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289-证治汇补 >

第35节

289-证治汇补-第35节

小说: 289-证治汇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钩钳者是也。 疝阴囊肿硬。如升如斗。不痛不痒。此感地气卑湿所生。故江淮之间。湫溏之处。多有此 
疾。宜导湿利水。若暴发而疼痛者。必兼前六症。宜参治之。又有得于有生之初。父子相传。习以为常。此禀 
先天之气。非三因所致之疾。不可治也。(子和)若在女子。则前阴突出。后阴痔核。亦皆疝类。但不名疝而名 
瘕。故经云。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 瘕。(汇补) 
x疝病分辨x 
疝必睾丸先痛。次连小腹。次攻胸胁。有自下而上之象。若小肠气者。脐傍钓痛。连及腰脊。膀胱气者。肿胀 
溺涩。手按有声。肾气胀者。脐下绕身。撮急引痛。或连胯内。三症之发。必从腹而下及睾丸。有自上而下之 
象。其偏坠木肾者。惟睾丸为病。而无攻冲诸症。(汇补) 
x疝分寒热x 
疝病本热标寒。言热者。言其本。言寒者。论其标。大要热多者。遇热即发。二便赤涩。小便肛门俱热。外肾累 
垂。玉茎挺出。寒多者。遇寒即发。二便清利。小腹腰胁清冷。外肾紧缩。玉茎痿软。(入门)又寒多则痛。热多则 
肿。湿多重坠。然虚疝亦下坠。不可不知也。(汇补) 
x内外虚实x 
大抵外遇寒邪。必兼头疼寒热。内郁湿热。必带阴囊红肿。劳伤肝脾者。兼下血黄瘦。劳伤肝肾者。必腰酸 
遗浊。上下而痛者。多邪气之冲逆。下坠而痛者。多元气之下陷。(汇补) 
x疝分左右x 
睾丸有两。左属水。水生肝木。木生心火。三部皆司血。统纳左之血者肝也。右属火。火生脾土。土生肺金。三 
部皆司气。统纳右之气者肺也。故诸寒收引。则血泣而归肝。下注于左丸。诸气 郁。则湿聚而归肺。下注 
于右丸。其患左者。痛多肿少。患右者。痛少肿多。(准绳) 
x疝分气积x 
疝痛无形。走注不定者。七情四气内搏而然。疝痛有形。不移其处者。痰瘀食积下聚而成。(汇补) 
x疝久成积x 
凡疝久则成积。盘附脐之上下左右。为 为瘕。作痛不已。或变 癖。或发奔豚。(汇补) 
x脉法x 
肝脉大急而沉为疝。寸脉弦紧为寒疝。趺阳脉虚迟。亦为寒疝。疝脉牢急者生。弱急者死。 
x治法x 
外寒束热者。开散外寒。疏通内热。祛逐肝经之湿热。消导下焦之瘀血。以寒因热用之法。立方处治。则邪 
易伏而病易除。(正传)若寒积下焦者。非大热之剂则不能愈。(谦甫)如热郁肝经者。非渗利之品则不能痊。 
(汇补) 
x治禁预补x 
诸疝皆属于肝。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此疾虽因虚而得。然不可虚而骤补。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 
而不去。其病为实。故必先涤去所蓄之邪。然后议补。(本事方) 
x温散x 
疝因阴邪凑肾。寒气上攻。小腹结块。下坠睾丸。坚紧如石。得暖渐消。得寒愈胀。其气并入前后腰脐各道 
筋中。上攻入胃。则大呕大吐。战栗畏寒。此下焦地气上冲。宜以参、附、姜、桂大剂。非寻常郁热比也。(汇补) 
x补虚x 
有劳役而发者。其脉不甚沉紧。而豁大无力。其痛不甚猖獗。而重坠牵引。羸瘦少气。呕吐少食。泻利胸满。 
洒淅寒热者。当以参、术、桂、附为君。略以疏导药佐之。若泛用克伐。必变攻胃冲心而死。(汇补) 
x危症x 
疝久虚甚。上为吐逆。下有遗精者危。切牙战栗。冷汗反张者凶。(入门) 
x用药x 
主以二陈汤。寒疝。加肉桂、小茴、玄胡、香附、吴萸、川椒。水疝。猪苓、泽泻、苍术、防己。筋疝。 
黄柏、山栀、赤芍、甘草、胆草、大豆。血疝。赤芍、玄胡、归尾、香附、丹皮、牛膝。气疝。青皮、香附、 
枳实、木香、乌药、橘核、川楝。狐疝。柴胡、升麻、干葛、苍术。 疝。或得于胎元。或经年久病者。不必治之。 
如遇外感而发。痛甚者。参前六法治之。瘀加桃仁。痰加海石。郁加木香。虚加故纸。红肿加山栀、赤芍。冰冷 
加吴茱、干姜。积湿过多。阴汗如雨。倍苍术。加白芷。 
湿郁成熟。皮宽燥痒。加木通、泽泻。中焦虚疝脉濡者。四君子加川楝。下焦虚疝脉沉细者。八味茴香丸。或 
八珍汤加肉桂。至于湿热为病。俱宜泻南补北。不可妄用刚剂。如乌头、附子之类。 
x【附木肾】x 
木肾者。外肾坚硬顽痹。不痛不痒。阴茎不垂。常如麻木。便溺之时。闷胀不顺。此肾家虚惫。阴阳不交。水火 
不济。而沉细痼冷。凝滞其间。未可纯用燥药。当行温散温利以逐其邪。俾水火交媾。荣卫流行。如寒回春 
谷。自然得愈。间有跌扑惊恐。痰气瘀滞者。当消瘀行气。佐以温散之品(汇补) 
x【附偏坠】x 
睾丸坠肿。有大小左右不同。在左因怒气伤肝。外寒内郁。在右因肾气虚损。湿痰食积。皆使真气不升。客 
邪下陷。宜温中行气为君。升阳疏散为辅。不可泥引而竭之之法。(汇补) 
x【附白液】x 
有纵情酒色。而平素多火者。初起 疝。服利湿降气却疝之药。后每遇劳欲。疝必随发。发必寒热。小腹不 
仁。隐隐痛连腰胁。阴囊肿大。毫毛之间。俱出白液。如米泔水。大注而下。头眩倦怠。静卧则身热渐缓。囊肿 
渐缩。缩则干硬如荔枝状。直至皱起白皮。揭去一层。方得和软。若遇劳伤。其发如故。治宜六味丸。加柴胡、 
黄柏、白芍、当归、山栀。(汇补) 
x【附阴挺】x 
阴茎挺纵不收。为强中之症。由多服壮阳之品。或受金石丹毒。遂使阳旺阴衰。相火无制。得泄稍软。殊不 
知愈泄而阴愈伤。愈伤而茎愈强。治宜助阴抑阳。地黄汤。加牛膝、知、柏之风。(汇补) 
x【附肾囊风】x 
是症乃肝经风湿。作痒不已。喜浴热汤。甚则疙瘩顽麻。破流脂水。宜蛇床子汤熏洗。或吴茱萸汤更妙。(汇补) 
x疝气选方x 
蒺藜丸(宝鉴) 
蒺藜(炒去尖) 乌头(炮去脐) 山栀(各等分) 
每服三钱。为末。水煎服。 
论曰。疝由湿热。因寒郁而作。故用栀子以降湿热。乌头以破滞气。况二物皆下焦之药。而乌头为栀子 
所引。其性急速。不容胃中停留。直趋下焦故也。又按之痛止者属虚。须加肉桂。以姜汁丸服。其效尤速。 
三因燔葱散 治一切寒疝作痛。 
川芎 当归 枳壳 浓朴 官桂 青皮 
干姜 茴香 茯苓 川楝 麦芽 神曲 
三棱 蓬术 熟地 白芍 人参 
上细切。每服五钱。葱白三茎。盐少许。水煎。 
沉香桂附丸(宝鉴) 治中气虚弱。真火不足。脏腑积冷。腹胁痛。手足冷。便利无度。喜热物熨者。 
沉香 肉桂 附子 川乌(炮) 良姜(炒) 茱萸 茴香(炒各一两) 
为末。醋和丸。米饮下。 
治 疝不痛。如升斗。俗名气胞者。或灸大敦穴。 
苍术 神曲 白芷 山楂 川芎 栀子 半夏 南星 
入姜煎。或加海藻、昆布。必须断酒薄味寡欲。 
马兰花丸 治七疝。及妇人阴 。小儿偏坠。 
马兰花(醋炒) 川楝子 橘核 海藻 海带 昆布(俱酒净) 
桃仁(各一两) 浓朴 枳实 玄胡 肉桂(各二钱) 
当归四逆汤(宝鉴) 治疝气属阴寒者。 
当归(七分) 附子 官桂 茴香 柴胡(各五分) 芍药(四分) 
玄胡 川楝 茯苓(各三分) 泽泻(二钱) 
水煎。 
补肾汤 治疝气属虚。遇劳即发者。 
沉香(三分) 人参 茯苓 附子 黄 白术 
木瓜(各一钱半) 川芎 甘草(各三分) 羌活 苏叶(各一钱) 
姜、枣。呕吐。加半夏。 
济生葵子汤 治膀胱湿热。腹胀溺涩者。 
赤苓 猪苓 葵子 枳实 瞿麦 车前 
木通 黄芩 滑石 甘草(各等分) 
姜煎。 
五苓散 治疝气卒痛。小便涩。 
即五苓加川楝。 
疝痛急救方 气上冲。心下如有筑塞。痛甚欲死。手足冷者。 
用硫黄不拘多少。溶化投水中。去毒。研细。入荔枝核炒黄。陈皮为末。各等分。饭丸桐子大。每服四五丸。 
酒下。其痛立止。甚者。不过六丸。不可多服。 
偏坠初起。用穿山甲、茴香为末。酒调下。以干物压之。外用牡蛎、良姜 末。唾津调涂患处。须臾如火热。痛即 
安。睾丸痛甚。用荔枝核、乳香、没药为细末。调入顺气治疝药中。或另用长流水调服。 
x肾气方x 
茴香 破故纸 吴萸 胡芦巴 
莱菔子汁丸。盐汤下。 
食积下流疝 
枳实 山楂 青皮 茱萸 茴香 香附 姜汁 
死血下流疝 
玄胡 桃仁 山楂 归尾 川芎 栀子 姜汁 
寒湿下流疝 
肉桂 吴萸 小茴 羌活 紫苏 浓朴 青皮 柴胡 
痰饮下流疝 
苍术 南星 半夏 海石 山栀 山楂 
橘核 青皮 姜汁 
湿热下流疝 
楝实 泽泻 猪苓 木通 滑石 山栀 橘核 黄柏 青皮 
虚人疝 
人参 白术 补骨脂 肉桂 附子 当归 川芎 黄 柴胡 
x快捷方式方x 
寒疝自汗欲死。用丹参末一两。热酒调下二钱。 
又方 用仙人对坐草、青木香捣汁。和酒少许服之。 
又方 治块物上冲者。用牡蛎六两。盐泥封固。火 二两。干姜一两焙为末。和匀。水调敷患处。小水大利。即缓。 
x外治法x 
治疝气阴囊如斗者。 
木鳖子七粒。皂角二条煨黄。玄胡五钱。川椒一合去目炒。共为末。以烧酒调如稀粥。涂在肾囊上。外以 
绵纸包裹。再以布包缚。随缩随收。一时即愈。 
秘法外洗 
经霜楮树叶半斤。水煮滚。置阔口大坛内。乘热坐熏其囊。温则倾出洗之。每日三次。其效甚速。 
五叶汤 洗疝痛。 
枇杷叶 野紫苏 椒叶 苍耳叶 水晶葡萄叶 
煎汤熏洗。 

卷之七腰膝门
香港脚
属性:x大意x 
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经文)故香港脚之疾。实水湿所为也。(发明) 然有挟痰挟火气虚血虚之不同。(汇补) 
x内因x 
由脾肾虚弱。劳碌犯房。为风寒暑湿所侵。或乳酪醇酒。饮食浓味。损伤脾胃。湿热下注肾肝而成。(医鉴) 
x外候x 
初起其势甚微。惟先从气冲穴隐核痛起。及两足屈弱。转筋掣急。或缓纵不随。或膝膑枯槁。或足胫红肿。 
其上升也。小腹不仁。心烦胸闷。痰壅气逆。闻食即呕。或泻或闭。胸中忡悸。不欲见光。错乱妄语。精神昏愦。 
恶寒发热。头疼身痛。状若伤寒。但初起必先足胫掀赤红肿。膝膑软弱顽麻为异。平复之后。或一旬或半 
月。复作如故。足胫肿大。脚如虫行。上走腰背心腹。(汇补) 
x病分南北x 
北方地高。陵居土燥。多酒面 酪。湿从内生。南方地卑。川泽土润。多山岚瘴气。邪从外感。然北方虽无卑 
地。亦有践雨冒露之外显。南方纵无 酪。亦有鱼腥瓜果之内湿。可见内外之湿。南北俱有。宜随症而辨。 
不可以地限之也。(汇补) 
x病分干湿x 
湿香港脚者。筋脉弛而浮肿。或生 疮之类。但肿重而不上升。此属湿胜。宜利湿疏风。干香港脚者。筋脉蜷缩。 
枯细不肿。因他病而发。有时上冲。此以热胜。宜凉血清火。(汇补) 
x病分寒热x 
感湿热而发。必四肢俱热。感寒湿而发。必四肢俱寒。(汇补) 
x人分肥瘦x 
肥人多湿痰生热。瘦人多血虚有火。必先有内因。然后邪从外入。故化痰清热。因人而施。(汇补) 
x病分表里x 
湿热上干三阳。则寒热头痛。呕恶不食。身痛且重。湿热流注三阴。则胸满怔忡。遍身转筋。二便闭涩。(入门) 
x脉症总辨x 
自汗走注。脉浮弦为风胜。无汗挛急。脉沉涩为寒胜。肿满重着。脉濡细为湿胜。烦渴便赤。脉洪数为暑胜。 
膏粱之火下乘者。顽痹不仁。脉沉有力。肾肝之阴不充者。软缓少力。脉亦空虚。(三因方) 
x香港脚死症x 
凡香港脚致上攻胸膈。呕吐不止。喘急抬肩。自汗淋漓。乍寒乍热。脉短促者死。入心则兼恍惚谬妄。眠卧不 
安。小腹痹胀。左寸乍大乍小乍有乍无者死。入肾则腰脚皆肿。小便不通。呻吟额黑。气冲胸满。左尺绝者 
死。若见症虽危。脉未绝者。宜分虚实救之。虚者四物汤加黄柏。以附子末津调涂涌泉穴。若气实者。用五 
子五皮散、薏苡仁散。或用槟榔末三钱童便调下。如上气喘促。初起有表邪者。疏散之。小青龙汤加槟榔。 
实者五子五皮饮。或用苏叶、桑皮、前胡、杏仁、生姜。若已经攻泄分利。致不得眠。及上气喘促者。属虚。八味 
汤大剂冷服。脾胃虚者。参、术补之。初起攻胃呕逆。二陈平胃汤加木瓜。小便不通。实者五苓加木瓜。虚者 
八味丸加车前、牛膝。(汇补) 
x香港脚病戒x 
恚怒则烦心。大语则伤肺。纵欲则伤肾。醉饱则伤脾。犯之均使病发。古称壅疾。宜疏通气道为先。凡甘湿 
补剂。及药汤淋洗。恐邪入经络。皆在所禁。(汇补) 
x治分诸症x 
湿多宜利湿。热多宜清热。上升者兼降。下陷者兼升。表症兼发散。里症兼攻下。不可太过。亦不可不及。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