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 >

第16节

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第16节

小说: 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韧劲,开始了建立全国气象观测站的艰苦工作。要知道,在那内忧外患 

的年代,要办成一件正经事是多么难啊!但是,经过八九年的不懈努力,他 

东奔西跑,苦心经营,终于在全国范围建起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 

观测站,先后开展了高空探测、无线电气象广播和天气预报。这个数量很有 

限的气象观测网,就是我国整个现代气象事业的最初基础。 

     气象观测是件极其琐碎艰苦的工作。每天要对各种数据一个不漏地忠实 

记录,不论刮风下雨,春夏秋冬。气象观测除在地上的定点观测外,还要通 

过放气球进行高空观测。20年代,竺可桢在南京,通过释放160多次高空气 

球以及其他各种方法的观测实验,终于掌握了南京地区天气的某些规律。他 

在《南京三千米高空之风向与天气预测》的文章中写道:南京3000米上空若 

刮西北风,并且是从地面向上逆转,天气则晴,若3000米高空刮西南风,则 

24小时内将有雨。掌握了这一规律,就能相当准确地预报南京地区天气。 

     竺可桢还在大量第一手资料基础上研究了中国气流运行,特别是东南季 

风与中国雨量的关系。他指出,夏季季风的水汽,是中国大陆雨水的主要来 

源,每年气候变暖,我国降雨带便随季风由南向北推进;该季风强,则往往 

长江流域主旱,华北主涝,季风弱,则相反。 

     竺可桢自回国之日起,就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气象学教育工作。他先后 

担任中央大学地学系的教授和主任,浙江大学校长,气象所所长,中国气象 

学会会长。解放后历任中科院副院长,地学学部主任。他知识渊博,热爱学 

生。他循循善诱,热心科普事业。有一次,他在东南大学广场做演讲,从天 

上的28星宿,讲到无数的中国古代天气谚语,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源地黄河 

流域,讲到地球、航海、灯塔,从测量讲到野外实习……学生们听得如醉如 

痴,从傍晚直到深夜都不肯散去。 

     在竺可桢的培育下,一大批气象人才成长起来。这些人,后来多数成为 


… Page 63…

新中国早期气象工作的中坚力量。 



                              有趣的物候学 



     从解放初开始,人们总能看见一个老人每天早晚步行纵穿北京的北海公 

园,这看看,那摸摸,并不时在本子上记点什么。他在搞什么呢?几个好奇 

年轻人的一次询问,揭开了秘密。“老同志您这是在搞什么研究啊?”见是 

几个年轻人问,老人高兴地笑了:“你们知道九九歌吗?——一九二九不出 

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 

一九,耕牛遍地走。这就是说,在冬春之季,随着时间推移,结冰、化冰, 

柳树发芽,大雁飞来,都是随天气变化而必然依次发生的现象,这就是物候 

学。古时老百姓家中没有日历,许多人就是从某些标志明显的动植物变化来 

确定种庄稼的农时……” 

     年轻人听出了兴趣,而四周听讲的人也越来越多。“进行物候观察,对 

象要有选择。比如,桃、杏、丁香、洋槐,就是几种预示四季变化最明显的 

植物,而春季它们的花变化又最明显;再比如动物,燕子和布谷鸟是预示天 

气变化的最明显标志,因为它们是候鸟,每年飞来和飞走的时间都相当准时 

而固定……”老人的侃侃而谈,使四周听讲的人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科普教育。 

后来人们才知道,老人就是著名科学家竺可桢。 

     早在20年代,竺可桢就从古籍和民谚得到启发,开始了对物候的观察研 

究。他发现古人写文写诗在描写初春初夏时,总是提及燕子和布谷鸟,于是 

便开始了对它们长达几十年的观察记录。在南京,在杭州,在北京,从未间 

断。他记燕子每年第一次出现的时间,记布谷鸟第一次鸣叫声,记燕子、布 

谷鸟最后消失时间……有一年在北京,直到5月下旬,燕子出现一个月了, 

还没听见布谷鸟叫声。他有点沉不住气了,“不对呀,它该来了。”他问家 

人,也都说没有听见。于是他嘱咐道:“注意点,它该来了,谁先听到赶快 

告诉我!”终于在两天后的 5月25日,一个阳光和煦的日子,他和家人同 

时听到了“布谷、布谷,快快布谷”的悦耳叫声。 

     在长期的观察中,他发现了几个有趣的规律,如:相同动植物表现的物 

候现象,会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推迟,但不同月份速率不一样。在南京,桃李 

开花约在3月31日前后,而北京到4月19日才露花瓣;前后相差近20天, 

但5月下旬以后,许多物候现象就仅相差几天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中国 

受季风影响非常明显,冬末春初,南北温差大,而进入初夏后,北方迅速升 

温,南北温度便相差无几了。像南京、北京,3月相差4℃,5月就几乎相等 

了。 

     再如,相同植物随地势升高,物候现象推迟。白居易《游庐山大林寺》 

诗中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庐山上桃花比山下开 

得晚多了。这又是为什么?原来,地球上随地势升高,气温会以平均每 100 

米0。6℃的速率下降。这现象在竺可桢的多次考察中被一再证实。 

     1961年初夏,他的一次考察记录清楚说明了这一点:6月3日晨,自阿 

坝出发,海拔3200米,树枝上见霜;行至某地,观察路边小河有冰,海拔 

3600米;至米亚罗,小麦半腰深,海拔2700米;傍晚至茂汶,小麦金黄, 

正在收割,海拔760米。他们一行在一天之内从冬走到夏。 

     还有,在同一地区各种物候现象发生的顺序是一定的,绝不会前后颠倒, 


… Page 64…

如北京北海公园,一定是湖先解冰,然后草木先后出叶开花,开花顺序必是 

桃、杏、丁香,最后洋槐;燕群出现均在阳历4月21日前后,布谷鸟则在5 

月下旬……。 

    竺可桢这位敏锐的观测者,从万千人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中,得出了极 

不寻常的科学结论。 



                                气候变迁 



     人们在常识的范围或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最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认为 

世界是不变的。 

     然而,竺可桢在他的气候变迁的研究中却给我们揭示出令人惊奇而有趣 

的事实,它充分证明,世界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一成不变。 

    竺可桢30多岁时,曾看到一篇外国杂志说过:欧洲12~14世纪200年 

间,气候异常寒冷。这引起他很大兴趣,他想,亚洲是否也一样呢?有什么 

事实可以证明呢?凭着他博古通今,能敏锐抓住事物内部联系的特质,很快 

想到了雪是寒冷天气最明显标志,每年第一场雪早,最后一场雪晚,即标志 

这年冬天长。而对雪的记录,在我国繁浩的古文典籍中并不鲜见。 

    他开始了对二十四史等各种历史典籍的艰苦查找工作。结果,他发现了 

惊人的秘密: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记载中,宋朝记录的下雪次数最多,尤其 

是南宋,在1131~1264年的133年中,杭州春天下雪的记录就有41次。而 

南宋所处年代不正在12~14世纪之中吗!竺可桢从不同的角度和依照不同的 

论据,竟得出与欧洲科学家完全相同的结论! 

    竺可桢还发现,在今陕西关中地区,从公元前 770年到宋朝的近2000 

年中,梅树的生长曾从南向北发展,最后又逐渐消失的事实。清顺治至康熙 

前期,气候也异常寒冷,如1654年(顺治十一年)北京冰冻期达110天,比 

近年最冷的1957年还长半个多月,江西向来做贡品的柚、桔也多被冻死、绝 

迹。这些现象和结论,均与欧洲惊人地一致。 

    竺可桢在著作中讲了个有趣的故事: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罗布泊附近发 

现了古楼兰国遗址,证明它曾盛极一时。在一个少女的墓葬中还发现了鱼骨 

草编的鱼篓、篙杆和桨橹。这至少说明,现在一望无际的沙海,古时竟有人 

以打鱼为生!原来,在1600多年前,这一地区气温比现在平均温度低3~4 

℃,且气候湿润,雨量较丰;无奈气候变迁,遂成沙海。 

    竺可桢以他出色的研究,揭示了大自然无穷的奥秘,并雄辩地再次证明: 

永无休止的变动,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文采·人品·日记 



    竺可桢是自然科学家,然而他的文采也是有口皆碑。他2岁认字,7岁 

能诗;他遍读史书古籍,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他的文章言简意赅,行 

文流畅,通俗易懂,引人入胜。他的演讲和授课,引经据典,博古通今,深 

入浅出,富有情趣。 

    竺可桢具有极好的人品,他热爱祖国,从年轻时就立志科学救国;他热 

爱学生,关心他人,为教好学生,他倾其所有毫无保留,为保护学生和教工 

免遭反动当局迫害,他不顾个人安危,据理力争,甚至走在游行队伍最前列; 


… Page 65…

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尤为突出的,是他那成为习惯的几十年如一日的连 

续观察和记录。因此,他的论著,证据确凿,逻辑严密,令人信服。他一生 

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终于在72岁高龄之时,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 

     竺可桢的日记,在科学界是出了名的,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开始写日记。 

只是由于抗日战争期间的颠沛流离,1936年以前的日记大部散失了。保留下 

来的,是从1936年起至1974年2月6日的,共计38年零37天,830余万 

字,中间无一天间断。竺可桢的日记,文采飞扬,记事准确严谨,许多日记, 

不用整理,即是一篇科学文章的初稿。竺可桢的日记,忠实地记录了他周围 

自然的和社会的演变,记录了这位科学巨人勤奋、探索的一生。它成为我国 

科学界的无价之宝。 



     竺可桢日记的最后一篇,是在他逝世的前一天写的,这时,他已在床上 

不能动弹。在听了当天的天气预报后,他写到:“1974年2月6日,气温最 

高零下1℃,最低零下7℃,东风1~2级,晴转多云。 (局报)”……。 



                                                                  (赵北志) 


… Page 66…

                                   侯德榜 

                         ——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 

                            (公元1890~1974) 



     看看你的四周便会发现,你的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工产品。衣着,化纤织 

品占了多半;食品,免不了使用面碱、香精、味精、糖精、颜料;药品,更 

是少不了化学制剂;用品,人造革、油漆、塑料做的梳子、钢笔、暖壶壳、 

食品袋、盆、衣架……;再说得远点,化肥,农药,薄膜,绝缘材料,建筑 

装修材料……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已离不开化学工业,它已成为现代社会的 

重要基础产业。 



     我国化学工业起步较晚,正式打下现代化工的基础,也不过是几十年的 

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有一位我国民族化学工业的先驱者是不会被人们忘 

记的,他就是侯德榜。 



                                 德榜之初 



     闽江畔,一个小学堂正在上课。教书先生要学生背百家姓。一个小孩站 

起来刚背两句,就想不出了。其他小孩,有的想背,有的想躲。忽听窗外传 

来悦耳的背书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不一会,把百家姓一字不差 

地背完了。 



     先生惊讶地向窗外看去:啊,是那个因家穷读不起书,常在窗外偷听的 

圆脸小男孩。先生喜爱上这个爱学习又聪明的孩子了。他亲自到孩子家中告 

诉其父母,学费不收了,让他读书吧!意外的惊喜使父母对孩子的希望有了 

着落。 

     原来男孩的父亲姓侯,在孩子生下时,就给他取名“德榜”。那是希望 

他将来能有功德于世。侯德榜生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八月九日,老家 

就在离福州不远的闽侯。若没有那位好心的先生,也许他的命运就是另一个 

样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