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笔记(朱绍侯版本)-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稀叭唷保矣趾鸵笊叹傻囟牡男臁⒀佟⒈」玫确焦ǎ崖曳粗埽质剖盅现亍!
管、蔡以及武庚与东夷地区的叛乱,严重地威胁了周王朝的安全。周公团结召公姡В扇」洗胧茁蚀缶鳌6鞫怨毯偷於ㄎ髦芡醭鹆酥匾饔谩!
《尚书·金縢》记:“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周公首先镇压“三监”,制止了流言,杀了管叔放逐了蔡叔;还诛杀了武庚,以纣王庶兄微子继承殷朝,在宋建国,史称宋国。
武庚覆灭后,周公继续东征,经过三年艰苦斗争这场动乱才告平定。
东征范围似较广阔,穷追猛打,声势达于江南。《吕氏春秋·古乐》:“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践伐之。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江南。”周公东征至江南,可以在铜器铭文中找到旁证。丹徒出土的《俎侯夨簋》铭曰:“唯四月,辰在丁未□□武王、成王伐商图,遂省东或图。王□于俎,□□□飨。王令虞侯夨曰:‘□侯于俎。……锡土,厥川三百□,厥□百又□□□邑卅又五,□□□百又卌,锡在宜。王人□□又七姓;锡郑七伯,厥□□□五十夫;锡俎庶人六百又□□六夫。俎侯夨扬王休,作虞公丁尊彝。”“□武王成王伐商图”,即查看了武王、成王伐商的地图,把俎这个地方封给宜侯。周人的声威可能达到了江南。此器,或说是成王时器,或说是康王时器。根据铭文中“武王、成王伐商图”,此器当为康王时器,可能周王室的东征一直延续至康王。
周公东征胜利以后,彻底消灭了殷商王朝的残余势力,扩大东方境土。为了巩固周王朝在东方的统治,周公进一步营建东都雒邑和封建诸侯。周公、成王、康王时期是西周王朝稳定发展时期,“刑错四十年不用”, '10' 史称“成康盛世。”
四、营建雒邑
周王朝在灭商以后,将其兵力分为三部分:殷八师、成周八师和西六师,以保卫全国。殷八师驻在殷之故地朝歌,主要是对付殷人和东夷。《小臣 言速 簋》铭载:“揸 !( 今 ) 东夷大反,伯懋父以殷八师征东夷。”可见东夷作乱是殷八师镇压的。西六师驻守西土,拱卫丰、镐宗周之地。营建东都雒邑后,成周八师驻守在雒邑,以保卫成周。《录卣》铭曰:“王令 曰: !( 今 ) 淮夷敢伐内国,汝其以成周师氏,戌于叶师。”“成周师氏”即周八师的师氏;《競卣》铭载:“惟白屖父以成师即东,命戌南。”成师即成周八师的省称,南淮夷的作乱则用成周八师前往征讨。
为了控制东方,威服南土,周公决定“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周公定鼎于郏鄏 ( 今洛阳市内郏鄏陌 ) ,在今河南境内建造雒邑。这里地处天下之中,是伊、洛、瀍、涧四水流经之地,土地宽平,千里沃野,是天然的粮仓。在它的东边,又有伊阙之险隘,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这样,西起周原,东至雒邑,即渭、泾、河、洛一带皆为周的王畿之地。西边以镐京为中心,是周人发祥之地,称为“宗周”;东边以雒邑为中心,是东方重镇,也是保护宗周的门户。
雒邑又分为二部分,瀍水东岸称为成周。周王朝把殷“顽民”迁到这里,严密监视。瀍水西岸修建王城,是朝会诸侯的东都。
驻在雒邑的成周八师,东可以控制东方各诸候国家,西可以拱卫宗周,南可威服淮夷,北可扼幽燕。雒邑成为周王朝的东都、东方的重镇,对巩固周王朝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五、封建诸侯
周初封建诸侯,在文王时代就已开始。文王曾封仲雍于虞 ( 约今山西平陆县东 30 公里 ) ,称之为虞仲。伐崇之后,把崇地封给虢仲 ( 仲的封国原称西虢,约在今陕西宝鸡东 ) ,后来又封了虢叔 ( 其封国称东虢,其地约在今河南荥阳县之虢亭 ) 。武王克商之前,周已开始分封了。
周公东征取得胜利,朝歌以东广大疆土皆入版图。为了巩固统治,必须大量分封亲属子弟镇抚其地。《左传·定公四年》:“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些诸侯都是按照形势发展和需要而次第分封的,分封也不限于武王、成王时代,康王,宣王时代,都在继续分封。
诸侯国主要可分为:同姓,即姬姓诸侯国;姻亲,即和周王朝有婚姻关系的诸侯国;先代之后,即夏商及尧舜的后裔;还有一些是原来就存在的方国部落,或在殷商末期就投靠周族,周王朝因其故地而封的诸侯国。
姬姓封国 周初,在分封诸侯国的同时,设立诸“监”,一些“监”逐渐变成侯国。分封的较大的诸侯国有:
卫国,武王少弟康叔的封国,所领封国即殷商故地,国都定在殷旧都朝歌 ( 今河南淇县 ) 。
鲁国,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国都曲阜。其辖地在今山东泰山之西南。
晋国,成王弟叔虞的封国,国都翼 ( 今山西翼城县东南 ) ,其辖地在今山西西南。
燕国,召公姡ё铀锏姆夤加诒毖唷。ā〗癖本┦卸幌亍。 !
姬姓诸侯国还有些小的封国。《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云:“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丰、郇,文之昭也。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这些都是文王、武王、周公裔孙的封国。
“文之昭”的封国有:
管,文王子叔鲜的封国,其地在今河南郑州附近,管蔡之乱被平后,其国湮灭,成为郐国之地。
蔡,文王子叔度的封国,其封国原在今殷墟一带,后因管蔡之乱,蔡叔流放。蔡叔死后,周公将其子封在蔡叔所流放之地,建立蔡国。国都在今河南上蔡一带。
郕,文王子叔武的封国,在今山东宁阳县北。
霍,文王子叔处的封国,在今山西霍县西南约 23 公里处。
毛,文王子叔郑的封国,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
聃,文王子季载的封国,不详其处。《国语·周语中》:“聃由郑姬。”韦昭注曰:“聃,姬姓,文王之子聃季之国。郑姬、郑女,为聃夫人。同姓相娶,犹鲁昭公娶于吴,亦其 女卖 姓,所以亡也。”
郜,文王子封国,在今山东省成武县东南约 40 公里处。
雍,文王子雍伯的封国,在今河南修武县西,泌阳县东北。
曹,文王子振铎的封国,在今山东定陶西北约 2 公里处。
滕,文王子叔绣的封国,在今山东滕县西南 7。5 公里有古滕城,即古滕国之所在。
毕,文王子毕公高的封国,在今陕西咸阳北毕原。
原,故城在今河南济源县西北。
丰,文王灭崇,作丰邑,武王封其弟为丰侯。《竹书纪年》载成王十九年黜丰侯,自是封绝。丰邑故城在今陕西户县东,咸阳市南。
郇,故城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
“武之穆”,即武王子辈的封国,主要有:
邘,武王第二子邘叔的封国,今河南泌阳县西北约 10 公里,当即其封地。
应,周武王第四子的封国。《汉书·地理志》:“父城,应乡,故国,周武王弟所封。”故城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地区宝丰县境内。
韩,武王子的封国,初封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一带。周宣王时,大约又封在东北松花江一带。
属于“周公之胤”,也就是周公之子的封国,主要有:
凡,凡伯盖周王室卿士,食邑于凡,故地在今河南辉县西南约 10 公里处。
蒋,《通志·氏族略》认为,蒋是周公第三子伯令的封国,杜注云,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蒋集。
邢,《通志·氏族略》云:“周公之第四子受封于邢。”今河北省邢台市境有襄国故城,似即古邢国。
茅,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之茅乡,后灭于邾。
胙,据《大清一统志》云,其故城应在河南延津县北故胙城东。
祭,祭伯为王朝卿士,祭为其食邑。今河南郑州市东北有古祭亭,即其封地。
异姓姻亲封国 齐国是师尚父的封国。
陈,虞舜之后,胡公满的封国,妫姓。周初封国在淮北平原的陈,国都宛丘 ( 在今河南淮阳县 ) 。
杞,夏禹之后,东楼公的封国,姒姓。封国在今河南杞县境;春秋以后,徙鲁国东北 ( 今山东新泰县境 ) 。
宋,殷商之后微子启的封国。国都在今河南商丘市境。
会阝 , 妘 姓国,可能是祝融之后,是祝融八部之一。其封国在今河南密县东 35 公里处的曲梁乡古城角寨村。
许,姜姓国,与齐同祖。武王封四岳之后文叔于许,即今河南许昌县一带。
焦,《史记·周本纪》云:“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焦在今河南陕县南,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魏。
祝,《史记·周本纪》载,武王曾封黄帝之后于祝。《春秋经·襄公十九年》“诸侯盟于祝柯”,当是该地。故城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北。
蓟,武王克商,封尧之后于蓟。故城在今河北大兴县西南。
这些“先代之后”,或许原来就活动在受封国的地域周围,或许是武王时重新分封,加以认可,这些诸侯国与周王朝有臣服关系。
还有一些因故地而封的方国。这些方国一般来说,是西周王朝建立前的同盟国,在武王克商时,曾跟随一道伐商,立下战功。西周王朝建立之后,便因其故地而封,成为周的臣服国。主要有:
楚,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因楚祖鬻熊曾服事过文王,故就楚人所活动的故地封熊绎以子男之田,芈姓,居丹阳 ( 今河南浙川县一带 ) 。《史记·楚世家》记:“楚子熊绎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西周的文、武、成、康之际,楚承认了西周王朝的“共主”地位,建立起对周的臣服关系。
濮,濮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部族,最早活动于商王朝的东南。至今在鲁、豫之间仍留下许多濮人的遗迹。豫北有濮阳,鲁西范县有濮城 ( 此处原称濮县, 1956 年并于范县 ) ;山东鄄城县有城濮集,即《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所记载的晋、楚城濮大战之地。当然地名并不能做为唯一的依据,但许多以“濮”为名的地方存在,说明濮人确实在商王朝的东南一带活动。濮人或许受殷商的威逼太甚,或许由于别的原因而逐渐南迁到淮水流域。《左传·昭公九年》载:“然丹迁城父人于陈,以夷濮西田益之。”杜注曰:“言夷田在濮水西者与城父人。” 这条濮水旧在亳县西境,今已湮,可能因濮人曾在此居住而得名。西周时期,部分濮人可能仍在淮水流域,但大部分已迁居汉水流域,并逐渐迁至武当山一带。濮为部落之名,百濮系统包括许多部落和方国。濮曾参加过武王伐纣的战争。西周王朝建立后,濮又是臣服于周的南土方国部落,与西周关系密切。
肃慎,亦作“息慎”、“稷慎”,传说舜、禹时代已与中原有联系。禹定“九州”,周边各族“各职来贡”,东北夷即有肃慎。周初肃慎入贡“楛矢石砮。”成王、康王时,肃慎氏来朝。
西周王朝分封的大量的诸侯国,是拱卫周王室的藩屏。《左传·昭公九年》周景王让臣詹桓伯与晋说理云:“我自夏以后稷,魏、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吾何迩封之有 ? 文、武、成、康之建母弟,以蕃屏周,亦其废坠是为。”这段话不仅说明周王朝境域的广远,而且说明了周建立诸侯国的目的。
第二节 西周王朝的政治机构与制度
一、西周王朝的政权机构
在西周的国家政权机构中,周天子,即周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从理论上讲,周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居于宝塔式等级的顶端;但实际上,由于西周时期各种政治措施还不完善,专制主义还未形成,周天子的权力还未达到绝对专制的权威。
西周王朝的职官主要是*******:太保、太师、太傅;掌管六事之大臣,即六卿: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司士、太史等。
太保,《尚书·顾命》曰;“乃同召太保姡А!薄渡惺椤ふ仝尽罚骸疤O戎芄嗾!北5牡匚环浅O院眨仁侵芡醯母ㄥ鲋爻迹质亲罡叩闹凑佟V艹醯奶J钦俟珚'。
太师,西周的太师是武官,地位非常显贵。《诗·大雅·常武》:“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诗·小雅·节南山》:“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钧,四方是维。”大师,即太师。《伯公父簋》铭文有“伯太师”,可能与太师同属一种官职。师是一种军事长官,负责指挥军队、参加战争等。《周礼》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