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571-诸病源候论 >

第1节

571-诸病源候论-第1节

小说: 571-诸病源候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诸病源候论
作者:巢元方  
朝代:隋  
年份:公元614年  



属性:臣闻人之生也,陶六气之和,而过则为诊;医之作也,求百病之本,而善则能全。 
若乃分三部九候之殊,别五声五色之变,揆盈虚于表里,审躁静于性韵,达其消息,谨其攻 
疗,兹所以辅含灵之命,裨有邦之治也。 
国家丕冒万宇,交修庶职。执技服于官守,宽疾存乎政典。皇上秉灵图而迪成宪,奉母 
仪而隆至化。明烛幽隐,惠绥动植。悯斯民之 苦,伫嘉医之拯济。且念幅员之辽邈,闾巷 
之穷厄,肄业之士,罕尽精良;传方之家,颇承疑舛。四种之书或阙,七年之习未周,以彼 
粗工,肆其亿度,夭害生理,可不哀哉!是形HT 怛,或怀重慎,以为昔之上手,效应参神 
,前五日而逆知,经三折而取信,得非究源之微妙,用意之详密乎? 
盖诊候之教,肇自轩祖;中古以降,论著弥繁。思索其精,博利族众,乃下明诏,畴咨 
旧闻,上稽圣经,旁摭奇道,发延阁之秘蕴,敕中尚而雠对。《诸病源候论》者,隋大业中 
太医巢元方等奉诏所作也。会粹群说,沈研精理,形脉之证,罔不该集。明居处、爱欲、风 
湿之所感,示针 、挢引、汤熨之所宜。诚术艺之楷模,而诊察之津涉。监署课试,固 
常用此。乃命与《难经》《素问》图镂方版,传布海内。洪惟祖宗之训,务惟存育之惠。补 
《农经》之阙漏,班禁方于遐迩。逮今搜采,益穷元本,方论之要殚矣,师药之功备矣。将 
使后学优而柔之,视色毫而靡愆,应心手而胥验。大哉!昧百草而救枉者,古皇之盛德;忧 
一夫之失所者,二帝之用心。弭兹札瘥,跻之仁寿,上圣爱人之旨,不其笃欤。 
翰林医官副使赵拱等参校既终,缮录以献,爰俾近着,为之题辞。顾惟空疏,莫探秘赜 
。徒以述善诱之深意,用劝方来;杨勤恤之至仁,式昭大庇云尔。谨序。 
x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玉清昭应宫判官中散大夫尚书左司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x 
x判馆事上护军常山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宋绶奉敕撰x 

卷之一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一、中风候
属性:中风者,风气中于人也。风是四时之气,分布八方,主长养万物。从其乡来者,人中少 
死病;不从其乡来者,人中多死病。其为病者,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 
其入经脉,行于五脏者,各随脏腑而生病焉。 
心中风,但得偃卧,不得倾侧,汗出,若唇赤汗流者可治,急灸心俞百壮;若唇或青或黑 
,或白或黄,此是心坏为水。面目亭亭,时悚动者,皆不可复治,五六日而死。 
肝中风,但踞坐,不得低头,若绕两目连额上,色微有青,唇青面黄者可治,急灸肝俞 
百壮;若大青黑,面一黄一白者,是肝已伤,不可复治,数日而死。 
脾中风,踞而腹满,身通黄,吐咸汁出者可治,急灸脾俞百壮;若手足青者,不可复治 
肾中风,踞而腰痛,视胁左右,未有黄色如饼粢大者可治,急灸肾俞百壮;若齿黄赤, 
鬓发直,面土色者,不可复治。 
肺中风,偃卧而胸满短气,冒闷汗出,视目下鼻上下两旁下行至口,色白者可治,急灸 
肺俞百壮;若色黄者,为肺已伤,化为血,不可复治。其人当妄,掇空指地,或自拈衣寻缝 
,如此数日而死。 
诊其脉,虚弱者,亦风也;缓大者,亦风也;浮虚者,亦风也;滑散者,亦风也。 

卷之一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二、风候
属性:风邪之气,若先中于阴,病发于五脏者,其状奄忽不知人,喉里噫噫然有声,舌强不能 
言。发汗身软者,可治;眼下及鼻人中左右上白者,可治;一黑一赤,吐沫者,不可治;汗 
不出,体直者,七日死。 

卷之一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三、风口噤候
属性:诸阳经筋,皆在于头。手三阳之筋,并结入颔颊;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诸阳为风寒 
所客则筋急,故口噤不开也。 
诊其脉迟者生。 

卷之一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四、风舌强不得语候
属性:脾脉络胃,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心之别脉系舌本。今心、脾二脏受风邪,故舌强不 

卷之一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五、风失音不语候
属性: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也。会厌者,音声之户;舌者,声之机;唇者,声之扇。风寒客 
于会厌之间,故卒然无音。皆由风邪所伤,故谓风失音不语。 
《养生方》云∶醉卧当风,使人发喑。 

卷之一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六、贼风候
属性:贼风者,谓冬至之日,有疾风从南方来,名曰虚风。此风至能伤害于人,故言贼风也。 
其伤人也,但痛不可得按抑,不可得转动,痛处体卒无热。伤风冷则骨解深痛,按之乃应骨 
痛也。但觉身内索索冷,欲得热物熨痛处,即小宽;时有汗。久不去,重遇冷气相搏,乃结 
成瘰 及偏枯;遇风热气相搏,乃变附骨疽也。 

卷之一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七、风痉候
属性:风痉者,口噤不开,背强而直,如发痫之状。其重者,耳中策策痛;卒然身体痉直者, 
死也。由风邪伤于太阳经,复遇寒湿,则发痉也。 
诊其脉,策策如弦,直上下者,风痉脉也。 

卷之一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八、风角弓反张候
属性:风邪伤人,令腰背反折,不能俯仰,似角弓者,由邪入诸阳经故也。 

卷之一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九、风口候
属性: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 僻,言语不正,而目不 
能平视。 
诊其脉,浮而迟者可治。 
《养生方》云∶夜卧,当耳勿得有孔,风入耳中,喜令口 。 

卷之一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十、柔风候
属性:血气俱虚,风邪并入,在于阳则皮肤缓,在于阴则腹里急。柔风之状,四肢不能收,里 
急不能仰。 

卷之一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十一、风痱候
属性:风痱之状,身体无痛,四肢不收,神智不乱,一臂不随者,风痱也。时能言者可治,不 
能言者不可治。 

卷之一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十二、风退候
属性:风 退者,四肢不收,身体疼痛,肌肉虚满,骨节懈怠,腰脚缓弱,不自觉知是也 
。由皮肉虚弱,不胜四时之虚风,故令风邪侵于分肉之间,流于血脉之内使之然也。经久不 
瘥,即变成水病。 

卷之一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十三、风偏枯候
属性:风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风湿客于半身,在分腠之间,使血气凝 
涩,不能润养,久不瘥,真气去,邪气独留,则成偏枯。其状半身不随,肌肉偏枯,小而痛 
,言不变,智不乱是也。邪初在分腠之间,宜温卧取汗,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诊其胃脉沉大,心脉小牢急,皆为偏枯。男子则发左,女子则发右。若不喑,舌转者可治, 
三十日起。其年未满二十者,三岁死。又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足太阳经虚者,则病恶风偏枯 
,此由愁思所致,忧虑所为。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正倚壁,不息行气,从头至足止。愈疽、疝、大风、偏枯、诸 
又云∶仰两足指,五息止。引腰背痹、偏枯,令人耳闻声。常行,眼耳诸根,无有挂碍 
又云∶以背正倚,展两足及指,暝心,从头上引气,想以达足之十趾及足掌心,可三七 
引,候掌心似受气止。盖谓上引泥丸,下达涌泉是也。 
又云∶正住倚壁,不息行气,从口趣令气至头始止,治疽、痹、大风偏枯。 
又云∶一足踏地,足不动,一足向侧相,转身欹势,并手尽急回,左右迭互二七,去脊 
风冷、偏枯不通润。 

卷之一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十四、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候
属性:此由体虚腠理开,风邪在于筋故也。春遇痹,为筋痹,则筋屈,邪客关机,则使筋挛。 
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肩背拘急也。足厥阴,肝之经也。肝通主诸筋,王在春。其经络虚 
,遇风邪则伤于筋,使四肢拘挛,不得屈伸。 
诊其脉,急细如弦者,筋急足挛也。若筋屈不已,又遇于邪,则移变入肝。其病状,夜 
卧则惊,小便数。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手前后递互拓,极势三七,手掌向下,头低面心,气向下至涌 
泉、仓门,却努一时取势,散气,放纵。身气平,头动,膊前后欹侧,柔膊二七。 
去膊井冷血。筋急,渐渐如消。 
又云∶两手抱左膝,伸腰,鼻纳气七息,展右足,除难屈伸拜起,胫中痛萎。 
又云∶两手抱右膝着膺,除下重难屈伸。 
又云∶踞坐,伸右脚,两手抱左膝头,伸腰,以鼻纳气,自极七息,展右足着外。除难 
屈伸拜起,胫中疼痹。 
又云∶立身,上下正直,一手上拓,仰手如似推物势,一手向下如捺物,极势,上下来 
去,换易四七。去膊内风,两膊井内冷血,两掖筋脉挛急。 
又云∶踞坐,伸左脚,两手抱右膝,伸腰,以鼻纳气,自极七息,展左足着外。除难屈 
伸拜起,胫中疼痹。 

卷之一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十五、风身体手足不随候
属性:风身体手足不随者,由体虚腠理开,风气伤于脾胃之经络也。足太阴为脾之经,脾与胃 
合。足阳明为胃之经,胃为水谷之海也。脾候身之肌肉,主为胃消行水谷之气,以养身体四 
肢。脾气弱,即肌肉虚,受风邪所侵,故不能为胃通行水谷之气,致四肢肌肉无所禀受;而 
风邪在经络,搏于阳经,气行则迟,机关缓纵,故令身体手足不随也。 
诊脾脉缓者,为风痿,四肢不用。又心脉、肾脉俱至,则难以言,九窍不通,四肢不举 
。肾脉来多,即死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极力左右振两臀,不息九通,愈臀痛劳倦,风气不随。振两臀 
者,更互 ,犹言厥,九通中间,偃伏皆为之,名虾蟆行气,久行不已,愈臀痛 
劳倦,风气不随,不觉痛痒,作种种形状。 
又云∶偃卧,合两膝,布两足,伸腰,口纳气,振腹自极七息。除壮热疼痛,两胫不随 
又云∶治四肢疼闷及不随,腹内积气,床席必须平稳,正身仰卧,缓解衣带,枕高三寸 
,握固。握固者,以两手各自以四指把手拇指,舒臂,令去身各五寸,两脚竖指,相去五寸 
,安心定意,调和气息,莫思余事,专意念气,徐徐漱醴泉。漱醴泉者,以舌舐略唇口牙齿 
,然后咽唾,徐徐以口吐气,鼻引气入喉。须微微缓作,不可卒急强作,待好调和。引气、 
吐气,勿令自闻出入之声。每引气,心心念送之,从脚趾头使气出。引气五息、六息,一出 
之,为一息;一息数至十息,渐渐增益,得至百息、二百息,病即除愈。不用食生菜及鱼肥 
肉。大饱食后,喜怒忧恚,悉不得辄行气。惟须向晓清静时行气,大佳,能愈万病。 

卷之一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十六、风湿痹身体手足不随候
属性: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其三气时来,亦有偏多偏少。而风湿之气偏多者,名风湿痹也。 
人腠理虚者,则由风湿气伤之,搏于血气,血气不行,则不宣,真邪相击,在于肌肉之间, 
故其肌肤尽痛。然诸阳之经,宣行阳气,通于身体,风湿之气客在肌肤,初始为痹。若伤诸 
阳之经,阳气行则迟缓,而机关弛纵,筋脉不收摄,故风湿痹而复身体手足不随也。 

卷之一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十七、风痹手足不随候
属性: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风多者为风痹。风痹之状,肌肤尽痛。诸阳之经,尽起于手足, 
而循行于身体。风寒之客肌肤,初始为痹,后伤阳经,随其虚处而停滞,与血气相搏,血气 
行则迟缓,使机关驰纵,故风痹而复手足不随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 
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左右拱两臂,不息九通。治臂足痛,劳倦风痹不随。 

卷之一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十八、风半身不随候
属性:风半身不随者,脾胃气弱,血气偏虚,为风邪所乘故也。脾胃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化 
为血气,润养身体。脾胃既弱,水谷之精润养不周,致血气偏虚,而为风邪所侵,故半身不 
随也。 
诊其寸口沉细,名曰阳内之阴。病苦悲伤不乐,恶闻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