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卡伦·霍妮_自我的挣扎 >

第25节

卡伦·霍妮_自我的挣扎-第25节

小说: 卡伦·霍妮_自我的挣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就像在自恨中所表现的,有种反抗真我的积极步骤存在。好比说,当一个人放逐了真我时,他会变成一个受责备的罪犯,因“破坏”而被轻视被威胁,甚至连“做个自我”的想法都会变得极其可厌与恐怖。这种恐惧有时会公然地呈现,譬如当病人想到:“这就是我”时就会感到恐惧,有时当她对于“我”与“我的心理症”所做的明确区别开始崩溃时,这种现象也会发生。心理症患者利用“使自己消失”以抵抗此种恐慌,他对于“对他本身不具清澈的知觉”此种情况具有潜意识的爱好──喜好使自己变得宛若耳聋、哑巴与眼盲。他不只使对自己的诚信变为模糊,而且对此具有既定的爱好──这种过程消减了他对于本身内在的或外在的知觉。虽然他有时会因模糊而诉苦,但他却喜好保有此种模糊;譬如,他常联想到Beowulf【盎格鲁撒克逊时代之一史诗,主角Beowulf曾杀Grendel及其母,后君临Geats,晚年与一火龙相斗,斗单而卒。】传奇中的火龙,在夜间由湖中出现以使他的自恨象征化,他曾恨说:“如果有一重雾,火龙就看不见我。”
  所有这些步骤的结果都会造成“远离自我”,当我们利用此一术语时,应该知道它只集中于某一种现象上。它的正确表示,乃是“从他本身被移去”此种心理症患者的主观感觉。在分析中,他可能会了解他所说的有关他自己的明智之事,事实上与他自己的生活并不连贯,这些事是有关一些与他少有关系的人或有关这些人的有趣,但无法应用于他生活中的发现。
  事实上,此种分析的经验可使我们直捣问题的核心,因为我们必须牢记着病人并不会谈论天气或电视:他谈论他最密切的个人生活体验,虽然这些体验已不具人格的意义。而且正因为他会谈论他自己而“不置心于他自己中”,所以他会工作、会交朋友、散步或与女人同床共枕而不置心于其中,他与自己的关系已变成非人格化;即或他与他的整个生活的关系亦然。如果“自我感消失”这个名词犹未具有特殊的精神医学意义,那它该是用来表示脱离自我的最好术语:它是一种使自我感消失而且使生活力减低的过程。
  我已经说过,除了(只就心理症而言)在自我感消失、陷入空幻的情感或健忘的状态中,“脱离自我”是无法直接而显著地像其所暗指的意义表现出来。然而这些情况也都是暂时性的,他们只发生在与自我远离的人们身上。引起空幻情感的诱因通常是自负的严重伤害,再另上自卑的急速增加远超过了个人所能忍受的程度。反之,不管治疗与否,当这些情况消失时,他的“脱离自我”本质上乃并未改变。它只是有限的再次被克制而已,因此他能够不失其定向力而继续正常生活。在其他方面,一个经过训练的观察者一定能够察觉脱离自我所表现的一般症状,如两眼无神、非人格的先兆、机械动作般的行为。像卡缪(Camus)、马匡德(Marquand)、沙特(Sartre)等作家已经很巧妙地描述过这些症状了。一个人能无心而工作得相当好,始终是令分析者大感惊讶的原因。
  脱离自我对于个人的人格与生活有何影响呢?为了获得清晰易解的答案,我们将连续讨论有关他的感情生活、精力、支配生活的能力、对自我负责及其统合力的态度。
  欲谈论那些就心理症而言是真的感觉能力,并不简单,首先必得认识其情感。有些人在快乐、狂热或痛苦上表现得过于情感;而有些人却会显得过于冰冷,或者无论如何必躲在冷漠的墙后;此外,有些人的情感似乎已失去了强度、而变钝变平。不管变化何其繁多,任何程度的心理症必都具有一共同的特性,那就是情感的知觉、情感的力量与种类,主要仍由自负系统所决定。自我的真正情感变成了沮丧而顿然削减,有时甚至于消失不见。简言之,自负支配了情感。
  心理症患者易于忽视与他个人自负背道而弛的情感,而过分强调那些足以增加自负的情感。如果在他的自大中,他觉得他高高地凌驾于他人之上,则他不允许自己去羡慕他人,他那潜在禁欲主义内的自负将会覆盖过他快乐的情感。如果他以他的报复心自傲,则报复性的愤怒将会深深地被感觉到。然而,要是报复被荣誉化或合理化为“正义”时,他将不会这样地产生报复的愤怒,虽然这种表现是如此的奔放以致他人对此毫不怀疑。绝对忍耐的自负,会抑制了任何痛苦的感觉,但如果痛苦在自负系统中占了重要的地位时──因而变为表现愤怒的媒介或心理症的要求的根基──则痛苦不只在他人面前会被强调到,实际上他也会更深刻地感觉到。“怜悯”的感觉若被认为是懦弱的,则此感觉将被放弃,但若被认为乃是神圣的品德,则会形成得更为完全。如果自负主要集中于自足上,而觉得不需任何事物或任何人时,则他会认为任何情感或需求就像是“无法忍受地卑伏着通过窄门……要是我喜欢某人,他就会支配我……要是我喜欢某些事物,则我将会变得非依赖它不可。”
  有时,我们在分析中可直接观察到自负是如何地干扰了情感。甲可能会以一种自然而友善的方式来回报丙友善的亲近,虽然他常因自负受损而痛恨丙。但过不多久他内心马上就会自语道:“你是个被友善作弄的人。”因此友善的感觉也就因之而消失了;或虽然某种景像唤起了他温暖而炽热的狂热,但当他自己想到:“没有人会赏识这种景像”时,自负又损毁了这种狂热。
  谈到此处,我已了解自负之作用形同一种检查,用以鼓舞或禁止情感变为知觉。但它可能会以更基本的方式来支配情感;自负愈占上风,则个人愈只会凭其自负而情感地生活,仿佛他已将真我隔离而开在一有隔音设备的屋内一般,他只听到自负的声音。于是他感到满意、沮丧或得意以及对人们之喜爱与否主要都是自负的反应。同样地,他意识上所感觉到的痛苦主要是他的自负的痛苦。表面上这并不明显,但当他苦于失败或感到罪恶、孤独、失恋时,他就会觉得这相当真实,他的确就这么觉得。但问题在于“谁在受苦呢?”在分析中我已判明这乃是他的“自负的自我”。他受苦,因为他感到他已无法达成最后的成功、无法将事情做得极度完美、无法引入注目、无法使人人都喜爱他。或者他会因他自觉有权成功,得人缘等等,但却无法如愿而受苦。
  只当自负系统仍未获得解决时,他才会开始感到真正的痛苦;只有在这时候他才会对这个受苦的自我感到同情,这种同情可促使他去做某些对他富有建设意味的事。以前他所感觉的自怜,更正确地说乃是“自负的自我”感到被虐待所表现的易于伤感之痛苦。他尚未经历过此种变异的情况,可能会耸肩而想到“痛苦就是痛苦”与自我乃是不相干的。但它确是一种真正的痛苦,足以加深我们情感的激怒,或让我们更能怜悯他人的痛苦。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曾描述过当他不因自负受损受苦,而开始经历真正的痛苦时,所感觉到的这种释放。
  有时心理症患者甚至于只能经由他人来体验他自负的反应。他可能不会因朋友的自大或忽视而感觉到屈辱,但对于他的兄弟或同事之所以将此视为屈辱的这种想法却会感到羞耻。
  当然,自负支配情感的程度必有差异,即使是个情感深受损伤的心理症患者,他也会具有某些强烈而真诚的情爱,譬如,对于大自然或音乐的情感,这一些情感则并未被他的心理症所伤害。一个人或许会说他的真我被付给了这种偌大的自由,或者纵使他的喜欢与不喜欢主要是因自负而定,然而其中必也存有真正的元素。不过,就如这些倾向的结果一样,在心理症中情感生活的普遍贫乏,可表现于削减的真诚、自发性以及深部的情感方面。
  一个人对于此种障碍的意识态度各有不同,他一点也不将他情感的贫乏视为是一种障碍,反而过分地引以为傲。他会严重地关怀那与日渐增的“情感衰败”(emotional deadness),譬如,他知道他的情感逐渐变成只是一种“反应”的特性,如果不对友善或敌意有所反应,则他的情感仍将是不活动且静寂的。他内心无法直接去感受一幅画或一颗树,因此它们对他而言,并无意义。他也许会对某位朋友有关险境的主动诉苦有所反应,但却无法主动地去观察而认识另一个人的生活状况。或者,他可能会惊慌地知觉到他甚至连这种反应的情爱也变钝了。吉恩·保罗在《理性的年代》一书中描写*特烈的一项个性时写道:“如果他至少已经在他自己身上发现了一种虽然谦逊、活跃,但却真确的微少情感,则……”。
  最后,他也许并未察觉到任何贫乏,只有在梦中发现自己呈现为一座人像的模型、大理石的雕像、平面纸板上的图像、或是一具酷似裂开双唇欲笑的尸体。在后面这些例子中的自欺仍是无法理解的,因为表面上现存的“贫乏”可被下列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所掩饰住。
  有些心理症患者会表现出闪烁的愉悦与虚假的自发行为。他们易于变得狂热或沮丧,易于激起喜爱与愤怒的情感。但这些情感并非来自内心深处,并不存在他们心中。他们生活在自己所想像的世界中,表面上看来,他们对于任何足以捕捉他们的幻想,或伤害他们自负的事物仍会有所反应。通常最引人注意的,乃是他们之需要博取人们的印象,他们的脱离自我使得他们能够根据情势的需要而改变他们的人格。就像善变的人一样,他们在生活中扮演了自己所不知道的角色,因此他们看来很真实,不管他们扮演的是世界上一个微不足道的人,对音乐或政治有浓厚兴趣的人,或是个辅助的朋友,这对分析者而言仍是一种欺骗,因为在分析中这种人扮演着一种病人的角色,极想闻悉有关他们自己的事以便改变他们自己的方式,此地必需处理的问题乃是他们易于装成某一种角色而又会马上换成另一个角色──正如一个人穿上了某一件衣服,然后又立刻换成另一套衣服般那么容易。
  另外一些人,会将奋不顾身地追求性消遣或阴谋或死命的驰骋,以及兴奋地参与一些活动误以为是情感的力量。但是相反的,这种刺激与兴奋的需要,乃是存在因空虚而引起痛苦的确切表现。对于这种人,只有这种不寻常的锐利刺激,才会让他们不活跃的情感引起反应。
  另外还有一些人似乎具有相当确实的感觉,他们似乎知道他们所感觉的,以及他们的情感能与情况相一致。然而,不只是他们情感的尺度有所限定,而且他们的表现都十分低沉,好似他们已全面被缓和了似的。更精密的知识显示这些人依据他们内心的指使而自主地感觉到他们认为应该感觉到的。或者他们也许只会对他人所期待于他们的情感有所反应。这种观察当个人的“应该”与人文的相符合时,则更具欺骗性;无论如何,我们应该考虑情感的全貌,以免导致错误的结论。由我们内心而发的情感具有自发性、深度与真诚;如果缺乏这些特性中的某一种,则我们最好要再查验一下潜在的动力变化为何?
  在心理症中,精力的可用性从广泛的惰性,经散发的间断怒力,到一贯的甚至是夸大的精力发挥,其等级分别有所差异。我们无法说“心理症”本质上使心理症患者比正常人变得多少更具精力。但此种说法只当我们就“量”来考虑精力,而不涉及其动机与目的时才告成立。心理症的主要特征之一,我们也已特别阐释过了。乃是将精力由发展真我所具的潜能转移至发展理想化的自我此一虚假能力上。我们愈了解此一过程的意义,则愈不会对精力抒发之不调和感到迷惑。此地我将提及两种含义。
  消耗于自负系统的精力愈多,则那些可用以趋向“实现自我”的建设性驱力之精力就愈少。用一常见的例子来说明:一个受野心驾驭的人,会表现出惊人的精力以求得到卓越、权力与魅力,但另一方面,他在人格生活与人性的发展上却会显得没空、没兴趣或没精力。事实上,这不只是在他的人格生活或人格发展中发生“没剩余的精力”的问题。即使他有剩余的精力,潜意识里他也不会为了真我而去应用它们。不然将会违反他自恨的意旨,因为自恨乃在于压制真我。
  另一含意为:心理症患者并不拥有自己的精力(亦即他不觉得他的精力是他自己的),他觉得在他自己的生活中,缺乏一种动力,在不同的心理症人格中,有不同的因素促成此种缺陷;譬如,当一个人觉得他必须去达成人家所期望他做的每一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