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不常秣。
大意
此篇内容包罗甚广,有相见礼、适丧礼、致赙礼,乃至洒扫、问卜、
事君、事长、御车、■赠、侍食、饮酒、膳羞等等诸礼,与 《曲礼》、
《内则》相仿。
… 页面 76…
学记第十八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
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
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
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
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
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
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
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记》曰:
“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肖雅》肄三,官其始也。入
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眩皇友В纹渲尽
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
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
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与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
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 《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
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
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
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
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
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
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
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
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ewc MVIMAGE;MVIMAGE; !00500400_0250_1。bmp}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
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
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
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
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 《记》曰:“三王四化唯其师。”此之谓
乎?
… 页面 77…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
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
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
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
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治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
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
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
服弗得不亲。
君子: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
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
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大意
本篇论述学习的功用,方法、目的、效果,以及古代学校教学次序,
为人师表的原理和方法,尊师敬业的意义。本篇所说的道理,与《大学》
互为表里,所以为理学家所推重,程颐说:“《礼记》除《中庸》、《大
学》,唯《学记》、《乐记》最近道。”
… 页面 78…
乐记第十九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
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
羽、旄,谓之乐。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
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
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
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
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
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
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
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
之音矣。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
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村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
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
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
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
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
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德者得也。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非致味也; 《清庙》之
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
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
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
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
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
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佚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
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
乱之道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衰麻哭泣,所以节丧纪也;
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昏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射乡食飨,所以
正交接也。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
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
好恶著,则贤不肖别矣。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仁以爱之,义以
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
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
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
… 页面 79…
如此则乐达矣。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
礼行矣。
大乐与天地同各,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
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礼者,
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
也。故事与时并,名与功偕。
故钟鼓管磬,羽籥干戚,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
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还裼袭,礼之文也。
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
明圣者,述作之谓也。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
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
后能兴礼乐也。
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也;中正无邪,礼之质也;
庄敬恭顺,礼之制也。若夫礼乐之施于金石,越于声音,用于宗庙社稷,
事乎山川鬼神,则此所与民同也。
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辩者其礼具。干
戚之舞,非备乐也;孰亨而祀,非达礼也。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
异世,不相袭礼。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及夫敦乐而无忧,礼备而不
偏者,其唯大圣乎?
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
焉。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仁近于乐,义近于礼。乐者敦
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
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
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大殊矣。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
礼者天地之别也。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
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
乐者天地之和也。化不时则不生,男女无辨则乱升,天地之情也。
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穷高极远而测
深厚。乐著大始,而礼居成物,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动者地也。一动一
静者,天地之间也。故圣人曰礼乐云。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 《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
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
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知
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
《大章》,章之也。《咸池》,备矣。《韶》,继也。《夏》,大
也。殷周之乐尽矣。
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教者,民之寒暑也,教
不时则伤世。事者,民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功,然则先王之为乐也,
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矣。
夫豢豕为酒,非以为祸也;而狱讼益繁,则酒之流生祸也。是故先
王因为酒礼。壹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而不得醉焉,此先王之所
… 页面 80…
以备酒祸也。故酒食者,所以合欢也;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者,所以
缀淫也。是故先王有大事,必有礼以哀之;有大福,必有礼以乐之。哀
乐之分,皆以礼终。乐也者,圣人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
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
术形焉。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
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未、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
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
慈爱;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是故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