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甘仁医案-第3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栝蒌(切,四钱) 紫丹参(二钱) 生香附(二钱) 大贝母(三钱) 炙僵蚕(三钱) 丝瓜络(二钱)
青橘叶(一钱五分)
卷八外科案
肝疽
属性:郑左 肝疽生于左胁肋,漫肿而硬,按之疼痛,大
如手掌。此气阴两亏,肝郁挟痰湿凝结,营卫不从,有酿脓之象。宜消托兼施,消未成之毒,托已成之脓也。
如脓从外泄则吉,破膜则危。
生黄 (六钱) 生草节(八分) 川象贝(各二钱) 皂角针(一钱) 全当归(三钱) 苦桔梗(一钱)
炙僵蚕(三钱) 陈广皮(一钱) 生赤芍(三钱) 银州柴胡(一钱) 炙甲片(一钱)
外用十将丹、平安散、阳和膏。
二诊 前投益气消托之剂,肝疽肿硬疼痛,较前大减,可望消散。惟神疲肢倦,形肉削瘦,脉象濡软,气血
两亏,痰湿未能尽化。既见效机,仍守原意出入。
生黄 (六钱) 云茯苓(三钱) 川象贝(各二钱) 杜赤豆(一两) 全当归(三钱) 生草节(六分)
紫丹参(二钱) 生苡仁(四钱) 生赤芍(三钱) 陈广皮(一钱) 鲜荷叶(一角)
卷八外科案
肺疽
属性:王右 肺疽已成,漫肿如盆,疼痛不已,胸闷气结,汗多肢冷,脉象濡细。初由风邪痰瘀,蕴结肺俞,继则酿
脓,肺炎叶举,清肃之令不得下行,颇虑正不支持,致虚脱之变!勉拟扶正托毒,清肺化痰,尽人力以冀天眷耳。
生黄 (四钱) 抱茯神(三钱) 京赤芍(二钱) 丝瓜络(二钱) 生草节(八分) 炙远志肉(一钱)
象贝母(三钱) 冬瓜子
(二钱) 苦桔梗(一钱) 全当归(二钱) 炙僵蚕(三钱) 栝蒌皮(二钱) 水炙桑皮(二钱)
卷八外科案
鼻痔
属性:傅右 阳明湿浊上升,鼻痔壅塞,头目不清,畏风怯冷,肢体作酸,肺胃气虚。拟营卫并调,兼肃肺胃。
潞党参(一钱五分) 全当归(二钱) 大白芍(一钱五分) 陈辛夷(八分) 苍耳子(一钱五分)
大川芎(八分) 藿香梗(一钱五分) 云茯苓(三钱) 生白术(一钱) 陈广皮(一钱) 煨姜(二片)
外用柳花散,麻油调揉。
卷八外科案
鼻疳
属性:贾左 肺胃积热,酿成鼻疳,迎香腐缺,鼻准已塌,内外之肿不消,防其崩陷。拟再造散加减。
羚羊尖(另煎汁冲服,一钱) 大麦冬(三钱) 天花粉(三钱) 京玄参(二钱) 京赤芍(二钱)
酒炒黄芩(一钱) 寒水石(三钱) 连翘壳(三钱) 大贝母(三钱) 夏枯草(二钱) 鲜竹叶(三十片)
干芦根(去节,一两)
外用治疳结毒灵药。
卷八外科案
疔疮
属性:李右 掌心疔顶虽溃,未曾得脓,四围肿硬疼痛,湿火蕴结,血凝毒滞,症势非轻。急拟清解托毒。
甘菊花(五钱) 地丁草(三钱) 京赤芍(二钱) 薄荷叶(八分) 生草节(六分) 大贝母(三钱)
炙僵蚕(三钱) 金银花(三钱) 连翘壳(三钱) 草河车(一钱五分) 丝瓜络(二钱)
外科蟾酥丸(开水化服,二粒)
外用九黄丹、太乙膏,四周用玉露散、菊花露调敷。
卷八外科案
湿疮
属性:徐左 湿瘰发于遍体,浸淫作痒,延今已久。血虚生热生风,脾弱生湿,风湿热蕴蒸于脾肺两经也。姑拟
清营祛风,而化湿热。
净蝉衣(八分) 小生地(四钱) 粉丹皮(一钱五分) 肥玉竹(三钱) 茯苓皮(三钱) 通草(八分)
六一散(包,三钱) 苦参片(一钱五分) 绿豆衣(三钱)
外用皮脂散,麻油调敷。
卷八外科案
痔疮
属性:吴左 外痔 痛已止,脱肛未收。气虚不能收摄,
阴虚湿热下注,大肠不清,传导变化乏力,苔薄腻,脉濡滑。姑拟补中益气,育阴清化。
米炒南沙参(二钱) 蜜炙升麻(五分) 清炙黄 (二钱) 炒扁豆衣(三钱) 朱茯神(三钱) 水炙
桑叶(三钱) 净槐米(包,三钱) 生白术(二钱) 土炒当归(三钱) 杜赤豆(一两) 灶心黄土(一两,荷叶
包,煎汤代水)
潘左 外痔 痛,脱肛便血,气阴两虚,大肠湿热留恋,今拟调益气阴,清化湿热。
细生地(四钱) 粉丹皮(一钱五分) 京赤芍(二钱) 净槐米(包,三钱) 抱茯神(三钱) 地榆炭(三
钱) 脏连丸(包,一钱) 橘白络(各一钱) 生苡仁(三钱) 全当归(二钱) 杜赤豆(一两) 干柿饼(三钱)
外用黄连膏。
卷八外科案
缩脚阴痰
属性:高右 伤筋起见,变为缩脚阴痰,顶虽溃,未尝得脓,根脚肿硬疼痛,痛引少腹,小溲不利,腑行燥结,身
热晚甚,口有甜味,舌苔薄腻,脉象濡滑。蕴湿缩瘀,凝结厥阴之络,营卫不从,症属缠绵。姑拟益气托毒,化
湿通络。
生黄 (三钱) 茯苓皮(三钱) 炙甲片(一钱) 清水豆卷
(四钱) 当归尾(三钱) 福泽泻(一钱五分) 泽兰叶(一钱五分) 光杏仁(三钱) 桃仁泥(一钱五分)
赤芍药(二钱) 通草(八分) 象贝母(三钱) 苏木(一钱五分) 陈广皮(一钱)
外用九黄丹、阳和膏,并用金箍散、冲和膏,敷其四周。
二诊 伤筋起见,变为缩脚阴痰,肿硬疼痛,连及少腹,咳嗽则痛更甚,小溲不利,身热晚甚,舌苔薄腻。
蕴湿凝结厥阴之络,营卫不从,缠绵之症。再拟和营去瘀,化湿通络。
清水豆卷(四钱) 藏红花(八分) 福泽泻(一钱五分) 通草(八分) 当归尾(三钱) 桃仁泥(一钱
五分) 黑白丑(各八分) 泽兰叶(一钱五分) 生赤芍(三钱) 连皮苓(四钱) 炙甲片(八分)
大贝母(三钱) 苏木(一钱五分) 醒消丸(吞服,一钱)
三诊 缩脚阴痰,肿硬疼痛,上及少腹,下及腿侧,皮色不变,右足曲而不伸,寒热晚甚,舌苔薄腻,脉弦小
而迟。寒湿痰瘀,凝结厥阴之络,营卫不从,缠绵之症也。今拟阳和汤加减,温化消解,冀望转阴为阳,始能
出险入夷。
净麻黄(三分) 大熟地(四钱,二味同捣) 肉桂心(五分) 生草节(一钱) 炮姜炭(五分)
银柴胡(一钱) 白芥子(炒
研,三钱) 鹿角胶(陈酒化冲服,二钱) 醒消丸(吞服,一钱)
膏方
属性:徐先生 精气神者,人身之三宝也。论先天之生化,则精生气,气生神;论后天之运用,则神役气,气役
精。人身五脏,各有所藏,心藏神,肾藏精,精藏于肾,而主于心,心君泰然,肾精不动,是为平人。尊体气阴
两亏,坎离失济,心虚易动,肾虚不藏,神动于中,精驰于下,此梦遗旧恙所由起也。递进膏滋,遗泄渐减,药
能应手,未始无功。惟是补牢已晚,亡羊难复,久遗之后,肾阴大伤。肾者主骨,骨中有髓,肾之精也。腰为
肾之外候,脊乃肾之道路,肾精走失,骨髓空虚,脊痛腰酸,在所必见。肝为乙木,中寄阳魂,胆为甲木,内含相
火。肾水既亏,岂能涵木,木失所养,水走火飞,相火不能潜藏,肝阳易于上亢。清空不空,则为头眩;清窍阻
塞,则为耳鸣。阴虚于下,火浮于上,上实下虚,亦势所必然矣。症势各类,治本一途,挈要提纲,补精为重。
补精必安其神,安神必益其气,治病必求其本也。壮水以涵其木,滋阴以潜其阳,子虚补母,乃古法也。仍宗
前意,再订新方,补气安神,育阴固摄,仿乙癸同源之
治,为坎离固济之谋,复入血肉有情,填益精髓,复元精之走失,补奇脉之空虚,为日就月将之功,作一劳永逸
之计。是否有当,即正高明。
台参须(一两五钱) 潞党参(三两) 大熟地(砂仁拌,六两) 炙绵 (四两) 炒淮药(二两) )
朱茯神(三两) 酸枣仁(三两) 炙远志肉(一两) 清炙草(六钱) 明天冬(二两) 大麦冬(二两)
浓杜仲(盐水炒,三两) 甘杞子(二两) 川断肉(盐水炒,二两) 桑椹子(三两) 制首乌(四两) 陈广皮
(一两) 仙半夏(二两) 北秫米(炒,包,三两) 宁子淡(四两) 牡蛎(四两) 紫贝齿(四两)
紫石英(三两) 胡桃肉(盐水炒,去紫衣,二十枚) 五味子(六钱) 金樱子(包,一两) 剪芡实(三两)
川黄柏(一两) 熟女贞(二两) 猪脊髓(酒洗,二十条) 红枣(四两) 鳔胶(二两,溶化收膏)
上药煎四次,取浓汁,加龟版胶四两,清阿胶四两,
均用陈酒炖烊,再将鳔胶和入,白文冰半斤溶化收成膏。每早晚各服二匙,均用开水化服。如遇伤
风停滞等症,暂缓再服可也。
罗先生 始患痔漏,继则不寐,痔漏伤阴,阴伤及气,气阴不足,气不能配阳,阴虚及阳,故为不寐。不寐
之因甚多,而大要不外乎心肾。离中一阴,是为阴根,阴根下降,是生水精。坎中一阳,是为阳根,阳根上升,
则为火母。坎离交济,水火协和,阳入于阴则为寐,阳出于阴则为寤也。肾阴不足,水不济火,心火不能下通
于肾,肾阴不能上济于心,阳精不升,水精不降,阴阳不交,则为不寐,此不寐之本也。肝为乙木,内寄阳魂,胆
为甲木,内含相火。平人夜寐,魂归于肝,阳藏于阴也。肾阴亏耗,水不涵木,肝不能藏其阳魂,胆不能秘
其相火,神惊火浮,亦为不寐,此不寐之兼见也。离处中宫,坎居下极,位乎中而职司升降者脾胃也。胃以通
为补,脾以健为运,胃失流通,中宫阻塞,不能职司升降,上下之路隔绝,欲求心肾之交,不亦难乎。故经云∶
胃不和则卧不安,胃不和者,不寐之标也。道书云∶离为中女,坎为中男,而为之媒介者坤土也,是为黄婆,其
斯之谓乎。错综各说,奇偶制方,益气以吸阳根,育阴以滋水母,升戊降己,取坎填离,益气即所以安神,育阴
亦兼能涵木,标本同治,以希弋获,是否有当,即正高明。
清炙黄 (四两) 上潞党参(四两) 仙半夏(二两) 大生地(四两) 抱茯神(朱砂拌,三两)
大熟地(四两) 炙远志肉(一两) 清炙草(六钱) 酸枣仁(三两) 北秫米(包)
(三两) 明天冬(一两五钱) 大麦冬(一两五钱) 炒淮药(二两) 甘杞子(二两) 生牡蛎(四两)
广橘白(一两) 白归身(三两) 大白芍(三两) 花龙骨(二两) 青龙齿(二两) 紫石英(三两)
炙鳖甲(三两) 川石斛(三两) 马料豆(三两) 潼蒺藜(三两) 紫丹参(二两) 川贝母(二两,去心
另研末收膏) 制首乌(六两) 合欢花(一两五钱) 莲子(二两) 红枣(六两) 鸡子黄(十枚,另打搅收膏)
上药煎四次,取浓汁,加龟版膏(四两),清阿胶(四两),均用陈酒炖化,白冰糖半斤溶化。再将川贝、鸡子黄,
根据次加入,搅和收膏。每早晚各服二匙,均用白开水冲服。如遇伤风停滞等症,暂缓再服可也。
张先生 每冬必咳,气急不平,天暖则轻,遇寒则甚,此阳虚留饮为患也。阳为天道,阴为地道,人生贱
阴而贵阳。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素体阳虚,脾肾两病,肾虚水泛,脾虚湿聚,水湿
停留,积生痰饮,年深不化,盘踞成窠,阻塞气机,据为山险。上碍肺金右降之路,下启冲气上逆之机,不降不
纳,遂为气急。饮为阴邪,遇寒则阴从阳属,虎借风威,遇暖则阴弱阳强,邪势渐杀矣。痰饮生源于土湿,土湿
本源于水寒,欲化其痰,先燥土湿,欲燥土湿,先温水寒,书所谓外饮治脾,内饮治肾也。肺主气,胃为化气
之源,肾为纳气之窟。肺之不降,责之肾纳,肾之不纳,责之火衰。欲降其肺,先和其胃,欲纳其肾,先温其阳,
书所谓上喘治肺,下喘治肾是也。症属阳虚,药宜温补。今拟温肾纳气,温肾则所以强脾,和胃降逆,和胃
功兼肃肺。但得土温水暖,饮无由生,胃降金清,气当不逆,气平饮化,咳自愈矣。症涉根本,药非一蹴能治,
仿前贤方乃三思而定,略述病由,以便裁夺。
别直参(三两) 云茯苓(四两) 潜于术(三两) 清炙黄 (三两) 清炙草(八钱) 炙远志肉(一两)
大熟地(四两) 川桂枝(六钱) 五味子(八钱,淡干姜四钱同捣) 熟附块(一两) 川贝母(三两)
甜光杏(三两) 蛤蚧尾(酒洗,五对) 砂仁末(八钱) 范志曲(三两) 陈广皮(一两) 仙半夏(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