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针灸大全-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风湿痹针何处,先取环跳次阳陵。指痛挛急少商好,根据法施之无不灵。此是桑君真口诀,
时常莫作等闲轻。
卷之一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
属性: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
用法
教开彻。至人可传受,匪人莫浪说。
三里足膝下,三寸两筋间。能除心腹痛,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肿满脚胫 。伤寒
羸瘦损,气蛊疾诸般。人过三旬后,针灸眼重观。取穴举足取,去病不为难。
内庭足指内,胃脘属阳明。善疗四肢厥,喜静恶闻声。耳内鸣喉痛,数欠及牙疼。疟疾
不思食,针后便惺惺。
曲池曲肘里,曲骨陷中求。能治肘中痛,偏风半不收。弯弓开不得,臂痪怎梳头。喉闭
促欲死,发热更无休。遍身风疙瘩,针后实时瘳。
合谷在虎口,两指岐骨间。头疼并面肿,疟疾热又寒。体热身汗出,目暗视朦胧。牙疼
并鼻衄,口禁更难言。针入看深浅,令人病自安。
委中曲 里,动脉正中央。腰重不能举,沉沉侠脊梁。风痫及筋转,热病不能当。膝头
难伸屈,针入即安康。
承山在鱼腰, 肠分肉间。善理腰疼痛,痔疾大便难。香港脚足下肿,两足尽寒酸。霍乱
转筋急,穴中刺便安。
太冲足大指,节后三寸中。动脉知生死,能除惊痫风。咽喉肿心胀,两足不能动。七疝
偏坠肿,眼目似云朦。亦能疗腰痛,针下有神功。
昆仑足外踝,后跟微脉寻。膊重腰尻痛,阳踝更连阴。头疼脊背急,暴喘满中心。踏地
行不得,动足即呻吟。若欲求安好,须寻此穴针。
环跳在足髀,侧卧下足舒。上足屈乃得,针能废毒躯。冷风并冷髀,身体似缠拘。腿重
痛甚,屈伸转侧嘘。有病须针灸,此穴最苏危。
阳陵泉膝下,外廉一寸中。膝肿并麻木,起坐腰背重。面肿胸中满,冷痹与偏风。努力
坐不得,起卧似衰翁。针入五分后,神功实不同。
通里腕侧后,掌后一寸中。欲言言不出,懊 在心中。实则四肢重,头腮面颊红。平声
仍欠数,喉闭气难通。虚则不能食,咳嗽面无容。毫针微微刺,方信有神功。
列缺腕侧上,盐指手交叉。专疗偏头患,偏风肘木麻。痰涎频壅上,口噤不开牙。若能
明补泻,应手疾如拿。
卷之一
四总穴歌
属性: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卷之一
千金十一穴歌
属性:三里内庭穴,肚腹中妙诀。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腰背痛相连,委中昆仑穴。胸项
如有
千金穴。
卷之一
治病十一证歌
属性:攒竹丝竹主头疼,偏正皆宜向此针。更去大都除泻动,风池又刺三分深。曲池合谷先针
泻,永与除 病不侵。根据此下针无不应,管教随手便安宁。
头风头痛与牙疼,合谷三间两穴寻。更向大都针眼痛,太渊穴内用行针。牙痛三分针吕
细,齿疼根据前指上明。更推大都左之右,交互相迎仔细寻。
听会兼之与听宫,七分针泻耳中聋。耳门又泻三分许,更加七壮灸听宫。大肠经内将针
泻,曲池合谷七分中。医者若能明此理,针下之时便见功。
肩背并和肩膊疼,曲池合谷七分深。未愈尺泽加一寸,更于三间次第行。各入七分于穴
内,少风二府刺心经。穴内浅深根据法用,当时蠲疾两三经。
咽喉以下至于脐,胃脘之中百病危。心气痛时胸结硬,伤寒呕哕闷涎随。列缺下针三分
许,三分针泻到风池。二手三间并三里,中冲还刺五分根据。
汗出难来刺腕骨,五分针泻要君知。鱼际经渠并通里,一分针泻汗淋漓。手指三间及
三里,大指各刺五分宜。汗至如若通遍体,有人明此是医师。
四肢无力中邪风,眼涩难开百病攻。精神昏倦多不语,风池合谷用针通。两手三间随后
泻,三里兼之与太冲。各入五分于穴内,迎随得法有神功。
风池手足指诸间,右痪偏风左曰瘫。各刺五分随后泻,更灸七壮便身安。三里阴交行气
泻,一寸三分量病看。每穴又加三七壮,自然瘫痪实时安。
疟疾将针刺曲池,经渠合谷共相宜。五分针刺于二穴,疟病缠身方得离。未愈更加三间
刺,五分深刺莫忧疑。又兼气痛增寒热,间使行针莫用迟。
腿膝腰疼痞气攻,髋骨穴内七分穷。更针风市兼三里,一寸三分补泻同。又去阴交泻一
寸,行间仍刺五分中。刚柔进退随呼吸,去疾除 捻指功。
肘膝疼时刺曲池,进针一寸是便宜。左病针右右针左,根据此三分泻气奇。膝痛三分针犊
鼻,三里阴交要七次。但能仔细寻其理,劫病之功在片时。
卷之一
流注指微赋
属性:疾居荣卫,扶救者针。观虚实于瘦肥,辨四时之浅深。是见取穴之法,但分阴阳而溪谷
;迎风逆顺,须晓气血而升沉。
原夫指微论中,颐义成赋,知本时之气开,说经络之流注。每披文而参其法,篇篇之旨
审存
沉至危笃,刺之勿误。
详夫阴日血引,值阳气流口温针,阳日气引,逢阴血暖牢寒濡。深求诸经十二作数,络脉十
五为周;阴俞六十脏主,阳穴七十腑收。刺阳经者,可卧针而取;夺血络者,先俾指而柔。呼为
迎而吸作补,逆为鬼而从何忧。淹疾延患,着灸之由。躁烦药饵而难极,必取八会;痈肿奇经而
蓄邪,纤犹砭
况夫甲胆乙肝,丁心壬水,生我者号母,我生者名子。春井夏荥乃邪在,秋经冬合乃刺
矣。
痛实痒虚,泻子随母要指。
想夫先贤迅效,无出于针;今人愈疾,岂离于医。徐文伯泻孕于苑内,斯由甚速;范九
思疗咽于江夏,闻见言稀。
大抵古今遗迹,后世皆师。王纂针昧而立康,獭从被出,;秋夫疗鬼而馘效,魂免伤悲
。慨
法,里外之绝,羸盈必别。勿刺大劳,使人气乱而神HT ;慎妄呼吸,防他针昏而闭血。又以
常寻古义,由有藏机,遇高贤真趣,则超然得悟;逢达人示教,则表我秩危。男女气脉行分
时合,度养时刻注穴,穴须根据今,详定疾病之仪,神针法式。广搜《难》、《素》之秘密文
辞,深考诸家之肘亟妙臆。故称泸江流注之指微,以为后学之规则。
卷之一
通玄指要赋
属性:必欲治病,莫如用针。巧运神机之妙,功开圣理之深。外取砭针,能蠲邪而辅正;中含
水火,善回阳而倒阴。
原夫络别支殊,经交错综。或沟渠溪谷以岐异,或山海丘陵而隙共。斯流派以难暌,在
条纲而有统。理繁而昧,纵补泻有何功,法捷而明,曰迎随而得用。
且如行步难移,太冲最奇。人中除脊膂之强痛,神门去心性之呆痴。伤风项急,始求于
风府;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耳闭须听会而治也,眼痛则合谷以推之。胸结身黄
,泻涌泉而即可;脑昏目赤,泻攒竹以便宜。若两肘之拘挛,仗曲池而平扫。牙齿痛吕细堪
治,头项强承浆可保。太白宣导于气冲,阴陵开通于水道。腹膨而胀,夺内庭以休迟;筋转
而疼,泻承山而在早。
大抵脚腕痛,昆仑解围;股膝疼,阴市能医。痫发颠狂兮,凭后 而疗理;疟生寒热兮
,仗间使以扶持。期门罢胸满血膨而可已,劳宫退胃翻心痛以何疑。
嵇夫大敦,去七疝之偏坠,王公谓此,三里去五劳之羸瘦,华佗言斯。固知腕骨祛黄。
然谷
井除两臂之难任,攒竹疗头疼之不忍。咳嗽寒痰,列缺堪治;眵昏冷泪,临泣尤准。髋骨并
腿痛以祛残,肾俞腰痛而泻泄。以见越人治尸厥于维会,随手而苏;文伯能泻死胎于阴交,
应针而殒。
圣人于是察麻与痛,分实与虚。实则自外而入也,虚则自内而出之。是故济母而裨其不
足,
,跻斯民于寿域。机微已判,彰往古之玄尽。
抑又闻心胸病,求掌后之大陵;肩背疼,责肘前之三里。冷痹肾余,取定阳阴之上。连
脐腹
后以安然;腰背疼,在委中而已矣。夫用针之士,于此理苟明者焉。收祛邪之功,而在乎
捻指。
卷之一
灵光赋
属性:黄帝岐伯针灸诀,根据他经里分明说。三阴三阳十二经,更有两经分八脉。灵光典注极幽
深,
。治气上壅足三里,天突宛中治喘痰。心痛手颤针少海,少泽应除心下寒。两足拘挛觅阴市
,五
跟痛在仆参求,承山筋转并九痔。足掌下去寻涌泉,此法千金莫妄传。此穴多治妇人疾,男
蛊女孕两病痊。百会鸠尾治痢疾,大小肠俞大小便。气海血海疗五淋,中脘下脘治腹坚。伤
寒过经期门应,气刺两乳求太渊。大敦二穴主偏坠,水沟间使治邪颠。吐而定喘补尺泽,地
仓能止口流涎。劳宫医得身劳倦,水肿水分灸即安。五指不伸中渚取,颊车可针牙齿愈。
阴跷阳跷两踝边、香港脚四穴先寻取。阴阳陵泉亦主之,阴跷阳跷与三里,诸穴一般治香港脚,
在腰玄机宜正取。膏肓岂止治百病,灸得玄切病须愈。针灸一穴数病除,学人尤宜加仔细。
悟得明师流注法,头目有病针四肢。针有补泻明呼吸,穴应五行顺四时。悟得人身终造化,
此歌依旧是筌谛。
卷之一
席弘赋
属性:凡欲行针须审穴,要明补泻迎随诀。胸背左右不相同,呼吸阴阳男女别。气刺两乳求太
渊,
谁知天突治喉风,虚喘须寻三里中。手连肩脊痛难忍,合谷针时要太冲。曲池两手不如意,
合谷下针宜子细。心疼手颤少海间,若要除根觅阴市。但患伤寒两耳聋,金门听会疾如风。
五般肘痛寻尺泽,太渊针后却收功。手足上下针三里,食癖气块凭此取。鸠尾能治五般痫,
若下涌泉人不死。胃中有积刺璇玑,三里功多人不知。阴陵泉治心胸满,针到承山饮食思。
大杼若连长强寻,气滞腰疼不能立。横骨大都宜急救。气海专能治五淋,更针三里随呼吸。
期门穴主伤寒患,六日过经犹未汗。但向乳根二肋间,又治妇人生产难。耳内蝉鸣腰欲折,
膝下明存三里穴。若能补泻五会间,且莫逢人容易说。睛明治眼未效时,合谷光明安可缺。
人中治痫功最高,十三鬼穴不须饶。水肿水分兼气海,皮肉随针气自消。冷嗽先宜补合谷,
却须针泻三阴交。牙齿肿痛并咽痹,二间阳 疾怎逃。更有三间肾俞妙,善除肩背消风劳。
若针肩井须三里不刺之时气未调。最是阳陵泉一穴,膝间疼痛用针烧。委中腰痛脚挛急,取
得
目眩针鱼腹,承山昆仑立便消。肚疼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冷风冷痹疾难愈,环跳
腰间针与烧。风府风池寻得到,伤寒百病一时消。阳明二日寻风府,呕吐还须上脘疗。妇
人心痛心俞穴,男子 疼三里高。小便不禁关元好,大便闭涩大敦烧。髋骨腿疼三里泻,复
溜气滞便离腰。从来风府最难针,却用功夫度浅深。倘若膀胱气未散,更宜三里穴中寻。若
是七疝小肠痛,照海阴交曲泉针。又是应时求气海,关元同泻效如神。小肠气撮痛连脐,速
泻阴交莫得迟。良久涌泉针取气,此中玄妙少人知。小儿脱肛患多时,先灸百会次鸠尾。久
患伤寒肩背痛,但针中渚得其宜。肩上痛连脐不休,手中三里便须求。下针麻重即须泻,得
气之时不用留。腰连胯痛急必大,便于三里攻其隘,下针一泻三补之,气上攻噎只管在,噎
不住时气海灸,定泻一时立便瘥。补自卯南转针高,泻从卯北莫辞劳。逼针泻气便须吸,若
补随呼气自调。左右捻针寻子午,抽针泻气自迢迢。用针补泻分明说,更用搜穷本与标。咽
喉最急先百会,太冲照海及阴交。学人潜心宜熟读,席弘治病最名高。
卷之二
标幽赋
属性: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夫今人愈疾,岂离于医治。劫病之功,莫妙于针刺。故经云∶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
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正此之谓。
察岁时于天道。
夫人身十二经,三百六十节,以应一岁十二月三百六十日。岁时者,春暖、夏热、秋凉
、冬
故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 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
。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焉。是故天温月明,则人血
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滞而卫气沉。月始生,则气血始精
,卫气始行;月廓满,则气血实,肌肉生;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是谓得
天时而调之。若日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名曰重实。月廓
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