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伟玲文集-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吃了素,又玩游戏,浓浓爱之意。
这使我感到很安慰。
他们学到东西没有另说,光是看到他们每个星期五晚上,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样的热情与追求已经值得感动。何况还有彼此之间的爱护和支持。
上星期的最后一次讲课中,学员们分享感受,我吃惊地发现,东莞班的学员竟领会了很难领会的佛学思想。这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
他们做到了。这并不容易,但是他们做到了。
反省,深思,相互包容与支持。
不容易啊!
相较而言,广州班的心理分析味浓了些,而深圳班则过于随便。
爱是唯一的治疗要素。
今天晚上,我深深思索着这一真理,下决心要把分析的暴力,从我的讲课中清除干净。
各地的学员们,都教会了我很多啊!
2009…5…29
我心即佛作者:网络 | 来源:网络转摘 | 时间:2009…07…12 | 今天剪了头发。我叫师傅帮我剪成“男人的短发”,而师傅还是只肯为我剪“女人的短发”,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短发。
当我坦坦荡荡在小树林的青石板上躺下来,睡个午觉的时候,心灵翱翔于身体以外,完全不介意他人的眼光,朦胧中想到“放浪于形骸之外”这样豪迈的句子。
真睡着了吗?当然!
在小树林禁语禅修的两天,我实在处在一个相当的境界。那是无法言说的。
人,其实可以在任何地方躺下来,都比家里的那张床更安适美好。
头上是兰色天空、绿色树梢,微风吹拂、鸟儿鸣叫。
随便找个地方,就这样躺下来,到处是床,随地是家。流浪汉的生活是美好的,每个人都应该短期出家,托钵流浪一段时间,体验生活的真义和学习放下。
我突然觉得,长发是个累赘,完全没有必要。我已经很少照镜子,有时候甚至不照。
放浪于形骸之外,游心于宇宙之间,真正的自由,是从概念化的生活中解放出来。
今天看《六祖坛经》,心下明白了不少。不明白的地方,就扔了,不去在意它怎么样。
我不需要再听什么开示。实修是唯一方法。
不二法门,心里面去求。我就是佛,在觉悟的一刹那。
2009…4…24
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作者:网络 | 来源:网络转摘 | 时间:2009…07…12 | 今天早上,我终于在六点半起来了——在闹钟的提醒下。
最近的烦恼障碍,睡眠障是一个很大的原因。我每天晚上睡九个小时,还要午睡。整个人处在一种比较昏沉的状态中。早上从梦中醒来以后,还会有很多和梦境有关的杂念——我的梦境,早就不是清明的了。
今天早上我按时起来,并且马上打坐,观光禅修。杂念立刻飞快消散。
我意识到,我远离光禅修已经很久了。
在河畔广场居住期间,是我的光禅修做得最好,也是我情绪最稳定,最有幸福感的时期。
搬家到稻花村以后,不知为什么,我竟再也没有使用光禅修这样一种,曾经非常管用的修炼方法。
晚上把窗户关好(杂音让我睡眠质量不太好),减少睡眠时间按时起床,以及大量做光禅修。
三件事情的改变一定能让状态再次好起来。
心理学是无法理解光禅修的作用的。
为什么佛学会说,一个大家都讨厌的人,是空性的呢?他并不具备讨厌这样一种性质呢?
如果你真的理解了,一个讨厌的人并不是讨厌的,他只是空性的话,你才能理解金刚经里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我理解了吗?
当然!
但是,在讲授心理学的过程中(这也是一个学员和我相互认同的过程),我变得有些乱了。我几乎要向学员们认同,几乎要认为,一个有问题的人,就是真的有问题了。
这当然也是心理学的视角。
这个视角是不对的,它破了光禅修。
如果不能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无法很好地使用光禅修。因为光禅修是跟这个道理(空性——无相)密切相连的。
在以往的讲课中,我也没有把这个道理说清楚。
因为我处在光禅修阶段(即08年讲佛道哲学阶段),我无法认同学员“他相实有”的观念。我深知这是不对的,虽然我讲不出为什么这不对。
而09年讲心理学阶段,我又太过向学员认同,以至于于还没自觉到,就已经停止了光禅修,当然更不能给学员讲清楚“他相非实有”的道理了。
甚至我自己都差点没认为“他相即实有”了。
幸亏深圳班的一个女学员反对了我的分析,我才意识到,自己差点没回到过去的老路上去。
我得感谢她啊!
那一个星期我很痛苦。在学员反对了我的分析以后(她是私下里跟我说的)。我不是因为她反对了我的分析而感到痛苦,我是为我居然又走上了老路而感到痛苦。
精神分析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对我的影响如此之深,我没能把它完全褪下来。
而我愿意花好几年的时间,把这种思维方式完全地褪下来。
讲心理学课的过程,是我的修行明显退转的过程——同时烦恼大量增加。
我以后不会再讲心理学了。
光禅修吧,直到每一个人,在我的眼里都是美丽的人;直到对他人的爱,充满了我的整个心胸。
那时候,我将象佛陀一样地感叹:
“这个世界是美的,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好的。”
2009…5…28
智慧与贪着作者:网络 | 来源:网络转摘 | 时间:2009…07…12 | 刚刚起床,听着格陵兰海,抽了支中华烟。
格陵兰海是一位广州学员借给我拷贝的,曲子非常优美。这位学员的名字里,有“大智慧”这个意思,他也是多年的佛教徒。我想起他的脸,想起他从一些迷茫和矛盾中,逐渐变得开朗,甚至帅气的脸。就好象皱着的一团东西舒展开了。
“如果她不爱我,我将放下。我放不下是因为,我以为她还爱我,我以为是因为我某些地方没处理好,给她造成了误会和痛苦。现在我意识到,她真的不爱我了,她爱另一个人。她告诉我,通过爱这个人,她可以去爱整个世界。这多好啊,他真的帮到她了。我放下了,心里轻松了。”
一点点都不矫情,他的脸坦然自信而舒展。这是一个真正佛教徒的心胸。
我说,你做的,很难。
他说,并不难啊,我就是这么想的,一直是这么想的。希望她幸福。
他一边开车送我去车站,一边告诉我这些。广州的落霞,映着高大的建筑物,很美。
烟是一位同事给的。我说,不要啦。可他要给。他给我的感觉是,如果我不要就是看不起他,要肯定比不要,给他的感觉好。
我觉得有点得罪不起他。于是我要了,说谢谢啊。
真正的中华烟,半点不假。味道纯正。
我边抽边笑。
要破一个人的戒很容易,只要她心中还有取悦对方(或不得罪对方)的欲望,还有给的这东西真正好。
给的东西真正好,是否代表对这个人真正有好处?
这两说。
我们常常不知道,我们做的事情,大致上来说,都是出于自身的需要。包括那些看上去是付出的行为。
同事给我中华烟,他希望我能悦纳他。通过悦纳这包中华烟,而悦纳他。
我笑着接了,是想表示我悦纳他,我希望通过悦纳这包烟,使他悦纳我。至少不站到悦纳的反面去。
我们玩的,都是些什么把戏啊!
再有一种情况:
有时候,我们对人很好很付出。如果我们对人好,是想证明自己做得比别人好,是比别人更好的人,这就是一种自我的表演。
如果不仅想证明自己比别人好,还想证明别人比自己差,不仅想表明优越感,还想表明对他人的轻视,就必将给自己带来痛苦。
因为你已经有了一种贪。
你贪这种“我比别人好”的感觉,你执著于这种感觉。
只要贪,只要执著,就一定痛苦。
这种贪,甚至比对金钱的贪,危害更大。
事实上,你可以看到,贪这东西,从能量值上,在一个人身上相对是恒定的。他或者贪优越感,或者贪钱。或者他不贪钱了开始贪优越感,不贪优越感了开始贪钱。对象不一样,但性质一样,放在贪上的精力和耗费的能量是相对恒定的。
如果我们对一个人特别好,特别付出,是为了在这个人心目中,占据一个特殊重要的位置——最好是比别人都重要。我们就还是在贪,并且还是在做交易。
如此种种,无非都是我执在起作用。
我们耗费这么多精力、时间、心血,忍受这么多折磨、痛苦,只是为了满足一个虚幻的“自我”,一个始终在剽窃我们的“我”,一个我们的“心中贼”,这是多么可悲啊!
外在之贼,只是剽窃一点我们的财物,我们便大惊小怪。心中之贼,实剽窃了我们的一生,我们却心甘情愿。
多么荒谬的人生啊!
佛陀说过,一个佛教徒的痛苦,就象手里抓着的这把沙一样少;而一个普通人的痛苦,则象一整座山那么多。
没有人那么好,也没有人那么坏。人就是人,是可以理解的同类。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们,怎么对待我们,始终保有一点基本的爱心,始终保有一点基本的理解。他无非是在追求幸福,可能追求的方式出了点错误。无明之错罢了!
没有穿上对方的鞋,我们怎么知道对方的难处?
不是对方肚子里的虫子,怎么知道对方这么做的用意?
全部理解成好意就行了。不能理解成好意的,就理解成他是上帝派来考验我的。还是个好意。
经历考验以后,你甚至会变得比以前更成熟,更幸福。那你还有什么好责怪的呢?感谢都来不及!
我对名字里有“大智慧”的学员说,将来,你一定会有一段更好的感情关系,碰到一个更适合你的女孩。
那是当然的。
他并没有失去什么,他只是得到了他的“大智慧”。
我以上说的这些,都是我自己。
无论我们看到了什么,都是我们自己。
贪也好,大智慧也好,都是我们自己。
在我们和“我们所看到的他人”之间,是没有区别,没有界限的。
重新说一遍:
“他人”,和“我们所看到的他人”,不是同一个人。
“我们所看到的他人”,就是我们。
2009…5…14
性的困惑与救赎作者:网络 | 来源:网络转摘 | 时间:2009…07…12 | 最近,有对夫妻给我写了封信,讲了讲他们在性方面遇到的问题。
这对夫妻在婚前没有过别的性伴侣。事实上,他们在恋爱期间都没有发生过性关系。是一对道德上非常严谨的男女。
正因为如此,他们很容易把在性方面遇到的问题,想象成独属于他们的问题。他们很容易这样去想:“别人一定都很顺利,他们每次做爱都很快乐,到我们这里却出了问题……”
事实上,性永远都是个问题,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如此。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有欲望。这个欲望,首先指的是爱欲——爱与性的欲望。如果没有爱与性的欲望,人就不成其为人。(其他欲望,如买房子或成名,都是从爱欲这个基础上次生出来的。)
人生主要的困惑,在于他是不完全的,他只是个半人——阴茎是一个突出的部分,他需要一个容纳他的东西;阴道是一个容器,她需要一个可以填满她的东西。
人生大部分的游戏,都围绕着这个半人想变全人的主题开展,寻找另一半的驱力贯穿了人生的始终。
大家都知道,人生是一个充满缺陷的过程——不如意事常八九,这就是人生真实的面貌——我们都不是全善的人,我们善恶各半的因果促成我们来到人道,体验到人生之“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