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古代电子书 > 清风茶韵 >

第21节

清风茶韵-第21节

小说: 清风茶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不,”赵茗儿忙说,“我是在算,要多少银子,一时还算不出来了。”

    宫徵羽这下子笑得出了声:“茗儿,你还真是着急了。慢慢算吧。”他示意两人继续往前走,然后声音转为低沉:“茗儿,我这样做,你会不会觉得委屈?”

    “不觉得。”赵茗儿说:“公子,这样换得云林居,茗儿心中反而坦荡。”

    “那就好,”宫徵羽点头道,“茗儿,我不想可怜你。我怕一旦可怜你,你又生那依赖的心。”

    说话间已进入狮峰的山道,找一处平坦的石头,他招呼赵茗儿坐下歇歇。赵茗儿取下头上纱帽,在林荫下舒口气,然后拿衣袖拭去额头汗珠。走了这一阵,她一向苍白的脸竟有了些红晕,显得健康了些。

    她笑着对宫徵羽说:“公子客气了,茗儿一直都觉得受到公子的照顾呢。”

    宫徵羽听了,摇摇头说:“茗儿,第一次见你,你正和茶行掌柜理论茶叶的真伪,那般的有主张,是我最喜欢的。”

    赵茗儿含羞一笑:“公子有所不知,那是我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人争执,心里可慌着呢。”

    “哦?”宫徵羽眉毛一挑,“可我明明听见有人很厉害的暗骂别人奸商啊。”

    赵茗儿脸上的红晕一下子渲染到脖颈上,“让公子笑话了。”

    “没有,茗儿,就这样有主见的做事吧,顺乎天意,但不是随波逐流。”

    “公子,”赵茗儿心中开始起伏:“其实,茗儿从未想过这一生,要做什么,去向何处。开始是随双亲安排,后来则是步步意外,身不由己。”

    宫徵羽伸手扶起她,为她带好纱帽说:“从现在起,你可以想一想你要做的事。买下云林居,算是你的第一个主张吧?”

    这话中含着的鼓励,这戴帽中流露的体贴,让她感到温暖,她信任的跟随着他,朝云林居走去。

    云林居果然是一派透着绿意的清凉。

    “公子,今天就让我来为你煮茶,如何?”

    “好呀,云林居主人。”宫徵羽惬意地坐在竹椅上说。

    风炉燃起炭火,赵茗儿将那屋外取来的山泉水注入釜中,静候在一旁。优质的木炭吐出红红的火焰,很快釜中就冒出气泡,再等一等,水面就如同睁开大大小小的虾眼一般沸腾跳动,水汽缭绕,她便将釜端起,把那沸水倒入一个小口凸肚的注子之中(唐茶壶雏形),再取出洁白的茶盏,用釜中剩下的水淋一淋,为茶盏增温,做这一切的时候,她的动作娴熟轻缓,宫徵羽眼中毫不掩饰对她的欣赏。

    她持茶匙从茶罐中稳稳取出茶来,置入茶盏,那细小的茶末竟无半点掉出来。宫徵羽暗想:茗儿如今是真的心平气和了。

    又见她一手持注子,稍倾斜瓶口,对这茶盏注水,手腕轻移,回旋着划圈将少许水注入,刚刚泡到茶叶,便停下了。这时茶叶已开始慢慢在水中吸水舒展,散发出一缕清香,她再提高注子,让水直泻而下,接着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复三次,让茶叶在水中翻动。手臂轻舒,动作柔美,宫徵羽不禁出声:“好个凤凰三点头,敬茶惜茶之心可见了。”赵茗儿笑而不答,放下注子,双手捧起茶盏,递到宫徵羽面前,柔声说:“公子,请用茶。”

    宫徵羽接过,欣赏茶叶在水中上下翻飞、翩翩起舞的仙姿,又细看碧绿的汤色、细嫩的茸毫,深吸一口气,顿时领略到清新的茶香。他浅啜一口,慢慢体会到齿颊留芳、甘泽润喉的感觉。

    他满足的半眯着眼睛问:“茗儿今日煮茶,可有觉得与往日不同?”

    赵茗儿淡淡笑着说:“今日特别平静,眼里心里都是这茶叶、茶汤了。”

    宫徵羽点点头说:“那便是了。心无杂念,排解开身边琐事,心灵够宽够广,那茶的虚静之美才可有所体会。”

    赵茗儿眼中的微光泛起,使双眼多了生气:“公子,多谢你时时对茗儿的点拨。”

    宫徵羽摇了摇头,双眼深深地看着赵茗儿:“茗儿心底澄澈,如一面镜子,看着你,便如同对着自己的内心,看似开导着你,何尝不是在自省?”

    那语调更转为深情:“与茗儿相识相处这样久,感觉自己对茶境的感悟也在慢慢加深,应该要多谢茗儿呢。”

    声音轻似呢喃:“若能与茗儿做成茶中知己,也是一件幸事呀。”

    
 


清风茶韵 正文 第四十二章 茗战(一)
章节字数:2352 更新时间:08…05…31 20:54
    这就是建州。与那杭州文人雅士都爱聚集茶肆不同,建州人更喜欢在自家独品。在建州刺史常伯已的陪伴下,李遇行走在建州城中,发现那人家几乎都有早晚喝茶的习惯。,走在街头巷尾,随时都能看到许多这样的喝茶人,无论在什么时候,喝茶时一定要生起炭泥炉,烧出滚水,认认真真烫盏淋茶,不紧不慢轻呷细品。

    他心中叹服建州人的闲适平和,对常伯已说道:“如今朝廷贡茶多为阳羡茶,这几日我看百姓都喝当地茶,这建茶相当受人喜爱,想来味道也是极好的。”

    常伯已忙笑道:“殿下说得极是。常某自调任建州刺史两年来,也是慢慢喝惯了这建州茶。汤色橙黄明亮,香气清香高长,虽不为朝廷所知,在这民间却极受推崇。殿下若是喜欢,常某就在当地搜罗一些建茶,请殿下带回长安,慢慢品赏。”李遇微微点头。

    再往前走,却看见前面已围了许多人,传出喧哗声,仿佛在看热闹。常伯已上前去看了看,回转来对李遇说:“殿下,那是乡民在斗茶。”

    “斗茶?”李遇知道民间有斗鸡,却不知有斗茶。

    常伯已殷勤的解释:“这斗茶,本地人称茗战。自每年春茶过后,新茶制成,茶农、茶客们要比试新茶优良次劣,遂有了这一活动。这茗战要比技巧、斗输赢,总要吸引众多乡民来关注。”

    李遇听了,点头微笑:“这还真是一桩新鲜事。”常伯已听了,便指引李遇道:“请殿下随我去看个仔细吧。”

    两人来到茶寮,常伯已技巧地撇开人群,让李遇进到圈中,坐在一旁细看。只见两个一身粗布衣服打扮,货郎模样的人正各自手持一壶往桌上的两个青瓷茶盏注水。那茶盏的样子也特别,竟像是翻倒的斗笠,底小,口却很大,近盏边一寸处,盏壁内翻,形成一个倒钩的圈痕。那盏中装着一些绿色的茶末,看不出是什么茶。两人将水刚刚注到圈痕处,然后各自拿起一把竹刷样的东西,在水中用力拍打,不一会就看到白色的泡沫泛起了。围观的人将圈子又缩小了一点,都伸长了脖子去看那泡沫。李遇见那两盏之中的茶沫都是青白色,只不过一只盏中的茶沫自那中心泛起后,就沿着茶盏壁围了一圈,久久不散,另一只盏中的茶沫在盏壁却慢慢散了,露出水痕。

    “赢了,赢了!”周围有人在兴奋地说。

    李遇疑惑地望过去,常伯已靠近他耳边说:“殿下,那茶沫消失得晚些的是赢家。说明茶末研碾细腻,点汤、击拂恰到好处,汤花匀细,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那消失得早的,说明茶沫研得不细,汤候不够哇。”

    李遇恍然大悟,点点头又说:“那茶盏造型甚是特别呀。”

    常伯已立刻明白过来,凑近些说:“殿下若喜欢那茶盏,常某就献上当地最上乘的建盏,让殿下细细赏玩。”

    回到刺史的府中,只见那常伯已早已经命人将茶具罗列在案上。

    李遇看过去,那建盏有黑、褐、青、青白、白色等不同釉色,而那青色的通体却施淡青色釉,色泽鲜明、幽雅洁净、亭亭玉立,一望就是上等的茶具。

    李遇又见那黑色的茶盏,不解的问:“世人都知当今这茶汤以青色越瓷或是白色邢瓷盛装,最能展现茶汤的香醇,茶色的动人,怎么建州竟用黑盏呢?”

    常伯已笑道:“殿下,这黑盏最受斗茶人喜爱。今日我们所见那茶沫是青白色,说明采茶的时机不好,真正好茶,击打起的茶沫应该是雪白如云的,用那黑色茶盏,最能看出。”

    李遇听了,上前伸出细长的手指,在那盏壁上轻轻抚摸,良久,心中一动,便说:“那我便要这黑色的茶盏吧。”

    常伯已忙命人将那黑盏一套收好,正要包,李遇又说:“慢,取两只出来,我要人送去杭州。”常伯已连忙照办。

    待他叫了人来,只见李遇已经铺开一张信笺,略一思忖,便落笔写下寥寥数字,然后装进信封。

    常伯已问:“殿下就写这几字,不再写了?”

    李遇笑了,若有所思地说:“够了,有人不喜长篇大论,嫌啰嗦。”

    常伯已看李遇眼中似有柔情暗涌,暗忖不知是哪位女子能得端王如此垂青,稍一分心便回神,不敢多想,忙小心收了信,派人去办了。

    时值盛夏,杭州城里一连几日都是酷热难当,赵茗儿煎完茶以后,就躲到后面房间去歇着,用一把绢扇扇着风,散散暑气。

    秋月来了,手里还捧着个包裹,一进门就笑着:“小娘子,有人给你送东西来了。”

    谁会给她送东西呢?家乡已没了人,在这杭州除了宫徵羽,还有谁?她迟疑着,还是慢慢打开了包裹,里面是层层叠叠的丝绸,再打开,一层柔软的丝絮中裹着一团突起的东西。

    “什么东西呀,得这样小心的裹着?”秋月也好奇了。

    慢慢打开最后一层,里面是两只茶盏,黑亮油光的茶盏。茶盏底下还压着一封信。赵茗儿打开信看起来:

    茗儿:

    途经建州,见建州人好茗战,所用茶具状极特别,釉色多样,吾独爱黑盏,见盏如见茗儿,特赠一双建盏。建茶建盏,双璧相得益彰。望笑纳。

    暑气逼人,祈珍重。

    李遇谨白

    “是端王送来的。”她看完了信,面对秋月吐出这句话,但心里却被疑惑堵得满满的,还有些许的清凉悄悄淌在心底。。

    “那端王还送你茶盏?”秋月看上去比她还惊讶“他不是已经放了你吗?这,这是要做什么呢?”人总是对没有理由的好意抱着怀疑的。

    赵茗儿也只能摇摇头,杭州一别,以为就是彻底没了瓜葛,而这茶盏,莫非又牵起新的羁绊?

    她伸手捧起一只茶盏,盏璧稍厚,口大底小,在黑色釉中透露出均匀细密的银色筋脉,更显黝黑光亮。拿在手中,略感厚重。“见盏如见茗儿”,为什么这样说?

    百思不得其解,她请来了宫徵羽,他把茶盏拿在手中反复琢磨,也没看出意思,便说:“既然是建盏,那我们就去请个建州人来解释一下吧。”

    赵茗儿点头赞同。

    
 


清风茶韵 正文 第四十三章 茗战(二)
章节字数:3444 更新时间:08…07…19 16:13
    宫徵羽很快找到了一个建州茶商刘仝,上次的建州大团就是在他那里买的。

    这刘仝年近三十,沉稳斯文,乍看不像一个经商的,倒像一个文人,所以也经常和宫徵羽把茶闲谈,成为茶友。

    一进茶室,他就对宫徵羽说:“公子要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会是什么呢?”

    宫徵羽叫赵茗儿把建盏放在矮几上,说:“刘兄,识得家乡物么?”

    刘仝一见,一脸欢喜之色:“果然得了惊喜!这不是我建州茶盏嘛。”言毕,又凑近矮几,伸手抚摸,毫不掩饰喜爱之情。

    少顷,他转过头来问:“公子从何处得来这建盏?”

    宫徵羽说:“这是一故人才托人从建州带来的,恕小弟愚钝,不知这建盏如何用法,还请刘兄赐教。”

    刘仝大笑:“我常年往返建州杭州间,对这茗战所用的茶盏当然了解的。”

    刘仝又开口道:“公子,我派人去我茶行中取些建茶来,给你演示一番如何?”

    宫徵羽乐得击掌笑道:“好极,好极,就等一探究竟了。”

    赵茗儿大喜,无声坐在一边,洗耳恭听。

    趁茶还未取来,刘仝就开始说起这茗战的渊源来了:“想我建州本是产茶之乡,虽还不曾为朝廷上贡,但我家乡人却是极爱本土茶。所以本地茶商之间存有竞争,挑担卖茶的也要分个高下,这茗战就势在必行了。”

    宫徵羽插嘴道:“你们这茗战要在何处分出高下呢?”

    刘仝道:“茗战始于具体何人何处,我尚不得知。这茗战由最初的比较各家茶叶的优劣,又逐渐加入了比较煎茶的功夫,水质的优劣。开始只在田间地头,现在城中百姓也爱这茗战。”

    说到这里,刘仝看了看安静呆在一旁的赵茗儿,友善的说:“我看小娘子的煎茶技艺优美娴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