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

第496节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496节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承佛威力是佛加持我的,佛要不加持我,我怎么能讲得出来?都是求佛加持。所以底下这一段就是讲加持,这个用意很深,我们一定要记住。
  「任性能知」,清凉大师提出来,我们想想,《无量寿经》上讲的清净平等正觉。大乘法里头,最重要的是发心,所以十住,初住叫发心住,在净业三福第三条第一句,佛教我们发菩提心。佛家说发心,在我们中国古人叫立志,我们这一生当中,我们走的什么方向,希望达到什么目标,这叫立志。菩提心在《观经》,佛说至诚心是菩提心的体,深心是自受用,发愿回向心是他受用;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讲菩提心,他讲直心,直心是体,深心是自受用,大悲心是他受用。我们把经、论合其来看,意思就很清楚。古大德解释深心,多半都讲好善好德,这是深心。我看《无量寿经》的经题,我觉得深心,好善好德更具体的来讲就是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这就是德、就是善,这就很具体。体是真诚,真诚是菩提心的体。真,决定不是假的,诚是什么?一念不生,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无明就破了,无明破了,真心才现前,真心本有清净平等觉。所以真诚是体,清净平等正觉是自受用,大慈大悲是他受用。如果没有自受用,你决定没有他受用,这个也是有先后次第。先有真诚,然后清净平等觉就现前,你的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自然是大慈大悲。佛菩萨应化在世间,这是任性能知,性体,性德的自受用跟性德的他受用。
  第三讲「入定名」,这个定的名字叫『菩萨无量方便三昧』,「为拣果定,故云菩萨」,果定是自性本定,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那就是自性本定。那是果上的,永远不会失去的,只是我们现在迷了,迷了怎么?不起作用了,并没有失掉,觉悟它就现前。现在菩萨在因位,不在果位,所以说菩萨「任性能知,观解善巧,故名方便」。任性能知的意思我们前面说过,我是用《无量寿经》的经题上来解释。观解善巧,观就是《妄尽还源观》里面的六观,我们刚刚学过,五止是定,六观是慧。你看大乘教里常用的,用「观解」,不是用研究,为什么?研究是用心意识,心是阿赖耶,意是末那,识是第六意识,我们统统用的是这个。研究研究都是用的心意识,心意识是什么?心意识是妄心,妄心对妄,行!有一点作用;妄心对真,就完全不起作用。所以大乘教里不用心意识,小乘用心意识,大乘不用心意识。不用心意识用什么?只要你不用心意识,自性就现前。在法相宗里面称为智慧,四种智慧,转八识成四智。转阿赖耶(阿赖耶是起心动念)为大圆镜智,光明遍照,破了无明,自性现前;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自性里头平等现前;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就是此地讲的观解;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成就菩萨教化众生的事业,就是此地讲的善巧。转八识成四智,怎么转法?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转了。所以凡夫成佛,从理论上讲,一念之间。一念觉,凡夫就成佛,一念迷就变成六道众生。所以叫方便。
  方便,就像观世音菩萨,我们举他老人家做代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观察众生的根性,应该给他说什么法就说什么法,这叫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两个字合起来,用现在话来说,是最恰当的方法、最适合的方法。小乘根机就说小乘法,大乘根机就说大乘法,禅宗的根机就讲禅,教下的根机就去研教,净土的根机就教他念佛。还有,全世界所有这些宗教的创始人,统统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这个话你相不相信?我有这个想法,没说出来,让日本的中村康隆老和尚说出。我到东京去拜访他,那年他九十九岁,他去年过世的,一百零三岁。这个老人对我非常好,我们谈得很投机、很有缘。我们在全世界做宗教团结的工作,也有相当的成果,他就告诉我这么一句话,「全世界所有宗教创始人,统统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讲得通。观音菩萨,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基督身得度他就现基督身,应以阿訇身得度就现阿訇身,阿訇是回教。所以世界宗教是一家,世界宗教所有崇仰的他们的上帝、他们的神,都是一个神,我讲那个神就是唯一的真神。真神在佛法里不叫神,佛法里叫自性,自性是能生万法,《华严经》上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华严经》上讲性识,宗教里面讲真神,你能会通,矛盾就没有了,误会就化解了。所以,宗教、学术教化众生统统都是菩萨无量三昧,「无量方便三昧」,要加方便。这一句也是清凉大师给广大群众介绍《华严经》,他老人家这个经里面讲四种无碍,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属於理事无碍的法门。
  「十住各摄多门善巧,故云无量」,摄是收摄、包罗,可以说它将遍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的法门全都包括。古德说十住很像十地,一门得到,门门都得到。所以学东西不要学太多,学太多你学不会,你学错了。佛开无量法门是接引无量不同的根性众生,适合自己根性、适合自己的现前生活方式,不妨碍我们生活、不妨碍工作,哪一种方法适合你,你就用这一法。深入,一门深入,这就是持戒,深入到一定的程度你就得三昧。像我们念佛,我们就用一句阿弥陀佛,念到清净心现前,把烦恼都念掉、习气都念掉,就得定。这个定我们是从念佛得来的,就叫做念佛三昧。菩萨要教化众生,他一定要方便三昧,得到无量方便三昧,他才能普度众生,没有无量方便三昧,他就不能普度。他度众生的对象不是我们人间,十法界,往上面有佛菩萨、有声闻、缘觉,六道有诸天、有众神、有人、有畜生,还有饿鬼、地狱,他什么地方都现身。众生有感,他自自然然就有应,感应道交永远不失时机,该是什么时候现身,他那个时候就去了,所以佛经典常常把它比喻作海潮音。我们住在海边晓得,海潮什么时候涨潮、什么时候落潮,有一定的时间,比喻菩萨应众生之感就像海潮一样,绝对不会错了时间,准时他就到了,这守信。我们凡夫对佛菩萨不守信,佛菩萨对我们守信。我们真正能够明白这个事实真相,我们会生出感恩的心、生惭愧心,我们对不起佛菩萨,佛菩萨照顾我们无微不至。
  后面这一句,「心诣於法,故云入也」。为什么?一切法是心现的。心跟法,古人比喻得好,如同金跟器的关系,金就是器,器就是金。什么时候你觉悟、你明白了,法是一切法,就是惠能大师讲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就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法,心现的,真正明白就叫做入。我们今天是迷了,不知道,不知道这整个宇宙一切众生跟我有什么关系?不晓得。好像没有关系一样,实际上息息相关,只是我们迷得太深,迷而不觉。诸佛菩萨跟我们恰恰相反,他是觉而不迷。这桩事情,我们这次在《还源观》里面用了很长的时间在学习,《还源观》我们讲了两次,第一次讲,用了九十六个小时,第二次讲,我们用了二百一十六个小时,可以说是讲得很详细。说明什么?说明宇宙跟我们的关系是一不是二。宇宙从哪里来的?自性变现的。体,自性清净圆明体,这清净两个字多重要,清净就是丝毫染污都没有,那是我们的真心,是我们的本性。中国古圣先贤告诉我们,人性本善,《三字经》上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什么叫善?清净就善,圆明是善,圆是圆满,明是智慧。能生万法,怎么生的?一念不觉,一念妄动,宇宙就现前。宇宙不现前,不能说它没有,它在常寂光里面,没有形相,它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可是一念妄动,它就现物质、就现精神,物质现象、精神现象同时出生,一时顿现,没有先后,跟外国人讲大爆炸不是一个意思。大爆炸里头有很多问题不能解决,《还源观》里头给你解释得圆圆满满,一时顿现。
  所现的这些现象,无论是物质、是精神,它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它的能量,现在科学里讲的物质、能量、信息,《还源观》里头也是这个意思,周遍法界,比科学讲得清楚。它的周遍没有时间,就是它没有先后,一时就周遍,而且三种周遍。第一个就是能量、信息周遍法界,第二种现在讲的是能量的分裂,生生不息,《还源观》里面讲的是「出生无尽」,十法界依正庄严千变万化,无尽无量的变化,我们用万花筒来做比喻。第三个很重要,「含容空有」,这是性德,它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心量太小。含空,空是虚空,心包太虚;容有,有是万物,量周沙界。你看我们的心量多大,本来就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是这样。现在为什么变成这么小,变成自私自利?这个要知道,这是迷了,产生的错误,我们本来不是这个样子的。如果我们真的明白、真的肯定了,慢慢就能回归,妄尽还源,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就是成佛。我们要想回头,就要遵守《还源观》上讲的四德。其实《还源观》完全依《华严经》写出来的,把《华严经》里面修学的方法简简单单的提出这个纲要,教给我们初学。如果对《华严》没有契入,那篇文章写不出来,我们就知道,写这篇文章的人贤首国师是什么人?至少也是法慧菩萨再来,要不然他怎么说得出来!法身大士、诸佛如来。真的心诣於法,他才有这个能力,这叫入。
  下面大师又有个解释,「又一切三昧,皆有三相,谓入住出」。这是属於常识,清凉大师在此地顺便给我们提一提。一切三昧,一切是无量,像我们用念佛的方法得到的三昧叫念佛三昧,从《华严经》上得到的叫华严三昧,从《法华经》上修到的叫法华三昧,你用哪种方法去修,就冠上它的名称。三昧是相同,都得定,而定都开智慧,我们用什么方法修的没有关系。八万四千法门我们都要尊重,为什么?它方向是一个、目标是一个,用的方法、手段不相同。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能成无上道,所以彼此要知道尊重。佛法今天衰,衰是什么?大家门户之见太深,都说自己好,别人都不如我,这个错了。应当知道法门是平等的,没有高下,要互相尊重、要互相赞叹,佛法就兴旺。各修各的,是我们根性不相同,我修你那个我修不成功,我修我这个会成功。我们同样到达一个目的地,我们选择的道路不相同,我们选择的交通工具不相同,但是最后都可以到达。所以到达是相同的,方向目标是相同的,这一定要知道,我们对一切法门都会生尊重的心。我们现在学《华严》,才真正对所有的宗教以平等心看待、以尊重的心看待,对任何一个宗教他们修行的方法,我们都欢喜赞叹。我们知道,他要是懂得这些理论、方法,能够放下妄想分别执著,都能成无上道。
  都有三个相,这个相就是入定、住定、出定,都有这三种。入是自证;住是自性的本相,这是不动;出是什么?出是感应,众生有感,自然就有应。诸位想想,有入住出这三个说法,这三个有没有界限?没有界限。入从哪里入?从哪里出?找不到。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一体里头就没有出入。所以这个出入,就是你觉了,就是入。我以前不知道,迷惑,现在豁然明了,这就入了。明了什么?明了整个宇宙跟我是一体,像我们在《还源观》里所学的,那也是从《华严经》上讲的,一粒微尘里有大千世界,一切微尘皆如是。微尘世界里头有我,我在其中,又何况微尘世界里头还有微尘,那个微尘里头还有世界,重重无尽。这是什么?这是说信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这是真的,这不是想像的,是事实。所以你证得的,哪一天明白、觉悟了,这叫入;入了之后,就如如不动,那叫住;众生有感,立刻就有应,那叫出,感应道交。
  大师在此地跟我们讲,「即照之寂,故名为入」。照是什么?明了,你智慧起作用,寂是体,照是起用。所以寂灭就叫大涅盘,大般涅盘,体是清净寂灭。寂就是定,灭是什么?灭烦恼,所有一切烦恼不存在,所有一切现象不存在,我们今天讲物质的现象、精神的现象都不存在。这个东西好像现在科学家发现宇宙之间有所谓黑洞,有一点像这个意思。黑洞,连光都被吸收在里面,它是极大的能量,有一点这么个意思。但是自性是常寂光,一片光明。我们想,像黑洞这种现象也不会存在,黑洞还是业障变现出来的,心现识变的。「即寂之照,故名为出」,寂是体,体接受众生的感它就应,众生有感它立刻就应。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