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 >

第96节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第96节

小说: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这个不活动的时候叫住。这个意思就是很明显的告诉我们,把佛经里面的理论、方法,完全跟我们实际上生活融成一个,这种持经的人,这是叫行,修行。前面的若能持经,譬如读诵这是持经,你每天把《法华经》念一遍,我们常常劝人你能够念到三千部,这是前面若能持经者。如果将《法华经》这些理论方法,统统都融会在心中,跟自己实际上生活打成一片,就是这个境界,与文殊、普贤就感应道交。所以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而自现身,供养安慰』,普贤菩萨就现身,菩萨来供养你、来慰勉你。
  【若人思惟此经。我亦乘象王。现其人前。若人忘失一句一偈。我当教之还令通利。皆克绍护持之义。】
  这都是讲『护持』的意思。这是讲经很熟,偶尔的时候忘掉了,忘掉一句、两句,这个时候菩萨加持你,使你又能够恢复了记忆。『通』是通达,『利』是利益,又能叫你对於经文义理通达,而没有障碍,这些话都是说明,佛菩萨护持末法时期持经的行者。由此可知,我们生在末法并不可怕,生在斗诤坚固的时代,不必自怨自艾,不必。实际上来说,这个时代是大好时代,为什么?成就快。为什么成就快?挫折太多,愈是挫折多不成就,那就是堕落。如果要成就,比一般的时代那要快得多,这是一定道理;换句话,就是你禁得起考验。我们讲过去正法时期、像法时期,他们那种考验没有我们经过的这么多,我们今天所经过的考验,比他们不知道要多多少倍,我们都能够成就,那还有什么话说!所以我们今天成就,过去的那些菩萨们对我们那都五体投地,佩服得不得了。换句话,就是他们要换到我们这个时代,未必会成就;我们在他那个时代,我们早成就!所以末法时期斗诤坚固的时代,对我们真正修行人来讲实在是好,是好事不是坏事,我们禁得起考验,我们忍受得了这些灾难,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挫折愈多成就愈大,诸佛菩萨的护持也愈显著。
  【普贤者何。即人人思惟运用之念也。】
  这是说明表法的义趣,『普贤』是谁?『思惟运用之念』。所以前面普眼菩萨见不到普贤,佛教他想念礼敬就见到了。我们与普贤菩萨要求得感应道交,就是「思惟运用之念」。底下接著说:
  【如普眼三度欲见。入於三昧。竟不能见。】
  为什么?
  【以普眼入空三昧。】
  前面跟诸位讲过:
  【故不得见。何以知其入空三昧耶。】
  底下举《圆觉经》的例子来说:
  【圆觉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清净岂非空耶。以空故不能见。】
  这个三行诸位要好好的把它记住,这是《圆觉经》的经文。这段的意思是说明即染之净,这是真的清净,即有之空叫做真空,才能入不二法门,才能够见普贤菩萨。前面普眼菩萨入的三昧,是『空三昧』,不是即有之空的三昧,是「空三昧」,所以他见不到普贤菩萨。为什么?空与有、染与净是二不是一,所以他没办法见。这个诸位要体悟到《华严经》,这个道理就很容易明白,《华严经》里面普贤菩萨代表的是一真法界,一是什么?染净是一,空有是一,生佛是一,不二法门。六祖所说的「佛法是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所以你是相对的里面,你见不到普贤;离开了相对普贤就现前,这是必须要细心体会的。《圆觉经》这段的意思相当之深,简单的说,实际上就是一句话,就统统说尽,即染之净,染净不二,这叫做真正的清净。
 

妙法莲华 经大意  (第六十四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2…64
  请掀开经本,讲义的十九面,就是最后的倒数第四行。我们将这个文念几句:
  【如来令兴想念。顷乃见之。较前空定。迥然异矣。故下文云。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当知是人行普贤行。】
  从这个地方开始。在前面我们曾经讨论过,就是经里面所讲的染净的问题,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大乘法门里面的净是「即染之净」,所说的空是「即有之空」,实在说这种讲法都是方便法。究竟什么叫做真实法?真实法是染净、空有俱不可得,这才是真实法。我们讲个即染之净,在你的心里面还有个染,还有个净,还有个即染之净,这清净心里头,就装了不少拉拉杂杂的东西。可见得佛说法叫方便说!真说,经上常常有两句话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是真说;六祖大师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是真说。我们有个即染之净这就是尘埃,有个即有之空也是尘埃。佛是用种种方便,希望我们从这个方便入真实,入不二法门,这个时候你就见到普贤菩萨;没入不二法门,是见不到普贤菩萨的。我们在这品经里面见到这个事实,入不二法门这才见普贤菩萨。所以此地讲『如来令兴想念』,「兴」是兴起,兴起想念是什么?是即念当中证得无念,念与无念俱不可得,这个时候见到普贤菩萨!所以说是你有念见不到普贤,你无念也见不到普贤,为什么?有念、无念是二,二见不到普贤。因为普贤表的是一真法界,在我们念佛法门里面讲,他表的是理一心不乱。所以你就是念到事一心不乱,你也见不到普贤;一定要到理一心不乱,这才能见到普贤菩萨。所以诸位是见到了普贤自己就晓得,已经证得理一心不乱,已经证得一真法界。
  这桩事情,大概我们最关心的,就是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不能证得,我想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诸位要知道,这个证得就是成佛,虽然没有成究竟佛,成了分证佛。分证佛是真佛不是假佛,就是我们大乘里面讲的圆教初住以上的,确实破无明证了法身,是道道地地的佛,从这个往上再去修,就修究竟圆满的佛。古人用月光做比喻,分证佛就好像初三的月牙放了光。初一你看不到月亮,初二也看不到,初三看到个月牙,月牙放光。初三的月牙跟十五的满月,那个光你说一样不一样?确实是一样,真的月光,不是假的是真的,只是一个圆满,一个不圆满。所以圆教初住就像初三的月牙一样,它是真正的从法性里面,透露出来的智慧光明,就是般若智光,一点都不假,所以那是真佛。我们讲圆教初住就是这个地位。我们念佛讲念到理一心不乱,初证理一心就是这个境界,所以理一心证到了圆满那就是究竟佛。你要想证得,就是有念、无念都要离开,实际上有念、无念都不离开。你们想想看,离开了有念就是无念,离开无念就是有念,究竟怎么个离法,这个事情确实不容易。难在哪个地方?你没有分别执著就离,有念、无念就不二。
  所以唯识里面讲的转识成智,如果我们还是用第六识、第七识,你总是落在有念、无念之这边,你没有办法超越,所以真正修行人要明了这个事实。我们要学著转识成智,转识成智实际上说只是转第六、第七,只在六七上用功夫,其余的不要理会。为什么?五八果上转,六七是因地转,我们现在在因地。转的方法,实际上我们在讲席里面说了很多次,譬如说我们以举一个例子来说,这个例子我们常常举,希望再提醒大家。譬如我们眼见色,看得清清楚楚,在色相里面不起分别,我们的见色就是妙观察,色相里头没分别是妙观察;色相里头没有执著、没有妄想,就是平等性。我再把这个给大家分析得清楚一点,我们见色闻声,随著境界起分别是第六识,随著境界里面起执著是第七识,随著境界里头打妄想那是心所,与第六、第七相应的心所。所以叫你说不分别是不用第六识,不执著是不用第七识,不打妄想是五十一个心所都不用,这就是转识成智。眼见色如此,耳闻声如此,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无不如是,你就转识成智。
  你们问怎么个转法?我给你讲得清清楚楚;换句话说,这个说真的是一语可以道破。你要在境界里头锻炼总得十年、二十年,你见色闻声才真不动心。不动什么心?不动第六意识心,不动第七识的心,不动五十一心所的心。没有个二十年不容易,二十年你要是能做到,说老实话你也是再来人,不是普通人,为什么?二十年成佛!你古今中外到历史上去打听,二十年成佛的有几个人?不多,不是没有,确实有,不多就是了。你要认真干,懂得这些理论方法,二十年决定成得了佛,但是就是说,功夫是日夜都不能间断。不间断,好了,我天天坐在这观照,在这修,你所修的还是第六识、第七识在修;换句话说,你再修上二十个阿僧只劫,你也不能成佛。为什么?我在那里修舍识用根,还是第六的分别、第七的执著你还没舍!心里想舍结果怎么样?结果还是没舍,你还是用的第六、第七,还是用的五十一心所,这个关键问题就在此地。你想舍结果还是用这个东西,这就不能成就,我们真的不用,真的不用说是容易,做不到。怎么办法?我自己修学的经验可以提供诸位,第一个是放下万缘,第二个弘法利生。如果放下万缘没有事情做,会胡思乱想,烦恼伏不住;纵然不胡思乱想,变成无想定那也是麻烦事情。所以诸佛菩萨为什么要弘法利生?弘法利生是正念不是妄念,是为他不为自己,我执破掉了。
  在这里面进一层破法执,弘法不著弘法之相,利生不著利生之相。像《金刚经》里面所说的「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不著相破法执,所以怎么样?要全心全力的去做。我们今天这个修学环境,我昨天晚上跟我们家里几个人说,今天在全世界都找不到,你不相信,你出去找找看,你看你能不能找到?我自己学佛三十多年当中,我看得太多,经历得太多,没有像这样的环境;换句话说,这个环境你们会不会利用?功夫,讲台的功夫可以说是占一半以上。前天我也给他们大家讲课诵的问题,课诵本的问题,佛无有定法可说,佛根本无法可说,诸位要晓得这个大前提。佛法是什么?佛法是因为众生有病,从病的地方建立一个对治的方法,这叫佛法。我们要晓得,每个时代众生的病它不一样,每个时代的众生,他的想法、看法都不相同,这就病不一样,所以用的方法也就不一样。以往丛林里面的修行人,一天到晚都住在深山里头,他的心是定的。他一天到晚看不到外头境界,所看到就是寺庙,外面就是山水树木,就看这些东西,接触不到外面的社会,心是定的。心定了怎么样?前面讲见不到普贤,见不到,所以如来教他怎么样?教他兴起念头。所以你看看《禅门日诵》,这个课诵它有那么多的项目,那么多的项目怎么?就是教你在里头起分别心,在里面开智慧。那个课程有效,在丛林里头度了不少人!
  今天我们还照这个老课诵本,不行,没效了。为什么没效?我们今天众生的心是散乱的,散乱的他那套办法拿给我们就更散乱,太多了!更散乱,一点效果没有。所以今天我们害的病跟人家不一样,我们用的药不能跟人家一样。所以我是一再劝大家,我只能劝,我不能勉强你们,你们做不做是你自己的事情,你们觉不觉悟是你自己的事情。对治散乱的药是要用什么?要用定。定是什么?专一,专一就能够克服我们的散乱!所以《西方确指》它里面的办法,就针对我们现前这一切的众生来说,它这个课诵早课也好,晚课也好,所有课诵就一样,一部《弥陀经》,七遍往生咒,一千声佛号,一百拜佛,专一!这是对我们来讲非常有效,能摄心。要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把它开放?给诸位说到事一心不乱以后这才开放。事一心不乱是什么?你定修成了,再这一开放就进入到理一心。所以你看此地经上讲的过程,它也是先定后慧,后开慧,开慧才见到普贤菩萨,先修的是定,事定然后才慧开。所以从前人之所能成就,他就是这个次第,就是这个顺序。我们今天讲的前面顺序不要,散乱心不必去收摄它,就从《般若经》上来下手怎么行?可是今天如果再叫你回头去修定,你心又不甘。因此在目前是双管齐下,你课诵的时候专一,这是修定,我早晚课诵就专门修定,修一心不乱。你每天研究教理,讲台上练习弘法利生,这是修慧,这是双管齐下的办法,你要这样干上二十年,哪有不成就的!决定会成就的。
  所以诸位你要了解自己,了解我们当前环境,真正对於佛法认识,你自己才有坚定的信心,才会有真正的成就。佛法决定不是盲修瞎练的,我们对於周边环境,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