云南宣威的火腿自古以来也很有名。金华火腿皮厚,色泽金黄,而宣威火腿则是皮薄色白。由于运输很困难,在飞机投入使用以前,宣威火腿输出的路线要先绕经越南,再经海运到达上海或天津。据说清朝的时候,只有宫廷才能吃到云南宣威火腿。
    说到云南火腿的运输路线,我想起在二战以前北京或南京的官员要到新疆赴任时,首先得坐船到神户,乘火车沿着北陆线到达敦贺,然后改走海路到达海参崴,经西伯利亚铁路从内陆腹地绕行到新疆。从旅途所需时间来看,也是这么走更快。而神户海关的官员则颇为不解:
    “为什么在国内赴任却要过境两个国家?”
    不免有间谍之嫌疑。
    不论如何,得之不易或费时耗力的东西总会让人觉得珍贵。我们家的一家之主是个急性子,可就连他在吃干猪肝的时候,也要细嚼慢咽,似乎在珍惜着什么。





    正文 被禁的美味三钱乌冬面(1)
   


    被禁的美味三钱乌冬面
    橄榄球观赛与路边摊
    小学的时候,丈夫经常去东游园地玩耍。虽然离家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