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老子的大智慧-第3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则是如来”,老子称为“无不为”,儒家称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从而可见,为道为到“从容无为”的境地,就成为“与天地参矣”的“无不为”、“如来”了。亦可见成佛是与道同体的“玄同”,故“玄同”者是具有“神动而天随”的“无不为”功能的大自在者。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则不救。”(《庄子·人世间》)“为道日损”就是“不欲杂”,“为学日益”就是“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则不救”。可见“有欲”认识的“为学”,没有出路,最终给人们输入满脑子的极性观念,种下周转循环的生死不了之因,招致烦恼痛苦无尽(扰则忧,忧则不救)。所以,大智慧的老子要人们“学不学”,“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让人们“绝学无忧”,不要在“有欲认识”的“为学日益”中徒增忧恼,要“为道”无为,才能彻底解脱,“无不为”而逍遥自在!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易经·系辞上》这里的“易”是和周敦颐无极相对应的状态,是指宇宙万物的本体,是非极性的实相本体。“易有太极,是生二仪……。”是说太极是“易”态变化态。所以,“易”作为宇宙万物的实相本体,原本不存在极性的“思”和“为”。但从“为道”来看,从无欲观其妙的认识论来看,“无思也”、“无为也”和“寂然不动”,正是“损之又损”所达到的“无为”境地。而“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能通天下之志”、“能成天下之务”、“不疾而速,不行而至”,都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体现。
佛经常讲,“愿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亦是讲“无为无不为”也。佛经上讲,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化,能“无作妙力,自在成就”。“我复以此,闻熏闻修,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指观世音)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我(观世音自称)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化和十四无畏,皆是无作妙力,自在成就。四不思议是无作妙德。这“无作妙力,自在成就”和“无作妙德”的三十二应化、十四无畏、四不思议(见附录),正是老子“无为无不为”的具体表现。
释迦牟尼佛说:“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脱;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或现转轮王身,或现居士身,或现国王身,或现宰辅身,或现官属身,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地藏经》)佛陀的这种“无为无不为”,不但可现有情的各类众生,而且还现化为无情的“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佛、菩萨以此“无为无不为”,“感而遂通天下”,“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千处祈求千处应,无处不现身,无处不感应。因他们法身常住,不动周圆(不行而至),无届远近,皆如壮士屈伸臂顷(不疾而速)之易,“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至诚”是损其极性识念,达到“无为”的状态。吾人皆有识心妄念,要达“至诚”之态,“能尽其性”,非经“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境界不可。“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事实上都是“损之又损”的“为道”操作过程。“能尽人之性”,“能尽物之性”,“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亦是“无为无不为”的体现。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不是“为学日益”之学,而是“学不学”,为道之学。因古人六、七岁入学,按《礼记》记载:“一年(入学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考察学业成就,学术见解,选择同学朋友的眼光),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知识渊博通达,各科融会贯通,有自己明确的学术观点,心不迷惑,能尊师训而不违反),谓之大成。”天聪孩童,六岁入学,九年则十而有五。因此,对“为学日益”之学,早以“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所以,孔子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是立下大愿、追求为道之学,佛法叫发菩提心。“三十而立”,是“损之又损”的为道功夫达到不退转位。“四十而不惑”,是“损之又损”的修证功夫,达到不被外境所迷惑,法眼清净。“五十而知天命”,是“损之又损”达到明心见性的境地,穷理尽性,以致于命,归根复命了。“六十而耳顺”,是指“理则顿悟,事则渐修”,证悟后还要保任,清除无始劫的业妄习气。“耳顺”是说“损之又损”达到“若人捶詈,同于称赞”(《楞严经》)的境界,见思烦恼断尽矣。“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境地,能“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也就是从容中道,佛家称为事事无碍也,这正是老子讲的“无为而无不为”。
五、极性与非极性
老子曰:“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二十九章》)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十九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七十七章》)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老子·四十九章》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二十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八十一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十章》)
1、“欲”与“朴”
圣人为什么主张“去甚、去奢、去泰”呢?因为“甚”、“奢”、“泰”都是极性的观念,二相所具有的属性。圣人追求大道的无为、无私、无欲,自然的非极性属性,要损掉极性事物的过分、太侈、极端等极化状态。要守中,要中和,要平衡,要复归于朴、复归于无极。这一系列的内容,乃是“为道日损”的过程,亦是转识成智的操作。损减五官的贪欲,减少情欲的追求,能“少私寡欲”,这是“为道”的基础操作。少私人敬仰,寡欲鬼神钦。“少私寡欲”,这是“塞其兑,闭其门”的必然效应,也是“无欲认识”通道开启的先决条件。素朴是大道的状态和属性。损减“有欲”,入契“无欲”,目标在素朴复归。吾人先天本性本具纯洁素朴,无杂无染,因后天的情欲染污,便远离大道;极化不已,则走向极端(甚、奢、泰)。能知大道清虚寂静、不二圆融、常住妙明,发心为道,损减“有欲认识”,目的在见(现也,开启也)素抱(不失也)朴。素朴本具,只要少私寡欲,垢尽镜自明。
庄子曰:“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本体之性本具素朴,只因“有欲”污染而失之,故只要清除二相极性的“有欲认识”,损减感官之欲,达到“无欲”,素朴至矣!同理,“有知”是二相分别识取之“知”,“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能二相归一相,一相无可知,便转识成智,本具之属性(德)自不再失(不离)。“纯素之道,唯神守之;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庄子·刻意》)纯素朴的自性,不要“自心取心”,不要二相妄分,不生识,不极化,就是“唯神守之”。在逆反时,能二相合一相达三昧正定(守而勿失),自与法界一相不二(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始觉合于本觉(合于天伦)。老子称之为“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复至于大顺”)。“绝学无忧”,就是要关闭“有欲认识”的通道,不让“为学”的二相识心分别牵累。“绝学”是为道的“损”减也。只要不为二相攀缘所牵,不为外境所转,不受物相所役,自无忧无恼。
2、“损”与“补”
老子讲过“四绝”(绝学无忧,绝圣弃智,绝巧弃利,绝仁弃义)。“四绝”,是要绝极性的观念,绝二相的攀缘,绝“有欲”的认识,绝分别的心识,绝人我的执著。老子的“四绝”正是转识成智的认识操作及其功用。老子的“三去”(去甚、去奢、去泰)、“四绝”,是“为道日损”的根本内容,也是体天道自然属性的基本要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天之道”的“损有余”,就是“三去”、“四绝”的内容。损掉人们的贪欲妄想、私心杂念之“有余”,这是天道的属性在人道上的体现。所以,智者自觉地损减自己的情欲识念,按其修养的层次,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上根者,会自觉地断欲绝情,以符天道无私无欲无为之理,以契“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中”;中根者,在善知识引导下,在条件的促使下亦能损欲去情,在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规律下,被动地有意无意地以符天道之属性,以合“发而皆中节”的“和”,能保持在一定的平衡位置,不与“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规律对抗;下根者,纵欲醉情,与“天之道”有意无意地对抗、阻挠,孔子叫“小人反中庸”也,老子称为“注其耳目”者,佛陀称为“业重(者),不生敬仰”。上、中根者,先后终为圣教所化,迟早定得解脱,不虑恶道坠堕。而下根之人则应及早熏习,多加关注,别弃而自流,永处沉沦。
反过来看,一个放纵情欲的人,一个强化自己识心识念的人,必走极端。趋极适端,则有余;有余,则天之道必然损之。先看自然界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就能明白天之道“以万物为刍狗”的“不仁”之仁。日中必移,月满必亏。为什么日中不暂留,月满不久持呢?“天之道,损有余”也!冬至冷有期,夏至热不长,为什么?“天之道,损有余”也!不需多说,整个极性世界皆体现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运行规律,展目皆是这种“天之道”的体现,只是运转周期长短不等而已!“反中庸”者、“注其耳目”者,“业重”而对“天之道”不生敬仰者,无视规律的存在而将“有欲”要极化,不知“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之“不仁”。不信因果,肆无忌惮,任性妄为,结果都被“天之道”碾得粉碎,不以悲乎?!虽悲亦是“天之道”的“不仁”之仁。试想,夏日酷暑天道不损之,不灼焦万物吗?!人还能生存吗?!冬天严寒,天道不损之,不僵死生灵吗?!人还有生机吗?!这难道不是“天之道”的“不仁”之仁吗?!
同理,“天之道”不损人之私欲贪心、妄想识念,人岂不成了畜牲?!用佛法来说,这不是陷人于阿鼻地狱而不顾吗?!所以说,“天之道”的“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天道的“不仁”之仁。懂得这个道理了,就能明白老子讲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五章》)的规律了。“天地”和“圣人”的“不仁”之仁,就体现了“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深层次含义。
3、圣人的职责
“圣人在天下”,以自己的道德智慧感化人,以身作则来教化人,以心比心来慈悲人,以己所不欲、勿施以人来恕人,以行不言之教来示人,以开示悟入来成就人。圣人“歙歙焉”,是“塞其兑,闭其门”的另一种表达。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