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农家乐.重生桃源柳乡 作者:桃花露(晋江金推vip2013.07.31完结,种田文) >

第146节

重生农家乐.重生桃源柳乡 作者:桃花露(晋江金推vip2013.07.31完结,种田文)-第14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定了成亲的日子,就是来年二月十九,本来依着老白家,想出了正月等二月初六的,但是柳氏舍不得闺女。再说时间太紧了,闺女的嫁妆也准备不出,毕竟得打家什儿,还得做四季的衣裳。老白家自然也体谅,就同意的。
  柳氏这边忙女儿的亲事,许家甸子老许家,也希望把他们女儿的亲事定下来。不用忙着过大礼,先提亲下小定就好,等过了年再下大礼,秀芹出嫁以后就办秦业和二妮的亲事。
  柳氏却怕太仓促亏待了媳妇,坚决要等来年专心办儿子的亲事,她寻思反正媳妇已经十九了,也不差再大一岁。
  十九岁自然是大姑娘的,不过柳氏心里没那么多想,她年轻的时候,也不想早成亲,现在嫁闺女也有那样的心思,不舍的闺女离开跟前,生怕闺女受苦,不过到了非得嫁的年纪,自己也不好再留的。
  而且自己儿子的情况,让她觉得有点对不住人家闺女,所以大一岁也没啥,只要能生儿育女,大点更好,会疼人。
  而许家觉得要是那样,依着柳氏的话,只怕来年办不到秦业的亲事,得再过年。这样一来,二妮的年纪就更大,他们怎么都不踏实。许家老两口就请赵大娘来给说项,“大妹子,许家丫头年纪不小了,急着呢,想着要不就早点,实在不行的话,他们也不要多少聘礼,走个过场罢了,年前先把你们大小子和他们二妮的亲事办了。这样新嫂子来了,还有人帮秀芹做活儿呢。”
  柳氏却不同意,她笑道:“大嫂子,再急,咱们也得都准备利索了,不能糊里糊涂的呀。你看呀,这家里里里外外的,都忙活秀芹的亲事,她三姥爷家也帮着打家什儿呢。要是再忙活大业的,第一这家里没地方住,第二家什儿都没时间打,这第三人手和钱也不宽裕。我是想等来年了,秀芹的事儿利索了,我们就能专心准备大业的,不至于亏待了媳妇。放心,不会拖到后年去的,保管二月里下定,秋天农忙过去,十月里就迎亲。”
  赵大娘笑道:“我也是这么劝他们的,你不知道那两口子急得呀,生怕自己闺女一年就老了你们再退亲什么的。我就打趣他们呀,你们闺女虽然不是天仙,也就是稍微黑点,模样还是一般人,哪里就那么急了呢?他们呀,说家里不要做什么家什儿,来了就是添双筷子吃饭,家什儿以后她跟你们一起干活,赚了再打也一样。你听听,这家人倒是也实在。”
  许家甸子离桃源比白家疃还远呢,来往不便,柳氏和他们没见过面,而且乡下人十里八乡地说亲,好多也都没见过,都是媒人在中间跑来跑去。又因为许二妮和哥哥都是秦业认识的,所以柳氏也很放心,没有想着非要亲家先碰个头,只让媒人在其中沟通就好,毕竟赵大娘是她很信任的人。
  柳氏笑了笑,“我理解他们呢,但是也不能不管小夫妻的面子。这样好了,他们要是着急,咱们就先提亲,下定,然后来年夏天成亲,如何?起码也给我们点时间,把屋子收拾收拾,这里住不下,我们在场里先起两间小点的,给他们小夫妻住,免得到时候让媳妇来了,没地方挤。”
  儿女的亲事,秦大福都听她的,也不用再多商量,本来也可以年前把儿子的婚事办了,柳氏就是觉得家里地方小,媳妇过门没地方住,太寒碜。所以想等来年起两间新屋再说,人家媳妇不嫌弃他们穷,也不在乎大业手不好,看上他的人,那她也不能太亏待了人家的。
  赵大娘得了她的准话,笑道:“这样好,那我就不多坐了,回去收拾一下,给他们送个信。大妹子这里,也准备准备,查了日子,我们就去下定。”
  柳氏笑着答应了,将她送走,又回来忙活。
  秀芹是直接忙晕了,虽然有娘和秀容帮她的忙,可好多针线还是要她自己做。送给白寻安的衣物鞋袜,公婆的鞋子,都得她亲手做。尤其是鞋子,人家说针线好不好,全看鞋做的如何,鞋做的好,穿着合脚舒服,阵脚细密美观,那才是针线活好。秀芹是个外柔内刚,骨子里要强的女孩子,自然不想婆家看不起自己。虽然安氏对她很满意,还叮嘱她别太累,可她一点都不敢放松。那鞋都是浆得雪白的布做底,染得漆黑的布做面,那鞋底都是用打得硬邦邦的布壳纳成,一针一线的。鞋底的阵脚还要思量用什么好的,枣花的、海棠花式的还是其他的,总之既要好看又要实用,还不能过度花哨,让人说轻浮,着实废了她一番心思,夜夜做到三更。
  秦大福都心疼得跟柳氏商量,“实在不行,我看让老大媳妇进门也不坏,起码帮咱们秀芹做做针线活。”
  柳氏笑嗔他:“她自己要强,非要自己做,我帮她,她都不用呢。”
  秦大福叹了口气,“咱们这些丫头,看着一个个的都性子和顺,其实一个比一个犟,都是随你。”
  柳氏哼道:“随我怎了啦,不随我,能有好日子过?要都是随你可完蛋了,我这一辈子,都没有出头日了。”
  秦大福笑笑:“那日,瑶瑶跟我说韭菜盒子的事,到底是咋回事?”
  柳氏故作不解,“什么咋回事,就是家里有肉,我想着爹娘呢,就给他们送去,怎么,难道我送错了?行,以后不送了。”
  秦大福忙赔不是:“送送送,媳妇说了算,咱家都是你说了算。我只管听话干活就好。”
  柳氏笑起来,“趁着天还热乎,赶紧把场里那块地清一清,年前先打了地基,晒土坯。回头我去他姥娘家让帮忙买点秫秸,咱们绑把子。他三姥爷家能帮咱寻摸买点木头。咱尽快的就把三间屋先盖起来,来年好让大业和他媳妇住呀。”
  秦大福连说是,“瑶瑶让我这两天和她一起去卖甜菜和瓜子呢,估摸着又能换些钱。说起来,咱们多亏了瑶瑶,要不是她,也不会去恳那片荒地。没想到不种粮食,还能种别的,照旧换钱。”
  柳氏一扬头,满意之情溢于言表,“那是,我的闺女,能有差的么。”
  第二日一大早,秀瑶就起来先和爹把甜菜用篓子装了,瓜子都是装在麻袋里,装了一驴车拉着去县里卖。驴车栽重少,秦大福就去借了骡子大车,这也一次拉不净,就先拉了一少半去试试,如果好的话,就让他们自己来拉剩下的。
  这个时候不少人都拉着粮食去城里粜,过几天是中秋节,都要买点东西,家里也要用钱的,都得靠粜粮食换钱。不过那一车粮食,二十石左右,换到手也就是十吊钱,有时候多点有时候少点,就看行情还有粮商的态度了。
  秦大福和几人结伴,赶着车同行,这样路上不会遇到抢劫的,人多就算遇到一个半个的也不怕。一到收粮食的时候,就会有那些好吃懒做的混子们想靠打劫不劳而获,这个时候也是县里发动游击们维持治安的时候,抓到一个抢劫的,县衙有令,可以赏银五两。
  大家说笑着,希望能碰上几个劫匪,让他们扭送官府,拿一些赏银出来,可一路上一个也没碰到。
  同来的青年笑道:“哎呀,不是说路上可能有劫路的吗,怎么也没见到一个影子。”
  大家都笑,“五两银子一个,劫路的都不敢出来了。”
  有人道:“听说有个做生意赶集的,路上被贼人截住,为了两吊钱给捅死了,官府没拿到凶手呢。”
  大家一听都问是哪里的,那人也只是听来的,确切哪里也不知道。
  人多车重,路上走得慢,过晌了才到县城。秀瑶发现粜粮食来的真不是时候,因为现在几乎到处都有来粜粮食换钱的。
  这样的形势,就会导致粮商压价粮食贱卖,可这时候不卖,等放陈了,粮商还是压价,所以都是没办法的事情,只希望轮到自己了能卖得稍微好点。
  到了县城,秀瑶让爹赶着骡车,先去王老大那里转了一下,停了车她跳下去,跟他们打招呼。看见她来,王老大几人也笑着招呼,让她和秦大福坐下吃饭,又说柳升得后天才过来的。
  秦大福舍不得花钱买面吃,道:“多谢了,我们带了干粮。”
  王老大笑道:“你是瑶瑶爹,别客气,我请你们吃面,秦大哥,你请坐。”说着就麻溜地擀面切面下面,照例是排骨面、猪排面。
  美美的吃了面,秀瑶放下三十文钱,王大叔给的料足,她也要多给几文。她这点和柳氏有点像,该省的省,该大方的时候也绝对不吝啬。
  王老大推辞,“我怎么能要你们的钱,这是请你们吃的。”
  秀瑶笑道:“王大叔,你要是不要,我们以后还敢来吗?”
  边上的人也都说是,让王老大收了,又有人送来几个包子和饼,这个不肯收钱。
  秀瑶只好收下道了谢拿回去给家里人吃,秦大福虽然有点心疼面钱,也为秀瑶的好人缘欢喜,就是觉得自己不用吃面的,就着那个面汤吃个自己带的卷子就好了。
  秀瑶和王老大几个聊了几句,说自己来卖甜菜和瓜子的,王老大几个诧异道:“瑶瑶,人家都来粜粮食,你咋还种那个?”当地种这个的少,就算有种的,也基本都是为了自己家用,毕竟糖坊油坊有固定签约种植户,别人家种了会被压价格不划算,所以大家种的少。
  秀瑶笑道:“种粮食吃不饱,种了这个换钱,买粮食吃。”一家人九口人,一年得吃十七八石粮食,就算还有各种菜和瓜的做辅食,可家里就那么十亩麦子,还得交租,也根本不够吃的。
  等她卖了甜菜瓜子,到时候就可以让姥爷帮她们买米买面,更划算一些。
  大家都说她小小年纪打算这么多,羡慕秦大福有个好闺女,秦大福乐呵呵的,心里欢喜得很。
  秀瑶和秦大福先去糖铺子看看,她找那种家里有熬糖作坊的,上次来过。她看店里生意不错,就等稍微冷清点的时候再拉着爹进去。
  一个伙计在旁边忙活,一个掌柜的站在柜台后面看账目。
  秀瑶走过去,“老板,你们收甜菜吗?”
  那掌柜的没抬眼,道:“收呀,你们有多少。”
  秀瑶问道:“那你们多少钱一斤呢?”
  掌柜的这才抬头看她,见是个小姑娘,水灵灵的,像根鲜葱儿似的,看得让人很欢喜,她旁边站着个憨厚老实的男人,可能是她长辈。
  他觉得好玩,就笑道:“一文两斤。”
  秀瑶知道他故意压价,跟心理价位差得太多,她便道:“之前也是这个价吗?”
  掌柜的越发觉得好奇,他道:“我们就下半年收,上半年也没有新鲜的。太陈的我们不要,容易有坏的。你卖得太晚,我们也不要,基本收够了。”
  他自然不会跟秀瑶说实话,这甜菜他们有专户去收的,给某地方的农户签订了文契,让他们一直种甜菜供应他们,极少收别人家的,这样可以更好的垄断,还能控制货源。所以,其他百姓也没有很多人会种甜菜,除非就是自己家熬点糖浆用,要太多人来卖,他们也不会要。
  秀瑶也考虑过的,她本来就是种种试试的,种活了,她以后也可以熬糖的,毕竟白糖那么贵,赚钱是好路子。只是今年大家都太忙了,她也就不再折腾,来年再说。
  她道:“我们有一万多斤,你们收吗?”
  那掌柜的笑道:“那么多,我们倒是用不了。”
  秀瑶知道他无非是想压价格,可一文两斤也太离谱,压得太便宜了。原本这种东西的价格都要在四文一斤的,若是在集上跟人换基本就是这个价格,可那毕竟是少量的,要想一次性卖掉,还是得找这种大作坊。大作坊的代价就是要压价格,比正常价格低好多都是可能的。
  秀瑶原本觉得便宜点,三文一斤,也是可以接受的。哪里知道,这掌柜的竟然真的是狠,一文钱两斤!
  秀瑶不肯罢休,她道:“掌柜的,一斤才出不到二两多糖,你家怎么会用不了呢?我打听过,你家可是最大的糖作坊呢。其他的铺子还有别村的杂货铺糖铺子都从你家进货的。你家若是连这点糖卖不了,怎么能说是本县第一大糖作坊呢。”她早就打听清楚的,不打无把握之战,所以这掌柜的忽悠不了她,他还是想压她的价格。
  那掌柜一听乐道:“小姑娘,你打听得还挺仔细。你要是真卖,那我们最多一文一斤,有多少要多少。”他看秀瑶面色沉凝,便道:“这还是今年我们自己那里有点问题,否则也不会买外面的,一文一斤也是好的了,你再拖两斤也可能的。”
  秀瑶觉得也是,毕竟农作物本身不值钱,都是要再加工开发附加价值的,她笑道:“那我们拉了一千斤,你看看货色,要是觉得好,回头你们派车去我家拉也行。”一文一斤就一文一斤了,三文不可能,四文五文更别想。
  掌柜的就说先看看,秀瑶就让爹把骡车赶过来,掌柜的出来一看,这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