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中医基础理论 >

第16节

中医基础理论-第16节

小说: 中医基础理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表1)。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表1: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规律是:凡属六脏(心、肝、脾、肺、肾和心包)的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的为足三阴经。凡属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的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腰背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外侧的为手三阳经,分布于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经。手足三阳经的排列顺序是:“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的排列顺序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其中,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为表里,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其功能有: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关。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

    阴跷脉、阳跷脉:跷,有轻健跷捷之意。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阴维脉、阳维脉:维,有维系之意。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位别出,阳经经别合于本经,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它有三个方面的生理功能: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2、别络对其它络脉有统率作用,加强了人体的内部联系;3、灌注气血濡养全身。

    络脉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具有加强相为表里两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浮络是循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细小的络脉。连属部,包括经筋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

    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十五条,称为十五络,分别以十五络所发出的腧穴命名。其主要作用是加强阴阳、表里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

    孙络

    从别络分出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它的作用同浮络一样输布气血,濡养全身。

    浮络

    在全身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它分布在皮肤表面。其主要作用是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

    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故将其划分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经筋的作用主要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与之相应,全身的皮肤也就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十二皮部。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由于它居于人体最外层,所以是机体的卫外屏障。
经络的生理功能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

    1、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只有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这些功能才能达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从而使人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通过经络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和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3、感应传导:经络有感应刺激、传导信息的作用。当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刺激就可沿着经脉传入人体内有关脏腑,使其发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通过经络反应于体表。针刺中的“得气”就是经络感应、传导功能的具体体现。

    4、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经络能调节人体的机能活动,使之保持协调、平衡。当人体的某一脏器功能异常时,可运用针刺等治疗方法来进一步激发经络的调节功能,从而使功能异常的脏器恢复正常。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1、解释病理变化

    经络与疾病的发生、传变有密切的关系。某一经络功能异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袭,既病之后,外邪又可沿着经络进一步内传脏腑。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而且也是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2、协助疾病诊断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如胁痛,多病在肝胆,胁部是肝经和胆经的循行之处。近年来,人们根据经络循行通路,或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上出现的疼痛、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皮肤的形态、温度、电阻改变等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如肺脏有病,中府穴可有压痛。

    3、指导临床治疗

    经络学说早已被广泛用于指导临床各科的治疗,特别是针灸、按摩和中药处方。如针灸中的“循经取穴法”,就是经络学说的具体应用。如胃病,常循经远取足三里穴;胁痛则取太冲等穴。中药治疗亦是通过经络这一渠道,使药达病所,以发挥其治疗作用。如麻黄入肺、膀胱经,故能发汗、平喘和利尿。金元四大家中的张洁古、李杲还根据经络学说,创立了“引经报使药”理论。如治头痛,属太阳经的用羌活;属少阳经的用柴胡。

09疾病的鉴别诊断。txt

疾病的鉴别诊断

    症状,是病人自觉有各种异常的痛苦感觉、或通过医生诊察而得知的病态改变。如头痛、眩晕等。它是机体发生疾病后的表现,是医生诊察疾病、判断疾病的客观标志。

    症状与证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证候,简称为“证”,是病因病机、病位、症状、舌诊、和脉诊的综合与概括。如表实证、阴虚证等。它反映了疾病的本质,是临床诊断疾病的结论。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机理,它即是联系证候与症状的纽带,也是证候的核心组成部分。病机决定了疾病的性质。由同一病机联系着的许多症状就构成了证候。

    在临床上,疾病是千变万化的,症状表现也是错综复杂的。只有认真研究各种常见症状、证候和病机,才能对不同病证而出现的相同症状加以鉴别。症状鉴别是从相类似的症状中,研究疾病不同的病因病机,以探求疾病的本质,这是正确进行辨证论治的关键步骤。因此,症状的鉴别,是疾病与证候诊断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辨证
    

    辨证,就是辨别症状,根据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以判断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为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证”与“症”应该严格区分,“症”是一个一个的症状,而“证”是证候,是辨证所得到的结果。

    “证”与“病”的概念是不同的。清代医家徐灵胎说:“病之总者为之病,而一病总有数证”。也就是说,病可以概括证。辨病名,必先辨证。诊断先从辨证再进一步辨病,辨病之后又再进一步辨证。因此,辨证论治并不是说中医不讲究辨病,强调辨证已包括辨病于其中了。

    辨证的方法很多,都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如病因辨证、、、经络辨证、、与等。其中病因辨证着重从病因角度去辨别证候,可以看成是外感病辨证的基础。六经辨证是外感病中“伤寒”病的辨证法;卫气营血辨证是外感病中“温病”的辨证法。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及脏腑辨证适应于杂病各科辨证。但脏腑辨证是杂病辨证的重点辨证法,经络辨证与气血津液辨证可以看作是脏腑辨证互为补充的辨证方法。
三焦辨证
    

    自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以上、中、下三焦论述温病的证治以来,三焦辨证就成为温病辨证的方法之一。这是依据《内经》关于三焦所属部位的概念,在《伤寒论》及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温病传变规律的特点而总结出来的,着重阐述了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证候特点及其传变的规律。

    三焦辨证是在阐述上、中、下三焦所属脏腑病理变化及其证候的基础上,同时也说明了温病初、中、末三个不同的阶段。三焦辨证认为:温病一般始于上焦手太阴肺,然后传入中焦脾胃,最后终于下焦肝肾。但是,由于温病有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瘟疫等不同种类。因此,它们的发病和传变规律不尽相同。如暑温初起,即可表现为中焦病证。此外,三焦病证亦可以相兼互见。如湿温初起,多上、中二焦同时发病。

    在三焦辨证中,邪在主要表现为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病变。病在则表现为脾胃功能障碍的证候。邪入,主要反映出足厥阴肝和足少阴肾的病变。上、中二焦病变,多属实证。下焦病变,多为虚证。

    上焦病证

    风热袭表证:指风热邪气,侵袭肌表,影响肺卫功能所形成的证候。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热邪壅肺证:指热邪壅滞于内,肺气闭郁所形成的证候,症见发热汗出,咳嗽气喘,口渴,苔黄脉数。

    邪陷心包证:指温热痰浊病邪,内陷心包,蒙闭心窍,扰乱心神所致的证候。症见发热,神昏谵语,舌蹇肢厥,舌质红绛,苔黄或黄腻,脉滑而数。

    中焦病证

    胃经热织症:指胃经火热,弥漫充斥,耗气灼津所表现的症候。症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面赤气粗,汗出口渴,舌苔黄燥,脉象洪大。

    肠道热结证:指火热邪气与肠道积滞相互搏结,以致肠道腑气不通所表现的证候,叫做肠道热结证。症见发热,日脯尤甚,甚则神昏谵妄,腹胀便秘,小便短赤,苔黄黑焦燥,脉沉而有力。

    湿热困脾证:指湿热之邪侵袭,气机郁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