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51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好像丧礼都是外国乐章,中国都没有了。想想中国古时候称为礼义之邦,现在礼没有了,义也没有,这叫乱世。
这个都是属於众生界,我们学佛要懂。现在出家人穿的这个服装,这个服装是明朝服装,现在出家人还穿。这个也有历史的故事,满清入主中国,中国人向满清政府投降,当时在条件里面有这么一条,在家人投降,出家人不投降,所以出家人还是穿明朝的服装,这么留下来的。所以这个并不是出家人的服装,不是的,出家人的服装披衣、袈裟,这是出家人的。我们里面穿的衣服还是普通一般平民所穿的,这个大袖子的海青,这是汉朝时候的衣服。从前人的礼服领子上、袖子上绣花纹,花纹是代表阶级、代表身分,服装的颜色、花纹代表这些。出家人是素服,没有花纹,这是出家人穿的。都属於礼服。所以现在我们想到这个事情很难过,总而言之,是把传统文化疏忽掉了。现在大家头脑里面装的什么?财富,把名利摆在第一位,好像我这一生来干什么的?就是来争名夺利,跟古人不一样。古人人生在世是提升自己境界,意思完全不相同。
要想提升自己的境界,用什么方法?教学。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几千年来,把教育摆在第一。家庭也是如此,小孩从怀孕的时候,母亲就要学胎教。小孩一出生,他睁开眼睛会看,竖起耳朵会听,他已经在学习。所以从出生到三岁,这一千天是扎根教育,谁教他?母亲教。母亲怎么教?母亲教《弟子规》,不是教小孩念,把《弟子规》做出来给小孩看,他全学会了。所以你看他三、四岁,他很懂事,他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那个根扎得多好!现在没有了。现在的小孩,所谓小孩难教,小孩很好教,从小教他,所谓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你从小教。中国古人讲「教儿婴孩」,婴儿的时候你就开始教,三岁来不及了,他已经学坏了。现在谁教?现在电视在教,六、七岁上学了,现在小学一年级用什么?网路来教他。中国慢一点,我在二十多年前在美国,韩馆长的孙子六岁上小学,小学一年级就用电脑。电脑里面的东西很复杂,他究竟看什么、学什么,家人不知道。所以现在不是父母教,这些东西在教。这些的内容是什么?我们细心去想想,暴力、色情、杀盗淫妄,从小扎根教育就教这个,将来这还得了吗?今天整个社会是这样的。
所以学佛辛苦,弘法更辛苦,比过去这些祖师大德,那我们比他要苦十倍、百倍,这是真的。要不要做?《还源观》上教我们「代众生苦」,真要代,不代没救了。可是我们相信人性本善,人是很好教的。宿世善根深厚的人不少,我们一讲,他一听就明白,一听就回头,过去善根深厚。虽然他做错了很多事情,他知道忏悔,他知道改过,他知道自省,这些人多了社会就有救。凡事起头难,所以教不能不学,特别是宗教教育。英国汤恩比博士说,要宗教救世界,他把拯救世界这桩事情寄托在宗教,寄托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这是外国人,我们不能不认真努力。所以今天在人界,一定要把人做好,我们的缘无比的殊胜,为什么?遇到大乘佛法,遇到净土,这个真不容易。既然遇到,希望在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我们在这一生当中真的做人就功德圆满。所以经不能不学,不必学多,一部经就够,一门深入,长时薰修。长时你才能得定,你才能够把心浮气躁改变过来,清净平等心才能现前。
我在这么多年常常讲这十六个字,自私自利要放下,名闻利养要放下,五欲六尘要放下,贪瞋痴慢要放下,这才能入门。不是真入门,我讲得很清楚,不骗人,到门口了,到佛门的大门口,没进去。怎么样才进去?要把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你才能进去。在小乘你成了须陀洹,在大乘《华严经》里面你是初信位的菩萨,你是真正入佛门。所以我讲这十六个字是在门口,到门口你才真的能够把见惑断掉。见惑头一个,不再执著这个身是我,《金刚经》上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真的得到。不再有对立,跟人、跟事、跟一切万物没有对立,没有对立就是一体,再没有成见,你就真的随缘,随缘里头有智慧,那就起妙用,这个能做到才入门,真入佛门,真佛弟子。虽然还没有出六道轮回,但是决定不堕三恶道,这话怎么讲?你决定不会做贪瞋痴的事情,你会认真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个境界,我们念佛求生净土决定得生,而且不是生凡圣同居土,生方便有余土,比凡圣同居土高。谁做得到?每个人都能做到,问题就是你肯不肯放下?你肯放下就做到。
所以总的来说,我们存心要存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说是说五个,《华严经》上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我们讲清净心,清净心里头有真诚、有平等、有正觉、有慈悲;我们讲慈悲心,慈悲心里面有真诚、有清净、有平等、有正觉,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分不开的,这叫大慈悲心。生活在世间,守住一个原则,看破、放下。看破是智慧、是明了,放下是定,常常保持自己的清净心,《遗教经》上讲「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心里头没有分别执著,这是放下。生活呢?生活自在、随缘。功夫就念佛。能够这样修,这么样去做,你每天法喜充满,大乘教里面讲常生欢喜心。所以善了众生就首先要善了自我,我跟众生不二,我能善了自己,我就能善了众生。可是内观是很难,但是它效果非常殊胜。开头呢?开头我们可以用外,外面是一面镜子,我们看自己的缺点看不到,看人家的很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要生恭敬心、要生感恩的心,为什么?他提醒你,我认真反省,我有没有这个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这就对了。心里永远没有恶人,人人都是善知识,找我麻烦的人、毁谤我的人、障碍我的人,甚至於陷害我的人,全是善知识。看我用什么心去看他,如果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那全是佛菩萨。菩萨在此地也表演给我看,让我在这个里头觉悟,让我在这里面反省,你看你的心情多舒畅、多快乐。
所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用什么方法一生圆满成就?就用这个方法。学生,学生就是我一个,没有同学,我以外所有众生都是我的老师、都是我的善知识。他好的我应该跟他学,他不好的我要反省,自己有就改过,自己没有,永远不要犯这个过失,人人是老师,人人是佛菩萨,所以他一生成佛,没有别的诀窍,这是正确的。佛法没有到中国来,我们中国人也有这种修学的方法,孔夫子在《论语》里面讲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善财五十三参的指导原则。三个人,自己一个,一个善人,一个恶人,这叫三人,都是我的老师。善人我跟他学,他善,我跟他学,我有没有?有,很好,要保持;没有,要好好学。恶人,我看到之后,他的恶我有没有?有就改,没有就勉励,不要犯这个过错,全是老师。对待善人、恶人是一个感恩的心,没有差别,礼敬是相同的。但是善恶赞叹不一样,对善人赞叹,对於不善的人不赞叹、不批评,这叫隐恶扬善,自己得好处,恶人提醒我,我有没有这个过失。善财用这个方法,一生证得究竟圆满的果报,《华严经》修行的典范。
五十八年前,我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他把《华严经》介绍给我,告诉我,这本书是佛学概论,佛经哲学概论,他用这个名称介绍给我。这一部书,全世界哲学书里面应该算是第一,它有圆满的理论,有周详的方法,后面还带表演,全世界找不到这种教科书。五十三参是表演,把《华严经》讲的道理、方法做出来,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出来给我们看,这么好的一部书。所以他晚年从台大退休,被辅仁大学请去,在博士班里面开「华严哲学」,完全用《华严经》。老师晚年,我看他那个时候,后面最后二十多年,他在学校里完全是讲经。你看在台湾大学哲学系里面,他讲了几个大单元,「魏晋佛学」、「隋唐佛学」、「大乘佛学」,他开这个,晚年全开的是佛经,把学校当作道场。我们那个时候偶尔还抽一点时间去旁听他的课程,看他在教室里面讲经他怎么讲法,我们去参学。他讲得非常活泼,不是照经文一句一句讲,他讲大意。这些讲演很多都有记录,学生给它整理都出版,《方东美先生全集》里面,诸位都能看到,非常精彩。这是一个在家学佛的,他到晚年也皈依,也能称为居士,这是修学的一个很好的榜样。
底下的两句,「无障无碍对,由入法界,离烦恼碍,由了众生,离所知障」。二障破了,二障破了就明心见性,这才证得初住菩萨。我们从这个地方,也就能够体会到『所入无碍』,放下烦恼。执著是烦恼,分别妄想都是烦恼,所以大乘教里面,佛常常说三种烦恼。第一个是无明烦恼,无明是什么?是起心动念,这个很难破。第二种叫尘沙烦恼,是形容烦恼太多,像尘沙一样,这是什么?分别,偏重在所知障里头。第三种叫见思烦恼,是你的思想见解错误,与诸法实相完全相违背,这叫烦恼障。所以佛跟我们讲,如果你能够断见思烦恼,你就证阿罗汉果,在大乘《华严》,那你是七信位的菩萨。六信是三果,还在六道,他在哪里修行?在四禅天,四禅天里头有五不还天,是这些人修行的处所。再提升一级,就证阿罗汉,就超越六道轮回。所以通常这阿罗汉有两种,一种还要通过四空天,另外一种根性利的,就是善根福德因缘根性利的,他不需要通过四空天,从四禅他就直接出了六道。这个我们能相信、能肯定,不会怀疑,为什么?我们今天在人道,我们念佛往生净土,不但超越四空天,连四禅天、欲界天我们都超越了,这叫横超。净土宗有这个事。当然根性利的阿罗汉,他不需要通过四空天,也能够直接证得四圣法界里面的声闻。他上去是缘觉、是菩萨、是佛。
我们今天烦恼障、所知障都断不了,这是真的,所以我们还是有障碍。但是你要晓得,障碍从哪里来的?从这里来的。如果你能把二障断掉,障碍就没有,所入无碍,所行无碍,你才能普度众生。所入是什么?你入十法界、入六道,哪一道你都能去。这也就是说空间维次没有了,对你不成为障碍。现在科学家他们肯定宇宙之间真的有不同维次的空间,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他学科学的,从理上讲,空间维次是无限的,但是科学家从事上他确实能够证明,他说至少有十一种不同维次的空间,这是科学家发现的。但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突破,如果能突破,佛经上所讲的很多东西都被证明,这是我们非常欢迎的事情,科学把佛教证明。佛法他用什么方法突破?他用禅定。於是我们就想到,空间维次怎么来的?妄想分别执著来的,你就晓得,这个妄想分别执著有多少?无量无边,那空间维次就无量无边,是这么来的。禅定的作用?禅定叫你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一放下,空间维次就没有,就突破,所以你所入无碍。烦恼障没有,所入就无碍,所知障要是没有的话,你所行就无碍,行是教化众生,对於什么?对经典没有障碍。我们现在学经典很苦、很困难,原因在哪里?有所知障,所知不是障,障碍所知的那个就叫做所知障。障碍所知是什么东西?是你想得太多,你才障碍,我们今天讲求知的欲望,求知的欲望其实就是佛经上讲的所知障。那佛教什么?佛教人什么都不要求,智慧就开了。为什么?智慧是自性本来具足。「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讲妄想、讲执著,里面还有一个分别,说个头、说个尾就圆满了,就不必再多说了,实际上就是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
所以中国古人跟佛菩萨教人,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他就证得,为什么?所知障没有了。我们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学,学了一大堆,全学了所知障,所以他不能开悟。这是秘诀,秘法,可是人不相信,人总认为我不学怎么会知道。我们有例,头一个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证明,他学了十二年,知道的东西不少,但是还有很多不知道。他把十二年所学的放下了,去入定去了,这从定中一开悟,全知道了。十二年所学的很有限,从定中一觉悟的时候,遍法界虚空界他统统知道了,过去现在未来所有障碍都没有,他为我们示现的。第二个在中国,你看看中国唐朝时候惠能大师,不认识字,没念过书,走入佛门一天经都没有听过,不认识字他当然不会看经。你看看他的妄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