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本草纲目-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本草纲目
作者:李时珍
朝代:明·万历六年
年份:公元1578年
《本草纲目》原序
内容:纪称∶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故萍实商羊,非天明莫洞。厥后博物称华,
辨字称康,析宝玉称倚顿,亦仅仅晨星耳。楚蕲阳李君东璧,一日过予 山园谒予,留饮数
有《本草纲目》数十卷。谓予曰∶时珍,荆楚鄙人也。幼多羸疾,质成钝椎;长耽典籍,若
啖蔗饴。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
稍有得处,辄着数言。古有《本草》一书,自炎黄及汉、梁、唐、宋,下迨国朝,注解群氏
旧矣。第其中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乃敢奋编摩之志,僭纂述之权。岁历三十稔,书考
八百余家,稿凡三易。复者芟之,阙者缉之,讹者绳之。旧本一千五百一十八种,今增药三
百七十四种,分为一十六部,着成五十二卷。虽非集成,亦粗大备,僭名曰《本草纲目》。
愿乞一言,以托不朽。予开卷细玩,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辨
疑、正误,详其土产形状也;次以气味、主治、附方,着其体用也。上自坟典,下及传奇,
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
毛发可指数也。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
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 ,臣民之重宝也。李君用心嘉惠何勤哉!噫, 玉莫剖,
朱紫相倾,弊也久矣。故辨专车之骨,必俟鲁儒;博支机之石,必访卖卜。予方着《 州卮
言》,恚博古如《丹铅卮言》后乏人也,何幸睹兹集哉!兹集也,藏之深山石室无当,盍锲
之,以共天下后世味《太玄》如子云者。
x时万历岁庚寅春上元日, 州山人凤洲王世贞拜撰。
进《本草纲目》疏
内容:湖广黄州府儒学增广生员李建元谨奏,为遵奉明例访书,进献《本草》以备采择事。臣
伏读礼部仪制司勘合一款,恭请圣明敕儒臣开书局纂修正史,移文中外。凡名家着述,有关
国家典章,及纪君臣事迹,他如天文、乐律、医术、方技诸书,但成一家名言,可以垂于方
来者,即访求解送,以备采入《艺文志》。如已刻行者,即刷印一部送部。或其家自欲进献
者,听。奉此。臣故父李时珍,原任楚府奉祠,奉敕进封文林郎、四川蓬溪知县。生平笃学,
刻意纂修。曾着《本草》一部,甫及刻成,忽值数尽,撰有遗表,令臣代献。臣切思之∶父
有遗命而子不遵,何以承先志;父有遗书而子不献,何以应朝命。矧今修史之时,又值取书
之会,臣不揣谫陋,不避斧钺,谨述故父遗表。臣父时珍,幼多羸疾,长成钝椎,耽嗜典籍,
若啖蔗饴。考古证今,奋发编摩,苦志辨疑订误,留心纂述诸书。伏念《本草》一书,关系
颇重,注解群氏,谬误亦多。行年三十,力肆校雠;历岁七旬,功始成就。野人炙背食芹,
尚欲献之天子;微臣采珠聚玉,敢不上之明君。昔炎黄辨百谷,尝百草,而分别气味之良毒;
轩辕师岐伯,遵伯高,而剖析经络之本标。遂有《神农本草》三卷,《艺文》录为医家一经。
及汉末而李当之始加校修,至梁末而陶弘景益以注释,古药三百六十五种,以应重卦。唐高
宗命司空李 重修,长史苏恭表请伏定,增药一百一十四种。宋太祖命医官刘翰详校,宋仁
宗再诏补注,增药一百种。召医唐慎微合为《证类》,修补众本草五百种。自是人皆指为全
书,医则目为奥典。夷考其间, 瑕不少。有当析而混者,如葳蕤、女葳,二物而并入一条;
有当并而析者,如南星、虎掌,一物而分为二种。生姜、薯蓣,菜也,而列草品;槟榔、龙
眼,果也,而列木部。八谷,生民之天也,不能明辨其种类;三菘,日用之蔬也,罔克的别
其名称。黑豆、赤菽,大小同条;硝石、芒硝,水火混注。以兰花为兰草,卷丹为百合,此
寇氏《衍义》之舛谬;谓黄精即钩吻,旋花即山姜,乃陶氏《别录》之差讹。酸浆、苦耽,
草菜重出,掌氏之不审;天花、栝蒌,两处图形,苏氏之欠明。五倍子,构虫窠也,而认为
木实;大 草,田字草也,而指为浮萍。似兹之类,不可枚陈,略摘一二,以见错误。若不
类分品列,何以印定群疑?臣不揣猥愚,僭肆删述,重复者芟之,遗缺者补之。如磨刀水、
潦水、桑柴火、艾火、锁阳、山柰、土茯苓、番木鳖、金柑、樟脑、蝎虎、狗蝇、白蜡、水
蛇、狗宝、秋虫之类,并今方所用,而古本则无;三七、地罗、九仙子、蜘蛛香、猪腰子、
勾金皮之类,皆方物土苴,而稗官不载。今增新药,凡三百七十四种,类析旧本,分为一十
六部。虽非集成,实亦粗备。有数名或散见各部,总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正始也;
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出产形状也;次以气味、主治、附方,着其体用也。上自坟典,
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我太祖高皇帝首设医院,重设医学,
沛仁心仁术于九有之中;世宗肃皇帝既刻《医方选要》,又刻《卫生易简》,蔼仁政仁声于率
土之远。伏愿皇帝陛下体道守成,遵祖继志;当离明之正位,司考文之大权。留情民瘼,再
修司命之书;特诏良臣,着成昭代之典。治身以治天下,书当与日月争光;寿国以寿万民,
臣不与草木同朽。臣不胜冀望屏营之至。臣建元为此一得之愚,上干九重之览,或准行礼部
转发史馆采择,或行医院重修,父子衔恩,存殁均戴。臣无任瞻天仰圣之至。
x万历二十四年十一月 日进呈,十八日奉圣旨∶书留览,礼部知道,钦此。
《本草纲目》凡例
内容:一、《神农本草》三卷,三百六十种,分上、中、下三品。梁陶弘景增药一倍,随品附
入。唐、宋重修,各有增附,或并或退,品目虽存,旧额淆混,义意俱失。今通列一十六部
为纲,六十类为目,各以类从。三品书名,俱注各药之下,一览可知,免寻索也。
一、旧本玉、石、水、土混同,诸虫、鳞、介不别,或虫入木部,或木入草部。今各列
为部,首以水、火,次之以土,水、火为万物之先,土为万物母也。次之以金、石,从土也。
次之以草、谷、菜、果、木,从微至巨也。次之以服、器,从草、木也。次之以虫、鳞、介
、禽、兽,终之以人,从贱至贵也。
一、药有数名,今古不同。但标正名为纲,余皆附于释名之下,正始也。仍注各本草名
目,纪原也。
一、唐、宋增入药品,或一物再出、三出,或二物、三物混注,今俱考正,分别归并,
但标其纲,而附列其目。如标龙为纲,而齿、角、骨、脑、胎、涎皆列为目;标粱为纲,而
赤、黄粱米皆列为目之类。
一、诸品首以释名,正名也;次以集解,解其出产、形状、采取也;次以辨疑、正误,
辨其可疑,正其谬误也;次以修治,谨炮炙也;次以气味,明性也;次以主治,录功也;次
以发明,疏义也;次以附方,着用也;或欲去方,是有体无用矣(旧本附方二千九百三十五,
今增八千一百六十一)。
一、唐、宋以朱墨圈盖分别古今,经久讹谬。今既板刻,但直书诸家本草名目于药名、
主治之下,便览也。
一、诸家本草,重复者删去,疑误者辨正,采其精粹,各以人名,书于诸款之下,不没
其实,且是非有归也。
一、诸物有相类而无功用宜参考者,或有功用而人卒未识者,俱附录之。无可附者,附
于各部之末。盖有隐于古而显于今者,如莎根即香附子,陶氏不识而今则盛行;辟虺雷,昔
人罕言而今充方物之类,虽冷僻,不可遗也。
一、唐、宋本所无,金、元、我明诸医所用者,增入三十九种。时珍续补三百七十四
种。虽曰医家药品,其考释性理,实吾儒格物之学,可裨《尔雅》、《诗疏》之缺。
一、旧本序例重繁,今止取神农为正,而旁采《别录》诸家附于下,益以张、李诸家
用药之例。
一、古本百病主治药,略而不切。王氏《集要》、祝氏《证治》,亦约而不纯。今分病原
列之,以便施用,虽繁不紊也。
一、神农旧目及宋本总目,附于例后,存古也。
序例上
历代诸家本草
内容:《神农本草经》 掌禹锡曰∶旧说《本草经》三卷,神农所作,而不经见,《汉书·
艺文志》亦无录焉。汉平帝纪云∶元始五年,举天下通知方术本草者,所在轺传遣诣京师。
《楼护传》称∶护少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本草之名盖见于此。唐李世 等以梁《七录》
载《神农本草》三卷,推以为始。又疑所载郡县有后汉地名,似张机、华佗辈所为,皆不然
也。按《淮南子》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盖上世未着文本,
师学相传,谓之本草。两汉以来,名医益众,张、华辈始因古学附以新说,通为编述,本草
由是见于经录也。
寇宗 曰∶《汉书》虽言本草,不能断自何代而作。《世本》、《淮南子》虽言神农尝百草
以和药,亦无本草之名。惟帝王世纪云∶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定《本草经》,造医方以疗
众疾。乃知本草之名,自黄帝始。盖上古圣贤,具生知之智,故能辨天下品物之性味,合世
人疾病之所宜。后世贤智之士,从而和之,又增其品焉。韩保升曰∶药有玉石、草、木、虫、
兽,而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
《名医别录》 李时珍曰∶《神农本草》药分三品,计三百六十五种,以应周天之数。
梁陶弘景复增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三百六十五种,谓之《名医别录》。凡七卷,首叙药性
之源,论病名之诊;次分玉石一品,草一品,木一品,虫兽一品,果菜一品,米食一品,有
名未用三品。以朱书《神农》,墨书《别录》,进上梁武帝。弘景,字通明,宋末为诸王侍读,
归隐勾曲山,号华阳隐居,武帝每咨访之,年八十五卒,谥贞白先生。其书颇有裨补,亦多
谬误。
弘景自序曰∶隐居先生在乎茅山之上,以吐纳余暇,游意方技,览本草药性,以为尽圣
人之心,故撰而论之。旧称《神农本经》,予以为信然。昔神农氏之王天下也,画八卦以通
鬼神之情,造耕种以省杀生之弊,宣药疗疾以拯夭伤之命。此三道者,历众圣而滋彰。文王
、孔子,彖象、繇辞,幽赞人天。后稷、伊芳尹,播厥百谷,惠被群生。岐、黄、彭、扁,振
扬辅导,恩流含气。岁逾三千,民到于今赖之。但轩辕以前,文本未传。药性所主,当以识
识相因,不尔何由得闻。至于桐、雷,乃着在编简。此书应与《素问》同类,但后人多更修
饬之尔。秦皇所焚,医方、卜术不预,故犹得全录。而遭汉献迁徙,晋怀奔迸,文籍焚糜,
十不遗一。今之所存,有此三卷。其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仲景、元化等所记。又有《桐
君采药录》,说其花叶形色。《药对》四卷,论其佐使相须。魏、晋以来,吴普、李当之等更
复损益。或五百九十五,或四百四十一,或三百一十九。或三品混糅,冷、热舛错,草、石
不分,虫、兽无辨。且所主治,互有得失。医家不能备见,则智识有浅深。今辄苞综诸经,
研括烦省。以《神农本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为主,又进名医别品亦三百六十五,合七百三
十种。精粗皆取,无复遗落,分别科条,区畛物类,兼注 时用土地所出,及仙经道术所须,
并此序录合为七卷。虽未足追踵前良,盖亦一家撰制,吾去世之后,可贻诸知音尔。
《桐君采药录》 时珍曰∶桐君,黄帝时臣也。书凡二卷,纪其花叶形色,今已不传。
后人又有《四时采药》、《太常采药时月》等书。
《雷公药对》 禹锡曰∶北齐徐之才撰。以众药名品、君臣、性毒、相反及所主疾病,
分类记之,凡二卷。时珍曰∶陶氏前已有此书,《吴氏本草》所引雷公是也。盖黄帝时雷公
所着,之才增饰之尔。之才,丹阳人,博识善医,历事北齐诸帝得宠,仕终尚书左仆射,
年八十卒。赠司徒,封西阳郡王,谥衣冠文物。《北史》有传。
《李氏药录》 保升曰∶魏李当之,华佗弟子。修《神农本草》三卷,而世少行。时珍
曰∶其书散见吴氏、陶氏本草中,颇有发明。
《吴氏本草》 保升曰∶魏吴普,广陵人,华佗弟子。凡一卷。
时珍曰∶其书分记神农、黄帝、岐伯、桐君、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