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风流才子-第38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坚说道:“但必须要按照臣的意思去办,否则不但会得不偿失,还会引起无数灾难。”
刘娥看了一下众臣,对宗说道:“晁爱卿,你来记。”
宗是著名大臣晁迥之子,曾经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注释御集检阅官。而且人也敦厚,所以这件事也只有他来做。
宗拿起了笔。石坚开始说道:“如果想要实行交子。就必须通过发放薪俸、奖励、官购将交子强行推广到民间。”
众人点头。现在交子毕竟是一张纸。老百姓肯定没有拿着真实地铜钱在手中放心。那么只有这三种方法将交子推广到民间。特别是最后一条官购。也就是百姓以后向朝廷纳绢纳粮或者是朝廷收购其他事物全部采用交子。单这一项每年达到一亿多贯。
石坚说道:“那么在实施之前。就必须在各地增置银行。”
众人没有说话。石坚刚才就说了银行、股票、期货。对于这些名词他们听都没有听过。就是想插言也无从插起。宗飞快地在纸上用行书记录。
“朝廷用交子支付官购。但各地银行无条件地让百姓用交子兑现铜钱。”
听到这里。吏部流内韩亿问道:“那么这样与没有实行交子有何异?徒增冗官之政。”
他说的既然前面老百姓将交子拿到了手,后面到朝廷设置的银行将交子换成铜钱,那么实行交子还有什么意义?还白白为朝廷增加了许多官员,为此朝廷还要浪费大量的薪饷。
石坚一笑,这个大臣也算一个直臣,而且执掌台臣多年,也算是尽职尽责,最主要他有八个儿子:纲、综、绛、绎、维、缜、纬、缅,没有一个儿子不成气,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韩绛。
他说道:“非也,至于银行,不是这一职责,它的功用还很大,等会我再讲述它。现在先谈交子。韩大人问了这个问题,我顺便解答一下原因。看似在做无用之功,可不是如此。一是树立威信。交子乃千古没有之事。百姓一时还很难相信。
就象我们用筷子吃饭,现在改成用刀叉吃饭,偶尔为之,好奇而,但禁用筷子,全部改为刀叉,有诸多不便和纷扰。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在这个传统面前,我们想要一下子破开,可大不易。所以要花很长的时间,让交子地威信打开,这样才能真正用交子代替金属货币。否则只有天下大乱。”
众人这回都点头,交子是好,可想老百姓相信交子,也非是一天两天所能做到的。
“而且不是所有人都会将交子兑现成铜钱,特别那些商人,就已经开始使用交子。况且是朝廷发行的交子,威信更高。他们因为买卖,携带铜钱金银不是很方便,那么他在甲地将铜钱换成交子,到了乙地用交子换成铜钱。何乐而不为?”
众人再次点头,这样算来,还是为朝廷节省下来许多铜钱,因为市场上还是有大量交子在存在。
石坚又说:“但是有几点事项要注意。一是各地人口经济都不一样,有的州城虽然小,可商业气氛浓厚,对钱的使用量比许多人口多的州城使用量大。因此各地的银行发放多少交子的数量,一定要掌控好。否则到时候人们用交子兑换不到铜钱,等一天还行,等两天也可以。但等地时间长,一是交子的威信下跌,二是容易被奸人造谣生事。”
石坚这句话浅显易懂,众人都明白,可这各地地经济怎么统计?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活计。大家都皱了一下眉头。
“这是其一,另外为了防止一些不法之徒对交子冲击,故意将全国的确交子聚集起来,对某个州城冲击。因此必须各个路都要有充分的备钱,以供调度。还要制订一些法规,规定如果不是交易,兑现的铜钱有一个上限。超过这个上限,就必须在当地交易,否则严惩不怠。”
各路虽然为了交子备下许多存钱,可总会有意外情况发生,这一点也很重要。特别是后面一条,就是有再多地存钱,如果天理教或者有一些胆大的商人故意冲击交子,朝廷也没有办法,毕竟已经允许商人兑现现钱。那么再多地备钱也不够用,有了后面一条,就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制止这种行为,如果他们为了冲击交子,在当地采购货物,需要还好,不需要将会得不偿失,或者造成当地货物价格猛涨,损失更大。众人叫了一声好。
“第三就是交子的发行量。如果发行少了,起不了多大作用,还能造成货币坚挺,物价下跌,不利于经济发展。但多了的话,就会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民不聊生。”
石坚这话可不是人忧天,民国时,一捆钱只有换到一盒火柴,最苦的还是老百姓。众人陷入沉思,这可不是说得那么简单,那必须对全国的经济总量有一个精确了解。现在也没有统计局,有的官员为了政绩虚报经济,有地官员为了百姓减少税务故意少报。而且那些商人也在不断地流动,他们为了漏税,也在少报。
石坚说到这里,他从
出两张交子,说道:“这就是交子。”
这两张交子,一个四川早期发行的交子,二是一些海客联合起来发行地交子。这些大臣有许多人还没有看过,都围上来看。
石坚说道:“你们也看到了,比起铜钱来,它们地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这一点没有一个人反对。现在因为钱不够用还好一点,在汉朝等某些朝代,铜钱地成本比它们的价值还要大,有些人将铜钱化成铜器出售,反而获利更多。交子只是一张纸,成本相差也不知几千倍还是几万倍。
“现在朝廷富足还好一点,如果朝廷困难,很容易多发行交子,来解决财政困难,最后反而不是解决,而是最后这个交子地货币单位全部崩溃。因此要制订法律,限制交子的发行,那怕朝廷再困难也不行。当然需要钱的时候可以发行国债。”
宋神宗时就是发行交子泛滥成灾,最后交子不得不放弃,一直到清朝中国还要使用金属货币。因此石坚有此说。但赵祯再次好奇地问道:“什么叫国债?”
石坚说道:“国债是属于银行系统,臣等下再说。第四就是发行的大小。你们也看到了,这一张纸,可以印上一文钱,也可以印上一百贯钱。但不能因为它太容易印刷,而不对单位的大小限制。如果单位太小,不便大宗交易。如果太大,容易让人心动,伪造,也不便找零,还有太大了,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它不值钱地感觉,妨碍它的威信,也会使物价上涨。”
众人再次点头。石坚这句话也容易明白。太小了,如果买一样贵重东西,还带上一麻袋交子去买?太大了,如果是一百贯,那么用它来买一把梳子,卖梳子地卖十年也没有这么多钱,他怎么找得开。而且真的一百贯出了,交子也不容易让人相信了。一百贯要买多少东西?就是换成黄金,也是沉甸甸的一锭,现在只是一张纸,老百姓如何相信?
吕夷简和李相视一眼,原来这中间还有这么多奥秘。
何止这么多奥秘。石坚现在只是讲述的是原始的金融体系,他前世地金融体系更复杂。说果让石坚讲解,就是讲上一年半年也讲不清楚,不过石坚也不知道罢了。
石坚又说道:“第五就是不能以此来品定官员的功绩,让它自然而然地流传开来,否则各地官员为了政绩,一哄而起,反而急功近利,失去了它本来地用意,变成了一项弊政。”
这一点也重要,王安石变法,就是用变法的实施程度来品定官员的政绩,有些官员为了升官,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哄而上,最后那不就变法,已经叫折腾了。这也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石坚再三提到润物细无声,或者叫不折腾。
对于他这套理论,这些人基本上都听过。除了赵祯外,就是刘娥也见识过社会的底层,他们都知道有一些官员,如果将交子作为考核的政绩,那么避免不了,他们会对老百姓强行摊派,那么会引起骚动。石坚这样做,有许多官员会散漫地对待交子地发行,发行的速度也会慢了许多。但也减少了一些不必要地纷争。特别是现在这种新事物,还有树立威信,也要在老百姓心中留下一个好映像。
石坚又说道:“还有一条,那就是人有长短。各位大人,你们有没有想过,对经济最善长的是什么人?朝廷可以引用一些大商人,给他们一些虚职。虽然他们追利而行,与你们地儒术有所违背,可他们却是对经济最懂行的一群人。
有了他们地协助,可以为交子发行出许多有用的主意。出现麻烦时,也是最懂行的一群人为朝廷在拿主意。”
众人又是沉吟,虽然他们是不耻商人,可现在已经有了商人因为捐助善款,被朝廷封**品的闲官。石坚只是说一些虚职,也未尝不可。
石坚又说道:“第七条就是交子发行后,国家也要常备大量金银铜作为储备。因为就是再聪明的人,也无法做到准确地预计明年地经济总量。无论是大的旱涝灾害、战争疫瘟还有大矿藏的发现,新作物的引种,都会引导经济强烈的波动。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朝廷可能立即拿出现钱来兑现调整。这样也不会造成交子大幅度的波动。”
众人再次点头。虽然这样还会造成一些金属浪费,可不一定要有多少交子就储备多少金属,只要有三分之一,就完全可以调整过来。这还是等于将各种金属节约下来。
石坚又说道:“最后一条,那就是现在天理教有所异动,因此不能全面发行,可以先发行五千万贯交子,做一个示范。以后缓而图之。”
“好!”有许多大臣叫道。五千万贯说小也不小,说大也不大。现在国库里加上石坚的两亿贯,光铜钱就是四亿贯,这还不算金银等贵重金属。就是天理教想要在这五千万贯上打主意,朝廷可以立即拿出现钱来将它兑现。而且只有发行了,才能真正看到它的利弊。就连吕夷简也附奏此议。
石坚说道:“这就是臣对交子地见解,总之一句宗旨,宁慢勿急。下边就是银行。”
众人再次全部竖起耳朵,他们刚才已经听到石坚提过银行,可他们从来没听过这个名词。
石坚说道:“一开始它协助交子的发行,也是为了让老百姓迅速认识它。但它地主要职责不是这点,而是存钱,放贷,兑换,国债。”
银行的功能远不是这一点,比如参加各种风险投资,主动收购各种产业,使银行迅速壮大。但这些项目就是石坚前世的中国各大银行也不敢过多参预,更不说这是在宋朝。石坚提也不提,否则让一些大臣为了功绩在上面打主意,最后反而不妙。
现在有许多人隐隐约约明白了石坚的用意,刘娥担心地说道:“会不会与民争利?”
石坚答道:“不会,且听臣将话说完,太后自然会明白。臣先说存钱与放贷。存钱就是让老百姓带上户薄,将钱存到银行上,然后银行开一张存折,还可以着情分为活期、定期的长久,付给百姓一点利息。为了防止失窍,还可以设置密码,取钱时密码与户薄与本人相合,才能取到钱。”
存钱大家都明白,就比如石坚家中,他有自己地一些产业,每年获益不少,
出帐也不少。
为了这些钱,他还腾出一件小房屋,安放这些钱财。这是石坚的家。有些老百姓家中可没有这么好地件,只有将钱东收西藏,很不安全。经常发生失盗案件。
中国的钱庄史是从明朝中叶开始的,到清朝时才开始成熟。当然在唐宋时也就有了原始的模形,各地城市多有金银铺、银铺、金肆、银肆、金交引铺等商铺,有时此类商铺集中在一起,又被称之为银市、金银行、金银市等,所营业务包括金器饰的买卖;金银铤(饼)的买卖;金银地鉴定;金银器饰及金银铤(饼)的铸造;钞引等有价证券地交易等,随着金银货币职能的发挥,其中金银器饰及铤、饼等地买卖逐渐带上了兑换的性质。因此宋代一些地方又有所谓“兑坊”出现。另外还有典当业,也属于金融机构之一。然而此时,金融业还是以高利贷为主,直到宋朝末期,因为宋朝地经济渐渐成熟,才出现有息存款。
而且这些全部是私人置办,凭借着是在地方上的信誉。存钱更没有统一的机构,而是相帮,放在可靠的人家(钱铺存钱历史要到明朝才出现),这样也有着无数的风险。因此大多数人家还是将钱收藏在家中。至于存钱没有收保管费,反而付利息,更是让大臣感到不解。
石坚说道:“付利息是必须的,一是如果交子全国发行,光靠国库的存钱对付一些不法之徒狙击远远不够。这样一来,全国的百姓将会涌跃地将钱存入银行,也就可能归朝廷掌控,那时候才可以渐渐将货币体制从金属转化为交子。二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