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清宫之我是德妃+番外 作者:燕燕于非(晋江2012-07-15完结)-第2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抿紧这嘴唇,看着眼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女人,只觉心里五味杂陈,不知是悲是悯。规规矩矩地向她行了个礼,终是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
…
某非准时来更新啦~~
下次更新:周三晚7:00
☆、繁花落尽(最终章)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孝庄太后病危,康熙皇帝昼夜不离左右,亲奉汤药,并亲自率领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祈告上苍,请求折损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寿数。
“娘娘,该喝药了。”
我看了一眼玲儿手中的汤药,点点头,撑着榻沿直起身来。五月里的时候我被诊出有了身孕,如今已是将近八月有余。本来太皇太后病重,无论如何都是该侍奉在旁的。然而许是因为上了年纪的缘故,这一胎比前几胎更是闹腾,再加上前些日子侍奉太皇太后时太过操劳,一双腿肿得老粗,昨日竟在慈宁殿生生昏了过去,一直到今日方才醒来。
“慈宁宫那边怎么样了?太皇太后的病可有好转?”
玲儿听我这么问,脸色不由微微一暗:“太皇太后洪福齐天,定会没事的。”
我见她这么说,也就明白了七八分,心里不由掠过一丝酸楚,入宫十余年,名为皇帝的嫔妃,却有半数以上的日子是与这位老人家一同度过的。当中有过利用,有过绝情,然而她却是给了我敬爱的丈夫生命的祖母,也是代我给了禛儿十年爱宠的老祖宗。如今除了悲伤,唯有唏嘘。
一口气喝下浓稠的药汁,默思片刻,我又问:“禛儿怎么样了?听说今日他没去上早课,可是身子有恙?”
玲儿接过我手中的药碗,脸色稍和缓了些:“娘娘多虑了,太皇太后身子不好,四阿哥便去求了皇上,说娘娘身子不好,要代娘娘向老祖宗尽孝。皇上念四阿哥一片孝心,且四阿哥功课一向都好,便准了他的请求,让他守在太皇太后身边侍奉着。”
“禛儿虽然面冷,却也明白谁是真正疼爱他的人,真真乖巧。”我点点头,心里略觉安慰。
…
当我赶到慈宁宫时,密密麻麻的人群已然跪满了屋里屋外,守在太皇太后塌前的是康熙和小四这对熊猫父子。不同于前几次的萎靡,今天的孝庄显得分外的亢奋,双颊上正翻着异乎寻常的潮红,看到她这样,我心口不由一紧。
听玲儿说,这些日子禛儿就睡在太皇太后屋里,半夜里还爬过来跟她挤在一起。孝庄笑着说她的小四是越活越回去了,可我却明白,禛儿是在害怕。
“臣妾给太皇太后请安!太皇太后,今日看着好多了,永和宫的红梅开得正盛呢,等天气稍稍转暖些,臣妾陪着您一起去看。”我行完礼就坐到了床边,抚着小四的有些颤抖的背,捡那好听的话说。
“好啊……梅花啊……哀家最是喜欢的呢……”孝庄嘴角微微牵起,看看我,又转向小四,笑说,“若是好了,你也陪着乌库妈妈,一起去看。”
“嗯,禛儿要一直黏着乌库妈妈,哪里都不去。”说完,便有些小孩子气地扑到孝庄怀里。
“傻孩子……”孝庄目光中带着不舍,“乌库妈妈也舍不得离开小四啊,乌库妈妈还要看着小四长大…成家…建功…立业……”
康熙哽咽了,我想说会的,可这会却说不出来了。
“跟你额娘出去玩一会儿吧,乌库妈妈有话要跟你皇阿玛说。”孝庄轻轻的拍拍禛儿的小脸,柔声说道。
我含泪点头,去握住禛儿冰凉的小手,本以为他会哭闹,可他却只是郑重地点了点头,由着我将他从老人家身边带走。
我蹲□子,伸手去抚他微红的眼,想告诉他哭出来会好些,可他却忽地将我拦腰抱住,哽咽着用他仍有些稚嫩的声音说:“额娘……儿子……再也见不到老祖宗了……”
…
那天夜里,孝庄去世了,享年七十五岁。
“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附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是她老人家留下的最后遗命。
我全身着素,独自伫立于早已被大雪裹上银装的永和宫外,眼中所及是那片红得触目惊心的梅花。
“白兰。”只唤了一声,白兰已会意地伏到我的耳边,“回主子,皇上留了话,说太皇太后大行前提过要来永和宫赏梅,体恤老人家一片心意,故而不必摘下避讳。”她顿了一会儿,见我不语,又继续道,“主子放心,皇上虽然为了太皇太后的事情很是悲痛,但主子的话皇上到底是在意的,如今许太医虽还被押在大牢中,于性命总是无碍的。”
微微颔首,我朝她挥了挥手,白兰退回殿里,留下我一个人在院里沉思。
我独自在殿廊里站了一会儿,双手不自觉地附上早已高高隆起的小腹,我轻轻倾诉:“孩子啊,再过一个月,你就要来到这个世上,长大后和你的哥哥们难免又是相争。额娘想要改变你们的命运,可额娘真的不知道,这样对你们到底是好是坏。”
又过一会儿,我问他:“你可有话要说?”
我当然得不到回音。
“没有吗?”
忽然觉得累,我回到房里歇息。
半睡半醒间,我听到一声叹息,想挣扎起身看个究竟,但是驱逐不了瞌睡虫。
有女孩温婉甜腻的声音在我耳畔低吟:“湘芹,湘芹,你可有感到后悔?”
我呻吟辗转,几乎就是下意识地发出一声低呼:“小琴,你别走,我有话同你说……”
可是那声音却再没有出现在我耳边。
而我也已经熟睡。
梦里,是儿时记忆里的梅花海,一对年轻的父母牵着小女孩的手,正站在远处看着我,嘴角全是笑意,那个女孩子也是,脸比较圆,亮晶晶的大眼睛看着身边的父母,快乐挡不住,自眉梢眼角飞溅出来……
(全文终)
☆、番外:康熙篇(一)
第一次听到她的名字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地方,为着什么样的缘由,玄烨已是记不清了。但他很肯定,她第一次走进自己的视线是在十二年的夏天。他至今仍记得那天经筵师傅讲到《诗经》上“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好的时候,自己是微微笑着的。
“小琴,乌雅氏小琴。”
他听到常宁这样介绍着眼前的女孩子,一贯的嘻皮笑脸,看向她的神色里甚至带着几分揶揄,可他能感觉到常宁语气不易察觉的郑重。他甚至有那么一种感觉,如果可以的话,常宁是不愿意把她推入到自己的视线的。
琴,本是诗礼之家崇尚之物,却偏偏在前头加了个“小”字,平白多了几分女儿家的柔媚之气,真是小门小户的女儿才会起的名字。然而一个包衣家出生的孩子,又敢起怎样大气端正的名字呢?
这样想着,玄烨的视线不由得再次转向这个正匍匐在殿上,略有些瑟缩的女孩儿,心底里不知怎地就有了一丝怜惜,说话的语气也比平时温和了些:“起来吧。”
中规中矩地念了句“谢”,她起身侧立在一边,微微把头抬起看向他们这边,他这才看清楚她的样子——十二三岁的模样,梳着一条乌油油的长辫子,一张娇俏的小脸,却是白里泛出红来,宛如珠玉一般润泽,虽并不能说是美艳,却也堪得上清丽二字了。仿佛是感觉到了他的凝视,还略带着几分稚气的圆脸上忽地就飞过了一道红晕。
“朕平日常听皇祖母夸你是个难得的知书识礼的丫头,今儿又听五弟提起你,一时兴起,就差人把你叫了来。”天晓得成天忙于政务的他,有限的脑容量根本没空间记住慈宁宫的一个抄经丫头。可他却脸不红心不跳地说出来了这番话,仿佛早已认定了眼前的女孩就该是他想的这样。
玄烨不记得她当时是怎么回答的了,也不记得自己接下来说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唯一肯定的是,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那个缩在大殿一角的小小身影:她一定是感受到自己的目光了,因为她的腮颊上始终挂着那一抹娇俏的潮红。可她却始终低着头,纤密的眼睫低低垂着,仿佛那样就可以隔开前方灼灼的目光,一副自我麻痹的样子。
他心里想,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丫头?可随即却又忍不住轻笑起来。
他觉得这样的她特别可爱。
…
然而那一年接下来的忙碌和混乱,却是玄烨完全没有料到的。先是三番之乱,再是“朱三太子”乘乱起事,而自己期盼了很久的嫡子也因先天不足,不足三岁便夭折了。
这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用无声的方式告诉他,他还太过年轻、太过急躁了。
生平第一次,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傻孩子,自从先帝去后,哀家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你这样茫然无措的样子了呢。”一双温暖厚实的手抚过他的额头,原本浮躁焦虑的心仿佛也因此得到了几分平静,“哀家只是个女人家,对朝堂上的事情也不明白。不过,如果你觉得这样做是对的,那就放手去做吧。开弓没有回头箭,你只消记得一句:哀家相信自己的孙儿不会输,更不可能输。”
随着前方战局的逐渐明朗,她在慈宁宫的地位也可谓是扶摇直上,整个慈宁宫大约除了苏麻,就数她最得信任。不过短短数年,已是从一个普通的抄经宫女升到了慈宁宫的管事宫女,专理些日常琐事。
她不再仅仅停留在他的视线里,开始渐渐走入到他的生活。
每天去慈宁宫请安时,他总会有意无意地瞥到她越发纤细窈窕的身影:时而闲立,时而忙碌;时而巧笑,时而颦眉。
他最常看到的,便是她站在殿廊前,向几个刚进宫的小宫女讲解一些入手的基本常识,说得活龙活现,时常引来阵阵笑声。
他总是会远远地驻足,悠闲地看上一会儿,直到她终于发现他了,动作霎时间停下来,她涨红面孔,要停一会儿才恢复过来。每到此时,他都会忍不住露出一丝微微笑来。
比起拘谨的宫妃,那里小琴的笑容更让他心动。皇宫里有那么多的女人,她不是最美的那个,甚至也不是最聪明的那个,然而有她在身边时,他总能舒服地闭上眼,即使来时他是带着一身的烦恼的。
可是即便尊贵如他,也不是谁都可以要,特别是他老祖母身边的贴心人,他开不了口,也不能开这个口。
☆、番外:康熙篇(二)
在玄烨心中,乌雅氏小琴究竟是个怎样的存在,恐怕连他自己都不是很清楚。对有才情的女子,玄烨惯会高看一眼。然而若说诗书,她在那些大家闺秀出身的宫妃当中绝对是排不上名号的;若说见识,一个十二岁便被选入皇宫的小宫女,又能懂得多少呢?
可每次和她谈天说地,她总能接得上口,绵软温和的声音,合着不紧不慢的语调,就像一阵和煦的春风从耳边飘过,给人一种说不出的舒服的感觉。每每此时,他都会想,就算不能收入后宫,哪怕每天和她这样说上几句,其实也挺好的。
然而太皇太后有意无意在他们兄弟几个间发起的一次谈天,却把他一直小心翼翼藏起来的心事生生扒拉了出来。
他犹记得那是他第二次侍奉太皇太后前往遵化汤泉疗疾时发生的事情。那一天,常宁不知从哪里寻来了一对墨玉古瓶,太皇太后很是喜欢,于是兄弟三人便开始讨论要去寻哪些花草去配才好。说着说着,不知为什么,隆禧就小声嘀咕了句:“若是小琴在,肯定能想出许多新鲜主意来。”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勾起了许多人的心事来。太皇太后顿了一会儿,见没人开口,就笑说:“说起这个琴丫头啊,模样性情都是极好的,若非出身差了些,就是配给小七做个正室也是值当的。不然……许给你做个侧福晋,如何?”玩笑一般的语气,可愣是连伺候在一边的顾问行都听明白了,太皇太后这次怕是真动了要把小琴姑娘许给纯亲王的念头。
玄烨仍然端坐在一边,多年的帝王生涯已经让他学会了如何让自己的喜怒不形于色。此刻,他面上带着温和的笑,仿佛刚才的话和自己没有半分联系,可也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那双已经捏得出汗的手不知何时已握成了拳状。
惯来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