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与战争 作者:[英]戴维欧文-第6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在这大势已去的时候,希特勒仍然渴望伟大的英一德协作,立刻恢复和平。然而,从哈利法克斯勋爵在里斯本说的话中,人们清楚地看出,丘吉尔正在等待的是有谁给他提供一次公开指责元首的机会(大概要在俄国失败已成定局之后)以使罗斯福恢复对英国的信赖。希特勒预想罗斯福这时不会开始向俄国大批交付武器,即使斯大林能够成功地摆脱目前的军事破产,美国能提供些什么呢?至多能提供一个老式坦克模型,因为美国的大炮毫无用处,他们大吹大擂的那种“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戈林让他确信)由于大批量生产,质量差得很,用什么型的德国战斗机都轻而易举地把它们捕获。一言以蔽之,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都救不了俄国的命。他就这样欺骗了自己。
希特勒继续追求同英国友好,既不合逻辑,又对他的战争有害。他对威廉·斯派达尔上校讲,他拒绝法国所提的种种合作建议,理由是那将会妨碍以后同英国的合作。当雷德尔的参谋长弗立克海军上将,以极有说服力的逻辑论证要在欧洲建立新秩序必须击败英国,集中打一场大西洋海战就可以击败英国时,希特勒解释说,即使现在他也愿意同英国媾和,因为德国在欧洲赢得的土地对德国人将来的需要已经绰绰有余了。这位海军上将推断说,帝国在中非的殖民地是次要的。“显然”这位海军上将报告说,“元首希望东部战役结束时,英国能变得理智些(元首并非希望丘吉尔能变得理智)甚至这意味着德国只占领这么多地盘不再扩大了。”希特勒并不为“正式地合法地”结束战争而操心,这位海军上将最后说。
希特勒对英国的态度使他的海军参谋部很失望。简言之,左右希特勒战略的是避免被英国击败,而不是现在公然要击败英国。英国对西北沿岸的轰击(当然还有意大利)很能挫伤士气;希特勒命令戈林增加飞机和高射炮的生产。英国尚不想贸然入侵法国大陆,但可能试图夺回一个它的英吉利岛屿。所以希特勒把施蒙特上校派去视察那些岛屿的防御设施,他命令陆军往各个岛都派去精力特别充沛的驻军指挥官,加强步兵和炮兵防御。英国有可能入侵挪威北部来切断德国的铁矿砂和镍的供应;为此希特勒还命令磨磨蹭蹭的海军要小心谨慎,尽管雷德尔认为英国在冬季不大可能对什么地方进行冒险的入侵。敌人最大的可能是要入侵地中海某地,也许是撒丁岛或潘特莱里亚岛。
地中海静静地变成了轴心国行动的最为脆弱的一环了,特别是现在,墨索里尼的地位又受到了国内不安的威胁。在地中海的海上和空中都占优势的英国,将会慢慢地但是肯定会掐住通过海运给北非的给养,隆美尔以及意大利的部队每天需要五千吨这种供应。希特勒哀叹道,如果他能夺得直布罗陀,一下即可解决全部问题,然而没有西班牙的同意这是不可能的。随着隆美尔的给养日趋困难,希特勒愤怒地抱怨武装部队指挥官没有随时向他提供这方面的消息;然而,此话并非真实,因为雷德尔自7月初对此就有所预见,并要求戈林把武装部队转移到能保证供应的的黎波里一线上来。9月希特勒命令第十空军换防,可是耶舒恩纳克争辩说,照目前这样,武装部队还不一定能完成‘巴巴罗沙”的任务,因而使希特勒改变了想法。雷德尔打电报给希特勒,企图说明俄国胜利与否不在乎三四十架飞机是否被调往地中海。直到10月中旬希特勒才写信告诉墨索里尼,可是那时就要失败了。
这个月末,实际上他的命令是让海军放弃大西洋战役,把潜水艇部队转移到地中海去。对意大利摇摇欲坠的政体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从军事上进行支持。食品的缺乏以及英国的轰击已严重挫伤了意大利的士气。希特勒27日告诉弗立克海军上将说,意大利皇室、反法西斯分子、共济会以及梵蒂冈全都对这场战争深恶痛绝。“不要搞错了——整个法西斯体系并没有德国政府那样牢固。如果意大利政府有什么意外,将会带来法西斯体系的解体,意大利毫无疑问会倒向敌人营垒那边。”意大利公众大部分是亲英的。意大利的背弃也会导致法国倒向敌方,因而又会造成西班牙的背弃。“保卫我们大陆上的领土现在是我们首要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希特勒下令说。因此必须放弃主动与英国作战:这次潜水艇行动的焦点必须从大西洋转到地中海,他想让二十四艘潜水艇尽快驻扎在那里。弗立克妄图争辩说,由于俄国濒于垮台,我们再没时间把套在英国脖子上的套锁拿下来用在别处了,意大利必须再努把力,自己加强对开往的黎波里的供应船只的护送——或者偷偷绕过布有水雷的西西里岛,或者把马耳他消灭掉。
按希特勒的观点,意大利这个欧洲易受攻击的脆弱部分的的确确有危险,不能让地中海继续失败了。
永远的千年帝国—元首与战争—第三部—耐力的考验
耐力的考验
希特勒遇到一个斯大林,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碰到了对手。尽管苏联军队屡遭失败,苏联的抵抗还是加强了,希特勒对自己的对手——布尔什维克的敬佩之情也增加起来。“这个斯大林,显然也是个伟大的人物”,他对那些迷惑不解的将领总是说,“别的姑且莫论,单根据这一点,未来的历史学家就会作出结论,这个时期的历史是被几个伟大的巨人的冲突与联合所左右的,这种现象多少世纪才有一次。”
武装部队已俘虏三百多万俄国士兵。至于苏联红军的伤亡数字则无法估计了,苏联损失了大部分铝、锰、生铁及煤等矿物资源。一旦希特勒的军队穿过罗斯托夫进入高加索,斯大林将失去百分之九十的欧洲土地。这就是希特勒在情报机关的报告中读到斯大林在乌拉尔那边重建军队时,满怀信心地微笑的原因了。希特勒获悉艾夫里尔·哈里曼早在1941年11月就对心腹人说,俄国领导人经过三天的研究,才同意西方提出的不能同希特勒单独媾和的条件,甚至在这种时候、他的协议还有附加条件,即要求西方为他提供充足的战争物资。与此同时,莫斯科有几万人在疏散,那些不得不在首都留守的人员则争先恐后地忙着搞到纳粹旗和德语辞典,以备该城陷落时使用。
11月的前两周,德国军队陷在泥潭之中动弹不得。结果俄国人建起了一道道防线。那些将军(包括霍普纳)尖刻地批评他们的最高军事负责人不让装甲集团军在10月攻势中自由行动,而是把它们束缚在步兵中,这种过分的小心谨慎等同于失败主义,使霍普纳失去了消灭所有俄国后备力量的机会。现在这些后备力量是从莫斯科工厂中,有些则刚刚从西伯利亚抽调出来,他们的冬季装备精良,被大批投入首都的防御之中,鼓起勇气战霜斗雪,这里本来可以是德国扎住脚跟进攻他们的地方。
德国在军事上仍未遭受挫折,希特勒想以此实力地位向敌人提出媾和。对此他有过好几次表示。最奇怪的是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竟然让好轻信的前任驻罗马大使乌里希·冯·哈寒尔和美国的官员—起从9月开始追踪秘密的和平试探者;海德里希在11月初对哈塞尔的所作所为向里宾特洛甫呈上一篇报告全文,并且调查了这位前大使是否按政府的允许或指示”行事。由于此事涉及的主要人物——美国的一位女秘书是海德里希的人,而她又和哈塞尔自由通话,所以这个阴谋为当局所知是不足为怪的。这位美国人曾要求哈塞尔在里斯本同其见面,哈塞尔建议改在瑞士,并且送给这位美国人一份备忘录(这份备忘录也落到德国当局手里),其大意是,很多明智的德国人,甚至那些不怕战争失败的人们,都担心即使战争胜利了也会造成一片荒芜。既然据说“那个南方人
(指的是墨索里尼)也是这样想的,大概给美国驻罗马大使威廉.菲力普斯的备忘录中也会建议向领袖派出试探人。“目前如何赢得和平尚不清楚——可是必须从速行动,否则就象各方沿不同枝权爬树,会越走越远,以至有无法挽回的危险。”哈塞尔逼迫这位美国人在这个阶段不要坚持有最高权威参与,意思是不必坚持看到希特勒对这些对话的书面批准。
时至11月份,里宾特洛甫的外交地震仪侦探出元首的寻求和平的其他迹象。里宾特洛甫驻参谋总部的联络官把这些线索列成一个表:“驻梵蒂冈大使冯.卑尔根将被一个更积极寻求来自那儿的和平可能性的人物所代替。(对国外)凡与和平有关的新闻都要逐条仔细选择,立即呈报。对俄国国内动向也要照此办理。”至于日本,“元首对日本参与战争并不特别感兴趣,该国的参战会使和平更加困难。”但是里宾特洛甫的国务秘书威兹萨克对军队说,尽管如此,和平也没什么希望。他对哈尔德说,没有迹象表明英国会放弃敌意,他认为德国所采取的行动均将是徒劳一场。
到了月末,希特勒明白威兹萨克对了。英国外交机关发出了将对希特勒所谓“和平攻势”予以嘲弄的指示传到了德国。丘吉尔对伦敦市长讲话中,强调指出,谈论欧洲的未来不是“使屠杀场和断头台的鲜血在日耳曼种族和其他欧洲国家之间流淌的那些人的独有特权。”他提出警告说,经济自给的欧洲同样是不好对付的。“目前的和平攻势,”这个外交机关的指示继续说,“并非发生在某些人想象的战胜俄国的时刻,而是在德国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远离胜利的时刻。希特勒无疑是想到克里姆林宫去宣布新欧洲的诞生。他现在是一个主观臆造的胜利者,在他主观臆造的克里姆林宫提出一个主观臆造的和平建议。”希特勒提醒前来柏林庆祝反共产国际公约五周年的一位部长说,哈利法克斯勋爵曾吹嘘他是个“强者”,对全英格兰,为要求在1940年获得和平,而寄来的那些无数的信件,完全可以不予理睬;希特勒说,这就是“犹太布尔什维克”自取灭亡的力量在伦敦仍然占上风的证据。他还若有所思地说,使他最为愤怒的是“丘吉尔那个呆子”打乱了他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宏大计划。
对希特勒来说,发动战争的那种刺激感早巳消失了,可是将领们却不然。哈尔德在私人信件中曾骄傲地津津乐道于他的军队所取得的进展。虽然他的情报机关提醒说,俄国的增援部队正向莫斯科西边移动,可是哈尔德对这不合口味的迹象不屑一顾,并且命令包克的集团军一俟得到后勤单位的支持,就开始更加野心勃勃的攻势,向莫斯科进攻。第九军团将迅猛地深入到莫斯科后边,直捣加里宁伏尔加水库和塞利扎罗沃,第三、四装甲集团军要向沃洛格达进攻,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军甚至把这年冬天的最终目标定为攻下高尔基。希特勒收起了自己的疑虑,批准了这个方案。
11月11日约德尔给这些集团军签署了一项指令, 令他们在大雪降临之前实现这些宏图大志:“夺下这些目标,将证明切断英、美对俄的两条战争物资供应线是正确的,还要通过向斯大林格勒迸发以及迅速夺得南部的迈科普和北部的沃洛格达,以便保证和改善我们的石油限量供应。”哈尔德11月13日在奥尔沙—次参谋协商会上毫不动摇地坚持要达到这些目标——乐观地计算着冬天真正到来之前的六周战役——可是包克和伦斯德都不听他的;因此,最后通过了向莫斯科有限挺进的意见。如果采纳了哈尔德的雄伟战略,希特勒在不久即将降临的灾难之中就会失去他在东线的全部军队。
事实上,希特勒进退维谷。俄国在迈科普的油田即使现在就能被夺下来,他还缺少把石油运往地中海战场的油船,尽管在那里的意大利军队极需石油。他把对高加索主要油田的进攻也推迟到1942年,可是这些油田已被彻底破坏, 1943年之前恐怕一滴油也生产不了。连凯特尔的石油专家对于入侵高加索究竟是否有用也提出疑问。在希特勒看来,是有用的;他要剥夺斯大林的石油资源,他还听说,英国也计划在高加索开辟一条战线。
从另一种意义上想,希特勒又表现得出奇的乐观。哈尔德写道,“总而言之,他给人的印象是,他估计,当参战双方认识到不能互相消灭时,就会进行和平会谈。”由于斯大林打得好,打得无所畏惧,所以他应该摆脱他的罪孽深重的命运,这是瓦尔登之二的见解,这种降低身份,附就下贱的武侠思想总是出现在希特勒的脑际。
夜长了,英国又恢复了轰炸。11月7日四百多架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攻击了柏林、曼海姆以及其他几个目标。次日下午,希特勒来到慕尼黑,当他在纳粹元老一年一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