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李约瑟-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2…
李约瑟是英国著名的中国学学者,是一位著名的英国科学家,他的大半
生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遗产。他的名著 《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在全世界享有盛誉,自出版以来,就被学术界中对
于比较社会学(特别对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医学)感兴趣的学者所熟悉、
学习和引用。这部书被誉为20世纪最突出的汉学著作。但是人们简直不会相
信,著有这样一部名著的作者既不是专业汉学家,也不是专业科学史家,而
是一位颇有成就的生物化学家。他之所以致力于研究中国科学史,一方面是
出自兴趣,但更重要的是他要使全世界人民对中国人民所取得的成就作出正
确评价,消除历史偏见。
李约瑟的名字,与他那部享誉世界的权威之作——《中国科学技术史》
联在一起,他以他的大半生时间著述这本书,所以人们常常以他于1948年开
始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为界,将李约瑟的一生划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在
1948年以前,他经历了童年、中小学及大学生活,经过勤奋钻研成为一个生
物学家和生物化学家。1942年他来到中国,在中国逗留4年后,到伦敦和巴
黎担任了两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的第一任科学部副主任。1948年回到
英国剑桥,开始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
一、青少年时代
李约瑟原名约瑟·尼达姆(Joseph Needham),李约瑟是他的中文名字。
他1900年12月9日出生于英国一个小康家庭。他的父亲,名字也叫约瑟·尼
达姆,是德俾郡人,小时候家境极为贫困,长大后上苏格兰阿伯丁大学学医
并担任过解剖学教授,后来在伦敦名医集中的哈里街开设诊所行医,成为著
名的麻醉药外科专家。李约瑟是他第二次结婚后所生的独子。李约瑟的母亲
阿莉西亚·阿德莱德·蒙哥马利是北爱尔兰人,她不仅擅长钢琴演奏,而且
还擅长作曲,尤以情歌见长,是一位颇有声望,富于艺术气质的音乐家。可
以说,李约瑟生长在一个很理想的环境里——一个有深厚文化修养,颇为富
裕而且受人尊敬的家庭。但是李约瑟在童年的时候,常感觉到父母之间有一
层隔膜,似乎二人格格不入。这大概是因为他们不同的性格和职业。李约瑟
的父亲为人和蔼,同时又严肃认真,讲求实际,这是一位科学家应具备的美
德;而他的母亲却相反,好出风头,极度奢华,追求浪漫。一个科学家与一
个音乐家的结合构成一种完美的文化互补,这种互补使他们的儿子得到益
处。但父母的分歧在李约瑟幼小的心灵中留下烙印。对此,他往往采取一种
不偏不倚的态度。例如,他的父母不愿意一起外出旅行,他就有时跟着父亲,
有时跟着母亲。为了躲避卷入双亲经常发生的激烈争吵,他宁可孤独地在屋
子顶层的育儿室玩耍。育儿室里虽然有积木、精致的小铁路以及各式各样的
玩具,但他仍感到孤独乏味。后来他曾写道:“一个小孩子处于这样的环境,
要不偏袒任何一方是很痛苦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同
情父亲医学的和科学的心理状态胜过同情母亲的浪漫豪放。”因为他父亲常
帮他在沙滩上建水坝、挖运河、造水利工程,带他去教堂、博物馆,并不断
地向他解释各种各样的东西。他的母亲虽然喜欢他,常常给他买些高价的玩
具或礼物,为了给他更多的机会练习法语,他的母亲每年带他和保姆去法国
一次,但除此之外很少管他。因为她是受人崇拜的作曲家,经常惹来一大群
想一瞻风采的戏迷歌迷,令李约瑟感到厌烦,所以后来他到任何地方度假时,
总喜欢尽量避开人多喧嚣的场所。
… Page 3…
父母亲性格的分歧,给李约瑟的影响极大,为了在这种分歧之中达到自
己的平衡,他无意识地从父亲那里学得了科学的头脑和全力以赴的工作热
情,从母亲那儿学得了宽大的胸襟和有谋略、有创造的精神;而为了使父母
亲能友好相处,他又使自己处在“搭桥”的状态中,他希望自己的父母有共
同语言,能和睦共处,他希望使不和的气氛融洽起来,并由此养成一种性格,
永远谋求把分裂的东西合并起来,这种调和,表现在他以后对待科学与宗教、
生物化学与形态学、宗教与社会主义、东方和西方等多方面。
李约瑟在1984年写给《少年科学》杂志的信中谈到父母的职业及性格对
于他的影响,他说:“我自小就继承了一种颇具灵感的禀赋,即理论和浪漫
性的结合。后来我发现,这种禀赋在总体上极富有中国文化的特色。”
他经常和父亲在一起,并且更加喜欢父亲的职业与爱好,因此他从父亲
身上学到的东西更多些。他父亲开业当全科医生时,当时一般药物都得由自
己配制,尚在上学的李约瑟常被他父亲叫去帮助配药。这种工作要求高度的
细致稳妥,这使得李约瑟从小就树立起责任心——他一次也没配错过。
他父亲以其严肃认真的性格影响着年少的李约瑟。父亲是个好老师,注
意言传身教,经常教李约瑟一些精辟的带有哲理性的语言,如“空手不上楼”,
“再好的东西,不吃三份”,“今日事今日毕”,“一物一处,一处一物”
等等,尽管李约瑟对这些话一时还难以理解透彻,但父亲的言行使他有所领
悟。这些名言警句在幼小的李约瑟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并成为他以后
生活、工作的指南。
在父母的薰陶下,童年的李约瑟对基督教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父亲在
宗教方面对他的影响很大。他父亲早就是英国天主教派牛津运动的突出人
物。李约瑟每星期都随父亲去教堂作礼拜。他父亲经常带年幼的李约瑟去泰
晤士河河堤的坦普尔教堂,聆听主教巴恩斯讲道。巴恩斯传教不同于别人,
而是像作学术报告似的,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巴恩斯讲述苏格拉底之前的
哲学家和中古时期的经院哲学,及一般讲道中不会讲的各种问题。在巴恩斯
的影响下,李约瑟的思想不但能够接受人类的其他宗教信仰,而且能够承认
确实需要运用科学知识来重新考虑基督教的学说及其实践,他朝思暮想着传
教修道的生涯。后来,他真的对各种宗教表示了极大的崇敬,如对道观和僧
庙、回教堂、神社、犹太教会堂等表示了虔诚,这连他的英国同胞也难以理
解。
父亲收藏的大量宝贵的书籍对李约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父亲诊室的
四面墙上都是排满了书的书架、书柜,一直排到里间屋子。经常呆在诊室的
李约瑟喜欢这些书,他从书中获得知识,开扩眼界。他父亲允许他自由取阅。
他十分喜欢看哲学、宗教以及其他英国国教精神气质的著作,有些书至老仍
喜爱如初。后来他回忆这段经历时说起,他父亲藏书中有一本书叫《古代埃
及人的风俗习惯》,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他喜欢古代埃及端庄的服饰和体
态的美,它的庄严肃穆的宗教以及它的象形文字。在他早年的心灵中,牢牢
地树立起一种观念:在基督教社会传统中所有看似显然绝对的东西,却根本
不是绝对的,而仅仅是某一种文明的特殊形式所订定的相对价值的产物。
李约瑟接触平民百姓的时间较多,加上他自幼养成的试图调和一切分歧
的性格特点,使他自幼乐于与劳动人民相处,他每天放学后,总是要到一家
店铺去买块巧克力,回家时在公共汽车上同售票员分了吃。这与他以后一生
中同工匠和手艺人特别亲切,充分信任他们并与他们友好相处是分不开的。
… Page 4…
二、求学生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李约瑟被送到爱尔兰诺普顿郡昂德尔的
一所公校去读书。这所公校非同一般,它十分重视工科教育,因为学校里有
许多学生都是工厂主的儿子,准备学了工科之后当工程师,继承家业。李约
瑟在这样一个学校环境中,收益不小。学校规定每个学生每星期必须到学校
工厂的金工车间工作几小时,并按照各种机器制图安装设备;还必须到铸工
车间铸件,学术工活。经过这些训练,他获得大量基础知识,这对于他后来
在中国建立科技联络所以及编写中国机械工程史都有极大帮助。学校另一个
特点是重视写作,校方尽量让学生阅读各种读物,教学生写些与这些读物有
关的作品。这是一种很好的训练,也有助于他以后的研究工作。学校的第三
个特点是改进了古典文学的教学制度,在学希腊、拉丁语法和语言的同时,
还鼓励学生多阅读英译的希腊哲学著作,李约瑟从中真正了解到了希腊哲学
的内容。
四年的学习生活,校长F。W。桑德森给了他很大的影响。桑德森是一位有
天才、有社会主义信念的老师,他宣扬合作的美德,贬斥竞争,经常教育学
生要用开阔的心胸思考问题,抛弃一切卑劣、狭隘的思想。这种观点对李约
瑟很有吸引力,他把这种观点与他从母亲那儿学到的性格溶合在一起,终于
大胆构想出了《化学胚胎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史》那样的巨著。桑德森先
生很重视对历史文化的回顾和总结。他自己筹资创办了“未来博物馆”,馆
中陈列历史文物和学生自己绘制的历史图表,用以说明各朝代的兴盛衰亡及
其科技文化方面的成就。记忆方式有多种,用画图表方式来加强记忆是其中
颇为有效的一种,画图表也是对知识罗列、总结、比较的有效方式。桑德森
之所以要学生们画图表,就是要帮助学生们对过去有透彻的了解,从而对未
来有正确的推测。李约瑟也参与了画这些图表,而且画得很好。这对于他后
来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的每章后面绘制图表极有帮助。画图表的过程
中,他认真学习、总结,使他意识到社会进化是生物进化的继续,回过来又
成为宇宙进化的组成部分。
有一个时期李约瑟经常牙痛。为此要乘火车到距离学校30多英里的地方
去看病,他常常不得不在火车站等上几个小时,后来他对火车的制造和驾驶
极感兴趣。有位老司机对他不错,教他开火车,他慢慢就学会了。他后来说,
这一方面证明了他父亲的格言——“不要小看或抛弃任何知识”,另一方面
使他对工人阶级产生了友谊和同情。
李约瑟从昂得尔中学肄业时,他开始对实验科学有了强烈的爱好,于是
一改初衷,希望继承父业,成为一名外科医生。他曾告诉他的好友何丙郁先
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经常作为助手,在外科手术室里协助父亲,
每次得到一个畿尼的报酬 (一个畿尼相当于1。05英镑)。
李约瑟还在父母的鼓励下学习了多种技能,如打字、骑马、帮助做外科
手术等。后来,打字成了他起草论文、稿件的重要技能,马成了他到中国甘
肃地区最便利的交通工具。但外科手术却使他觉得厌倦,他始终认为它比不
上更需要动脑的研究工作。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由于缺乏
军医,李约瑟也曾被任命为皇家海军志愿后备军少尉军医。但还没等他去服
役,世界大战就结束了。
… Page 5…
李约瑟一心学医,于1918年10月考入著名的剑桥大学的冈维尔—基兹
学院。48年以后,他当上了这个学院的院长。
李约瑟刚入大学时,他志愿读医科,并得到了化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
优等生学位。他本来打算学解剖学、生理学和动物学等生物学科。依照剑桥
和牛津两所大学的制度,攻读医科的学生先要修习三年理科课程,生物化学
是其中的一个科目。当年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的讲座教授是生物界中鼎鼎大
名的霍普金斯爵士。在指导教师威廉·哈代爵士及霍普金斯的诱导下,同时
被实验室内层出不穷的新发现所吸引,李约瑟决定改学生物化学。3年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